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節生活的希望
羅媽媽要做生意了,大家開始做前期的準備工作,先忙壞了羅爸爸。爸爸右腿的肌肉萎縮仍在繼續,他一點也不閑著,找來以前做家具沒有用完的木板,在院子里每天劈劈砍砍,一周時間做了一個架子車的架子。
陳海負責到舊貨市場買了一對舊 轆和一個台秤,雇車拉到羅思文家。車架子往 轆上一放,一個運貨的工具就產生了,同時一個稱重量的東西也具備了。羅媽媽專門花時間去市場觀察了兩天,決定開張做生意。
羅媽媽做的第一個生意是賣板栗。已經是十一月,屋子里暖氣已經來了。羅媽媽看見大街上到處都在賣糖炒栗子,生意十分紅火,她也決定賣板栗,但是,賣的是生板栗。
為了開門大吉,羅媽媽專門選擇了星期六,陳海出差了,羅思文和弟弟可以給媽媽幫忙。媽媽拉著空車子,車子上的布袋里裝著秤,羅思文緊跟在她身後。
羅媽媽從段家灘蔬菜水果批發市場批發了150斤板栗,每斤5毛錢,兩人一個在前邊拉,另一個在後邊推,來回用了近1個小時,走回離她們家最近的那個大市場。市場是個雜貨市場,周圍賣水果和賣蔬菜及賣小吃的混雜在一起。賣小吃的集中在最里邊,其余在外邊,東西散亂的堆在各自的架子車或三輪車上。
路過張媽車子旁,羅思文看著張媽車子上堆著紅彤彤的桔子。「你們現在想通了?也開始做生意了?」張媽熱情的打招呼。「就是,向你學習,掙點零花錢。」羅媽媽笑說。「趕快到那邊找個空地方擺上。」張媽熱情的建議,羅思文和媽媽就朝市場里賣蔬菜水果的地方走去。
到了里邊,媽媽找了個空閑的地方,把車子支穩,然後把兩個塑料袋打開,板栗倒在車子上,秤取出來放在旁邊,兩人商量好價錢,賣出價格8毛錢。娘倆站在車子兩邊,隨時等候顧客的出現。
「多少錢一斤?」一個戴著眼鏡的中年婦女用手抓起一把板栗問,「8毛。」羅思文答。「來兩斤。」說話間,她麻利的用雙手捧起板栗放到秤盤里。稱完,羅思文迅速倒在她的袋子里。收錢,走人,羅思文動作嫻熟、干練,好象訓練有素,心里同時高興的想,總算開張了。
夜幕低垂,車子上的板栗僅剩了20多斤。羅思文幫媽媽把板栗往塑料袋里裝,媽媽撐口袋,羅思文用秤盤子往里舀,很快全部收進袋子里,娘倆推著車子向家里走去。
到了家,媽媽把板栗取下來放在暖氣片上,車子被立起來緊靠在廚房的牆上, 轆被推進廚房,這成了以後的固定模式。
媽媽一進家門,顧不上吃飯,把所有當天賣的錢全部從袋子里取出來,倒在桌子上,然後按數額大小碼好開始數錢,羅思文和弟弟妹妹忙活著開始做飯。媽媽把錢數完了,高高舉起︰「不錯,不錯,如果全部賣完,除掉賒的秤,應該能賺至少20幾元。」
「真的嗎?」思羽跑到媽媽跟前,吃驚的問,媽媽點點頭。「一天20算,一個月30天,哇 ,6百元啊!那我們以後生活就不用發愁了,比爸爸上班掙的多多了,對不對?」思羽坐在媽媽旁邊開心的說。「不一定掙那麼多,但是,生活肯定比以前好。」媽媽得意的說,羅爸爸坐在小板凳上笑眯眯的看著母女倆。
「開飯了。」羅思超端著姐姐剛炒好的蓮花菜,放在已經打開的飯桌上。這頓飯一家人吃的開開心心,自從爸爸住院了以後,全家人很少再露出開心的笑容。現在,生活的希望再次被重新點燃了,大家充滿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