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小菜花,適應這里的生活環境嗎?」袁本初走了過去,表情親昵地道。如今的小菜花已經煥然一新,穿了一套碎花裙,頭發都修剪了一遍,顯得很是干淨整潔。小菜花畢竟只是十一二歲的小女孩,還沒形成自己的思想觀念,因此在馬小綠等人關切的照顧這下逐步恢復了常態。

「適應啊,本初哥哥,你看我都會擠女乃了。」小菜花歡呼雀躍地道,在牧場里面有許多的水牛和水牛崽和她一起玩,心情豁然開朗了許多,這也是為什麼袁本初會選擇收養的她的原因,與其他人接觸多了自然會遺忘掉原先不愉快的經歷。

袁本初笑眯眯地點了點頭,與小菜花聊了許久後便徑直去考察牧場的具體情況了。牧場已經正式走入正軌了,袁本初也算是放下了心,而且小菜花似乎適應能力比較強,也沒出現什麼過激的反應,管中窺豹,基本上可以了解到他的生父和繼母對她有多麼惡劣,在農村女孩子等于是潑出去的水,不屬于自家的勞動力,而且基于傳宗接代的考慮也對女孩子有過多的歧視。

生男生女都一樣,這句話只是一個口號而已,特別是在農村礙于一些原因很難實現。與小菜花一樣悲劇的人還有許許多多,小菜花只是運氣比較好遇到了袁本初。撇過這方面不談,袁本初在牧場巡視了一個早上,中午便來到了農場。

樊氏母子還是比較用心干的,並且配備了皮卡車。樊巴可以隨意什麼地方,這對于樊巴來說無疑是一個極大的優渥。來到了農場的時候正好趕上飯點。母子倆只是簡單炒了個蛋炒辣椒和青菜,看到袁本初來了樊英溪連忙過來迎接,說道︰「袁老板您來啊,我再去炒幾個菜。」

「不用了,就這個很好啊!」袁本初說著坐了下來,吃得津津有味,袁本初又不是世家公子,和普通的平頭百姓一樣。只是更加喜歡綠色蔬菜而已。吃過了中午飯,袁本初和樊氏母子傾談了幾句,樊巴突然極富興趣地道︰「袁大哥,我有個好東西,讓你看看。」

樊巴神秘地拿出了一個黑陶直筒型瓦罐,打開里面一看,一只蟋蟀叫聲極其響亮。

「蟋蟀!樊巴。你斗蛐蛐?」南方斗蟋蟀不是說沒有,受到北方的影響,南方也引起了一群斗蟋蟀的人,但是大多是老年人而已,沒想到樊巴這個年輕小伙子會喜歡這個東西。

蟋蟀亦稱「促織」、「趨織」、「吟蛩」、「蛐蛐兒」。昆蟲綱,直翅目。蟋蟀科。觸角比體軀為長。雌性的產卵管果出。雄性善鳴,好斗。種類很多,最普通的為中華蟋蟀,體長約20毫米。年生一代。以翅摩擦發音。干燥蟲體入藥,性溫。味辛咸,有毒。功能利尿,主利水腫、小便不通等癥。同科有油葫蘆、大棺頭蟋等。因均在地下活動,嚙食植物睫葉、種實和根部,都是農業害蟲。

蟋蟀穴居,常棲息于地表、磚石下、土穴中、草叢間。夜出活動。雜食性,吃各種作物、樹苗、菜果等。蟋蟀的某些行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誘發。在斗蟋蟀時,如果以細軟毛刺激雄蟋的口須,會鼓舞它沖向敵手,努力拚搏;如果觸動它的尾毛,則會引起它的反感,用後足脛節向後猛踢,表示反抗。是以蟋蟀也成為一些人博斗贏輸的工具。詩人陳志歲《蟋蟀謠》︰「杭城斗蟋蟀,一只值萬錢。今日娛風起變化,京都不玩民間玩。」(載《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詩稿》)。

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況都是**生活,絕不允許和別的蟋蟀住一起(雄蟲在交配時期也和另一個雌蟲居住在一起),因此,它們彼此之間不能容忍,一旦踫到一起,就會咬斗起來。蟋蟀是以善鳴好斗著稱的。在蟋蟀家族中,雌雄蟋蟀並不是通過「自由戀愛」而成就「百年之好」的。

哪只雄蟋蟀勇猛善斗,打敗了其它同性,那它就獲得了對雌蟋蟀的佔有權,所以在蟋蟀家族中「一夫多妻」現象是屢見不鮮的。當然,從生物學進化論觀點來分析,這也是自然選擇,優勝劣汰,有利于蟋蟀家庭子子孫孫健康昌盛。此外,蟋蟀的鳴聲也是頗有名堂的,不同的音調、頻率能表達不同的意思,夜晚蟋蟀響亮的長節奏的鳴聲,既是警告別的同性︰這是我的領地,你別侵入!

同時又招乎異性︰「我在這兒,快來吧!」當有別的同性不識抬舉貿然闖入時,那麼它便威嚴而急促地鳴叫以示嚴正警告。若「最後通牒」失效,那麼一場為了搶佔領土和捍衛領士的凶殺惡戰便開始了,兩只蟋蟀甩開大牙,蹬腿鼓翼,戰在一起,其激烈程度,決不亞于古代兩國交戰時最慘烈的肉搏。蟋蟀的分布地域極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黃河以南各省更多。它喜歡棲息在土壤稍為濕潤的山坡、田野、亂石堆和草叢之中。此蟲一般在夏季的8月開始鳴叫,野外通常在20度時鳴叫得最歡,10月下旬氣候轉冷時即停止鳴叫。

它每年發生1代,產卵在土中以卵越冬。雄蟲遇雌蟲時,其鳴叫聲可變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時則發出帶顫的「吱……」聲。雄蟲好斗,當兩只雄蟲相遇時,先是豎翅鳴叫一番,以壯聲威,然後即頭對頭,各自張開鉗子似的大口互相對咬,也用足踢,常可進退滾打3~5個回合。然後,敗者無聲的逃逸,勝者則高豎雙翅,傲然地大聲長鳴,顯得十分得意。蟋蟀因其能鳴善斗。

自古便為人飼養,據記載,天朝家庭飼養蟋蟀始于唐代,當時無論朝中官員。還是平民百姓,人們在閑暇之余都喜歡帶上自己的「寶貝」。聚到一起一爭高下。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每個寧靜的夏夜,草叢中便會傳來陣陣清脆悅耳的鳴叫聲。听,蟋蟀們又在開演唱會了!蟋蟀優美動听的歌聲並不是出自它的好嗓子,而是它的翅膀。仔細觀察,你會發現蟋蟀在不停地震動雙翅,難道它是在振翅欲飛嗎?當然不是了。翅膀就是它的發聲器官。

因為在蟋蟀右邊的翅膀上,有一個像銼樣的短刺,左邊的翅膀上,長有像刀一樣的硬棘。左右兩翅一張一合,相互摩擦。振動翅膀就可以發出悅耳的聲響了。每到繁殖期,雄性蟋蟀會更加賣力地震動翅膀,用動听的歌聲。尋找佳偶。其中歌王當屬長顎蟋蟀。體長可達20毫米左右,觸角長約35毫米,因兩顆大牙向前突出,故名長顎蟋蟀,俗稱薩克斯。除了善于歌唱,蟋蟀還十分好斗。

當今社會賞玩鳴蟲似漸成風尚。無論是京城、上津、中海、粵州、香港等大都市,還南】京、杭】州、蘇】州那樣的中等城市,以及鹽城射陽市縣級城市,都有規模不等的鳴蟲市場。賞玩鳴蟲作為娛樂活動,多少可以折射出現代人渴望返樸歸真的意趣。

一年一度的蟋蟀大賽于10月底在京城舉行。北京市約400多名蟋蟀愛好者參加。此次蟋蟀大賽將持續一個月,蟋蟀愛好者全部來自民間。最後取得冠軍的蟋蟀將獲‘蟲王‘稱號。據天朝蟋蟀專業委員會會長吳繼傳介紹,目前京城市大約有近十萬名蟋蟀愛好者,在蟋蟀專業委員會注冊的就有1000多人。雙休日在京城的一些公園,經常會看到他們三五成群地在斗蟋蟀。

蟋蟀又名蛐蛐、促織,從唐朝天寶年間開始養斗蟋蟀,興于宋,盛于明清。以前,在京郊香山、玉泉山、溫泉等地,蟋蟀俯首即得,即使城內的故宮、北海、天壇、太廟等地也能捉到蟋蟀。白牙青、白牙紫、垂青一線飛蛛、鐵彈子都是北京知名的蟋蟀品種。京城民間始終保留著玩蟋蟀的習俗,各路玩兒家經常聚集到一起聊蟋蟀、斗蟋蟀。盛行時宣武門、牛街、椿樹上頭條是有名的擺擂台、斗蟋蟀的地方。

如今,京城的蟋蟀越來越少了,于是北京的蟋蟀愛好者爭相跑到千里之外的寧陽縣購買。目前人工繁殖技術的發展使玩蟋蟀者一年四季都能听到蛐蛐的叫聲。近些年,冬季里繁育蟋蟀的行當在天津火熱起來。現在,京城官園等蟲市里的蛐蛐兒大部分是來自上津。

蟋蟀、油葫蘆、蟈蟈號稱中華三大鳴蟲。三大鳴蟲中,玩得最好、最精彩、最有文化韻味的當數蟋蟀。古人玩蟋蟀講究三種境界。第一種境界叫‘留意于物‘。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南宋宰相賈似道,竟然因玩蟲而誤國;第二種境界稱‘以娛為賭‘,把斗蟋蟀作為賭博手段;第三種境界叫‘寓意于物‘,這是最高境界,多為文人雅士所為。

位于京城西便門明城牆遺址城樓的京城第一座鳴蟲館‘古道茶苑‘,是京城新近開設的喝茶同時品味蟋蟀文化的場所。茶苑內掛著蟋蟀畫譜,放著蟋蟀影雕,擺擂台、斗蟋蟀的玩友們紛紛來此重溫舊時游戲。

蛐蛐的歷史很多,小時候袁本初也只是抓過幾只,卻是受到國產的動畫片的影響,那個時候學生之間不引起斗蛐蛐的活動,只是單純的飼養在火柴盒里面,以青椒為食物,不過一般來說個把天就死了,不會飼養唄。

對于這個里面的門道袁本初還真的不是很了解,詢問道︰「樊巴,你玩這個干什麼啊?」

「附近的村民興起的啊,閑著沒事就去斗一斗,小賭怡情嘛,我這只大將軍可是為我贏了一百塊呢!」听著樊巴興奮的樣子,袁本初勸解道︰「你喜歡沒什麼問題,只是別賭太大,這樣對你不是很好的,從小變大,興致就改變了。」

樊巴無所謂地道︰「一般一盤就十塊左右,袁哥這一點我懂的,不會賭太大,而且在不影響工作的基礎下。」

袁本初听後還是不太放心,對樊英溪使了一個眼神。她好像並不在意,說道︰「袁老板。樊巴心里面有數的。」袁本初听了只好暗自言道︰「只有真正經歷了才會懂得啊!」

袁本初也懶得多說什麼,在他的印象里面賭博都是從小額開始的,所謂的小賭怡情只是一種說辭,實質上還是在賭博,人的**是無限的,今天贏了,明天就想著再贏,一旦輸了就要去找場子。反反復復,最終家破人亡。

國人賭博的風氣一直沒有停止過,樊巴可能掉進了某個組織的圈套里面,讓他贏幾次之後,再讓他血本無歸,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樊巴怎麼說都回國不久,很多事情都不清楚。樊英溪這個做母親的又沒什麼主見。只好听之任之。

算了,人只有在吃虧後才會得到一絲明悟,袁本初也不多說,轉了轉農場查看了情況。這個時候,小白、阿黃跑了過來,可能這些天不見了。袁本初都有點遺忘了兩只土狗的存在。

中華田園犬,即國人所謂的土狗(也有稱為草狗、菜狗、肉狗、柴狗、笨狗),人們常因其普遍和它們的名字而生鄙夷之意,其實它們樣子很可愛,若精心飼養也不會弱于其它犬類。

中華田園犬是在天朝經歷了幾千年甚至上萬年的自然及人工篩選得出的犬種。據說秦始皇一統中原牽著就是這種狗。在漢族民間人們稱之為「土狗」,顧名思義就是本土本地區的狗;北方有的地方又叫「柴狗」。因為北方氣候寒冷,狗一般都會窩在柴灶或柴堆旁;東方江浙滬地區則一般被稱為「草狗」,因為當地的農民家中都會養一兩條這樣的狗看家作伴,而其白天主要活動範圍為草地等地而得名。

中華田園犬的祖先和其它犬種類似,是源于東南亞狼,而天朝的土狗則更加接近狼的外貌,嘴短,額平。它的地域分布很廣,主要分布于長城以南,青】藏高原以東,以中原為中心的低海拔的漢族集聚地,是華夏漢族幾千年農耕社會背景下的產物。

這樣的分布界定很重要,明確了中華田園犬的生存環境是低海拔農耕社會地區,環境溫暖,人們生活以糧食為主,所以才造就了它體型中等毛長適中,肉食性不強,飲食偏雜食,放得粗不嬌貴的特點。當然順著漢族民族幾千年來的不斷遷徙,使中華田園犬的分布範圍也在不斷擴大。比如天朝東北,由于漢族的移民那里農村也有很多不同于東北牧區的田園犬,也有一部分與其它地區的狗種雜交形成了新的品種。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中華田園犬是天朝中原農耕社會的產物。

關于中華田園犬的起源,它應該是跟隨漢民族一道從黃河中上游的北方地區遷移到天朝各地。中華田園犬在南北都有分布,但不管嚴寒的北方還是炎熱的南方地區,田園犬都有著漂亮的長毛大卷尾,這些都是北方犬種的特征。

在把中華田園犬與其它犬種區分時應該結合地域民族生活環境,以及當地的文化來進行辨別。比如有的朋友曾提到過涼山犬應該算是中華田園犬的說法,但涼山犬是高海拔寒冷少數民族地區的品種,雖體型和田園犬相似,但不論從野性和毛質以及頭型來看它是一種更接受于藏狗的品種。特別是長毛的涼山犬看起來很有藏狗的影子,它的額寬耳點低耳大且全塌,在我們眼里「土狗」(中華田園犬)的頭型額平窄、耳位高、耳朵小且直立或半直立(半下垂)相比是很難見到的,所以涼山不應該算是中華田園犬其中的一份子。川東獵犬和下司犬這兩個品種在國內是很出名的犬種,與大多田園犬相比體貌有很大不同,並且都應該屬于少數民族的犬種。川東獵犬有可能是屬于古代巴人留下,下司犬是苗族的,所以兩者都不應該劃入中華田園犬。湖】北箭毛狗有人說很像台】灣土狗,但仔細觀察就會發展它與川東獵犬更為接近,很多的體貌特征和川東獵犬非常相似,特別是它和川東獵犬一樣竹筍尾,在其它犬種中是看不到的。還有就是湖】南的胡子狗,它應該是和下司犬一脈相承,所以湖】北箭毛和胡子狗也不在中華田園犬之列。

《周禮》秋官疏記載︰犬有三種,一者田犬,二者吠犬,三者食犬。可以看出天朝古代對于犬分類多以功能來分,並不注重于犬的外型。由于能力大小不同,最好的能打獵的狗成為田犬,不會打獵但還凶猛的可以成為看家的吠犬,再沒有用的話只能被人吃掉了。這樣的人工篩選方式使得天朝普遍存在的犬種並沒有固定的血統。

以漢族為主體的天朝傳統文化對狗的忽略以及現代社會狗文化對此犬種的視而不見,使得在我神州大地上奔跑了五千多年的犬種連個像樣名稱都沒有,民間稱呼為土狗。而「土狗」從字面上理解為「本地的狗」並不能成為一種狗的品名,所以才出現了現在的「中華田園犬」這個名稱和概念。

「汪汪——」小白、阿黃狂吠著和袁本初打著招呼,不管怎麼樣,這兩只狗都是袁本初第一次催大的犬類,自主產生了依賴心理,只是與樊巴、樊英溪生活的比較長,所以才更容易飼養。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