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劉璋大軍終于移動,向南鄭城頭靠近,楊松滿面驚喜,急忙吩咐士兵打起精神,可是川軍就在南鄭一箭之地停了下來,好厲害跨馬上前︰

「城頭的漢中兵听著,我家主公已知你們奸計,你們就不用白費功夫了,我魏延將軍與羌族好漢細封池已帶著八千大軍從東城殺入,識相的就快快投降,否則,格殺勿論。」

城內設伏的漢中兵將個個驚慌失色,楊松更是驚疑不定,就在這時,一名漢中兵來報︰「楊大人,不好了,川軍聯合羌人攻入東城,師君和各文武大臣在祭司天台被俘。」

「啊,怎麼會這樣。」一眾將軍大驚失色,楊松臉嚇的煞白,再看著外面黑壓壓的川軍兵馬,再也沒有了戰心。

一眾將軍紛紛請降,楊松自忖自己帶這麼多兵馬投降,劉璋絕不能為難自己。

掂量已定,楊松站起來「痛苦」地對眾將道︰「我楊松本欲戰死以全名節,奈何師君被俘,我們如果死戰,劉璋必加害師君,萬般無奈,我便隨了你們的意吧。」

南鄭城門沉重打開,漢中兵從內列隊而出,萬人一齊丟下劍矛,楊松帶著一眾將軍跪伏于地,楊松高聲拜道︰「楊松久聞州牧大人威名,不敢相抗,願攜萬甲納土歸降。」

「請州牧大人恕罪。」眾將一齊伏拜。

劉璋看著賊眉鼠眼的楊松,偏過頭對法正道︰「我想殺了這個人。」

法正道︰「楊松雖是小人,卻帶萬人投降,若殺之,恐寒天下之心……好吧,我想想辦法。」法正看著劉璋的表情只得屈服。

劉璋滿意地點點頭,揚聲道︰「楊松獻降有功,封漢中參軍,其余將軍隨楊松配合張任將軍收編,皆有封賞。」

「謝主公。」

劉璋與法正馳馬進城,劉璋看著繁華的城池對法正道︰「南鄭果然不愧為東川第一大城,幾可與成都相比啊,張魯割據漢中六年,雖是個教徒,治理一方還是有些才能的。」

法正贊同地點了點頭,一行人在士兵指引下,到了祭天台,蕭芙蓉一招手,蠻軍士兵將幾十名漢中文武官吏押到了劉璋面前,劉璋高坐主位,不緊不慢地問道︰「你們可願歸降啊?」

「我等願降。」一眾漢中文武早慕劉璋冷血名聲,一齊下拜,唯有兩人站立,一個是閻圃,一個是一身道袍的張魯。

張魯並非雄心壯志之輩,也非悍不畏死之徒,不降劉璋,只因為與其有殺母之仇,劉璋也知道這一點,離座上前,用只有張魯听得到的聲音說道︰「師君若降,我委你漢中太守,繼續總攬漢中民政。」

張魯微微動容,自己割據數年,不時攻略西川,甚至與龐羲聯合謀取成都,沒有想到劉璋竟然還願意讓自己繼續執掌漢中,若是其他諸侯如此,張魯早已感激涕零。

可是殺母之仇不共戴天,張魯豈能歸順,偏過頭道︰「敗軍之將無話可說,你要殺便殺吧。」

劉璋輕聲一笑︰「師君不畏生死,劉璋著實欽佩,但師君希望看著五斗米教從此煙消雲散嗎?」

張魯眉毛一抬︰「五斗米教教眾何止十萬,你能如何?」

「屠城。」劉璋語氣平淡,無所謂地道︰「反正漢中乃師君根基之地,我若殺師君,漢中必然不穩,還不如全部屠干淨來得快活,除非師君認為本官不敢。」

「你……」張魯氣的說不出話來,指著劉璋嘴唇顫動,五斗米教乃張陵、張衡、張修及張魯四代基業,張魯怎忍一朝廢棄,可是要他投降劉璋又下不了決心。

「好了。」劉璋把張魯的手指壓下去︰「我知道師君是在為母親之事對我耿耿于懷,當年我因喪妻之痛,牽連師君之母,現在也是追悔莫及,漢中百姓不能沒有師君,若師君答應助我一臂之力,劉璋願意當著益州文武的面向師君賠罪,並為令堂修建墓池供奉。」

劉璋說這番話,倒不真是因為漢中沒有張魯不行,而是看到南鄭國泰民安,民殷富足,實在不忍殺了張魯,攪動一方安寧。

劉璋對張魯拱手折節下拜,周圍文武盡皆動容,張魯看著面前的劉璋,掙扎良久,終于嘆了一口氣︰「罷了,州牧大人,你起身吧。」

劉璋抬起頭喜道︰「師君這是答應本官了嗎?」

張魯緩緩搖頭,悵然道︰「大人殺我母親,我豈能在大人手下為官,遙想當年我與張修割據漢中,不過是想找一個平靜的地方傳教,實現心中宏願,後來張修慢慢心存野心,妄圖利用五斗米教爭霸天下,我不得已殺之。

經營數年,好不容易有了今天的南鄭繁榮,民樸物豐,我實在不忍心這些百姓因為我淪難。只希望大人善待漢中百姓,然後賜我一方孤山,一座小島,讓我傳教澤民,終老天年,張魯就感激不盡了。」

劉璋听著張魯說話,才真正明白張魯割據漢中殺死張修的原因,這是一個為了實現心中理想,並努力付諸實踐的人,又何嘗不是與自己想匡扶天下一樣?

法正看張魯已無抗拒之意,走到閻圃面前,微笑道︰「早聞漢中有一位叫閻圃的名士,治理漢中井井有條,在軍事上也有獨到見解,卻不知法正有無榮幸與先生一起共事。」

閻圃看了一旁的張魯,嘆道︰「師君既願投靠州牧大人,閻圃如何不降。」

「如果這樣……」法正臉上露出笑意,在閻圃耳邊說了幾句,閻圃一驚,默默點頭。

劉璋說服張魯,轉身走向高台,朗聲對漢中官員和圍觀的南鄭百姓道︰「張魯及各漢中文武,治理漢中風調雨順、百姓化德,民風淳樸,功高卓著,漢中官員全部留任,各回原職。」

漢中文武們一直戰戰兢兢的跪著,這時听到劉璋的話,終于放心下來,臉露喜色,一齊下拜叩謝。

「張魯師君,功德無量,奈何厭倦紅塵,一心傳道澤民,本官意,闢蜀西峨眉山為師君傳教之地,以千人為限,所有教民自願跟隨,超過限制的,可于山下定居,五年免稅。」

周圍圍觀的教眾百姓都歡呼起來,張魯在漢中甚有民望,澤陂貧民的五斗米教更是深入人心,這時听了劉璋的話,都很高興,有的已經下決心跟隨張魯前去峨眉山。

「至于師君殺張修一事……」劉璋頓了一下,這次川軍攻南鄭打著為張修報仇的旗號而來,也正因為這樣,百姓才遲疑著沒有幫張魯,不可能不提這事。

川軍為張修報仇,不能污貶張修,又不能讓張魯承擔殺前任天師之罪,還真有點困難。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