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0回、三水入庫掛懸龍

第60回、三水入庫掛懸龍

覺昌安父子在王杲帳下期間,王杲對待他們父子倒也客氣,遇到事兒也找他們商量。不過,為人狡詐的王杲在率部眾侵掠明邊時,都不忘了把覺昌安拉上,一來二去,在明朝心里,覺昌安父子和王杲一樣,都屬于背叛明廷的女真人酋長。

為了不背上叛明的罪名,覺昌安父子暗中與明朝邊官往來,密報王杲部眾的侵掠動向。但是,在王杲的制約下,這爺倆還不得不隨著王杲等人入邊搶掠。時間一長,在明朝邊官的眼里,就認為覺昌安父子不是什麼好東西,構間兩端,是個不可靠的女真人酋長。

女真人在邊境的小打小鬧,明廷一直也沒當回事,反正中原地大物博,也不在乎他們搶點兒。直到王杲與來力紅等人誘殺了明撫順備御裴成祖後,這下子徹底惹怒了明廷,大明皇帝隨即下令,命遼東總兵李成梁率軍好好教訓教訓那些不听話的女真人。

李成梁打仗還是有兩下子的,率軍一路沖鋒,殺死了王杲的得力戰將來力紅等人,血洗了古勒城。王杲的老窩被端了,倉皇逃跑,最後就逃到女真哈達部。哈達部的酋長知道這家伙是個禍根,留他不得,假意陪著喝酒,三勸兩勸就把王杲給灌醉,然後交給了明廷。

像王杲這種人一旦落到明廷手上那還有好嗎?結果,沒過兩天,就被明廷給處死了。

王杲被明廷誅殺後,其子阿台、阿海等人懷恨在心,發誓要給父親報仇。這哥仨暗中集聚起昔日的部眾,重新把古勒城與沙濟城修整了一番,然後便操練部眾。為了報仇,這哥仨率部大肆入邊搶掠,截殺明廷守邊官兵,甚至把搶掠燒殺的目標對準了明遼東重鎮遼陽城,使得遼東邊官頻頻報警,擾得邊官苦不堪言。

對待阿台的擾邊掠行徑,明廷決定再次發兵,攻打古勒城,剿殺阿台兄弟及其部眾。

覺昌安听到風聲,知道不好,便想著回古勒城送信,把自己的女兒救出來。要不然,李成梁大軍一走一過,哪兒還能有活口呢?他想是這麼想,不過李成梁早就盯著他了,一直以來,覺昌安父子的名聲都不太好,這個節骨眼上能放他們回去嗎?所以,就把覺昌安父子給留住了,借口讓他們爺倆為征剿大軍作向導。

李成梁大軍抵達沙濟城和古勒城下後,隨即兵分兩路,分別包圍了兩座城堡。

覺昌安父子以勸降為由進入了古勒城,隨即被阿台拘于城中。當李成梁大軍火攻古勒城克城後,覺昌安父子並未因作為明軍的向導而被明軍保護,反而慘死在明軍的刀下。明朝對此給出的說法是「誤殺」。

努爾哈赤得到消息後,氣憤不已,揭竿而起,起兵反明。那時的努爾哈赤勢力小得可憐,僅有幾十個人、十三副甲,好在有七個勇猛異常的兄弟一直跟隨左右,這七人能耐可大了去了,呼風喚雨,撒豆成兵,都是以一擋百的猛將。書中代言,這七人正是日後的「行地七公」,幫著努爾哈赤建立大金國,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且說這一天,努爾哈赤帶著祖父覺昌安的骨灰匣到了蘇子河畔,準備就近找家小店先住下來。結果,店掌櫃一看帶著骨灰匣,說什麼也不讓他進店。沒辦法,努爾哈赤只好露宿野外,按女真的習俗,骨灰匣在下葬前是不能落地的,所以,努爾哈赤就把骨灰匣掛在了身邊的一棵老榆樹上。

誰不知,第二天天亮後,努爾哈赤到樹杈上想取骨灰匣時才發現,骨灰匣竟然像是長在了樹上一樣,無論如何也拿不下來了。努爾哈赤感覺有些奇怪,就拔出佩刀去砍樹杈,結果,剛砍開的口子很快又自動愈合了。身邊一直跟隨的兄弟羅見狀,趕緊把努爾哈赤攔住了,仔細地看了看這棵大樹,又站在這里朝著四面看了看,猛然跪倒道︰「恭喜主公,天公庇佑啊!」

努爾哈赤愣了愣︰「老四,你這話是什麼意思?」

「主公,您仔細看看這里。此處前朝煙筒山,左有青龍之首,右有白虎之尾,形勢俱佳,有萬乘之尊之勢。再加上蘇子河如一條玉帶般纏繞其中,波光瀲灩,二道河、錯草河、蘇子河三條河形成‘三水入庫’之勢,此地實乃天下難得的風水寶地。此樹之神異,天下罕見,定是龍脈結穴之所。如果我猜得不錯,這棵樹就是世間難尋的懸龍穴!三水入庫倒掛懸龍,此地之貴,無以相比,老主公的骨灰如若葬此,主公將來必將坐擁天下。」

書中交代,羅正是日後行地七公中排行第四的文曲星君,此人足智多謀,心思聰穎,是努爾哈赤的智囊,尤其擅長風水術。

努爾哈赤聞听後喜上眉梢︰「老四,你沒看錯?」

「咳,主公,我可以和您打個賭,不出二十年,主公必定發達顯跡。俗話說,兩山夾一杠,輩輩出皇上。你看這座山,山形似龍,南面那座山,山形如鳳,中間是蘇子河,這在風水上正是兩山夾一杠的風水格局,如把老太爺安葬于此,將來必將一統天下。」

原來,被邵天寅驚走的那條天龍御風飛行一段後,便棲身在一棵老榆樹上休息。本來懸空穴不在地下,而是在空中,不可能有人佔此龍穴,誰也不會把尸骨葬在空中。要說這事就這麼巧,正趕上努爾哈赤把他爺爺覺昌安的骨灰匣剛好掛在這棵樹上,機緣巧後,剛好就佔了此處懸龍穴。

羅說的不假,得此懸龍穴後,努爾哈赤可以說是突飛猛進,一日千里,勢力越來越大,沒過多少年就建立了後金王國,做了後金國的始祖皇帝。大金建國後,在文曲星君羅的建議下,努爾哈赤便依此神樹為中心,開始在周邊修造陵寢,規模十分宏大,可以稱得上是大金國第一皇陵,正是興京陵,也就是現在所說的清永陵。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