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魏寶山起床沒多久,就有傳令官前來通稟,說是皇太極有事相請。浪客中文網
魏寶山不敢怠慢,收拾了一下,直奔皇宮內書房。
到了內書房,皇太極正在坐著看書,見是魏寶山來了,趕緊笑呵呵地把書放下,率先問道︰「寶山,這段時間辛苦了!」
魏寶山趕緊行禮︰「謝汗王掛念,都是臣下應該做的。」
皇太極擺了擺手,讓魏寶山隨便坐下,先喝口水。這才不緊不慢地說道︰「寶山啊,有所不知,們不在的這段日子里,發生了很多大事。毛文龍的老部下孔有德、耿仲明叛明起義,率將士和家眷一萬多人,攜戰船四百余艘,火炮三百余門已經投奔了大金,現在正在雙島上候命呢。」
「哦?他們這麼快就來了?」
皇太極看了看魏寶山,笑道︰「怎麼,還覺得他們來快了?」
「不是,不是。」魏寶山這才把在客棧遇到吳大海的事情從頭到尾詳述了一遍。
皇太極呵呵笑了笑︰「我正要說此事,前來投誠之人,手持信物,正是一個錦囊,里面只寫了四個字‘伯寶通山’,剛開始我們還不明白什麼意思,不過範先生很快就猜出來,這四個字正是和師叔的名字,肯定與們有關。我們不知真假,這才找來證實一下,現在看來,果真是這麼回事。」
魏寶山點了點頭。不無擔心地問皇太極︰「汗王。孔有德投誠可靠嗎?」
皇太極笑了︰「寶山,我也問過同樣的問題,不過文程先生告訴我,投誠一事九成為真,我想文程先生是不會看錯的。更重要的是,他們都熟悉水戰,在皮島一帶的明軍中頗有影響,如今來歸,不管真假,對我大金來說。都是很提升士氣的。何況據我們了解,孔有德現在是月復背受敵,投誠我們,應該不會有詐。有他們加入。明朝在海上牽制我們的防線也算告破了,至少有了這支隊伍,我們就可以水戰了。」
魏寶山點頭稱是,就問皇太極︰「汗王,需要我做些什麼嗎?」
皇太極搖了搖頭︰「這個不用,迎接的隊伍由範文程和薩哈廉帶隊,一文一武,一滿一漢,應該不會有事。此次前來找,還有一件事要商量。」
「哦?什麼事?」
「不忙。一會兒文程先生也要過來,咱們一起商量。」
二人喝著茶,聊著天。魏寶山趁這機會又把這次大斗國師府的事情詳述了一遍。听說大金龍脈無損,皇太極也很高興,不過不無擔憂地問魏寶山︰「倘若國師府的人再來怎麼辦?龍脈會不會有危險?」
魏寶山堅定地搖了搖頭︰「汗王,我大金龍脈固若金湯,盡可放心。既然是五龍出海之局,想要破此龍脈,必需先斬四條護龍。臣臨行之時已經派兵封山了,就算是國師府的人不甘心。也不會那麼容易混進山中了。何況,想要破掉那棵三元木,沒有靈餌是根本就行不通的,如今靈餌已毀,就算他們想耍花招。最快也得再等六十年。而且經過初步審問可以獲悉,國師府少了駱花子。相當于群龍無首,很多人都是沖著駱花子來的,如今駱花子死了,大多不辭而別,遠遁山林,短時間內,恐怕也集合不齊能威脅我們的力量了。」
皇太極听完後很高興,連連夸獎魏寶山。
正聊著,有人通報,範文程到了。
大家都是熟人,在書房也就沒有那麼多規矩,坐下後,皇太極這才開口說話︰「文程先生,寶山,其實有件事要和們商量。我大金部隊二次入關征明凱旋而歸,沿途又接收了林丹汗殘部一萬多人,可謂是全勝而歸。前不久,我剛收到可靠消息,林丹汗已經病死在青海了,這件事非同小可,我想找們商量商量。」
書中代言,林丹汗是誰呢?林丹汗又稱作丹巴圖爾台吉,是蒙古察哈爾部的大汗,也是蒙古的最後一任大汗。他的汗號是「呼圖克圖汗」,也就是明史上音譯出來的「虎墩兔汗」。對于蒙古史不了解的人,總認為在蒙古可汗的汗號就是在名字後面加上「汗」便可以了,這是誤會。就如成吉思汗是汗號,名字是鐵木真,忽必烈雖然成為元朝皇帝,廟號「世祖」,但也是蒙古帝國大汗,汗號為「薛禪汗」。
說起林丹汗的先祖,自然離不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是那四百年的時光委實太遙遠了。從元朝滅亡,北元蒙古經歷了二十二位可汗,傀儡也好,強者也罷,戰亂也好,統一也罷,長城以北的蒙古高原的主人一直還都是蒙古人,而蒙古人的可汗一直都是成吉思汗的子孫。
到了林丹汗這一代時,當時還只有十三歲就接替自己的祖父成為了蒙古可汗。因為歷史的原因,到了他這一輩兒上,自己除了大汗的稱號和察哈爾的部眾外,並沒有繼承整個蒙古,成了名副其實的空頭汗王。在蒙古,一切禮儀制度都可有可無,要想獲得尊重和服從,必須要有強大的實力,顯赫的戰功。草原上不相信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相信的只有馬刀和弓箭,即使是成吉思汗的子孫,沒有力量,雖然可以成為可汗,生命仍然會和野草一樣被任意踐踏。
于是,繼任大汗後的林丹汗,在接下來的整整十年里幾乎毫無做為,直到他二十四歲時,才開始有所行動。一方面他與明朝主動示好,一方面極力擠兌後金。因為對于北方來說,只能有一個王,只有他林丹汗才是正統的,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子孫,而女真不應該凌駕于蒙古之上。只是可很惜,他遇到的對手是努爾哈赤,一場場戰斗下來,蒙古敗多勝少,損失慘重,元氣大傷,不得不退守到了大漠深處。
听說林凡汗病死了,範文程也很吃驚,就問皇太極︰「汗王,如今林丹汗已死,蒙古各部群龍無首,我大金正好統率各部,臣再多問一句,那塊玉璽找到了嗎?」
皇太極失望地搖了搖頭︰「林丹汗雖然死了,可是玉璽的下落卻是無人得知。蒙古人與中原人不一樣,只有擁有了這塊玉璽,蒙古各部才會徹底魏寶山皺了皺眉,就問範文程︰「範先生,什麼玉璽這麼重要?」
範文程笑道︰「這塊玉璽乃是秦始皇當年用‘和氏璧’制成,尊之為‘天子璽’,歷來都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的信物。自秦代以後,歷朝歷代,得到這枚傳國玉璽就象征其‘受命于天’,是天命所歸;而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大勢已去。明朝之所以不得人心,正是因為沒有得到這塊玉璽,不是真正受命于天,所以必然要滅亡。這塊玉璽在元代滅亡後,就被元順帝帶到了大漠之北,一直都在蒙古人手中。」
「哦!听先生一席話,真是勝讀十年書啊!真沒想到一塊玉璽還有這麼多的故事。」
皇太極點了點頭︰「在蒙古各部的眼中,玉璽是他們心中的神,是成吉思汗的象征。現在已歸順的蒙古各部還好說,若要漠北蒙古歸順,最終統一蒙古,非有這塊玉璽不可。」
範文程道︰「依臣下看來,此玉璽應該就在林丹汗的家人手中,不如派人前往,以接收蒙古各部為名暗中尋找,應該可以找出蛛絲馬跡。」
的臣服。」
皇太極點了點頭︰「此次召兩位前來,正是此意。我打算過了年就派十四弟親自率兵前往,還希望文程先生和寶山也能一同前去,有們相佐,定然是事半功倍,我也就放心許多了!」
魏寶山和範文程听聞此言,哪敢推辭,趕緊領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