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節113章戴經理酒後吐真情6
論年齡與職位,場上的主角自然由趙繼發來唱,而趙繼發所言話題依然離不開他的酒文化。
與天下習酒之人一樣,酒精加速了趙繼發大腦中血液的流動速度,說出話的水分也逐漸加大,讓場上三位听眾有墜入雲里霧里的感覺。
在武新章看來,趙繼發與戴世成經常在一起飲酒,像這種加了酵母又添水的演說不可能經常有。
與趙繼發對酒的耐受不同,此時的武新章因為酒精的作用,其神經已變得異常敏感,致使武新章認為趙繼發所言都是說給他听的、更準確地說是沖他來的,看似炫耀,但有條不紊道出的幾點,極易讓人產生仰視與敬畏。
首先是酒。
趙繼發談笑間說出了幾個喝酒的段子,某年某月與鄉里的誰誰在一起喝酒、某年某月書記吩咐他陪某位上級領導喝酒、某年在誰的婚宴上——話題最後的結論驚人相似,眾人皆醉他獨醒!
再次推杯換盞後,趙繼發第三杯中的酒又減少了一半。
再就是「舊」!
武新章確信,趙繼發還沒有到懷舊的年齡,但談興正濃的趙繼發,雖然語速有些放緩,還冷不丁出現個別含混不清的字句,但這並沒有影響他將自己的過去、自己的「舊」當著三位听眾懷了一把!
趙繼發的「舊」十分久遠,幾乎是從他記事時說起的,從家庭父母開始,一直到兄弟姐妹,從曾經的十年寒窗到魚躍龍門,到最終成為東州市農業學校林學專業的一名中專生。
說到中專生一詞時,趙繼發又特意發揮了一把,同時與武新章做了一番比較,趙繼發紅腫著眼、神情凝重地說︰「我們這代人文憑的含金量要遠遠超過你們這代人,新章,不是我吹,把你我的文憑拿到世成的實驗室的天平上秤一秤,我的不比你的輕!」
武新章從來沒有懷疑上世紀九十年代前國家正式頒發的文憑的含金量,但,即使含金量再高,將原本不可同日而語的兩個問題放在一起做比較,本身就顯得十分謊謬,但令人稱奇的是,從趙繼發的嘴里說出來,卻是活靈活現、合情合理般的煞有介事!
像武新章這樣的年輕人,其骨子里有點叛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面對趙繼發這種明目張膽的長自己威風滅他人志氣的行為,武新章頓生煩感,礙于戴世成的盛情,武新章只好將一爭高低的沖動壓了下去,但他避重就輕,對趙繼發所言並未報以他期待的效果。
武新章說︰「發哥,若上秤秤,我甘拜下風,從你拿到文憑的那天到現在,已過去了二十年,也就是說,中國的造紙術又發展了二十年,誰都知道,那時文憑用的紙比草紙略勝一籌,比起我的來,分量自然重一些!」
趙繼發愕然地看了武新章一眼,沒有言語,只是獨自端起酒杯深深地喝了一口。
武新章偷換概念,成功地擊敗了趙繼發想在文憑問題上被仰視、或者說平起平坐的企圖。
看到趙繼發略顯失落的神情,戴世成如夢初醒,今天酒桌之上,發哥滔滔不絕對自己的一番標榜,推出酒量大、文憑低卻含金量高的買點,無非是想在武新章面前樹立一種強勢、一種威信!看得出,眼前這位武姓小伙子不想買他的賬!
戴世成不明白,武新章不過是發哥手下新來的一位下屬,他犯得著如此費口舌表白自己嗎?戴世成有意將話題移開,看到趙繼發雖然微帶醉意但並無停止的意思,只好作罷。
接下來是業績與政績。
趙繼發將能夠想起的、值得他驕傲自豪的政績與業績,用掰手指頭的方式歷數給大家︰來港南鄉第三年就升任為站長,特別聲明現在還在任上,十幾年來為全鄉規劃栽植了近百萬顆品種不同的樹、曾被縣里評為植樹帶頭人、模範標兵、、、雲雲!
趙繼發幾乎是一氣呵成、如數家珍般將曾經的輝煌展示給大家!從神情到語言,武新章真切地感受到趙繼發年輕時身上洋溢的無畏精神和青春氣息,以及曾經的理想和為理想實實在在奮斗過的艱辛!
或許是曾經的歲月、逝去的青春再次將趙繼發燃燒了一次,以至于說到最後,趙繼發變得有些口干舌燥,政績與業績和盤托出後,如釋負重的他沒有端起邊上的茶水杯,而是將酒杯高高舉起,受他的感染,戴世成幾人一同響應將手中的酒杯舉過頭頂在空中劃出一條弧線後,聚到酒桌的中央,踫出清脆的響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