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057章 一石二鳥

周憲章想回朝鮮,一則是因為趙巧兒,而為重要的是,要和章軍的老兄弟們見見面,安排章軍弟兄們的前程。按照朝廷的旨意,章軍的旗號就此取消,此後章軍兄弟們就是天各一方了,這一別,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聚首。

所以,端郡王說的客氣,周憲章也就順水推舟:「那就多謝王爺成全。」

眾人喧寒已畢,隨即簇擁著端郡王來到在水師營中,大排筵席,聶士成以下各級將官陪著端郡王飲酒慶賀。

喝道半夜,端郡王酩酊大醉,聶士成命人把載漪扶到臥室休息,眾人各自散去。

周憲章和章軍眾兄弟出了水師營,回到黃金山炮台。

一場大戰之後,黃金山炮台面目全非,胸牆城樓成了一片廢墟。

原先的阿姆斯特朗大炮炮台,損毀的炮身還躺在瓦礫堆中,章軍官兵們清理掉周圍的瓦礫,在炮台的正zhongy ng,樹立起一座花崗岩石碑,石碑正面刻著一行大字:「章軍官兵之墓」,北面則是聶士成親筆撰寫的《旅順戰記》,詳細記錄了章軍兩千官兵渡過鴨綠江,挺進旅順,消滅山地元治,固守黃金山,擊毀浪速號巡洋艦的事跡,石碑的基座上,刻上了所有陣亡官兵的名字。

阿姆斯特朗大炮炮台,是兩千章軍官兵的合墓!

他們和毀壞的阿姆斯特朗大炮一起,永遠定格在了黃金山上。

章軍殘破的旗幟夜風中飄揚。

司號兵吹響了軍號,活著的三百多官兵,在墓碑前列隊。

周憲章站在隊伍的最前面,喝道:「跪!」

在周憲章的帶領下,三百多章軍官兵齊刷刷跪倒在墓碑前。

「章軍不向長官行跪拜禮!」周憲章含淚說道:「但是,章軍弟兄願意向國家的魂魄下跪致敬!」

東風呼嘯,軍旗獵獵!

海濤沖向海岸,發出如雷的咆哮,濤聲中,隱隱千軍萬馬,在蒼茫的大海上,漸行漸遠。

……

周憲章拜別了死去了兄弟,乘著夜色,和郭二桿一起,來到二龍山。

敏繡來到旅順後,就一直呆在二龍山上,沒有去軍港。周憲章幾次前去看望,都吃了閉門羹。

周憲章論如何都要要在離開旅順之前,見上敏繡一面。

這或許是他最後面見敏繡的機會,今後,就算周憲章去了b ijing城,恐怕也見不到敏繡了。敏繡是格格,周憲章是外臣,按照皇家的規矩,他沒有資格也沒有理由去登門拜訪一位格格。

因為敏繡不願意離開二龍山,段祺瑞就把和字軍大營設在了二龍山上,郭二桿和張作霖則是帶著章軍官兵們,把陣地移交給了段祺瑞,移營到了黃金山炮台。

已經到了後半夜,夜色深沉,天邊上,啟明星若隱若現。

兩人來到了二龍山炮台的城門下。城門下燃起一堆篝火,十幾個和字軍的士兵抱著槍,圍在篝火邊,蜷縮著烤火。

郭二桿心頭火氣,厲聲喝道:「媽的,你們這些和字軍就這樣站崗的嗎?要是ri本人來了,你們都要見閻王!」

和字軍的軍紀和作風,和清軍並二致,哪怕他們是御林軍。仗打完了,馬上又成了一群老爺兵。

一個棚長猛地跳了起來,怒道:「狗ri的誰敢教訓老子和字軍,老子和ri本人打過仗!你們是不是活的不耐煩了!」十幾個和字軍士兵跳了起來,舉起了槍。♀

郭二桿大怒,一個健步沖上前,喝道:「睜開你的狗眼看清楚了,老子是誰!」

那棚長定楮一看,隨即一個立正:「都把槍放下,是章軍的郭連長!」

周憲章和郭二桿穿著破破爛爛的章軍軍服,可是,這套軍服,卻是旅順最眨眼的服裝,不僅ri本人看見了要敬禮,清軍官兵看見了,也是禮讓三分。

這是章軍打出來的威風。

那棚長笑嘻嘻地打起了哈哈:「郭連長,不好意思,天冷,弟兄們烤烤火,不知兩位有何貴干?」

郭二桿一指周憲章:「這是任湖廣提督周憲章。」

郭二桿話音剛落,和字軍士兵們跪倒了一片。

周憲章點點頭說道:「請稟告敏繡格格,周憲章求見。」

那棚長慌忙說道:「稟提督爺,今天傍晚,護國和碩格格已經離開二龍山,回廄了。」

周憲章笑道:「我知道,格格不願見我,請你回稟格格,我明天就要離開旅順,前往朝鮮安州,請格格論如何也要見上一面,憲章要當面向格格請罪。」

棚長的腦袋搖得像是撥浪鼓:「提督爺,小的不敢說謊,格格真的已經走了。」

周憲章奈,只得說道:「既然護國和碩格格不願見我,那就請你轉告玉瓊格格,請她出來說話。」

現在,櫻桃也是格格了。既然敏繡不願見他,櫻桃心軟,求一求櫻桃,櫻桃說上幾句好話,敏繡或許會回心轉意。

棚長苦著個臉:「提督爺,兩位格格都走了,還有那個ri本人。」

正說著,段祺瑞從城門里走了出來,看見周憲章,拱手說道:「周提督,這個棚長真的沒說謊,今天早上,護國和碩格格和玉瓊格格一起離開了二龍山,回廄了。」

周憲章這才相信,敏繡真的走了,只得問道:「怎麼這麼急?走的時候也不打個招呼?」

段祺瑞說道:「宮里來了人,急招和碩格格回京,說是太後老佛爺給和碩格格定了一門親事,要格格回去定奪。」

「不知太後老佛爺給格格定的是哪家的親事?」周憲章問道。

「好像是袁世凱的大公子袁克定。」

周憲章瞪大了眼楮。

袁世凱果然不簡單,不僅在軍事上頗有一套,而且,政治手腕也極其嫻熟,為人處事極其圓滑。他從心底里瞧不起那些把持朝政的滿清貴族,但在表面上,卻與榮祿、剛毅這些滿清大臣打得火熱,與端郡王載漪也很有些交情,這些人都是慈禧太後的鐵桿,有他們在太後面前吹風,袁世凱的ri子很是好過。

當初,ri軍向朝鮮用兵的時候,袁世凱是大清國駐朝鮮總理大臣,按說,朝鮮就是丟在了他的手里。當然,ri軍能夠順利攻佔漢城,原因很多,不過,袁世凱身為駐朝鮮總理大臣,怎麼著也得擔待一些責任。

然而,朝廷不僅沒有申斥他,在整個戰爭期間,朝廷對袁世凱越來越器重,先是讓他在小站練兵,然後又把整個山東戰場交給了他,袁世凱也是不負眾望,率部來到山東後,一舉挽回了大清國的頹勢,保住了威海衛。

和ri本人的仗打完了,太後與皇上的內斗也告一段落,皇上臨朝,慈禧又搬出了紫禁城,回到了頤和園,做出一副放手讓皇帝乾坤獨斷的姿態。

到了這個時候,慈禧太後的疑心病又發作了,她猛然意識到,好不容易借ri本人之手解決掉了章軍,算是除掉了一個心月復大患,然而,袁世凱的軍,大有坐大的勢頭。

慈禧太後之所以非要解決掉章軍,其原因就是,章軍是一支漢人的軍隊,而且戰斗力極強,滿清八旗根本不是章軍的對手,這對于滿清朝廷、對于慈禧太後本人,都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而現在,袁世凱的軍,和章軍一樣,也具備這兩個讓太後寢食不安的要素:漢人掌軍,戰斗力強。

慈禧太後對袁世凱jing覺起來。

慈禧太後在大清國掌權幾十年,她的地位始終沒有絲毫的動搖,其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慈禧一耽現對自己的不利的因素,哪怕僅僅是一個苗頭征兆,她都會毫不猶豫地立即采取行動,將苗頭扼殺在搖籃里。

袁世凱有坐大的趨勢,慈禧太後必須采取防範措施。

對付袁世凱和他的軍,慈禧不能再采取對付章軍的方式,袁世凱和他的軍在剛剛結束的對ri戰爭中名揚天下,只能賞,不能貶抑,不能像對付章軍那樣,宣布軍為叛軍。

慈禧思來想去,沒了主意。最後,還是端郡王載漪看出了慈禧的心思,給她出了個主意——與袁世凱結親家,把敏繡格格嫁給袁世凱的大公子。

當然,這也不是什麼鮮主意,當初,慈禧太後為了拉攏周憲章,就想把敏繡嫁給周憲章,結果,被周憲章拒絕了,搞得老佛爺灰頭土臉很沒面子。

這一次,載漪再一次把敏繡推了出來,慈禧眼前一亮,心頭大為贊許。

把敏繡嫁進袁家,是一石二鳥的好主意。

如今的太後,對她這個佷女,很是不滿,也很是不放心。

當初,慈禧太後讓敏繡帶兵去鴨綠江,本來是讓敏繡前去督戰,督促葉志超攻打章軍。沒想到,敏繡不僅沒有攻打章軍,反過來,和聶士成一起救了周憲章的命,致使剿滅周憲章的計劃落空。

慈禧太後意識到,敏繡腦袋後面有反骨,如果再把敏繡留在外面,哪怕是在廄里,這個火爆格格不定又會鬧出什麼事來。

得趕把敏繡嫁出去,一個女孩子一旦嫁了人,有婆家管著,就不能再在外面拋頭露面了。

而把敏繡嫁進袁家,袁世凱與太後結親,可以拴住袁世凱,同時,也拴住了敏繡。

(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