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261章 周瑜之恨,魯肅深謀

突然,荀彧眉頭一皺,抬起頭道︰「三姑娘曹羨是不是還在宛城?」

郭嘉笑道︰「她說她要協助樂進抵抗劉璋,樂進也拿她沒辦法,只能讓她穿了甲冑,卻沒給兵權,就只是做做樣子。」

「胡鬧,必須招三姑娘回來,否則出了意外,我們沒法對丞相交代。」荀彧甩了一下衣袖,走了出去。

郭嘉看著荀彧背影,輕聲笑了一下,寥落地道︰「與天下世族為敵,就一定敗亡嗎?竟能走到這一步,劉璋,好想與你一戰啊,咳,咳。」

郭嘉咳嗽兩聲,拿起酒壺喝了一口酒,大踏步出門。

…………

皇帝寢宮,劉協在太監的服侍下走到門口,臉上面無表情,待太監去後,一步一步像僵尸一樣前行,皇後伏壽從珠簾後走出來,剛說了一句︰「陛下回來了。」不料劉協「 」地一聲,一下子癱坐在地,痛哭流涕。

「賊子,大漢賊子,都是大漢賊子,你們不得好死啊。」

劉協一邊大哭,珠淚滾滾,拍打著地面咬牙切齒大罵。

「皇上,輕聲。」伏壽急忙走到劉協身邊,扶起劉協︰「皇上輕聲,曹操的爪牙還沒走遠。」

劉協也一下子醒悟過來,強制壓下了哭聲,由伏壽扶著進了後房,到了後房床榻,劉協一下抱著一身薄衣的伏壽大哭起來。

伏壽輕盈的肩膀枕著劉協,輕輕嘆息了一聲。沒讓劉協察覺,白皙稚女敕的手掌扶著劉協的背,輕聲道︰「陛下,出什麼事了?」

劉協抱著伏壽涓泣,抽噎著道︰「亂臣賊子,今日大殿之上,聞得西川劉璋定鼎荊州,一眾大漢公卿,竟然不向朕拜禮,就全部去了曹賊相府。視朕如無物,這**逆,他們世世代代食漢碌,飽受國恩,現在心中只有曹操,沒有大漢,無君無父,天人共誅。」

「皇後,我好傷心啊。」劉協抱緊了伏壽。哭得更大聲了。

伏壽定定地看著門口的珠簾,面無表情。過了良久道︰「陛下應該想想辦法啊,妾說過,坐以待斃,終非了局,陛下難道忍心見到大漢江山被曹氏篡奪嗎?」

劉協哭泣道︰「朕如今被曹操幽禁深宮,手無一兵,調無一將,一舉一動都在曹操爪牙監視之中,如何對付得了曹氏奸逆。現在只能希望,袁紹擁百萬之眾,能夠擊敗曹操,救我大漢。」

「陛下。」伏壽一下推開劉協,看著劉協淚光流動的眼楮道︰「陛下,你難道忘了當初洛陽之事嗎?當初你被李傕郭汜二賊挾持,好不容易逃到洛陽。曹操率兗州兵前來迎駕,當時你不是也認為曹操是忠臣,是要匡扶大漢嗎?

可是結果又如何?

難道陛下一定認為袁紹就會比曹操好嗎?陛下,妾認為。這個大漢天下已亂,人人都在覬覦漢室宗廟,異姓諸侯都心懷不軌,董卓是如此,李傕郭汜是如此,曹操是如此,袁紹也會如此。」

「那怎麼辦啊,如今只有袁紹對付得了曹賊,如果不指望他,皇後,那朕該怎麼辦啊?」劉協急切道。

伏壽輕皺娥眉,想了一下道︰「皇上剛才不是說西川劉璋定鼎荊州嗎?劉璋可是皇室後裔啊,皇上難道不記得劉璋為什麼討伐荊州嗎?不就是因為當初董妹妹被害,劉璋要出兵討伐曹賊,而荊州劉表不肯借道嗎?

皇上記得幾年前在長安時,劉焉幾個兒子配合西涼馬騰進攻長安,營救陛下的情景嗎?劉璋兩個哥哥都為陛下捐軀了,足見西川皇室心懷漢室啊。

在董妹妹遇害前幾年,劉璋從不曾出川,而就在董妹妹遇害時,西川大軍出川,難道這還不能證明什麼嗎?劉璋有其兄之忠啊。

劉璋乃陛下皇叔,心懷漢室,益州牧乃先帝所封,比老邁昏聵,不思報效,董卓封的荊州刺史劉表要好得多。

劉備被曹操擊敗,現在又從河北逃出,不知所蹤,在社稷危亡關頭,陛下不指望劉璋又能指望誰?

只要陛下諭旨一封,必可使西川數十萬大軍竭力勤王,大漢社稷可興,陛下也可重登九五,做一個真正的皇帝啊。」

劉協眼神呆滯地看著前方,良久,喃喃道︰「對,對,皇後說得對,我還有皇叔,劉璋皇叔,我還有皇叔的幾十萬兵馬,大漢並沒有亡……可,可是。」劉協看向伏壽︰「可是朕被幽禁深宮,如何給皇叔傳旨啊。」

上次利用董貴妃的父親董承傳衣帶詔,結果害死了董承全家,想起董貴妃在自己面前被縊死的恐怖場景,劉協是再也不敢了。

伏壽想了想道︰「皇上,過幾日有幾個身毒國的光頭前來講經,做法會,還會舉行開壇典禮,荀彧一定會讓陛下參加。

我父親已經將一個信得過的丫環,去征做女和尚,到時候皇上在典禮上裝瘋,或者跌倒受傷,妾就趁所有人注意力在皇上身上的時候,將密旨交給那個女和尚,讓她帶給皇叔劉璋。」

「裝瘋跌倒?那豈不是有損皇威?……」劉協看著伏壽眼神,悠地住口,點頭道︰「好,好吧。」

伏壽輕聲嘆了口氣。

……

江東,孫權升殿,江東眾文武齊聲參拜,老將韓當出列道︰「主公,日前江夏衛溫遣人送來一封信。」

「念。」

韓當展開竹簡,大聲念道︰「聞江東莽夫孫……」

韓當悠地住口,當江防士兵接獲書信後,都不敢私自拆閱,韓當自然也沒看,這時念出來才發現用詞無禮至極,再也念不下去,眾將也知道後面會寫什麼,都氣得漲紅了臉。

溫文爾雅的孫權心平氣和。沉聲道︰「繼續念。」

「是。」

韓當應了一聲,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念道︰「聞江東莽夫孫策死于宵小,吾主甚為悲慟,然江東乃大漢國土,孫權年不過雙十,吾主甚憂江東不能久治,特送書表一封,望仲謀早晚念讀,謹慎己身。

時有江東之將周泰蔣欽,犯我荊州。勾結逆賊劉表余黨,已經被擒,若仲謀要贖其身,須將西川將軍冷苞尸首盛斂,交換蔣欽,周泰傷勢過重,吾主恐其死于路途,特留荊州調養。

上為吾主對江東恩德。溫新繼江夏太守,嘗聞江東多豪杰。周公瑾,魯子敬。也號稱一時之英雄,數敗黃祖于江水,今溫不自量力,邀江東群豪會獵江水,若敗,溫復歸雲夢水澤,永世不出,望江東群英勿做鼠輩耳。

溫代吾主益州牧,兼領荊州。大漢皇叔劉璋,告仲謀書。」

「豈有此理,小小水賊,欺我江東無人嗎?」韓當剛練完,周瑜一把掀了面前案幾,食盤酒壺砸了一地。

江東眾將也是氣得胸口起伏,並非周瑜氣量狹小。而是衛溫此信太過目中無人。

孫策是周瑜結義兄弟,雖是主臣,卻情誼深厚,衛溫之信。竟然侮辱一個已死之人,還是自己兄弟,周瑜如何不氣。

衛溫代劉璋擬書,口氣卻仿佛平交,以江夏太守身份,稱呼吳侯孫權為「仲謀」,主憂臣辱,主辱臣死,衛溫侮辱孫權,就是侮辱整個江東。

偷襲三江口之仇還沒算,拒不釋放周泰,還會獵于江水,衛溫僅僅是一個水賊出身,現在向江東群豪挑釁,簡直奇恥大辱。

任何人聞得這三辱,也不可能神色如常。

「主公。」老將黃蓋站出來,向孫權拜道︰「川軍小兒,無禮過甚,請主公下令,我江東眾將,願與川軍誓死一戰。」

「請主公下令。」眾將一起站出來。

「不可啊。」文官之首張昭立刻站出來︰「衛溫此信,分明就是有意挑動主公怒氣,誘使我軍與川軍水軍決戰,我們萬萬不可上這個當啊。」

「臣附議。」

「臣附議。」

一眾文官紛紛出列。

「哦,上當?」周瑜站起來向張昭等人道︰「先生的意思,就是我江東軍不是川軍水軍的對手了?我周瑜不敢夸下海口,但是我也想听听先生高見,何以認為我江東軍就不是川軍水軍的對手?」

張昭澀口無言,他是內政高手,可是對軍事一竅不通,如何能談論兵事,分析長短。

周瑜笑了一下,這些文臣為反對而反對他早已習慣,向孫權抱拳道︰「主公,衛溫之信的確是想挑釁江東,如今劉璋坐擁八萬水軍,我軍剛剛遭逢三江口慘敗,不但士氣受挫,水軍也只剩下三萬多,不及荊州一半。

但是荊州水軍剛剛易主換將,根基是最薄弱的時候,衛溫這個時候挑釁,驕狂至極,我軍恰可引兵北上,由我親自領軍,尋機破敵。

衛溫出身水賊,水戰實力不知幾何,待我試他一試,若能找到戰機則破之,若不能找到戰機則退回湖口,也可掌握川軍水軍虛實,不知主公意下如何。」

孫權坐在案幾後沉吟半響,抬起頭來,對一旁一直沉默的魯肅道︰「子敬,你有什麼看法?」

從韓當念了書信後,一直神色如常的,就只有孫權魯肅兩人而已。

魯肅猶豫一下,振一下衣袍,站起來向孫權拜道︰「主公,屬下認為,戰,與不戰,皆有道理,但是屬下認為,不戰更好。」

「哦?此話何意?」孫權感興趣地道。

魯肅道︰「如今我們與川軍隔江對峙,形勢是川軍強而我們弱,川軍散而我們固,衛溫水戰經驗不足,而周大都督水戰經驗豐富,而且最重要的是,目前形勢,我們江東是荊州的最大威脅。

所以魯肅認為,衛溫寫這封信的目的有三個。

周大都督欲借交戰,熟悉川軍水軍戰力,衛溫何嘗不想借交戰來鞏固麾下水軍,如今川軍強,我們弱,按正常預計,川軍勝利把握更大。當然,我軍有大都督領軍,絕不會敗,但是周都督只是去熟悉川軍水軍戰力,那麼川軍就不會大敗,這樣算下來,川軍是有勝無敗,讓衛溫借交戰豎立威信的可能太大。

剛才張先生和周都督都說,衛溫此信,是來誘使我軍出戰。魯肅覺得大有可能,衛溫出身水賊,在江水有些薄名,魯肅知其慣于隱藏,而不是囂張跋扈,就算他囂張跋扈,沒有劉璋授意,衛溫也決不敢寫這樣一封信,所以衛溫必定是來挑釁江東軍出戰。

如今川軍集結荊北。意圖不明,最大可能是收縮兵力。穩固根基,但是以劉璋性格,繼續征戰的可能不能排除,而無論是穩固根基還是繼續征伐,江東水軍都是荊州的最大威脅,只要重創我江東水軍,益州屠夫可橫行無忌,無論北伐還是休整,都游刃有余。甚至,有可能因為我江東水軍重創,而圖謀江東。

我們欺川軍水軍新成,劉璋衛溫又何嘗不是欺我江東換主,主公新立,雖德才昭彰,畢竟時日尚短。內部不穩,談何征伐。

從以上分析,劉璋欲借戰解除我江東威脅,衛溫欲借戰豎立威望整合水軍。整個川軍欲趁我江東易主傷我江東元氣,故魯肅諫言主公勿戰,請主公三思。」

「哈哈哈哈。」孫權笑道︰「魯肅一言,當頭棒喝,公瑾,你的意思呢?你是大都督,我江東水軍戰與和,皆由你做主,我絕不過問。」

周瑜看了魯肅一眼,向孫權拜道︰「主公,此事可否容我再細斟酌,之後回報主公?」

「當然可以。」孫權站起來對眾文武道︰「子布和諸公主和,是為保全我江東,公瑾和諸將請戰,是為光大我江東,皆為我江東柱石,文武如此,何愁江東不興。」

「臣等必誓死追隨主公,殫精竭慮,永固江東。」眾文武一齊下拜。

…………

周瑜走出府門,看見魯肅正在馬車前看向自己,走上前去,笑道︰「莫非子敬知道我找你有話說?」

魯肅哈哈笑道︰「公瑾對我魯肅不滿,我還能察覺不出來嗎?」

周瑜故意板起臉道︰「原來子敬也知道啊,剛才在堂上,你分析的劉璋三個圖謀,確實居心叵測,可是這都是建立在川軍戰勝,或者不勝不敗之上,難道子敬就這麼信不過我周瑜,連小折那雲夢澤水賊幾陣,都不成嗎?」

「當然成,當然成,都督出手都不成,我江東也沒有成的了。」魯肅模著胡須笑了幾聲,又凝重道︰「只是有些話,我不方便在堂上說啊,公瑾,現在並不是進攻荊州的最好時機啊。

現在劉璋在荊州,坐擁水軍八萬,步軍十五萬,攜大勝之勢,兵鋒鼎盛,而劉璋坐鎮荊州,無人敢反,我們現在攻擊荊州,就是鐵板一塊,實在不明智啊。

我的想法是,荊州雖然被川軍佔領,但是根基極不穩固,別說到處都是山賊強盜,許多縣城連文官都排不齊,一人掌多個職事,民生凋敝,十室九空,劉璋在襄陽屠殺六萬人,世族怨恨,這樣的情況,只要劉璋一離開荊襄,荊州會怎麼樣?」

魯肅沉聲說道︰「荊襄必生變亂,到那時,我軍再圖荊州,就如鐵槍穿破席,彈指可下,不但收土地,還收人心,劉璋遠在他方,能耐我何?

此策不宜讓外人知曉,所以剛才在堂上掃了都督虎威,還望都督莫怪。」魯肅向周瑜拜了一禮。

周瑜一把扶起魯肅︰「你我之間,還有什麼怪不怪的,剛才我知子敬有話,所以才對主公說斟酌一二,果然如此,既然子敬這麼說,那我周瑜就再等上一等。

只是心中還有些怨氣,劉璋先斬我大將,奪我城池,殺三將軍孫翊,在江水之岸戲弄吾兄,兄長之死,他劉璋也月兌不了干系。

今日又三辱于我江東君臣,一日不除此惡賊,我周瑜就氣憤難消。」

「哈哈哈。」魯肅大笑︰「都督放心,如今我新主公胸襟廣闊,堪為明主,有你我輔佐,屯兵柴桑,養兵息民,江東強盛只是早晚之事,都督之氣遲早會消,遲早我們與劉璋的債,會全部討回來。」

…………

孫權一個人坐在案幾上看著冊子,突然一把將冊子砸在桌上,這時太夫人正好端著茶點進來,看見孫權舉動,上前道︰「怎麼,權兒,有什麼氣悶之事嗎?」

孫權回頭一看是母親,馬上笑道︰「孩兒沒事,只是些許煩躁,一會就好。」

「唉。」太夫人嘆息一聲︰「堂上的事情我都听說了,張昭等人身為文官,怕事一些,周瑜等武將立功心切,自然主戰,都在情理之中,只是苦了你了,年不過二十,就要居中周旋。

幸好魯肅還算個明白人,當初你兄長在時,曾說有此人在,可保江東二十年無憂,他當可以為你分擔一些。」

「魯肅也是文官一系,不過更高明些罷了。」孫權低聲說道。

「你說什麼?」太夫人沒听清。

孫權抬頭笑道︰「呵呵,母親說得是,先兄留下遺言,依靠武將,駕馭文臣,有魯肅在,才能使江東文武齊心,當真大才,母親還是早些睡吧。」

太夫人放下茶點去後,昏暗的屋子剩下孫權一個人,撥弄著扎成捆的竹簡,臉上帶著奇怪的笑容,「大才?還不是只想保全江東,若守江東,你是大才,二十年無憂,若兵出四方,你是最大阻力,你比其他文官可高明太多了。」

ps︰#暴君劉璋#感謝以後叫我帝國,江雨杰km的月票,感謝芥末的男人打賞588.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