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節貧窮的家
馬路上,霓虹閃爍,人潮涌動,熱鬧異常。但是,大家心煩意亂,無心欣賞,一家人心事沉重的朝公共汽車站走去。
到家,已經是萬家燈火,打開門,媽媽看看鬧鐘,9點整。所謂的家,就是一個四十平米的平房,靠窗的地方一分為二。窗子這邊是一個上下架子床,兒子思超睡上邊,小女兒思羽睡下邊。窗子那邊是一個鋼絲床,那是羅思文的地方,剩下的地方是爸媽的一個高低床,屋子中間的牆上,有兩根鐵絲,上邊掛著布簾子。
晚上,床與床之間用布簾子隔開,屋里僅有的家當是爸爸工作之余,到郊區的山上砍伐的木頭,做成的一個寫字台和幾個漆著紅色油漆的箱子。爸媽的高低床也是爸爸按當時最時興的樣式做成,當時做好後,從城市運到農村,後來又從農村搬到城市,僅此而已,用家徒四壁來形容這個家,一點也不過分。
除了放床的地方,其他的邊邊縫縫,犄角旮旯堆滿小物件。家中唯一的一個象樣的電器,是一個14寸的黑白電視,那是單位的招待所客房舊電視淘汰的時候,爸爸咬牙花了50元錢買下,那也是家中唯一的家電。
貧窮是家庭的現狀,雖然家中值錢的東西幾乎沒有,但是,家中所用的東西都放的井井有條,東西都擦的器皿放亮。
羅思文的媽媽是一個閑不下來的勤快人,平日沒事的時候,就干家務活。剛從農村搬出來的時候,孩子們都還小,將就著住下了。雖然經濟不很寬裕,羅爸爸每月不足2百元工資,但是,羅媽媽是個賢內助,總是把生活打理的有聲有色、妥妥帖帖,生活葷素搭配,日子有滋有味。
大的衣服穿完了,媽媽縫縫補補洗干淨,小的又穿上。羅思文穿過了,思羽穿,爸爸淘汰了,就給思超穿。一家五口人,生活雖清貧,但是,孩子們學習很好,家庭安寧祥和幸福,這讓爸媽非常欣慰。「日子再窮也有盼頭,孩子大了就好了。」這是爸媽經常互相安慰的話。
羅爸爸想著再好好努力努力,再評個先進之類,就向領導申請要一個大點的住房,或者爭取單獨給半間,給閨女們做臥室。
閨女都大了,跟父母住一起很不方便,何況還有一個兒子。爸爸心中有榜樣和工作的動力,經常加班加點,都是為了心中美好的夢想,誰能料到,居然出了這事。看來今年再評先進不可能了,一種希望落空的感覺陡然包圍了羅媽媽,她進門後頹然的坐在自己的床邊,煩惱的想心事。
房子中很少有人說話,大家都有極大的精神壓力,各懷心事。孩子們很懂事,匆匆洗漱完畢,上了床,躺在床上想著各人的心事。
媽媽和羅思文半宿都睡不著,不時的翻身,偶爾傳來床壓的咯吱響的聲音。羅思文在半夢半醒間來回輾轉,總算迷糊過去了。正在迷迷糊糊的做夢,「文文、文文。」媽媽的聲音像靜夜的警笛,刺耳、驚涑,突然間連搖帶叫的把她吵醒了。
羅思文正要象往常一樣賴一會床,突然想起爸爸還在醫院,就敏捷的一骨碌爬起來,迷迷糊糊的看看手上的手表,才7點,又順勢躺下,「再睡一小會。」她嘴里咕噥道。「快起來,快起來!」羅媽媽拍拍床,一幅不容置疑的口吻。「起來這麼早!」羅思文嘴里叨叨。
「你是老大,弟弟妹妹都還小,他們指靠不上,讓他們多睡一會,你要替大人分憂。趕快起來去市場買些排骨、大骨頭,給你爸炖上,讓你爸多喝些,早點恢復。」媽媽給她床邊放下20元。
羅思文想想很有道理,穿衣下床,迅速洗漱完畢,提著菜籃去了繁華的菜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