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十三章 備戰南海

九月涼秋,北地草色暗淡地,衰草連天。一場戰事即將開始。南海有蛟,常作惡人間。強搶民女,以童男童女為祭品,做食。天庭得知此事,頗為震怒。于此同時,白荀傷勢在桓飛的照料下已然痊愈,回到天庭復命。

玉帝念在他曾經拯救過青丘蒼生的份兒上,沒有怪罪,但責令他歸心養性,于九重天靜心思過。畢竟這青丘算是毀在他的手里了。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白荀主動請纓要去剿滅蛟龍。

東華以為白荀摔壞了腦子,玉帝亦然。只是白荀當眾請纓,那麼這個事情也便是交付給他了。于是派了3000精兵給白荀,便草草了事。

那南海龍王敖廣一向與天界眾多神仙交好。正所謂龍有九子,就這樣出來了這樣一個危害人間的蛟龍。怕是也多是個叛逆的年輕人。哪路神仙不得給敖廣一份薄面呢?本來為了這件事情,天庭也著實頭疼。說是他龍族家務事,可是的確是涉及到了六界蒼生;說是一件公事,又不得不顧慮老龍王的面子。這回有人主動請纓,哪有不應的道理。

玉帝的想法倒是也周全,這狐族的戰斗力一向並不居高,讓白荀去一是給了這南海惡蛟一個教訓,又不會將其置于死地。二來,也顧全了眾仙家的顧慮。這三來,也給了白荀一個將功折罪的台階。如此甚好。

于是,這一行人,便開始踏上了南海一戰的正途。只是這去向卻是繞了遠路,並沒有直接去南海,反倒是先拐到了蓬山。

蓬山陡峭而奇險拔,幸好這都是九重天的戰士,個個騰雲駕霧而來。

一切都按照他們的計劃行事。

一個多月以前……

自從白唯被抓到了魔界,白荀就一直頹廢,不眠不休。唯獨桓飛越發地勤練法術。一日桓飛站在白荀的床邊對他說︰「別在這躺著了,佔我蓬山的地方,我知道你早就好了。」

白荀沒有動彈,也沒有什麼反應。

桓飛又說︰「我想到辦法救小唯回來了!~」

白荀听到這句話,一下子從床上蹦了起來。可是由于太久沒有活動筋骨,一下子又掉到了地上,咚的一聲。

白荀一邊揉著磕得很痛的腿,一邊問︰「要怎麼做,快點說啊!~」

桓飛說︰「能夠與魔界匹敵的只有一界做得到。」

白荀若有所思地點頭,「的確,只有天界。那麼我現在就收拾收拾,馬上回去。」

眼下便是也只能夠這樣,先回去,然後伺機而動。

早在白荀躺在床上感懷傷痛的時候,桓飛就已經去了南海。

多年前,他曾經在南海認識一個龍子。其形為蛟,名喚敖寵。知道他,喜食肉。那時候,桓飛曾經告誡過他,可是敖寵說︰「我父王早已經有意將王位傳于大哥,就算我做的再好,也不會是龍王。嫡出,庶出,難道還能僭越了不成?既然如此,我還不如做我的逍遙男兒郎。」

這敖寵也的確是說到做到了。

桓飛在民間散步了消息,說只要他們每年按照敖寵的要求進獻貢品,那麼便可以風調勻順。

這務農的,種地的,不都是靠天吃飯。

打漁的,出海的便更是如此。

自從他們開始進貢,果真就沒有洪水,沒有山洪了。于是這變成了村子里面的一條習俗。只是這老百姓家里,誰家的女兒,誰家的孩童不是自己的心頭肉啊。時間一長,便民生載道。大家紛紛都想除去這蛟龍。每逢初一十五,進廟里上香的善男信女都紛紛禱告,希望這個蛟龍從此離開這片水域。

每年獻祭的日子,老百姓哭喊的聲音都會傳到天上去。天庭曾告誡過老龍王,嚴管子嗣,可是這龍生九子,龍王的龍子龍孫便更多了,哪里管得過來呢?

再加上桓飛在暗中推波助瀾,此事便越來越聲勢浩大。

他要立一個戰功,只要有了功勞便可以減少修煉的時間。而他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哪怕一分一秒也行。他要去救人。

白荀臨行前,桓飛給他留了句話︰「回到天庭,想辦法請纓帶兵。不管多危險,我們都要為小唯搏一搏。」

的確,最危險的戰役也會得到最大的獎賞。

沒想到這麼快的,白荀就帶著兵馬來到了蓬山。

桓飛看到這一場景的時候,大喜。

他想要戰功,想不到這麼快就有機會了。

白荀一向是與世無爭的人,可是今次,為了小唯,也算是不得已而為之。能夠讓人甘願如此的便是只有因為愛或者親情。

「小唯,你要挺住,要等著,哥哥會去救你,很快,很快了!~」每天,白荀都會這樣對自己說一遍才能安寢。

白唯是他唯一的親人,她若安好,便是晴天。

天是透明的,是因為海的淚藍的。

這一生多少事情能夠讓人如此執著?有時候除了生命,還有什麼如此值得?

那日,白荀依然是一襲白衣。桓飛身披麒麟鎧甲,五行戰衣,半掩了面,背後雙刀擦得 亮。今日去便是破釜沉舟了,那是一場拼死相抵的戰爭。因為沒有退路,不能認輸,所以他們只能前進。

蓉華也是換上了鎧甲,她說她要陪著桓飛出征。

那是個執著的女子,臨行前是簽了軍令狀的,生死有命,與人無尤。

在這蓬山,鮮少有戰爭。熱血的男子一听這是為天庭請命的,便紛紛自保奮勇地沖了上來。哪個男兒年輕時,沒想去一展才華,精忠報國?一個個的架勢,就差在身上紋【精忠報國】四個大字了。

家人且行且送,都盼著兒子駕著戰馬,榮耀而歸。母親將縫補好的衣服放到兒子手中,父親囑咐又囑咐,將心訣的要點重復又重復。妻子和丈夫相擁而別,桃花巷口等人歸。孩童手中拿著木劍,比劃著要學父兄的樣子,保衛六界。

天庭的兵馬都驚訝于這副場景,他們不是妖,不懂得妖也有情。

短暫的時間之內,這一個隊伍由三千人擴展到了六萬人。其聲勢浩大,規模空前。大鵬鳥開道,精衛鳴笛。像這樣的戰役,古今少有。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