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五章 馬無傷,群尸陣

更新時間︰2013-05-11

呼嘯的罡風,卷起地上的碎石和落葉,森然劍意將一干雜物都化作了鋒銳的利器,撞到西南角的一堵殘壁上,刻下數不清的狹長裂痕。

俞和定楮一望,他又有些懷疑,自己看到的青色人形會不會只是錯覺。西南面那堵殘壁似乎被大火燒過,牆面上一片焦黑,如今交錯著無數道裂痕,露出牆里青黑色的磚石。殘壁左近,有座一人高的青石假山,而牆頭上,又凌亂的飄著一大團青灰色的破布,這些都有可能被誤認作是依稀的人形。

神念蔓延而出,罩住了左近五丈方圓,可依舊察覺不出絲毫的異樣。

俞和長長的吸了口氣,從腰間玉牌中,模出了一葫蘆自羅霄帶來的老酒,咕咚咕咚的猛灌了幾口。月復中像填進了一盆炭火,他喉頭抽動,打了個長長的酒嗝,一團酒氣沖出,仿佛把心中的惴惴之意,也吐出了不少。

屈指一彈手中的長劍,發出清越的長鳴,俞和伸手拂過秋水般的劍鋒,心中膽氣漸生。可當劍鋒上映出自己的面容時,俞和驟然瞪圓了眼楮,駭得三魂七魄齊飛。

就在他肩後頸側,分明有一張枯萎得如同朽木般的臉!

那面容,就像是把一張皺巴巴的黑色皮革,隨意的裹在一顆顱骨上,兩個眼眶中,垂著一對干癟的褐黃色肉球。鼻子和嘴巴處,只剩下兩小一大的三個黑漆漆的窟窿,從里面滲出不知是什麼的一道暗紅色漿液,幾乎就要滴落到俞和的肩膀上。

俞和口中發出了一聲扭曲的驚呼,他像是一只被人猛踩痛了尾巴的野貓,弓著身子,朝前縱躍出去,破甲劍帶著淒厲的破風聲,朝身後亂刺。

可等他落到地面,背脊死死的抵住一道塌落的拱橋橋墩,在朝方才那邊看去,就見一位身穿素白斜襟廣袖道袍、灰須灰發,道稽高挽的老者,悠然站在俞和方才所立之處,一手伸出兩指,夾住了破甲劍的劍鋒,另一手分明拿著俞和的酒葫蘆晃了晃,把葫蘆口湊在鼻尖下嗅了口酒香氣,朝俞和微笑道︰「如此好酒,小友不願與老夫共飲麼?」

俞和驚魂未定,哪敢答話,白蓮赤鳶雙劍齊出,交錯橫在身前,兩只眼楮緊盯著這個白袍老者。

可白袍老者卻又是輕輕一笑,酒葫蘆在他掌中上下一顛,就沖出一道清亮剔透的酒箭,落進了他的口中。這老者吞下老酒,閉目回味了一息,張口作歌唱道︰

「高館張燈酒復清,

夜鐘殘月我獨醒,

只言問心堪求道,

再無故人欲送行。」

四句唱畢,輕輕一嘆,甩手將酒葫蘆和破甲劍朝地上一拋,白衣老者沖著俞和拱手作揖道︰「小友可是名喚俞和?」

俞和見這老者仙風道骨,周身白袍一塵不染,繞體霞雲浩正不邪,怎麼看也是個名門正派的前輩宿老,絕不像是什麼魔道中人。可方才劍鋒中映出的詭相也太過嚇人,俞和心中暗暗告誡自己︰人不可貌相,這老者十有**乃是魔宗高手,只是作出一副樣子來迷惑人心。

但人家有禮有儀,俞和自覺身為名門大派的弟子,倒也不能失了禮數,于是招手將白蓮赤鳶雙劍收回身側,拱手施禮道︰「正是在下,前輩有何指教?」

「果真是龍虎祥瑞護國真君俞大人當面,老夫敦頭山人士,姓馬,名無傷,乃是受人之托,在此等候俞大人到來。」

「馬前輩既然是等候在下,有何事還盼明示。」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我家尊上听聞俞大人一劍斬滅大鎮國寺的萬佛說法大咒,對俞大人十分敬仰。老夫才疏學淺,卻亦習得拙陣一座,還盼俞大人不吝指點。不過大人切莫見怪,老夫與那些口是心非的和尚絕不類同,誠然對大人全無惡意。只是我家尊上亟盼親睹俞大人的風采,故設下此陣邀大人一試,你我點到為止,萬萬不可傷了和氣。若大人在陣中稍感疲累,只消喚聲‘馬老兒’,老夫自會撤去陣法。」

俞和嘴角一歪,心說果然如此。他招手攝來破甲劍,三道劍光化出,各佔天地人三才位,結了一座小三家劍陣,對那白袍老者馬無傷拱手道︰「前輩,請賜教!」

「恭請俞大人入陣!」那老者俯身一拜,伸手朝東南西北四方一指,踏腳輕輕一踏地面,只听得地下深處有隆隆悶聲傳來,東南西北四正位,和馬無傷腳下,各騰著一道塵泥煙柱,似乎有五件頗為巨大的法器,從地底升起。

等塵灰略散,俞和只一看,登時眉頭倒豎,怒哼了一聲。

那白袍老者馬無傷腳下,踩著一尊二丈來高的白玉女圭女圭像,雕得圓頭圓腦圓肚月復,好似個彌勒佛一般,一腿曲,一腿伸的側坐著。這玉女圭女圭月復中,隱約約有團黑氣翻騰不休。

東方甲乙木位,升起一尊一丈八尺高的青木道人站像,雕得高冠廣袖,眉目如生,那道人臉上帶著笑容,手中拄著一根蟠頭木杖。

南方丙丁火位,升起的是一尊一丈九尺高的赤身莽漢像,也不知用的是什麼材料,竟有幢幢火光罩體。雕得有幾分好似神話中的赤帝祝融,筋肉剛猛,蒲扇般的大手中,握著兩團熊熊烈焰,可臉上卻是一片木然,無喜無怒。

西方庚辛金位,升起的是一尊一丈七尺高的金甲兵士像,通身披掛著金鱗鎖環甲,頭上無盔,滿臉怒氣,須發皆張,手中操持著一桿精金長戈。

北方壬癸水位,升起的一尊一丈六尺高的抱瓶仙女像,通身剔透,發出淺藍色的冷光,似乎是用萬載玄冰雕成。這仙女顰眉做愁苦狀,面若泫然欲泣,懷中抱著一個長頸雙環圓瓶,瓶口波光閃閃,仿佛略一傾,便能灑出水來。

俞和只一看這五具陣器,便不由得怒從心頭起,他咬牙瞪視著白袍老者馬無傷,一個字一個字的寒聲說道︰「你這是逆五行離神散魄煉尸陣。容昭皇後,四皇子周承雲,都是閣下所害?」

「俞大人此話,有對也有錯。」那馬無傷手捋胡須道,「此陣本名為五行築仙陣,乃是逆天改命,奪天地一點五行真,造化靈根的大妙法。逆五行離神散魄煉尸陣之名,不過是自詡正道修士強加的惡名而已。至于那容昭皇後和四皇子周承雲,確是老夫施術,不過俞大人可是冤枉了馬某的一片好心。需知容昭娘娘和四皇子殿下,日日處心積慮,苦求跳出命數,尋一線仙緣。老夫以此無上法陣,替他們逆天改命,成就神通,卻怎是害了他們?」

「信口胡言!」俞和伸手點指著馬無傷,破甲劍化作白光一縷,從地上躍起,三口飛劍齊聲長鳴,「逆天改命是不錯,經此陣法,化生為死,魂魄離散,身作他人尸傀。如此仙緣,試問誰會去求?」

「求與不求,非俞大人一言而斷。那容昭娘娘禮拜三清道尊時,曾發下大宏願,若能長生不死,一切皆可拋卻,區區神智魂魄,又有何不舍?老夫成人之美,俞大人還是莫要將那無妄之罪,強加老夫身上才是。這番大陣已起,恭請俞大人入陣試劍!」

說罷,那馬無傷一擺袖,身子竟沉入了白玉女圭女圭的頂門,白玉女圭女圭憑空一旋,又拔高了三丈,

俞和听見頭頂有人念咒道︰「天有陰陽,地有五行。吾令南方丙丁火火滅,西方庚辛金金缺,北方壬癸水水竭,中央戊已土上裂,六甲六乙暗鬼自出。東方青鬼,南方赤鬼,西方白鬼,北方黑鬼,中央黃鬼,天魂上升,地魄下藏,陣啟陰陽變,陣轉五行殤,三魂七魄齊飛揚。」

只見分立在東南西北四正位的陣偶上奇光流溢,齊齊一旋,木偶鎮住了西方庚辛金位,金偶鎮住了東方甲乙木位,火偶鎮住北方壬癸水位,水偶鎮住南方丙丁火位。這五方五行一逆轉,地下又傳來隆隆震響,四尊陣偶也是嗡嗡顫鳴不休。有四道一丈來高的光影人形,從陣偶上月兌出,對著中央戊己土位躬身一拜,便作盤膝打坐的模樣,浮在半空中。

俞和猛听見頭上風聲大作,好似有一件極沉重的巨大物事蓋頂砸落。他閃身一挪,就看這離神散魄煉尸大陣中央的地面,宛如被無形的隕石撞擊,深深的陷了下去。也不知下面本就有空洞,還是被陣法之力強破開了泥石,平地里顯出一個十丈方圓,深不見底的巨大土洞。朝洞中一朝,里面盡是一團漆黑,有絲絲灰色的煙氣浮起。

那四道光影人形朝地洞中一撲,便不見了蹤影。俞和恍惚听見地洞中傳來了無數人說話、哭泣、祈禱的吵雜聲響,這紛亂的聲音,好似錐子一般的刺入耳膜,直達心神。俞和的識海中波瀾驟起,兩眼有些模糊,好似酩酊大醉一般,身子也搖晃了起來。

「哼!又是迷心亂神的把戲。」俞和冷哼了一聲,暗暗並齒一咬舌尖,劇痛傳來,眼前復明。就听那地底傳來的吵雜人聲越來越響,地洞中灰氣噴涌如泉,有百多道黑影,從洞底飛出,聚作兩圈,繞著天上的鎮守中央戊己土的白玉女圭女圭回轉起來。

上一圈是三十六具沾滿泥土的薄木棺材,正合天罡之數,每具棺材都敗朽不堪,貼著黃紙朱砂符,棺蓋上下震動,似乎里面的尸首直欲破棺而出。

下二圈是七十二具以棕繩扎起的蘆葦草席,看起來里面也是裹著尸骸,席子上的泥土,摻合了不少糯米,也貼了符鎮住。

總共一百零八具尸骸,在俞和頭頂徐徐飛旋,這情形端是詭譎駭人,俞和不是沒見過死人,但他真沒見過如此多的尸骸,偏偏似乎每一具都被煉成了尸傀尸鬼,一面發出怪聲,一邊扭轉顫動著。俞和滿臉煞白,自覺膝蓋有些發軟。

可他越怕什麼,便越來什麼。

只听那白玉女圭女圭月復中傳出一聲尖利嘶吼,叫的正是俞和的名字,那聲音,好似閻羅大殿門前點卯一般,讓人頭皮發麻。緩緩旋飛的棺木草席齊齊一頓,「蓬」的一聲大響,無數木屑和破爛的草梗紛紛洋洋落下。

一百零八具陰陽尸鬼,裹著惡臭的黑煙,朝俞和猛撲過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