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36章 戰爭重負

在組建特戰隊的同時,周憲章命吳彭年、丘蓬甲組成了一個特別行動小組,秘密潛入大林甫,偵查日軍部署。吳彭年、丘蓬甲都是台灣本地人,非常熟悉大林甫一帶的地形和民風,大林甫的百姓又極度仇視日本人,特別行動小組在當地抵抗者的幫助下,很快就模清了近衛師團的部署。

近衛師團的師團部設在紫連庵,這里是一個小山包,三面平原,背靠丘陵,周邊地形並不復雜,但森林密布,如同迷宮一般,就是在白天,蔽日的森林中也如同黑夜一般,人畜走入其中,很容易迷路。

近衛師團的直屬部隊部署在紫連庵周邊一公里範圍內,可謂是戒備森嚴,不過,駐守在紫連庵的,只有一個中隊的日軍。

吳彭年的小分隊,在當地老鄉的幫助下,在森林中找到了一條隱蔽的小路。特戰隊行動開始之前,吳彭年率一個小分隊,秘密達到路口,隱蔽起來,準備迎接特戰隊。

9月20日晚12時,周憲章率特戰隊,趁著夜色來到了路口,在吳彭年的接應下,沿小路潛入森林,避開了日軍的崗哨,神不知鬼不覺地模到了紫連庵。特戰隊的尖刀班割斷了哨兵的喉嚨,一槍未發就沖進了紫連庵。

特戰隊隊員個個身手了得,槍法好,戰術水平高,而且,周憲章吸取了七星隊的戰法,五人編為一組,前後左右照應,形成了四十個戰斗小組,這些戰斗小組形成合力,每個組的戰斗力相當于日軍的一個排,一旦動起手來,干淨利落,進退神速,

酣睡中的日軍警衛部隊,完全沒有想到,一支神兵從天而降,很多人在睡夢中就升了天。前後不到十分鐘,駐守在紫連庵的一個中隊的日軍就被消滅殆盡。

特戰隊隨即包圍了紫連庵大殿,擊斃了北白宮川能九親王,放了一把火,把大殿里負隅頑抗的日軍燒成了一把灰。

斬首目標完成,特戰隊迅速沿著森林的原路撤離。吳彭年的小分隊早已在外策應,不到十分鐘,特戰隊就撤出了戰斗,急速離開大林甫,向阿里山地區轉進。

原以為,進攻近衛師團的指揮部,必是一場惡戰,特戰隊員都做好了戰死的心理準備。連周憲章自己都沒有想到,打得竟然如此順利。前後不到二十分鐘,擊斃日軍三百多人,而特戰隊僅僅陣亡三人,傷十二人。

但是,大林甫的百姓,卻為此付出了遭到了滅頂之災。

北白宮川能九親王被擊斃,日軍沒有抓到一個章軍士兵,連一具尸體都沒得到,章軍特戰隊帶走了陣亡的同伴。日軍把怒火發泄到了大林甫手無寸鐵的百姓身上,他們血洗了大林甫,兩千多手無寸鐵的當地居民,不分男女老幼,被日軍趕到了紫連庵的廢墟上,全部槍斃!大林甫所有民居被付之一炬。

這個號稱嘉義首富的小鎮,成了一片閃爍著磷火的瓦礫。

……

9月25日,廣島,日軍戰時大本營。

戰時大本營原本是為清日甲午戰爭設置的臨時機構,用以統籌對大清國戰爭的指揮、動員和物資調運。甲午戰爭結束後,作為對外戰爭的最高軍事指揮機構,大本營本應該撤銷,天皇應該返回京都皇宮。而在台灣發生的乙未戰爭,是一場鎮壓叛亂者的內戰,從法理上講,不應該由戰時大本營來指揮。

但是,隨著台灣戰事的發展,大本營不僅沒有撤銷,反而更加繁忙。原因是,章軍介入了乙未戰爭。

那是一支無法確定國籍的軍隊。日本人曾經把章軍界定為大清國派出的入侵者,如果是按照這個界定,那麼,乙未戰爭就應該是甲午戰爭的延續。日本與大清國就應該是戰爭的敵對國。但是大清國根本不承認有這樣一支軍隊存在,所以,日本明明知道章軍得到了大清國的支持,但卻無法向大清國宣戰。

可日本又不能把章軍視為台灣本地的叛亂分子,很明顯,章軍是一支客軍,他們跨海而來,不是由台灣本地人組成的,全部來自中國大陸,所以,他們應該是入侵者。

從法理上講,台灣已經是日本的國土,章軍是客軍,日軍是守土抗敵的主軍;但是,從實際的戰斗形勢上看,章軍卻是主軍,日軍才是客軍!

令日軍感到萬分尷尬的是,號稱守土抗敵的日軍,對台灣的熟悉程度,竟然還比不上渡海而來的章軍!

台灣人拒絕與日軍合作,而遠道而來的章軍,卻得到台灣民眾的廣泛支持!他們反客為主了!

日軍面對的是一支從未遇見過的強敵!鑒于台灣戰事嚴峻,廣島的戰時大本營難以撤銷,天皇繼續留在大本營內。如今,日本面臨的形勢,甚至比當初甲午戰爭爆發的時候,更加嚴峻!

而這一嚴峻形勢,隨著一個驚天動地的消息傳來,變得愈發險惡!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為國盡忠!他被章軍擊斃在了自己的指揮部里。

日本政府向國民隱瞞了這一消息,他們宣稱,北白川宮能久親王身患瘧疾,不治而亡。

但是,在大本營內部,這一消息已經悄悄傳開,一連數天,大本營籠罩在一片令人窒息的氣氛中——天皇陛下一連五天沒有露面了!他拒絕會見群臣。就連內閣首相伊藤博文也吃了閉門羹。

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死,讓天皇蒙羞!讓政府丟臉,讓整個日本,在十九世紀末弱肉強食的世界格局中,成為了一場笑柄!

剛剛在戰爭中獲得了強國地位的日本,她的國際地位會因此而一落千丈!

內閣高官們發現,西洋列強駐日本公使的態度,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他們的眼神中出現了一種蔑視,這種蔑視似曾相識,那是五十年前,當日本剛剛被美國的艦船大炮轟開國門的時候,那些傲慢的西洋人的眼神!

天皇拒絕露面,大臣們六神無主。

今天早上,內侍突然宣布,天皇陛下要在會議室里召見群臣,商定國策。內閣大臣、海軍部、陸軍部、參謀本部一大早就守候在會議室里,等待天皇的到來。

會議將在9點召開,然而,時間走到了9點30分,明治天皇任然沒有出現。

會議室里,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沉寂,所有的高官們危然正坐,一言不發,神經緊繃,誰也不敢打破這讓人無法喘息的沉寂。

時間走到了十點,門口終于響起了腳步聲,大臣們全體起立,目光定在門口。

明治天皇身著大元帥服,緩步走進了會議室,來到他的座位上,掃視了一眼群臣,緩緩坐下。

沒有得到天皇的恩準,所有的人只能挺直了身體,僵硬地站立著。

三分鐘過去了,明治天皇才緩緩說道︰「就算是為北白川宮能久親王默哀吧!」

眾人的臉上,都是一陣沮喪,站在原地,一動不動。

明治天皇的目光,從伊藤博文的臉上,向一個個大臣們掃視過去。所過之處,大臣們紛紛低下了頭。

就在一年前,當天皇入駐大本營的時候,他也曾這樣掃視過這里的每一個人,而每一個人都高高地昂著頭,他們異口同聲地向天皇保證,日清一戰,勢在必行!那將是大日本帝國崛起的一戰!不出三個月,日本必將完勝大清國,那個時候,日本將成為亞洲的霸主,以世界強國的姿態,屹立于在世界的東方!

而現在,戰爭從朝鮮打到了遼東,從遼東打到了山東,又從山東打到了台灣,戰爭打了一年多,卻沒有絲毫結束的跡象,而日本唯一的成果台灣,也是搖搖欲墜!

國民沒有從這場戰爭中獲得任何好處,相反,隨著戰爭的曠日持久,國民的生活水平一落千丈!剛剛興起的全民教育體系,因為資金缺乏,而面臨崩潰的危險,工業體系全部轉入了戰時軌道,生產效率激增,但是,卻不能為百姓生產出必須的日用品,幾乎所有的工廠都在加班加點制造武器!作為海洋國家,百姓們卻吃不到海產品,因為,幾乎所有的船只,都被政府征用,用于戰爭!

國民已經疲憊到了極點!戰爭初期,全民踴躍捐款支持戰爭的景象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充斥在大街小巷里的抱怨和流言,以及遍布貧民窟的奄奄待斃的貧民百姓!日本政府曾經向他們保證,這場戰爭能夠使他們月兌離貧困,大清國的富庶資源能夠讓每一個日本公民過上富足的日子!在這個美好藍圖的引誘下,百姓們毫無保留地把自己最後的積蓄交給了日本軍隊,他們已經是一貧如洗了,然而,一年的戰爭,不僅沒有讓他們獲得財富,就連他們最後的口糧,也要被這場戰爭吞噬掉!

日本剛剛興起的現代化工業基礎,更加承受不起這場戰爭的重負,資源貧瘠的日本沒有從中國大陸獲取任何戰爭資源,相反,國內的資源卻在逐漸枯萎。

明治天皇覺得自己被拖進一個黑色的漩渦中,難以自拔!而整個日本,似乎也在跟著他下沉!

三十年明治維新的成果,眼見就要被這場戰爭吞噬!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