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六章 潁川書院

洛陽之行,圓滿結束,前方軍情緊急,救兵如救火,向雲在得到所得之後,便帶著領了劉宏賞賜的一千戰馬,以及三千套精良裝備,于二日,告別洛陽,浩浩蕩蕩的滿載而歸。

一路上,大軍開拔,直撲宜城。

……

潁川境陽翟縣。

這日,大軍行軍,路過潁川陽翟。

天空陰雲密布,驟然降起了大雨,讓原本不準備入城的大軍,不得不暫且選擇停止前行,改向陽翟縣。

陽翟,向雲也不是第一次來了,不過每次的身份都有所不同,初到陽翟的他,還只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小毛孩,身份也僅僅是水鏡司馬徽的掛名弟子,現如今,身份卻一躍成為長沙太守,兼振威將軍,名傳天下。

……

突如其來的大批騎兵,讓陽翟縣令略微緊張,畢竟黃巾之亂之事還幕幕在歷,如今天下,可不怎麼太平,不過,陽翟縣令在得知領軍人乃向雲後,放松了下來,不敢阻攔,熱情的將向雲大軍迎入陽翟城,並騰出校場,讓向雲三千騎兵入駐。

將一切處理完畢,向雲也算輕松一些,坐在偌大的中軍大帳之中,與典韋等人圍坐在火堆旁,一邊烤著濕漉漉的衣甲,一邊望著帳外迷蒙的大雨,豎耳傾听帳外的塔塔雨滴聲,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

如今,距離靈帝斃的時辰也愈加近了,而自己,也總算有了一塊立足之地,旗下猛將數量更是驚人,暫且不用擔憂了,然而,這文臣嘛,好像沒有幾個拿得出手的,如今大軍被阻潁川,自己是不是也該學學劉備,來個四處訪賢呢?

話說,古往今來,潁川能人可真不少,三國時期,曹操麾下大半文臣便是出自此地,其中,鼎鼎有名的王佐之才荀彧,謀主荀攸,鬼才郭嘉等一系列的頂級人物,皆是出自此地,除此之外,諸如英年早逝的戲志才,一代楷書創始人的鐘繇,以及以內政聞名的陳群等等,當真數不勝數啊。

這麼多的人才,你若問向雲心動否?向雲肯定會毫不猶豫的回答,我很心動,非常心動,曾經,向雲也曾打听過這些人的下落,可除了出自大族的荀彧、荀攸,眾人稍有听聞外,諸如出自寒門的戲志才、郭嘉等目前尚未出仕的謀士,人家根本就未听說過,想找也不知從何找起。

一個潁川郡,相當于後世一個省,即使是陽翟,那也是一個縣,上萬人口,要想找一個並不出名的人,簡直猶如大海撈針,痴人說夢。

「唉,算了,命中有時,早晚也會是我的,命中無時,再怎麼找,也找不到。」向雲嘆了口氣,呢喃道。

「大哥,你在嘀嘀咕咕的說什麼呢?」一旁,許褚問道。

向雲收回思緒︰「沒事,大哥我無聊呢。」

典韋︰「大哥無聊怎不與我等說話?」

向雲點點頭︰「好吧,今日大哥便來與你們說一些你們前所未聞的話題。」

王越奇道︰「哦?主公要說什麼?」

向雲神秘笑道︰「爾等可知,大地是方是圓?」

眾人聞言,莫名其妙,典韋、許褚二人,當即毫不猶豫道︰「當然是方的,不然咱們如何能夠站穩。」

王越有些猶豫︰「以前在一本古書上看過,說大地是圓的,不過越亦不敢相信。」說完,王越望著向雲,問道︰「主公認為,大地是方是圓?」

這個問題,對于穿越男的向雲,自然毫無考慮︰「圓的,至于為何…爾等且听我細細道來.」

接下來,向雲便開始為三人講解大地為何是圓的,以及上次所見的那顆隕石,為何會從天空落下,又為何會有日蝕一事。

然而,其中所包含的一系列物理術語,讓三人听得莫名其妙,向雲講了大半天,三人也是難以理解,無奈,向雲惱了,干脆以主公的身份,強行讓三人記住︰大地,是圓的!嘿嘿~~~

「大哥,雨停了。」好在,經歷一陣談話,時間也不知不覺過去,外面大雨也終于停了下來,不過,此時天色也已接近傍晚,加上剛下過雨,向雲也不準備此時動身趕路。

向雲起身,準備出去逛逛。

身後,三人自然跟上。

走出大帳,一陣泥土的芬芳氣息撲面而來,天空中,烏雲逐漸散去,露出西沉的夕陽,揮灑出陣陣金黃的光芒,撒在身上,令人懶洋洋的。

潁川,是個美麗的地方,它青山綠水,土地肥沃,雖經歷過黃巾之亂,但與其他荒涼的地方相比,潁川依然顯得繁華熱鬧,而且,此處民風淳樸,看來往之人,雖是街井小民,卻也恭謙有禮,一派斯文之色。

「不愧是東漢時期名士發源地,果然不凡。」街道上,看著略微稀疏來往有禮的人群,向雲暗贊。

王越走南闖北,見多識廣,聞言後笑道︰「呵呵,這是自然,潁川在上古夏朝時期,可是首度所在地,而且又是大禹的故鄉,如今漢朝,潁川郡更是有著天下學子所向往的潁川書院,這些附近住民,耳熟目染,自然也帶有一股書生之氣。」

「潁川書院?」向雲一愣,疑惑道︰「好像听過,是怎麼回事?志超說來听听。」

王越︰「具體越亦不是太清楚,只是大概知曉,潁川書院乃天下大儒之家︰荀氏創建,在整個天下,亦是赫赫有名,乃無數學子所向往的書香殿堂,也為國家教導出不少人才,可謂是真正的聲名遠播。」

荀氏創建的?潁川書院,哦,想起來了,好像郭嘉、戲志才、荀彧、荀攸等人皆是出自潁川書院,怪不得這麼熟悉。

咦,如此的話,現在郭嘉、戲志才等人,是否就在潁川書院呢?向雲一陣莫名興奮,不管了,去看看,就當去拜訪荀爽吧,上次一別,也很久未相見了,不知他老人家,身體是否康健。

念此,向雲不再猶豫,隨手找來市民詢問了一下,潁川書院在整個中原亦是赫赫有名,可謂潁川人的驕傲,這些人自然熟悉,在听聞向雲詢問後,便是輕車熟路的為向雲指出了潁川書院位置,看樣子,也不是第一次了。

問清方向後,向雲也不停頓,帶著三人,急急朝著潁川書院而去。

潁川書院坐落于城郊,潁川郡多山地,而潁川書院,便是傍山而建,據說,潁川書院本是荀氏的一所別院,後來書院成立,才被荀氏捐出來,做了學堂。

四人策馬奔馳,很快便來到了舉世聞名的潁川書院,讓眾人有些驚愕的是,赫赫有名的潁川書院,竟沒有高大的圍牆,亦沒有燙金的匾額,也沒有黃銅的獸面門環。

反之,其學堂,普通的就如一平常院落,低矮的圍牆刷得雪白,一扉朱漆木門半開半閉,正門的上方,掛著一塊黑漆紅字木匾,上書四個大字︰潁川書院。字體遒勁有力,紅與黑相映,紅如鮮血,黑如夜空,完美的結合在一起,沉穩而凝重。

「好熟悉的字跡?」看見這四個大字,向雲有些疑惑,難道是?老師?沒錯,確實是老師的筆跡,也只有老師,才能寫出如此蒼勁有力的字體,向雲跟隨司馬徽兩年時間(穿越之前不算),司馬徽的字跡,自然分辨的出。

向雲目光一瞥,果然如此,只見在潁川書院牌匾四個大字一旁,有著幾個稍小字體,上書︰落款︰水鏡先生。

大門前,有著幾顆楊柳,綠油油的,寧靜釋然。

門內,三三兩兩的年青學子,正相互交談的進出著,門前,有著一個佝僂著背的老伯,正在仔細的打掃著因剛下過雨而積淌的泥水混合物,每個門前經過的學子,都會很客氣的與老人打著招呼,對此,老人皆是一一笑著回應。

一切,皆是如此寧靜祥和。

來到大門近前,不理會進出學子們異樣的眼神,向雲恭敬異常的對老人躬身道︰「老伯,麻煩通傳一下,水鏡先生弟子,向雲求見。」不同的地方,要用不同的態度,以及不同的身份,也就是後世所說,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與這些文人、學子相處,向雲自然不會拿什麼振威將軍、長沙太守的官職來稟報,那樣,反而惹人惱,在這里,這些身份,都不如一個‘水鏡先生弟子’來的實在。

老人抬起頭,皮膚猶如干枯的樹皮,眼角條條皺紋,仿佛能夾死蚊子,見向雲氣度不凡,老人咧嘴開朗的笑道︰「原來是水鏡先生高徒駕到,公子稍候,老奴這就去稟報。」說話,老人便艱難的挪動著步子,往院內而去。

向雲見狀,沒有絲毫不耐,靜立等候。

兩旁,在向雲報出‘水鏡先生弟子’後,來往學子不由紛紛停下了腳步,先是抬頭看了看大門上的門匾,以及旁邊的落款,而後突然興奮的打量著向雲,指指點點,議論紛紛。

「嘿,听見了嗎?此人竟是水鏡先生的弟子,真的假的?」學子甲問道。

「听見了,他說他叫什麼來著?我沒听清楚。」學子乙道。

***************************************************

求頂,求支持,求留言,求花花,求收藏,求貴賓~~~~~~~~~~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