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622章 皇太後臨朝

司馬懿勸進曹操為王,的確是處于曹軍考慮,一味示弱絕對不利于談判,而且在今後與川軍的對壘中,曹操爵位比劉璋低一等會有很多麻煩。

但是司馬懿順帶的,還是要算計荀彧荀攸,這是一種看不見模不著的算計,勸曹操加封王爵,又是出于曹軍考慮,無可厚非。

但是曹操與劉璋不同,異姓封王,荀彧荀攸沒有感覺才怪,再加上之前的天子駕崩,就算司馬懿告訴司馬徽的,都是言之鑿鑿的說天子就是郭嘉留下來的,更別說其他人。

這個屎盆子雖然在郭嘉頭上,臭的卻是曹操,荀彧荀攸肯定有意見。

如果曹操加封王爵,司馬懿肯定荀彧荀攸不能坦然處之。

這次曹軍的議事,幾乎司馬懿佔了全部的中心位置,而司馬懿也樂得佔據中心位置,曹操不但采納了司馬懿的建議,還封司馬懿為司徒,僅次于丞相,另加封司馬懿為驃騎將軍,地位顯赫無人能及。

這時,不但司馬懿在曹軍中地位顯赫,而且各大世家終于確定了司馬懿為他們的代言人,將完成第一使命,抵抗川軍,第二使命,光耀世族的重大任務。

甄家等大家,更是希望司馬懿能完成第三使命,扶持曹丕上台。

司馬家族給了司馬懿第五使命,攫取天下。

而司馬懿的議和策略傳到川軍,沒想到劉璋竟然真的就這麼同意了議和,穎水岸邊雙方減持軍隊,曹軍留下十萬人,川軍同樣留下十萬人,而劉璋黃月英率著剩下二十萬人南下。

川軍同意議和,中原世族彈冠相慶。哪怕他們恨不得拔劉璋的皮,喝劉璋的血,可是真打起來,他們害怕川軍的要死,現在能議和,所有世族子弟的神經都是一松。

而同時,司馬懿成為了曹軍中最閃亮的明星,成了所有人公認的奇才。

現在所有人都覺得,要是司馬懿提前出山幫助曹操。曹軍絕不會淪落到今天,就好像關中戰前的勸說,許昌的勸退等等。

司馬懿才剛出山,剛為曹操效力,地位和威望就已經無人能及。

至此。司馬懿投效前的謀劃完全獲得成功,但是司馬懿知道,曹操雖然表面上對自己恭敬,但是自己的地位在曹操心中還是不如荀彧郭嘉,曹操更多看重的是世族的錢糧。

…………………………

劉璋黃月英帶著二十萬大軍南下,方向是江夏,听到川軍撤兵。中原世族自然是彈冠相慶,而江東世族嚇的帽子都掉了。

這些江東世族原還以為川軍因為糧草等原因不敢進犯江東,可是許昌一場屠殺,毫無理由地讓這些人相信。川軍會進攻。

他們沒有分析出川軍進攻的理由,他們只是打內心里害怕川軍進攻江東,因為江東淪陷在川軍手上後果太嚴重,以至于江東四大家族連萬分之一的險也不敢冒。

他們終于放棄了當初以為川軍不會進攻。不敢進攻,沒能力進攻的幼稚想法。

可是。仿佛是要印證他們的猜測一般,川軍竟然帶著二十萬軍隊南下了,二十萬軍隊,就現在江東的實力,要是真打起來,江東軍還不夠川軍塞牙縫。

他們不會想到現在糧草匱乏的川軍攻下江東,就算屠殺了世族,得到一片荒土,也是得不償失。

就算他們想到了,川軍得不償失也是他們家族覆滅之後,他們看不到川軍得不償失那一天。

可以說一听說川軍率領二十萬軍隊南下,江東就傻眼了。

這個時候孫權已經被他們逼著來長江和川軍談判了,可是他們之前商議的,只答應少部分川軍在書函上提出的條件,其他一律不還價,因為他們吃準了川軍沒有糧草。

可是現在他們完全不敢這樣認為了,無論魯肅還是張都知道,川軍下定決心拿下江東的話,一定能夠辦到。

于是魯肅顧雍緊隨孫權的腳步,來到了長江,他們都對談判的前途一片灰敗。

後方大軍還在行進,川軍騎兵前鋒進入江夏,甘寧率領水軍北上江夏。

劉璋和黃月英踏上樓船,在水軍護衛下向江心駛去,與此同時江東之主孫權,謀士魯肅,大臣顧雍從對岸過來,談判的地點正是江心。

「主公,那曹操勸進主公為王,自己卻加封魏王,區區異姓賊,僭越漢制,主公稱帝也不是不可以。」劉璋和黃月英站在船頭,黃月英迎著江風說道。

劉璋微微一笑︰「稱帝,還不是時機,現在有皇太後攝政就行了。」

劉璋暫時對稱帝興趣不大,沒有一統天下的帝王算什麼帝王?但是也不是不願,劉璋真正不願稱帝的原因,是因為他想將這個留給劉循,劉循對川軍武沒有恩德,稱帝可以給他施與恩德的契機。

而所謂的皇太後,就是伏壽,劉協一死,無論之後誰繼位,伏壽都是皇太後。

伏壽因為劉協的死,劉璋知道她對自己很是怨恨,原以為屠殺伏家以後,伏壽一定會翻臉。

別說是攝政,甚至可能會自殺,劉璋唯一能做的,是希望保住伏壽的命,不止是因為伏壽有自己的孩子,也因為私情,如果母子抉擇,劉璋一向是會選擇母親的。

劉璋已經沒打算伏壽能夠攝政,只希望她好好活下去。

在屠殺世族的時候,消息是對伏壽封鎖的,但是劉璋知道這麼大的事情,怎麼可能一輩子瞞得住伏壽,所以後面自己親自去給伏壽說了。

伏壽听了伏家被全部誅族,痛不欲生,哭了一天一夜,劉璋不得不叫軍醫二十四小時守候,既防止伏壽尋短見,也防止伏壽身體出意外。

可是沒想到第二天,伏壽紅腫著眼楮,神情低落眼神決絕地告訴自己,她願意攝政,不但如此,伏壽還以皇太後身份宣布當初天子的確是司馬長所殺。

這樣也就完全坐實了曹軍坑死天子的罪名。

劉璋猜測伏壽或許是因為孩子的原因答應了自己這個已經無禮的請求,劉璋現在都清晰地記得伏壽眼神中的拒絕,仿佛她答應了這件事後,就再也和劉璋沒有關系,那是一種心死的眼神。

可是劉璋已經無所謂的,因為自己時日無多,要絕情就絕情吧,這樣也好一點,以後沒了自己,對自己沒有感情的伏壽,或許會過的好一點。

江風吹上面頰,劉璋想起這些事就覺得陣陣頭暈,看來當初華佗用針灸給自己壓制病痛,就要到極限了。

那時候華佗說過,如果自己再嚴重發病的時候,就是自己的最後時刻。

「也不知杜微的藥有沒有用,不過听天由命吧。」劉璋自嘲地笑笑,反正川軍即將進入休養生息,或許自己等不到川軍重新邁出鐵蹄的那天。

當然,這一切都建立在孫權是否識時務的基礎上。

…………………………

長安,在劉璋率軍南下的同時,伏壽和其他所有川軍重要人物一起,從許昌來到了長安。

今天是伏壽以攝政皇後上朝的第一天,但是基沒她什麼事,伏壽也有做傀儡的自覺,從頭到尾說的話寥寥無幾,劉循周不疑要做什麼,都沒發表過評論。

朝議結束以後,伏壽立即到了後堂,拿出畫架開始畫畫,還是那一副《山河破碎圖》,劉璋和曹操一樣,還是在她身邊布了沿線,沒什麼不同。

可是現在的伏壽,已經沒有了以前那種迫切想要恢復漢室的,劉協都死了,怎麼恢復?難道劉璋不是皇室?

以前恢復漢室也是想自己能自由,可是現在自由了又有什麼用?

基的素材已經被伏壽描摹出來,現在是最重融合這些素材,畫出整副的《山河破碎圖》。

在皇宮干淨的地毯上,鋪了很寬的白紙,伏壽娟著身子仔細描摹著每一處,這時畫著《山河破碎圖》,和當初一樣的平靜,可是平靜的性質已經完全不同。

當初畫圖的時候,劉璋在身邊,伏壽感覺很愜意和溫馨,想起和劉璋一起逛沒人的長安街道,找屋檐避雨,還有破敗四合院那一晚……

伏壽沒有再想下去,這一刻伏壽的平靜,完全是因為心灰意冷。

她答應劉璋攝政,並不只是因為孩子,只有伏壽知道,她終于懂得了劉璋,終于懂得了劉璋為了大業,可以做出的犧牲,那是一種不顧一切的犧牲。

以前因為犧牲的都與自己無關,所以伏壽很欽佩劉璋,可是這次,伏家被滿門誅滅。

哪怕伏壽不喜歡世族,更討厭父親最後留給自己的嘴臉,但是畢竟自己是出身伏家。

當初劉璋為了貫徹新政,誅殺了四十多萬世族,甚至落下了不治之癥,當伏壽從長安開始,看到劉璋為大業和理想付出的一切,伏壽不止一次的感動。

當看到劉璋被病痛折磨,伏壽比劉璋還要揪心,甚至願意用貞潔和身體去安慰劉璋,哪怕之後自己已經打算自殺來恕自己的罪。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