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拿著火折子剛一接觸那些黑色粉末,就听到「呼 」地一聲,隨著響聲一團刺眼的亮光倏忽而至,除了早有準備木三、張傳等人,室內其他眾人無不被那亮光晃花了眼,一個個嚇得目瞪口呆,半天緩不過神來。
「俺那娘唉!」典韋離得最近,而且又是把臉靠的很近,登時被那亮光中隱藏的火焰燒掉了一半胡須,整個臉也被燻得胡黑胡黑的,只露出兩只白眼珠和一口白牙。
好半天,大家伙終于緩過神來了,郭嘉驚聲問道︰「將軍,此為何物?竟然如此厲害!」
木三高興地回答道︰「在我們的家鄉,這種東西我們都叫它黑火藥。」
「黑火藥?黑火藥!」郭嘉嘴里念了兩遍,點點頭,心有余悸的說道︰「這黑火藥實在是厲害無比,假若用在戰場上,正如將軍所言,我們想不勝都難哪!」
劉筱蕾插嘴道︰「這東西你們現在只是看到了它作用的冰山一角,實際它的作用可大了,即可用于醫藥,既能治療瘡癬,又可以殺蟲、闢濕氣瘟疫。用在采礦上可以用它采石,伐木時還能讓它發揮作用呢!」
「只是可惜……」張傳有些期期艾艾的說道。
木三覺得有些納悶,便問道︰「可惜什麼?」
張傳看了劉筱蕾一眼,劉筱蕾會意的說道︰「這黑火藥的配比我們是調對出來了,只是還不能大批量的生產!」
這無疑就像當頭給木三等人潑了一瓢涼水,眾人的興奮勁頓時定格住了,都疑惑的看向張傳和劉筱蕾。
木三有些失落的問道︰「為什麼不能大批量的生產呢?是設備原因還是原料的問題?」
「原料,這里面三樣主原料中,唯有木炭這個好辦,硝石和硫磺就不好辦了,我和筱蕾想盡了辦法也只是搞到了一點。」張傳接口說道。
一听這話,大家伙高漲的情緒立即冰封跌落低谷。
房間內頓時也變得鴉雀無聲,靜的連大家伙的呼吸聲都清晰可辨。
「硫磺好辦!」一個清脆聲音傳來。
大家連忙向聲音傳來的地方看去,只見王璐坐在那里鎮定的迎接著眾人注視的目光。
「璐璐你可別胡鬧啊!一個小丫頭片子,知道什麼?」木三怕王璐不知輕重,說錯了話讓眾人取笑,連忙輕聲斥責道。
「我不是小丫頭片子!」王璐急聲說道,白皙的臉上因為著急而憋的通紅,她對著木三說道︰「木三,你再說我是小丫頭片子,我就和你急眼。」
「哈哈哈……」眾人再次爆發出開心的大笑聲。
木三有些窘迫的看著王璐,無可奈何地說道︰「你說吧,不過捕風捉影、沒有根據的事情就不要亂說了。」
王璐白了木三一眼,對劉筱蕾說道︰「筱蕾姐姐,這硫磺啊,在藥店里就能買得到。」
「真的?」劉筱蕾、張傳、木三等人異口同聲的問道,因為彼此之間著急的樣子又惹得大家一陣哄笑。
「我可沒騙你們,我不是學醫的麼,就對藥店比較感興趣,那天我去逛了一下街,在一個藥店就發現他們在賣硫磺。」王璐認真的說道。
「哎呀!好璐璐!」劉筱蕾一下子抱住王璐,興奮地說道︰「好妹子,你可幫了姐姐的大忙了!改天姐姐請客,讓你美美的吃一頓!」
「可是有人啊,老是覺得別人就是一個小孩子,什麼都不會做,什麼都不能做!哼!」王璐一邊說著話,一邊沖著木三狠狠地瞪了一眼。
木三嘿嘿干笑了幾聲,對程昱吩咐道︰「仲德公,這從藥店購買硫磺一事就委托給加你了,你不僅要購買大量的硫磺供給給張傳使用,最好還要了解他們的硫磺是從哪進的,我麼也自己掌握一個進貨渠道,免得時間久了受制于人。」
「好的,將軍,我會把附近縣內所有的硫磺都買來的。」程昱保證道,接著他又問木三︰「對了,將軍,這硫磺有著落了,那麼硝呢?怎麼辦?」
木三一擺手,滿懷自信的說道︰「這硝好辦,我們地處青州,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中原三處產硝之地之一就是在青州。只不過這里產硝的方法稍微麻煩一些,不過即使這樣,我想只要我們加緊生產,應該問題不大。」
「哦?真有此事,那就快快告訴我們吧!」典韋有些迫不及待的催促道。
木三微微一笑,稍作沉思,整理了一下思路,他記得上初中的時候地理課本上介紹說我國有三個地方出產硝石為最多︰其中,四川產的叫做川硝,山西產的叫做鹽硝,山東產的叫做土硝。
他想好了之後對眾人說道︰「找那些多年的土牆,那上面就有硝冒出來,用笤帚或其他器具把這些硝刮掃下來,收集起來。」
典韋一听,說道︰「這好辦那!這樣的土屋有很多,我們可以發動老百姓們,都把自家牆上的硝刮下來不就行了,那我們不就擁有了大量的硝了麼。」
木三搖搖頭,繼續說道︰「這些從牆上刮掃來的硝叫作粗硝,這些還不能用,得把它們放進缸里,用水浸一夜,撈去浮渣,然後放進鍋中,加水煎煮直到硝完全溶解並又充分濃縮時,倒入預先準備好的容器內,經過一晚便析出硝石的結晶。這樣的硝就能用了。」
劉筱蕾奇怪地問道︰「木大哥,你說的這些知識是從哪學來的啊?我們上學時怎麼沒有學到啊?」
木三露齒一笑,解釋道︰「這些都是當兵時老兵們告訴我的。」
劉筱蕾露出一副恍然的樣子。
木三沒有和劉筱蕾說實話,其實這些方法都是木三小時候听爺爺講打鬼子的故事時,纏著爺爺講的。
在那八年艱苦的歲月中,聰慧勇敢的華夏兒女在全國各地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大生產運動,充分響應偉人提出的「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口號,用自己勤勞的雙手造槍造炮,為前線提供了大量的槍支彈藥,為趕走侵略者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其中也涌現出了不少英雄人物和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這**,在當時幾乎是人人都會的手藝,在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句口訣︰「一硝二璜三木炭。」
今天當著這麼多人的面,他不好說是听爺爺講打鬼子的故事時學的。所以就推說是在部隊時跟著老兵們學的。
「你們在熬制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析出的晶石其中浮在上面的叫芒硝,芒長的叫馬牙硝,這種硝的純度是比較高的,而沉在下面含雜質較多的叫樸硝。要除去雜質把它提純,還需要加水再煮。扔進去幾只蘿卜一起煮熟後,再倒入盆中,經過一晚便能析出雪白的結晶,這叫做盆硝。牙硝和盆硝制造火藥的功用相同。」木三又補充道。
「你們听明白了嗎?」到最後,木三不放心的追問了一句。
「明白了,真是听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張傳感慨的說道︰「很多知識,就像這些熬硝放蘿卜的方法在課本上是學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