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鈞撒腿就向前面大殿跑去,那一班監斬的侍衛在後面可就樂了,心說這張鈞張大人是不是給急糊涂了,陛下在後園呢!你是往前面大殿跑啥啊?
當下就有侍衛在張鈞後面高聲喊道︰「張大人,你走錯地方了,是後面。」
張鈞一邊跑,頭也不回的喊道︰「沒錯,我知道。」
其實他不僅清醒,還十分聰明。他為什麼向前跑啊?前面是大殿唄!大殿里有誰啊?文武百官全在這兒呢。
他跑到這里,一來給給大家伙報信,告訴他們別在這兒爭斗了,皇上沒事,正在後園吃喝玩樂呢!
二來他得讓人去看著那幾個侍衛,要不去勸諫皇上,一時半會兒勸不下來,那侍衛等急了,一不做二不休,「 嚓」一聲,把劉陶給砍了,那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成了無用功了。
他三步並作兩步,急匆匆的跑到前面大殿之上,這大殿內的氣氛依然是十分緊張。陳耽和胡廣宗的長劍都已被身邊的同僚給搶了下來,但是兩人依然還在那兒對罵呢,一班大臣圍著他們正苦口婆心的勸著他們。
「別、別吵了!」張鈞一進大殿就氣喘吁吁地高聲吼道。
大家伙被他這一嗓子都給喊愣了,不約而同的扭過頭,驚異的看著張鈞。
張鈞沒有理會大家詫異的目光,他快步走到大殿中央,大聲說道︰「你們別爭了,陛下沒病,正在後園和那幾個閹宦飲酒作樂呢!而且,因為劉陶勸諫,觸動了龍顏,陛下要斬殺劉陶!」
他這麼一說,整個大殿內頓時就像炸了鍋一樣,大家伙一個個七嘴八舌,義憤填膺的聲討閹宦。
「大家靜一靜,靜一靜!」陳耽舉起雙手做了一個安靜的手勢,見大家伙都把目光看向他,便洪聲說道︰「這件事情的起因在于陳耽,陳耽此刻就去勸諫陛下,請陛下赦免劉陶劉大人!」
陳耽說完,大步向後園走去。
「陳司徒且慢!」袁隗在後面高呼一聲,待陳耽聞聲收住腳步,連忙走到他的面前,擔心的對他說道︰「陛下正在氣頭上,陳司徒此去反而是火上澆油,于事無補啊!不如我們商議一下如何?」
「不必了!」陳耽謝絕道︰「陛下听信讒言,不理朝政,長此以往,必將誤國誤民,陳耽今日此去,定以死相諫!若是陛下不肯回頭,還望諸位大人為我收容尸骨,陳耽在此先謝過各位大人了!」
隨即雙手作揖,向眾人深深一禮。
隨後,又對著胡廣宗拱手說道︰「胡大人,陳耽出言無狀,與大人發生口角,還望胡大人海涵,陳耽在此一並謝過!」
說罷,轉身決然而去。
陳耽進入後園,見到漢靈帝施禮參拜之後,問漢靈帝道︰「陛下,試問劉陶何罪之有?陛下非要將其斬殺!」
漢靈帝本來就很不願意看到陳耽,更何況正在火頭上,見他問話,便不耐煩的回答道︰「何罪之有?難道毀謗近臣算不得有罪麼?冒瀆朕躬按律不能夠當斬麼?」
「陛下!」陳耽用頭撞著台階,悲聲諫道︰「十常侍惡事做盡、誤國誤民,天下的百姓,哪個不對這些閹宦恨之入骨?恨不得食其肉,飲其血,寢其皮。但是陛下卻把他們敬若父母,他們手無縛雞之力,未曾立下半點軍功,卻都封為列侯,難道陛下不怕我們大漢萬千將士寒心嗎?」
這一番話,讓侍立在一旁的張讓、趙忠等人直听得牙根發癢,一個個用陰沉的目光死盯著陳耽,但是陳耽卻置之不理。
他繼續以首撞階,直撞得血流滿面,泣聲說道︰「黃巾作亂,封與黃巾賊首馬元義相互勾結,意圖不軌,幸好陛下有先祖庇佑,福星高照,方才沒有釀成禍事。但如今陛下不思悔改,不自省吾身,大漢四百年江山即將面臨崩摧矣!」
「夠了!」漢靈帝勃然大怒,隨手抓起身邊案幾上的盛酒的玉酒樽,「啪」的一聲狠狠地摔在地上,口中怒吼道︰「陳耽老匹夫,朕對你一忍再忍,你欺朕太甚!封之事,純屬空穴來風,造謠中傷,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事情,被你們這班匹夫口口相傳,竟然成了造反作亂!難道十常侍中,就沒有一個忠臣麼?難道朕的身邊全是奸佞之人嗎?」
漢靈帝罵了一通,感覺氣還沒有出來,又「唰」的一聲抽出身邊長劍,高高舉起,用力劈下,「 嚓」一聲,把案幾一劍劈成兩截。
然後把劍奮力一擲,扔在地上,大聲吼道︰「來人,給我把這老匹夫拖了出去,和劉陶一起打入大牢,改日處斬!」
外面侍衛應聲而進,上前把陳耽架起就走,來到外面,把他和劉陶一起拉到大牢里面,帶枷上鎖,扔在牢房之中。
張讓和趙忠等人一合計,怕夜長夢多,也存心想要殺雞駭猴、敲山震虎。當天夜里,就安排心服將兩人勒死在牢獄之中,隨後給了牢頭點銀子,讓其報告說兩人在牢中畏罪自殺身亡。
此事最後稟報給了漢靈帝,漢靈帝也沒說什麼,這件事就此不了了之,可憐陳耽,雖然位列三公,顯赫至極,到頭來卻枉死在奸佞小人之手。
但是朝中大臣都明白是怎麼回事,這陳耽、劉陶之死,確確實實也像十常侍預期的一樣,起到了震懾人心的效果。一時間弄得滿朝上下人人自危,凡是牽扯十常侍的事情大臣們都避而遠之。
朝廷雖然經過這一場風波,但是平亂將士該封賞的還是要封賞。
于是張讓等人一商議,就代替漢靈帝下了聖旨︰封朱俊為車騎將軍,任職河南尹。皇甫嵩、盧植二人分別封為左、右將軍。
袁紹、曹操在朝中皆有關系,因此被封為西園八校尉中的司隸校尉和驍騎校尉,留守在洛陽,好擇機進一步獲得升遷的機會。
木三受到張讓的特別照顧,封為四品的千乘校尉,外放青州樂安國任職樂安相。
木三本意是想外放益州的,好為五年之後的諸侯爭霸打下基礎,但朝廷經歷這麼一場風波,十常侍的權勢盡管是盛極一時,但是為了在某些地方找一下平衡,只有將他外放到青州了。
木三雖然不樂意,但是聖旨一下,也是無可奈何地事情了。張讓讓人給木三送了一個口信,許諾不出三年,必定讓他無論是在職位還是爵位上,都會往上提高一截。
孫堅在朝中有點關系人情,他又舍得花銀子,走動了一下之後,被授予別郡司馬,也克日上任去了。
其他獲得軍功將士均有封賞,只有劉備,雖然自己頂著個皇族後代的頭餃,但是囊中羞澀,欲投無門,他又自恃清高,沒有上下打點關系,最後還是在老師盧植的幫助下,被除授定州中山府安喜縣尉,並要求他擇日上任。
以上諸人,按軍功分別晉升爵位一到兩級不等,惟有木三因為張讓的關系,連升三級,封為右庶長。
木三接旨之後,讓程昱替他拜訪了一下張讓,順便又送上一份厚禮。然後帶領手下一干人等回到了欒家鎮。
經過和程昱、郭嘉等人商議,決定程昱等人暫時還留在欒家鎮,由廖化負責保護眾人的安全。趙雲也留在山中繼續訓練騎兵,為避嫌疑,大部分人馬也避入山中。
他只帶著典韋、郭嘉二人以及三十名隨從前往樂安赴任。
小丫頭吵著喊著也非要隨著木三一起去青州,大家考慮到木三身邊沒有個女人照應,便也就同意了王璐的要求。其他眾人則等著木三在青州安頓好之後,再陸續搬過去。
臨行前,木三和程昱在房中秘密商議了一宿,至于商議的何事就沒有人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