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多少歲月的流淌,
才能磨平了河邊的頑石。
要歷經多少的風風雨雨,
山峰才能穩住地基,默默地崛起?
是否只有做到如同這河邊的石、遠處的山一般才能當得起一句「笑傲」?
世間忘記了我的存在,而我就可以這樣光明正大的笑看天下?!
夜雪走在陌生又熟悉的路上。
這里就是當年他獲得魔刀的地方。
那座山,早在多少的歲月之前就已經矗立在了這里。
那座廟還沒有修建,應該是廟的位置現在是一片荒蕪。
山路上面各色的野花盛開著,只有它們對著這個外來的客人夾道相迎。
風兒迎面吹著,清新的氣息就這樣被送到了夜雪的身邊。
夜雪此刻依然穿著一身紅衣,但是卻不是東方白為他做的那一件了。
那件禮服被夜雪仔細地收好,放在了背上的包裹里面。
在華山之巔他並沒有得到關于獨孤求敗的消息,但是他旁敲側擊了一下。
西毒表示在他所處的西方沒有比自己強的人了。
南帝表示大理不可能有這個人。
北丐倒是告訴夜雪,自己的丐幫弟子曾經見到過一個帶著一只鳥的老者。
東邪沒有說什麼,但是他的表情告訴夜雪,他完全不知情。
王重陽和南帝說的基本一致。
夜雪拜托洪七公幫忙,然後就離開了華山。
在離開之前他給了眾人一個錦標。
不管是哪一位只要能夠告訴他獨孤求敗的確實所在,他願意交出《九陰真經》。
經歷了這麼多的事情夜雪已經明白了,雖然不知道自己是如何來到這里的,但是事實已經告訴了夜雪他是無法回去了……
這個時代的情況他曾經在史書中看到過,但是除了一些大事之外其它的完全不記得了。
關于獨孤求敗的所在他倒是曾經留意過,但是書中並沒有記載。
甚至完全沒有提及獨孤求敗此人。
他就像是憑空出現又憑空消失了。
夜雪無法感應到獨孤求敗的位置,這種情況只有三種解釋。
第一,獨孤求敗已經死了,或者完全不存在。
但是歐陽明日讓夜雪否定了這樣的解釋。
第二,獨孤求敗離自己太遙遠了,超出了自己冥冥之中感應的範圍。
這個倒是很可能的,畢竟夜雪的感應範圍也沒有多大,如果獨孤求敗真的不想讓人發現的話,只要收斂了一身的氣勢。夜雪是完全沒有辦法的。
第三,獨孤求敗的境界高出夜雪太多了。
夜雪心中對于這個結論持否定態度。
畢竟歐陽明日前輩能夠與獨孤求敗對戰,最後只是惜敗而已,他們的境界應該相差仿佛。
獨孤求敗到底去了哪里呢?
夜雪暫時沒有頭緒。
現在的他只是隨意地走著,漫無目的。
但是不知不覺地就來到了這里。
小鎮的碎石路高高低低的,商販的呼喝聲音,回響著,鑽入旅人的耳中。
一切都像是從原本的記憶里面剝離出來的場景。
但是時間變了。
只是時間變了。
夜雪的腳步在這里變得格外的緩慢。
他好像要把自己的溫度從腳底輸入到碎石路之中。
這條路,他曾經走過。
那時,他的身邊還有一個女孩的陪同。
記得那一次被東方白拉去看大戲,他們走的就是這樣的一條路。
這條路,能不能延續到千年以後?
夜雪的眼中漸漸地已經失去了路上其他行人的影子。
透過此刻有些傾斜的陽光,他好像隱隱約約地看見了一個女孩拉著一個大男孩的手。
「快點啦,就快開始啦……」
女孩的聲音就像是清脆的銀鈴。
男孩被拉著,跟在女孩身後。
他沒有看到女孩臉上的紅暈……
……
知道嗎,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遠遠不是生與死。
最遙遠的是無法觸及的回憶。
那些片段就好像一直在身邊環繞著,但是等到你伸出手,能夠觸及的只有冰冷的空氣。
我在這里想念著你。
你此刻會在哪里?
夜雪對著天空無聲地述說著一些注定無法被心中的人兒得知的話語。
歲月太匆匆,也太漫長。
我能不能等到你的出現?
小鎮人來人往,沒有人注意到這個年輕人的異常。
人流沖斷了夜雪的追憶,他低下了頭,繼續走著。
每一寸的路,被他用腳細細的丈量著。
碎石鋪就的路,帶著各種的顏色,就好像人生。
有過各種各樣的經歷,最後都會到達注定的結局。
路再長,終究是有一個盡頭。
路的盡頭,會有人等待著我嗎?
————————————————————————————————————————————————————————————————————————————
終南山,重陽宮。
王重陽深深地吸了一口氣,然後慢慢地吐出來。
距離華山論劍已經過去很久了,他的傷已經完全調理好。
依然記得當時夜雪絲毫沒有修飾的一招。
有如流星墜落的一擊。
沒有任何的氣勁留守在自己的身上。
何等瘋狂的招式!
何等瘋狂的人!!
王重陽自嘆不如。
他是個傳統的道家追隨者
道家講究天人合一七分守三分攻。
正是如此王重陽才能在夜雪的攻擊之下還能站著。
那一刻他已然認定夜雪就是這個世上最強的人了。
但是後來夜雪告訴他,有人比他還強大,而他來到華山並不是為了與自己等人交手的。
夜雪是為了找人的,與自己交手只是順便。
雖然無可奈何,但是王重陽既然答應了幫忙就一定會幫忙。
就算不是為了《九陰真經》他也會幫助夜雪找獨孤求敗。
對于夜雪口中的最強者他也想見識見識。
只是見識而已,與那樣的人交手王重陽實在不敢想象。
人貴在自知。
王重陽現在年事已經高了,已經不復年少時候的無畏。
或許每個人都是這樣的。
年少總是無所畏懼的,因為無牽無掛。
年少不知愁,一簑一劍就敢面對江湖的疾風驟雨。
年紀漸長了,開始有了家室,開始有了牽掛。
于是人開始變得畏首畏尾,開始三思而行。
知道了愁的味道,卻說不出來。
只是會在每天睡覺之前看著天空,猜測明天的天氣。
祈禱著風雨能夠緩一緩,讓自己能夠準備準備。
曾經的豪情壯志只剩下了浮生。
王重陽似乎感覺到了一股豪氣。
當年的一切從未走遠嗎?
他靜靜的站在山崖上,望向北方的方向。
眼中流露著異樣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