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445章 讓諸葛吃癟的辯題

阿三從外面走進來︰「先生,今天下午听到成都街上的百姓議論紛紛,說主公一統關中,擊敗韓遂,將在三月之內,從潼關武關出兵,攻打許昌,營救天子,還都稱贊主公是大漢忠臣。浪客中文網」

「劉璋的反應好快。」諸葛亮驚了一下︰「我們才剛說要聯合劉璋,共抗曹操,沒想到被劉璋反將一軍,不對啊,法正去了荊州,月英又……蜀中官員,還有誰有如此才能?看來我小覷了蜀中俊杰。」

「先生,都兩天了,劉璋竟然還不接見,我們要等到什麼時候?」

「再等等吧。」

「先生一定想到怎麼應對劉璋的冷落了。」

諸葛亮良久點點頭,心里苦笑一下,自己能有什麼主意?這個結果來之前自己就預料到了,劉備實力還是太小,無法左右天下大勢,根本沒有什麼好處能拿出來,讓劉璋重視。

別說冷落,如果自己不向成都百姓宣傳自己的身份,很可能被軟禁或殺掉。

…………

正值成都四科舉仕春試,各地學子紛紛涌入成都,沒到日頭偏西,溫度轉涼,成都大街擠滿了人流,繁華程度超過了諸葛亮的想象,自己和阿三走在街上,幾乎被人流沖散,所在客棧也擠滿了人。

為此,諸葛亮不得不付了三倍房費,才和阿三擠了一間。

遲遲得不到劉璋召見,諸葛亮想到了一個主意。

…………

「各位蜀中英杰。多謝各位繼續听我諸葛亮說書,上次我們說了劉關張桃園結義。共討黃巾賊寇,虎牢關外關雲長溫酒斬華雄,今天我們說說衣帶血詔。

話說建安四年,國賊曹操與我主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我主直言,益州劉季玉,乃天下英雄,但是曹操卻出言不遜。說什麼……」

听了士兵的回報,劉璋已經不知道怎麼評價這個諸葛亮,說他不拘小節吧,可是卻是世族的忠心擁護者,寧願燒掉草廬遠走,也不願跟隨自己,說他正經。竟然可以以一個使臣的身份,跑到榆樹街,當街說書。

那些士子早早來了成都,還沒開考,反正考試並不是引經據典,而是活學活用。正好听听這個天下名士講什麼,說不定對考試有幫助,紛紛圍了過來。

諸葛亮口才極好,把劉備捧上了天,目的與發傳單一樣。都是造勢,可是說書比發傳單效果好太多了。經過諸葛亮繪聲繪色的描述,又迎合蜀人心理,抬高劉璋,刻意淡化世族,士子和百姓都對諸葛亮和劉備生出好感。

「可是我听說劉關張結義之時,關張互殺妻子,以表忠義,是否真有其事?難道男人成大事就要殺掉妻子嗎?」

一個年輕女子站出來,四科舉仕之後,不乏女子身影,自蔡洺考取狀元,成為南疆都護府都護,這次轉為滇州刺史以後,女子報名考試的更多。

雖然比例上,與男子相差懸殊,但是絕對數量,也很可觀,這時冒出一個女子搭話,在其他州可能會遭到恥笑,荊益卻不會。

你要恥笑人家,你敢去恥笑一下樊梨香,蕭芙蓉,蔡洺,黃月英嗎?這些女子在川軍都是舉足輕重的人物,有這些人壓著,沒人敢恥笑女子討論時政大事。

女子又道︰「我還听說,玄德公據徐州,被呂布擊敗逃入荒野,有一個劉安的獵戶,竟然用自己妻子的肉款待劉備,諸葛軍師,可有此事?」

阿三听了女子的話,只覺莫名其妙,大聲道︰「女子賤如席,男兒建立功名大業,豈能被家室拖累,劉安大義……」

「閉嘴。」

阿三還沒說完,就被諸葛亮呵斥了一聲,亂發言也不看什麼地方,荊益是百姓和商人的天下,同時也是女子的天堂,女子地位雖遠遠不如男子,但是劉璋已經給了她們一條追逐地位的道路。

阿三這樣說,這是在挑戰荊益的即成制度。

諸葛亮向女子拱拱手︰「不知姑娘尊姓大名。」

「祖籍西涼,上庸人王異。」王異清脆的聲音朗聲答道。

王異可是歷史上有名的人物,不但是烈女傳形象女子之一,歷史上上庸叛賊造反,王異和孩子留在家里,為了全節,王異日日身穿糞水浸泡過的衣服,將自己餓的黃皮寡瘦,保全名節。

同時王異也是三國有數的奇女子,曾經幫助丈夫趙昂堅守冀城,馬超久攻不下,期間王異用自己首飾犒賞三軍。

後來為了反攻,又去說服了馬超妻子,贏得準備時間,馬超投靠張魯,率大軍回攻祁山,當時的守將,包括王異丈夫趙昂,都覺得應該撤退,王異卻堅持堅守,料定曹操會派軍來援,助趙昂九策,堅守祁山一個月,終于等到夏侯淵大軍趕到,擊退了馬超。

馬超還挾持了王異的兒子,要趙昂投降,王異道︰「忠義立于身,雪君父之大恥,喪元不足為重,況一子哉?夫項托、顏淵,豈復百年,貴義存耳。」抵抗了馬超,子女也都被殺了。

縱觀王異,是一個堅守女子貞德,頗具智慧才能,明辨大勢,又敢于舍棄的女子。

不過這時諸葛亮還沒听過王異的名聲。

「原來是王姑娘,姑娘之言,不知從何處得來,實不相瞞姑娘,諸葛亮絕無看不起女子的意思,亮自小生活新野隆中,與襄陽一名奇女子交往甚深,其才能不在當世諸多名士之下,正是蜀候麾下軍師黃月英。

自古男主外,女主內,只是因為男女有別,女人需要辛苦操持家事,但是這並不代表女子就不能擔當男子之事,就如川軍軍師黃月英,荊州牧樊梨香,滇州刺史蔡洺等等,還有王姑娘。

亮是這麼覺得,我家主公同樣是這麼認為,姑娘所說的桃園結義,殺妻之事,實乃子虛烏有,事實是當初劉關張三兄弟結義,立誓蕩平黃巾,匡扶漢室,從此裹入兵戎,妻子卻留在家鄉。

關張兩位將軍的妻室,都是因丈夫在外征戰,罹難于亂世,關張兄弟為匡扶漢室,犧牲了家室,有失為夫責任,卻是為了漢室,世人編造出殺妻室成大業言論,豈不荒謬。

至于劉安,此事確有其事,但那是我家主公並不知情,劉安只說那是狼肉,主公不疑,方才下嘴,之後主公也是後悔不已,哭著離開劉家的。

至始至終,主公和兩位兄弟絕無歧視女子之事,反而對妻子甚為照顧,我家主公對于糜夫人,關將軍對于貂蟬夫人,張將軍對于夏侯夫人,都禮敬有加,此事路人皆知。」

「哦,是嗎?關張兩位將軍的妻子,好好的就死在亂世了,這倒不奇,奇的是子女都活著,就妻子死了,關張二位將軍沒盡到為夫之責,倒是盡到為父之責。

玄德公灑淚別劉安,恐怕不是感懷劉安的妻子,而是感動于劉安殺妻子來款待自己吧?要不然事後怎麼會贈劉安銀兩?」

王異對諸葛亮的話顯然不信。

「王姑娘,我主匡扶漢室,劉安救下主公,也是為漢室著想,難道不應該贈與劉安銀兩嗎?」

「諸葛先生,可笑了吧?」王異道︰「我們現在討論的是,玄德公對劉安殺妻的態度,不是劉安殺妻的初衷。

你可以說玄德公忠心漢室,可以說劉安忠心漢室,我也認為沒錯,但是玄德公至始至終,沒有對劉安死掉的妻子有什麼表示,反而是一直在感動劉安殺妻款待自己,覺得劉安為自己犧牲大。

無論是哭著離開劉家,還是後來贈與銀兩,都是感動所致,玄德公沒有對劉安死去的妻子表示一點點哀悼。

如果玄德公真的在乎女子感受,劉安這樣的人,就該被鄙棄,就算劉安出發點是好的,且救了玄德公性命,玄德公也不敢慰勞以銀兩,這不是助長這樣的風氣嗎?」

諸葛亮頭疼起來,本來來說書是想擴大影響力,在輿論下,劉璋被迫接待自己,順便提高劉備在蜀人中的好感。

可是諸葛亮怎麼也沒想到,會無緣無故卷入女人的辯論中。

雖然荊益的女風並未興盛,男子普遍覺得女子低男子一等,女子也覺得自己就該安安心心待家里,男子為了大業拋棄自己,也理所應當。

可是不知不覺已經有了女子當官的氛圍,這些心理就只能埋在心里,付諸于行動,卻不能說出來。

荊益的整體風貌,在黃月英樊梨香等人的示範下,至少要強的女子可以挺直腰桿說話,而無人能指責。

現在這些听說書的人心情就是這樣,心里覺得女子低自己一等,可是不能說出來,還樂得看諸葛亮笑話,看諸葛亮怎麼反駁王異。

這就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諸葛先生,為什麼啊?」

「為什麼贈與劉安銀兩啊?」

「劉玄德提起劉安,還是感恩劉安救命之恩嗎?」

圍觀的士子紛紛發問,他們未必覺得他們的問題多麼深度,甚至打心里覺得劉安沒有什麼可以指責之處,可是就是想看諸葛亮這個一代名士的笑話,名士在一個女子面子吃癟,(未完待續……)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