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68章 大封天下,破繭重生

黃月英揮揮手道︰「主公放心,只要大概方法確定了,最終就一定能定型,何況我覺得主公說這種方法,前人已經用過,秦始皇時,就曾用這個方法拓印過陶文。

我朝武帝時期,獨尊儒術,為了推廣儒家經典,用了拓碑,原理都差不多,只是沒有推廣,沒有發現價值而已。

如果主公把這個印刷術交給成都那些匠人做不好,我來做好了,黃月英定當流芳千古啊,呵呵呵。」

黃月英自然而笑,聲音很好听,銀牙潔白,眼波流動。

黃月英的眼楮似乎很能吸引人,劉璋發覺自己很容易在黃月英眼光閃爍的時候被帶進去,忙咳嗽一聲,回歸正題道︰「解決了人才,錢糧,那第三點人心呢?」

黃月英嚴肅了表情,好整以暇地道︰「其實前面兩點解決了,有錢有糧,官員歸附,民心也就大半歸附了,對于一般君主而言,民心已經達到巔峰。

但是這對主公來說是不夠的,以前漢室和現在各路諸侯,基本都是依靠世族,西涼尚武,馬騰韓遂依靠的是武力,他們都有統治基礎。

而主公可以說是自毀長城,任何一個君王都不可能沒有支持的階層,既然毀了,就要重新建立一條長城。

主公要想對抗天下世族,就必須將內部弄成鐵板一塊,主公需要一個階層的絕對扶持,世族我們靠不上,那我們就不靠,月英建議主公拉攏兩個階層,一是底層百姓,二是商人。

我最開始說了,百姓是短視的,給他們飯吃,他們就能穩定,而當世族反抗主公的時候,他們哪怕支持主公。也會因為害怕不敢對抗世族,那我們就要給他們勇氣。

我建議主公實行一項連鎖制度,所謂連鎖,就是把底層百姓的構成像鐵鏈鎖一樣鎖起來,只要把他們單獨鎖起來。自然就與世族剝離了。

具體的方法是。所有佃農長工短工和普通莊戶,全部由官府直接登記造冊,由官府保護他們的基本生活權利。

凡是世族造反或有不軌行為,被誅滅後。所有田產房屋,酌情分給告發和反抗這些世族的人,夠不上誅滅的,官府罰沒的田產財產,也酌情分給告發人和直接受世族欺壓的百姓。」

川軍所謂的分田地。不過是租給農民田地,沒有買賣權,就相當于把地主的所有權收歸了官府,所謂分田地,就是打壓世族的一種方式,其實無論田地在誰手里,都是那些佃戶農民在耕種。

劉璋听得抽了一口涼氣,這樣一來,那些百姓受了土地和財產的誘惑。有了官府的保護,還不發了瘋的找世族的茬啊?現在的世族哪個是干淨的?這樣恐怕天下大亂了。

黃月英看出了劉璋的疑慮,笑道︰「這個不用急,我們現在可以只追究反叛罪,其他罪名都按以前的大漢律法辦。待以後剩下的世族風氣好了,在追究其他罪名不遲。

這是普通百姓的民心,我相信,只要這個政策實行。並被百姓信任,那些世族敢反。就是自取滅亡,那些覬覦土地的百姓和已經因為世族叛亂得到土地的百姓,就會成為主公政權最堅定的維護者。

第二是商人,商人唯利是圖,商鞅重農抑商的原因,是糧食生產不足,聖人重農抑商的原因,是敗壞道德,兩者皆有道理。

相對于商人的趨利,百姓的短視都不算什麼了,所以拉攏趨利的商人,比拉攏短視的百姓更難,但是並非不可能。

百姓短視,我們就給他們土地,商人趨利,我們就給他們利益,並且讓他們知道,只有主公能給他們這種利益,如果主公垮台,他們就別想發財。

要達到這個目的,有兩個手段,第一是培養商業貴族,第二是培養商業下線。

商業貴族指的是依附主公而崛起的富人,最容易的莫過于官員經商,但是我希望主公節制這一點,這一點雖然見效快,但危害甚大。

我建議主公將所有礦產,兵器盔甲制作,耕牛集中養殖等官府的商業,全部下放民間,官府只控制命脈和監督,這些東西一旦發出去,那些獲得的商人就會賺的盆滿缽溢。

而且我可以給主公保證,通過多個不同商人的作坊生產出的武器,比官府一家生產的武器,質量會更好,而最重要的是,這些商人一定是效忠主公的,他們已經被打上了主公的烙印。

第二是商業下線,這一點很艱難,但是效果也更好,那就是官府通過匠人房做出無可替代的東西,然後讓這些商人拿去賣。

比如墨水,現在的墨水能夠維持流動三分之一炷香就不錯了,而我的墨水可以維持流動半個時辰,還有主公的印刷,還有翻新的水車。

就像那次在我的婚禮上,那個起重機,如果壞了,我不說方法,就只有好將軍那樣的人能夠把大石歸位,這些行業都是賺錢行業。

比如紙張,如果只有主公能生產出又好又便宜的紙,有多少商人會到官府拿貨?然後賣了賺錢?

這就會產生無數以紙張賺錢的商人,想一想,哪天曹操打到益州來了,你只要對那些人說,你垮台了,紙就沒了,那些商人還不瘋掉嗎?大量的軍餉和糧食會自願送到主公面前的。

其實束縛商人的方法還有很多,但是這兩條是初期的,就是商業還沒成型的時候,培養原始商人,以後商業興盛了,主公麾下成了一個商業體系,只要外面的人打進來,他們就會害怕商業鏈被斬斷,都會支持主公。

當然我听說過以前主公在成都主持的四科舉仕辯論,周不疑名揚天下的那場辯論,周不疑說的商業綁架官府,不得不防,但是這已經是很後面的事了,我們還在做原始積累,就不用杞人憂天了。」

劉璋腦袋靠在牆上,定定地看著黃月英,第一次有一種面對一個人傻了的感覺,如果歷史上三國的時候黃月英出山。資本主義萌芽在三國就該出現,而且是特殊的國家資本主義。

雖然劉璋興商,但是現在除了成都商業有起色外,基本還是農耕社會,張松的銀行整天閑的蛋疼。

而黃月英的兩條建議。商業貴族和商業下線。正好是打開商業局面的最好開始,不但興商,還讓商人為己所用。

劉璋現在忽然有一種撥開雲霧見青天的感覺,自己一直活在陰霾中。原來距離陽光卻只有一層黑布。

「以上就是我對內政的建議,錢糧,民心和人才都有了,又有了完全支持自己的百姓和商人階層,只要中間沒有意外。相信三五年之後,荊益二州就是生機勃勃的地方,而且與其他十一州格格不入,只有主公才能駕馭。」

黃月英說著嘆了口氣︰「現在很多人都等著看我們笑話呢,曹操孫權劉備,荀彧郭嘉,周瑜魯肅,龐統諸葛亮,他們都在等著我們變亂。我們就變給他們看,不但給他們看,還要打擊他們一下。

除了這些一般的民生內政,我們得知道我們的目標,主公。下一步準備打哪?」

劉璋一笑︰「你不是說了嗎?賈詡叫我們打涼州,那我們就打涼州吧。」

黃月英道︰「那好,我們在內政的時期,就該準備這一場戰爭。除了將糧草往漢中調撥以外,我們還得知道怎麼打涼州。涼州其他沒什麼,就是騎兵天下第一,善射善沖鋒,他們善射,我們就要比他們更善射。

農耕民族要善射很難,所以我們得另闢蹊徑,我已經做出了三種硬弩,共五樣用途,一種七發連弩,力氣大的士兵一個人可操作,力氣小的兩個人操作,可用于攻城水戰和守城。

一種十發床弩,必須兩到四個人同時操作,用于水戰和守城,如果要平原攻擊,就用弩車裝載。

這種大面積遠程殺傷武器,是騎兵致命威脅,但是有三個缺點,一是造時長,造價貴,弩機復雜,幾乎每個部件都需要準確,這樣會產生很多廢品。而且一發十箭,命中率差,浪費箭矢。

二是太笨重,除了水戰外,主公要帶著軍隊去涼州打仗,這樣的大型床弩實在難以攜帶。

三是難修復,本來制造時間很長,在天寒地凍的涼州,弓弩各部件容易打滑變形,這都是缺點,而且士兵操作復雜,需要默契配合,這些弩兵都需要專門訓練。

而比這兩種弩造價更貴更難修復和制造的是第三種弩,這種硬弩是單發的,我通過機關構造,將它的射程提高到了五百步,這是許多車弩都達不到的效果,一百五十步到兩百步內熟悉的弩手可準確殺傷敵人。

這種弩我總共也就做出了一架,圖紙畫了整整一本,因為許多構造都很精巧,防炸裂,固定箭的射出方向,擊發部件的耐久,要顧及的尺寸太多。

但是這種弩最大的兩個優點,就是重量輕,可單兵使用,第二射程遠,要是以後再有敵將到一箭之地向主公叫囂,主公,你知道後果的。」

黃月英笑了一下,劉璋把那本畫著單發弩的書冊拿起來翻閱,只見上面每個部件都做了詳細介紹,由于都是繁體字,沒有阿拉伯數字,看起來一個頭兩個大。

不過雖然沒看懂,劉璋也覺得好厲害的樣子。

可是,劉璋听到黃月英說射殺叫囂的敵將,突然想到一個這種弩更好的用途,那就是狙擊。

弩兵經過訓練,能夠在遠距離單發精準殺傷,那正在兩軍交戰之時,用來放暗箭那是再好不過了,而且這樣的弩用作山地戰,一定大有用武之地,那些羌人……

只是這些東西雖然厲害,卻都是鏡花水月,黃月英之所以先說錢糧民生,再說弓弩,就是因為前者是根本,現在沒有錢糧,這些昂貴的東西都是空談。

黃月英繼續道︰「我們如果裝備了這些硬弩,西涼軍猝不及防,我們必定能打他們一個落花流水,待到天下都知道我們有這種硬弩,並且開始防備的時候,我們已經有西涼兵了,還怕誰來?

除了弓弩,西涼騎兵還善于沖鋒。主公應該大量打造兩種成熟武器,鉤鐮槍和戈,這是騎兵的克星,要對付西涼騎,我們起碼得有一萬人的鉤鐮隊。五千的戈兵。這些人不是正面交鋒,而是對西涼騎形成沖鋒威脅,只要威脅到了,他們顧忌之下。沖鋒就會大打折扣。

另外涼州騎還有一種最大的短距離殺傷武器,西涼人善騎,能夠在馬上投出標槍,現在的任何鎧甲和盾牌都擋不住,這也是西涼騎每次對陣。總能所向披靡的原因。

我也沒有想到怎麼克制,唯一的方法是用車兵,只要在陣前放上車兵,騎兵的標槍基本可以瓦解,但是車兵是騎兵淘汰的兵種,有他的短處,車兵遇善射的騎兵,基本就是送死,而且出漢中全是險山。運輸極為困難,所以車兵對付騎兵,應該不現實。

不過好在我們還有幾年的時間可想,相信總能想到好辦法的。」

「光是你想到這些,我就幾年都想不出來了。」劉璋悠悠地道︰「現在听你一說。我錢糧有了,民心有了,人才有了,連對付西涼驍騎的方法也有了。三五年之後,西出漢中。關中之地必然輕易到手,然後用西涼的騎兵,荊州的水軍,兩川的步兵,橫掃天下。

我現在有一種「天下盡在手」的感覺,以前一直覺得自己哪天就會兵敗身死,自從遇到你,所有事情都變得簡單多了,我是不是被你蠱惑了?」

劉璋警惕地看著黃月英問道。

黃月英笑道︰「我早就說過,以鐵鑄身,不怕萬箭穿心,只要自身實力強大了,別說袁紹曹操,就是秦始皇從土里爬出來,主公也不用害怕。

但是月英更要強調的是,預期總是美好的,我與諸葛亮徐庶龐統等人談論時,每個人無論投效哪個勢力,似乎都能根據規劃一統天下,但是實際上是不可能辦到的。

所謂預期,只是給了一種可能,中間的變數太多,我們必須要有大的戰略,但是也不能沉迷,我始終覺得,做好每一個細節,解決遇到的每一個問題,才是關鍵的,只要細節做好了,哪怕出現變數,我們也可以隨機應對。」

劉璋沉默良久,想著黃月英的話,的確,預期總是美好的,意外總是始料不及的,三國時,諸葛亮,郭嘉,荀彧,戲志才,田豐,魯肅,都給自己的主公獻過統一天下的方案,可是最後誰也沒能統一。

劉璋覺得自己有點慶幸得到這麼一個不說大話的軍師,總是能夠提醒自己不焦躁,而且每個計略,黃月英都不會慷慨激昂地說出來,而是一條條分析,分析到細節。

民心,錢糧,人才,武器,都會具體到細節,讓自己有一個整體的把握。

「其實這些都可以到了成都後再說,為什麼現在大半夜跑來說?」

黃月英道︰「主公以為我不想睡覺嗎?主公連夜回來就宣布明日大封功臣,這些策略必須現在說出來,因為關系明天的分封。

第一,作戰有功的五溪族人,必須全部重賞,金銀,糧食,官爵,武器鎧甲,賞到讓其他五溪族人,以及南中蠻人,西部羌人羨慕的地步,這樣才有更多的異族人為主公打仗,異族人雖然沒有農耕軍隊有軍紀,但是他們都各有所長,如果發揮好了,能有大用處。

而且最重要的是,要分給他們耕種的土地,這些蠻人的家人出來種田,收獲了,比打獵過的好,自然能吸引更多蠻人出山。

第二,一定要注意寒門官員和世族官員封賞的公平,我們不是要消滅世族,所以要豎立典型,就是肯效忠主公的世族子弟,就會獲得公平封賞,我看這典型就由李嚴黃權和我來當吧。

黃權為益州文官之首,無法再封,主公是蜀候,可封黃權為亭侯或鄉侯,李嚴封荊州治中從事,暫不封侯,我嘛,呵呵呵,我要個荊州刺史,總督荊州軍政。」

黃月英一臉笑容,劉璋驚奇地望著她,黃月英停止了笑,說道︰「怎麼,很大嗎?」

劉璋道︰「不是那個意思。荊州刺史沒什麼,你不跟我回成都嗎?」

黃月英道︰「我大半晚的來獻計,就是因為我不能跟你回成都,我說了,好多人等著看我們笑話呢。特別是荊州這一塊。民生凋敝,山賊橫行,官員奇缺。

屬下覺得當下什麼都不重要,穩定荊州才是最重要的。荊州天下之月復,總不至于主公好不容易打下來,變成主公的負累吧?

這些內政策略,主公和法先生完全可以施行,荊州必須要有一個文武兼備的人坐鎮。不出意外,三五年之後,荊州就能變成川軍的糧倉,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如果主公不放心我的話,就讓法先生坐鎮好了。」

「得了吧。」劉璋擺擺手道︰「我不會不信任你,而且就算我不信任你,孝直也不成,孝直謀略超群,就是有些放蕩。只有在很緊急的時候,他才能安心處理政務,不然,不知道跑哪去花天酒地了,坐鎮荊州至少得幾年。前兩年肯定很累,他不成的。」

「其實。」黃月英笑道︰「當初二十一名將軍向主公請求罷免我,然後主公送了佩劍來,我就知道了兩點。第一是主公信任我,第二是法先生一心為了主公大業作想。可以共事。

有了這兩點,月英才敢獻這些內政策略,所以政令都是人來執行的,如果沒有主公信任,或者法先生嫉恨我,那川軍就坐等滅亡吧。」

「得瑟的,好像沒你不行。」劉璋斜著看了黃月英一眼

黃月英下巴一昂︰「那是,我的任務就是讓川軍充滿陽光。」

……

第二日,劉璋升殿封賞,川軍眾文武都是喜形于色,從上年十一月出兵,到現在八月收兵,已經整整作戰九個月了,向劉表借道攻伐許昌,雖然許昌沒攻,但是道算是借過來了。

每一場戰役,將領都歷歷在目,詐開武陵,野馬坡燒韓玄,落鷹谷滅劉磐,桂陽里應外合,遠襲柴桑,殺孫翊太史慈,戰山越,被五萬江東軍追擊,冷苞血灑山丘。

一萬兵踏上江岸與魏延十萬軍隊對峙,白川血戰,襄陽大水,兩江決堤,一路走來都是艱辛,而現在,終于所有的艱辛,都暫時結束了。

劉璋听了黃月英的話,除了現在有點困,心里總算有底了,不像以前,不管取得勝利還是戰敗,都是憂心前途,就好像前面都是灰蒙蒙的黑霧無法看透一般,實足一個悲觀主義者。

而現在,就像一個黑暗中睡了很久的人,打開了投射陽光的窗戶。

這次封賞,就是一個新的開始,川軍要破繭重生。

楊子商踏前一步,大聲宣讀。

「蜀候劉璋以大漢皇叔,兼領荊州交州益州三州之地,封蔣琬為南郡太守,兼領荊州主簿,主農事。

楊子商為荊州別駕,李嚴為荊州治中從事。

黃權以益州治中從事,授魚亭侯,張松特設官職,銀行祭酒,秩比一千石。

黃月英為荊州刺史,總攬荊州軍政,轄制荊州步軍水軍及大小文武官吏。王甫,王累,許靖,梁橋,龔治,董和等荊益二州大小官員各有加封。」

「蜀候劉璋以大漢大將軍,封法正為大將軍府長史,張任為衛將軍,加封上將,好厲害為威風大將軍,秩比一百石。

嚴顏為前將軍,樊梨香為後將軍,黃忠為左將軍。

吳班為征北中郎將,鄧芝為征南中郎將,追封冷苞為征東中郎將,加封上將,封槐侯,親屬享爵祿。

衛溫為水軍大都督,甘寧為折沖將軍,封長亭侯。

高沛,楊任,楊懷,鄧賢,劉,黃祖,劉敏,陳應等十二名將領各為將軍,胡車兒,刑道榮,陳洪,蘇飛,益州馬忠,江東馬忠,秦慈,李恢等三十一名將領各為校尉。」

「蜀候劉璋,以大漢大將軍,兼領三州,封沙摩柯為五溪將軍,秩比一千石,冶無鐵為五溪王,加漢陽侯,賜酉溪部落錦緞一千匹,白銀三百斤,黃金五十斤,其余出兵部落皆有封賞。

每一位隨戰五溪士兵,封五溪甲士,除軍餉外,享月俸一百,每位士兵賜錦緞一匹,糧食十石。賜涪陵良田一畝,可開山田十畝,功勛卓著者,賜良田三到五畝,可開山田五十畝。

為酉溪及各出兵部落。分賞五百到三千畝雜田。三年免稅,開山田多者,五年免稅,凡願務農蠻人。皆派專人指導農耕,第一年官府發放糧食補給。」

台下的五溪蠻軍將領和士兵大嘩,不會所漢話的听了同伴述說,依依呀呀交頭接耳,都有驚喜之色。劉璋賞賜之重,遠超他們想象。

雖然蠻人很多都說漢人懦弱什麼的,其實他們也羨慕漢人富足的生活,不用像他們一樣,每天拿性命和野獸搏斗,最後還只能糊口,一遇到災荒或疾病,全家嗚呼,如果一個部族遇到災荒。能搶漢人就搶,不能搶,整個部族都滅了。

雖然蠻人很多都說漢人奸詐什麼的,其實他們很羨慕漢人的文化,這不是生活需要。而是漢人總是用文化來鄙視他們,這種鄙視激怒他們的同時,卻讓很多蠻人也想達到漢人的地位,得到認可。成為一個「有文化」的蠻人。

這和現代許多人追求身份是一樣的。

如今劉璋不但賞給他們遠超他們想象的金銀糧食,讓他們覺得這次出戰打的值。雖然死了不少人,但是他們平時生活就是玩命,死不死的有什麼打緊。

何況蠻人因為只是單兵強和善射,所以基本沒有正面沖鋒過,全部打的順風仗,死傷很小。

還賜給了他們良田和官爵(甲士,就是專門給他們封的爵),前者讓他們可以擺月兌和天斗的日子,後者讓他們有身份。

有了漢人的爵位,在部落里那還不大大的炫耀一把?就像八十年代鄉里出了個大學生一樣,肯定羨慕死那些沒參戰的發小。

劉璋滿意地看著台下蠻人的反應,吸引蠻人務農,是一個長期策略,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現在讓他們嘗到了金銀,稻米和身份的好處,他們就會慢慢厭棄蠻荒的生活,特別是他們走投無路的時候,除了搶劫,多了一條生路。

而且金銀,你不花,那還叫金銀嗎?你只要花錢,那就融入漢人生活了,劉璋就不信這些蠻人拿著錢不花,拿去埋起來,如果那樣,自己也無話可說。

月俸一百,雖然不多,但對控制這些蠻人很有好處,第一是知道蠻人戰士數量,第二,一旦與蠻族沖突起來,這些蠻人也怕失去俸祿。

稻米,就算他們不喜歡吃稻米,但是缺食物的他們不可能放著白花花的稻米不吃,等到打不到獵物的時候,他們能吃稻米,第一讓其他蠻人羨慕他們打不到獵物的時候可以吃稻米,第二是讓他們適應稻米的味道。

至于甲士,如果不在漢人里面生活,也就只能在山洞里炫耀一下,能炫耀一輩子嗎?何況黃月英早給這些蠻人準備了一整套爵位,憑著戰功晉升,爭強好勝的他們,會不想往上爬嗎?要不然這次炫耀了一次甲士,下一次有人回來炫耀將軍,自己還是甲士,豈不灰頭土臉?

「多謝主公,我等定為主公揭效死力。」

「多謝主公。」眾文武及蠻軍全體參拜,聲震大殿。

「大家起來吧,三日後整軍返回成都,都下去準備。」

待楊子商宣讀完封賞,劉璋站了起來,一天一夜沒睡覺,實在困得不行了,好厲害悶悶地走在後面,嘟囔著︰「就我每個月的錢最少,糧食也最少,主公太偏心了。」

胡車兒在一旁道︰「你都大將軍了,跟主公一個級別了,我還是個校尉呢。」

「滾。」好厲害大喝一聲,現在他听到「大將軍」三字就生氣,當初自己哪根筋不對,要什麼威風大將軍,還只管飯,現在好了,成了川軍中最窮的將領了。

沒見識果然要吃虧。

劉璋走到後院,看到樓上蔡洺倚在閣樓的陽欄邊,便走了上去,蔡洺看到劉璋來了,急忙進屋收拾了一下床,又幫劉璋月兌了衣服。

劉璋倒頭便睡,睡醒的時候,看到蔡洺在梳妝台前對鏡梳妝,盤發描眉,很認真的樣子。

蔡洺從鏡中看到劉璋看她,立馬停止了梳妝,走過來向劉璋拜了一禮道︰「主公要服侍更衣嗎?」

劉璋一把將蔡洺拉了過來,在她剛咬過口含的淡紅薄唇上吻了一下,笑著對蔡洺道︰「跟我回成都吧。」

蔡洺倒在劉璋懷里,女體的清香散入空氣中。玉手搭在劉璋胸膛上,隔著睡衣感受到劉璋的熱氣。

蔡洺將身體靠得緊些,享受了一會,幽幽道︰「主公已有妻室黃玥姑娘,妾室蕭姑娘。和未過門的曹操的女兒。而我什麼名分也沒有,蔡洺不想讓主公為難,蔡洺就留在襄陽吧。」

「這有什麼為難的,到了成都。我納了你便是。」劉璋隨口道。

蔡洺抬頭看向劉璋,劉璋一臉嚴肅,「主公不怕閑人說三道四嗎?我畢竟以前是劉表的妻子。」

「這有什麼?你都說了是閑人了,而且我們現在的關系,恐怕整個荊州都知道了。我不怕什麼,只要你願意,我就帶你回成都,納你為妾,」

蔡洺放在劉璋胸口,緩緩撫模的手抖了一下,旋即恢復正常,手掌慢慢磨著,身體偎依得更緊。胸前兩團高聳的柔軟,隔著劉璋的睡衣緊緊擠壓著。

蔡洺埋首在劉璋懷里,沉默了好一會,輕聲道︰「還是算了吧,蔡洺不想壞了主公的名聲。如果主公到了荊州,只要主公不嫌棄,蔡洺都願意服侍主公。」

「你真的是怕壞了我的名聲嗎?」

「啊?」

蔡洺抬起頭來看向劉璋,劉璋釋然一笑︰「算了。你不願去成都也好,這里是你的家鄉。有你的親人,不願離開也正常,好了,你先睡會吧,我去處理些公務。」

劉璋自己穿好衣服,在蔡洺額頭上親了一下,離開了閣樓。

蔡洺看著劉璋走出房門,然後望著空洞洞的房門發呆,樓梯傳來的聲音,仿佛心也跟著跳動。

他又逼著自己選擇了一次。

自己已經早就預料到了,也想好了怎麼回答,一切都很正常,可是為什麼自己說出準備了許久的答案後,心卻空落落的,仿佛那不是自己願意說出的答案。

額頭被吻過的地方,一點一點變涼,蔡洺扯過劉璋睡過的被子蓋住了自己全身。

…………

劉璋走下樓梯嘆息一聲,自己又給了蔡洺一次機會,可是,似乎根本不需要,這個女人從來沒有改變過,她心里只有她的家族,因為蔡家在這里,所以,她要留在這里。

這樣的女人,始終是蔡家的女人,而不會是劉家的女人。

黃月英已經向自己闡述過穩定荊州的一些細節,山賊,難民,世族都是關鍵因素,自從蔡洺向自己說了十年之苦後,劉璋對她有了許多同情,可是如果蔡洺心還不死,機關算盡,那神仙也救不了她。

郊外,山頂的一顆傘蓋松樹下,崔州平烹茶觀景,山風掠過,青山一片,綠水妖嬈,夕陽無限,好不愜意。

黃月英將親兵留在山下,獨自上山。

「崔大哥。」黃月英從背後喊了一聲。

「月英,你來了。」崔州平沒有回頭,只是從布包里多拿出一個杯子。

黃月英坐到崔州平對面,接過崔州平遞來的茶喝了一口,「崔大哥似乎知道我要來,也知道我來的目的,那崔大哥願意幫月英嗎?」

崔州平笑了一下,看著遠方的景色道︰「這幾個月真是變幻無常,隨著劉璋到來,以前的好朋友都各奔東西,徐元直死了,孔明龐士元投靠了劉備,最意外的,是月英你竟然出山了,還投靠了劉璋,就剩下我崔州平一個孤家寡人了。」

崔州平嘆息一聲,一口一口地喝著茶,過了良久才道︰「月英,你和孔明現在分投兩方,你想過你們以後敵對的情景嗎?」

月英笑了一下。

崔州平也跟著笑,自嘲道︰「我怎麼這麼傻,你根本不是真的喜歡孔明,而且,你也對這個話題不感興趣,我知道你是來請我投靠劉璋的,我不會答應,我記得我那次在船頭已經拒絕過一次,我已經厭倦了。諸侯們殺來殺去,爭權奪利,關我什麼事。」

崔州平說著,笑了一下︰「作為一個鄉村野人,我還是對我的幾個好朋友,孔明,士元,還有你感興趣。孔明是真的喜歡你的,以後你們沙場對敵,我真不知道什麼場景,希望我能看到那一天。

還有士元,那個怪癖的家伙最終沒能留在川軍中。不知道會是功成名就。還是功敗身死,呵呵,這些就是我活下去的唯一期盼了。」

「如果崔大哥以為,一個本來可以憑借著大漢皇叔的身份。借助民望和川蜀之地,橫掃天下的雄主,偏偏為了挽救漢室誅殺世族,而與天下為敵的主公,是爭權奪利地殺來殺去。那月英這一趟也白來了。」

崔州平看著杯中黃色的茶水,低著頭對黃月英道︰「月英想說什麼?」

「我想請崔大哥出來幫我,不是投靠主公,而是讓崔大哥找到曾經的熱情,崔大哥並不該一輩子待在鄉野的,你曾經反抗過你的父親,曾經帶兵討伐董卓,這足以證明崔大哥也對世族不齒,也有一顆拯救漢室的心。

如果沒有主公。沒有蜀候劉璋,別說崔大哥你,我黃月英這輩子也不會出來做官,如崔大哥所說,諸侯爭霸。實屬下作。

但是既然我們都討厭世族,為什麼不聯合起來呢?我不信才過了十年,崔大哥才四十剛過,所有的雄心壯志都消失了。我們不是投靠劉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包括劉璋在內,我們聚集在一起,重豎一個大漢。」

「你真會煽動人,我看你比劉璋麾下的樊梨香還厲害。」

「那是。」黃月英看到崔州平臉上浮出笑容,也笑了一下︰「崔大哥,我不會讓你為難的,你雖是文武全才,但是不想帶兵打仗,這沒什麼,我有一個好職位給你,保證你又能烹茶,又能實現自己理想,不用帶兵,卻比帶兵的功勞更大。」

「哦,這麼神奇?什麼職位?」崔州平喝著茶問道。

「夫子。」黃月英吐出兩個字。

「噗。」崔州平一口茶吐了出來,和黃月英說話很輕松,一時沒把持住情緒,崔州平咳了兩聲︰「夫子?教書先生有什麼功勞?而且那些能上得起學的,都是世族子弟。」

黃月英神秘地擺擺手,將和劉璋說的培養人才方法對崔州平說了一遍,崔州平放在嘴邊的茶立刻停滯,目瞪口呆,過了半響道︰「月英,你想過沒有,此策一出,雖然緩解了人才危機,可是會引起世族更大的恐慌,你在掘他們根基啊。」

「我就是要把他們連根拔起。」黃月英五指一捏說道。

「那黃家怎麼辦?他們一定會對你……好吧,當我沒說過。」崔州平住了口,過了一會,淡淡地道︰「為什麼找我?」

「原因很多,比如你有名望,比如你是世族,雖然寒門很厭惡世族把持官場,但在他們在心中還是覺得世族的人高貴,這樣你來教授,他們會更信服,要是找個寒門來,恐怕沒人听。

但是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兩條,第一,崔大哥文武全才,曾經當過官,出身公卿世家,對當官有獨到見解,而其他文武全才,就算比之崔大哥大大不如,但是也都想掌握權力往上爬,誰想當夫子?

第二,崔大哥無心仕途,平靜如水,短期內,那些短視的人看不到教授官員的好處,但是久了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多麼誘惑的職位。

整個荊州,甚至整個主公轄地,大半官員出自自己名下,那該是何等勢力?要是被一個野心家利用了,必釀成大禍,這一點非崔大哥莫屬。」

ps︰#暴君劉璋#︰曹操家邀群臣,席間竟有兩個小妾因爭寵吵了起來。兩人非要爭個你死我活,嚷嚷著要丞相為自己做主。曹操被氣得頭疼,大聲呵斥道:「你倆同歸于盡好了!」周圍頓時一片死寂,突然,一個武將沖出座位跪倒在地高呼:「哈哈哈末將于禁謝丞相賞賜哈哈哈哈。」

感謝受傷的面條的打賞,以後叫我帝國300打賞,wlqrichard89,200打賞。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