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2-20
卻說盧聖,攜帶著新生人族來到昆侖山旁邊首陽山,尋找了一處沃野平川,供人族安身立命。盧聖之所以將人族帶來這里安居是經過細致考慮的。
洪荒大地巫妖兩族橫行,雖然說現在因為道祖旨意,巫妖兩族罷戰,暫時恢復了和平。但經過一番大戰,兩族仇恨結得甚深,絕非一兩句話便可化解的,沒準在什麼時候便會再起波瀾。
初生人族人單勢孤,且力量孱弱,缺少自衛之力,在巫妖遍布的洪荒中生存無異于在兩只隨時可能暴起傷人的凶獸面前討生活,危險之極。一旦巫妖兩族對人族起了歹心,人族根本連一絲抵抗的能力都沒有,只能任由他人屠戮。
首陽山位于洪荒大地東部,瀕臨大海,雖然地處偏僻,靈氣資源等方面比之洪荒大地的核心地帶要差上不少。可卻遠離了洪荒大地中心的是非大漩渦,周遭其他種族相對稀少。
距離較近的妖族種族中,並沒有什麼凶名昭著的凶惡種族,距離人族棲息地最近的巫族則是後土祖巫部落。後土部落族人秉承後土寬厚仁德之秉性,在巫族中,是行事最溫和的部落。與他們毗鄰而居,總要好過與祝融共工這些凶神惡煞的巫族部落做鄰居。
在人族新生,脆弱萬分,不懂生存之道,不識修煉之法,是以生存艱難,常有族人死去。
好在天庭眾妖神知曉人族乃女媧娘娘所造,又有準提執念化身盧聖護持,是以不敢對人族有所戕害。巫族見人族弱小,人數又少,故而也並未在意人族。使得人族獲得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生存環境,否則以新生人族的脆弱,根本就無法在洪荒大地上立足。
當然,也不是人族的生存發展之路便無災無害。惡劣的自然氣象,自然災害時常困擾著人族的生活。另外,巫妖兩族雖然知曉人族為女媧創造之血脈,又有盧聖庇佑,不敢招惹。但那些些靈智不開的野獸凶獸卻哪里管人族是否有什麼來歷背景靠山,時常前來襲擊人族,劫掠人族為食。
對于這些不知死的東西,那些實力強勁的,盧聖便出手將其擊殺。人族能夠對付的,盧聖便留給人族自己收拾,雖然在這過程中人族也常出現死傷,但這乃是人族生存發展之必然。
盧聖深知,溫室里的花朵是經不起自然界的風吹雨打的,他雖然能夠保護一時,卻不可能保護人族一世,有些經驗教訓,還是要人族自己用鮮血甚至生命的代價去獲得。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在風雨中成長壯大,最終成為真正的天地主角。
人族初生,性情淳樸,曉得盧聖乃聖母派來教授他們生存之道,保護他們不受周圍凶獸異物的傷害之人,是以對盧聖倍加尊崇,對盧聖甚為尊崇,每見盧聖必恭敬待之,不敢有絲毫不敬。人族原本要尊盧聖為聖師,盧聖心念前世之情,堅辭不受,後見人族心誠,這才受此。
盧聖見人族困苦甚多,卻不能給以指點後世種種先進農牧手段,只是天數如此,來不得半點戲弄!
時人族皆居于洞穴,結木葉遮體,每至冬日寒風吹進洞內,一夜下來便凍死不少族人,人族首領來到盧聖洞府請教,盧聖只是把他帶到一顆樹下,指著樹上的鳥巢向那人族首領問道︰「鳥如何而居,以何物遮風擋雨庇佑幼崽?」
人族首領聞言沉思了片刻,福至心靈,恍然大悟,恭敬地向盧聖行禮拜謝︰「多謝聖師指點,聖師解我人族大困,我等不勝感激。」因為盧聖始終不肯向人族吐露姓名,所以人族首領也只能如此模糊尊稱。
盧聖擺了擺手道︰「你身為人族首領,責任重大,既已悟出,便快去吧!」
首領應了聲是,再次施了一禮,隨後告辭盧聖返回人族居住地,帶領族人伐木築巢而居,自此人類開始懂得建造房屋,如此每至冬日至,可擋寒風,活人無數。族人尊首領為「有巢氏」,此便為人族初祖是也。
時人族新生,不識生活煮食,每日只吃野果和血食,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但因生食不淨,難以吸收消化,常有體質弱者因此得病而喪生。有新一代人族首領偶食被雷電劈死的靈獸,只覺得滿口流油,嘴角含香,驚為仙食,且食後肚月復舒暢無比,遂至盧聖洞府請教,盧聖扔給他兩段木,道︰「五行相生相克,木可生火。」言罷不再理會他,而是回轉洞府閉關入定去了。
首領沉思半日,以石刀削一木成尖,抵住一木,雙手搓之,如此片刻之後,從木上冒出一股煙火,未幾,火漸旺。自此人類掌握了生火之道,以此煮熟食,不復茹毛飲血。族人尊首領為「燧人氏」。
時人皆樹葉圍身,寒冬來時,傷亡很大,一人族首領來盧聖洞府請教,盧聖放了一件動物的皮在他前面,道︰「動物全身都是寶啊,不可浪費!」言罷不再理會他,而是回轉洞府閉關入定去了。
首領沉思半日,取了樹葉和一些毛皮,用動物的骨頭做成針,用過一些細小的藤做線,粗糙的做了件勉強可以遮體的衣服,盧聖知道這就是人類最早的衣服。
這個首領將樹葉藤條編織在一起,遮擋。結束了果奔的日了,首領也因此而出名,族人尊為緇衣氏。
盧聖安排人類在台上設立一個祭台,把準提交的黑葫蘆放到祭台上。現在後土還沒有化身六道輪回,人類死後,三魂六魄這些殘魂本來就沒有歸處,在洪荒大地上嚎哭游蕩,將整個洪荒弄得陰風慘慘煞氣沖霄烏七八糟。有這個黑葫蘆,人類死亡之後,三魂六魄便歸到黑葫蘆中,在吸收了大量靈魂怨力之後,盧聖看到黑玉葫蘆更是有著繼續進化的跡象,不禁感嘆本尊的心思很深遠。
盧聖又在台上設立一個聖火台,把自己的修煉的業火和燧人氏的火焰合二為一,成為一朵人族聖火,功德氣運在身,為無上大寶!此火為日後億萬人族所用,裊裊青煙,煮飯烹食;篝火熊熊,嚇退野獸;油燈盞盞,縫衣補裳,熬夜苦讀,勤儉持家,金榜題名;漁船燈籠,引魚蝦而來,養家糊口;火把高舉,迷失明燈,大聲吶喊,月兌困有望;萬家燈火,承載無量希望、幸福、親情,照亮前方未知的險途,堅定猶豫不決的心,破開霧靄,驅散黑暗,光明普照,無量功德!
如此千年匆匆而過,這時的人族已然發展壯大了,數量比之千年以前多出不止多少倍,人族較之橫行洪荒的巫妖二族來說,身體雖然孱弱,但生命力卻極其頑強,生息繁衍之能力亦是強勁,不愧是日後的洪荒宇宙之主角。
所以歷經千年的發展,原來的地方已無法滿足越來越多的族人生存,所以有了許多族人向外遷出,尋找適合生存之地,又形成了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部族,每個部族都有自己的族長,自此人類進入了部族時代。
眼見人族日益強大,一切已經進入正軌,盧聖知道答應女媧娘娘照顧人族五百年的期限,該是自己離開人族,讓人族自己發展的時候,決定就此離開。
盧聖下定決心,遂將人族眾多部落首領以及附近的人族民眾叫來,對眾人說︰「眾位,我應女媧娘娘之命,前來人族,護持爾等,算來已有千年之久。如今人族發展迅速,已然能夠自立,如今也該是到我走的時候了。」
人族眾人聞听盧聖此言大驚,齊齊跪了下來,一臉焦急,疾呼道︰「聖師不可,我人族自得聖母得賜生命以來得聖師千余年來的教化,方才蒸蒸日上。如今正該是我人族報答聖師大恩之時,聖師怎可離去。」
這些年在人族的所作所為皆被人族眾民看在眼里,對盧聖是感激涕零,真心愛戴。這時候听盧聖提出要走,這些人自然舍不得他,紛紛出聲挽留。
盧聖見這些人族如此,歷經多年錘煉打磨的道心之中也涌起絲絲感動。不過他畢竟是道行高,對自身感情的控制還是很到位的。盧聖將心中感動壓下,對著跪地挽留的眾多人族淡淡笑道︰「緣聚緣散本是天道,望今後人族莫忘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莫要做小兒女態。我此番雖然離開,還是會關注你們,希望你們繼續努力,將人族發展壯大,則我心便慰。人族之後必然出現大賢來帶領你們走向輝煌。以後你們若有難處,可到祭台上祈告,我自有所感。」說完化為一陣清風,藏身輪回台上的葫蘆中。
這時一片金光從天而降,直接沒入了黑葫蘆內的盧聖體內。金光入體之後,盧聖好像進入了一種玄之又玄的境界,修行大進。
盧聖走後,百萬人族紛紛到祭台上俯身叩拜,垂淚為盧聖祈禱,其情形感天動地。
一個個乳白色的光點從每個人族的身上散發而出,從四面八方向著黑葫蘆內飛涌而來。那是無數人族對盧聖心懷崇敬而產生的願力,這人族全族子民的願力在空中匯聚成一道道乳白色散發著瑩瑩光華的白色長虹。白光閃爍虛空,籠罩大地,蕩漾出萬丈光輝,巍巍惶惶照耀萬里洪荒。猛然宛若蛟龍一般飛向黑葫蘆內盧聖,灌入盧聖的身體之內。
黑葫蘆內的盧聖頓時呆住了,這麼多人族的意念一幕幕的在盧聖腦海閃現,這些人族的崇敬,仰慕,不舍,感恩……種種感情意念在盧聖腦海中洶涌翻騰。最終這些願力匯聚成了一枚乳白色的渾圓寶珠,射進了盧聖的元神之內。
隨著這寶珠在盧聖元神內的涌現,一股洪荒人族萬民生願之力從那枚渾圓寶珠之中涌出。盧聖心里一動,把這股萬民願力向體內的崆峒印化去,只見崆峒印在萬民願力的融合下,自然與萬民願力水乳-交融,被燃燈所煉化。原來準提從分寶岩上得到崆峒印後,一直無法用法力煉化,今日護佑百萬人族免遭妖族屠殺,所吸收的萬民願力所煉化,實在是奇跡。
盧聖也是福緣深厚,對人族一番真心付出,收獲了整個人族的願力凝聚而成的願力寶珠。因為是開天以來第一顆舉族之力匯聚成的願力寶珠,而且是人族這個日後的天地主角種族,所匯聚的這第一顆願力寶珠居然帶有一定的天道願力法則和莫大神奇。這崆峒印為人族至寶,鎮壓人族氣運,非得到人族認可之人是無法給予煉化,今後盧聖更是享有人族一份氣運了,可謂氣運綿長。
就在盧聖接受功德的同時,身處須彌山中準提也接到了天道降下的一份功德。
當時準提正在和接引討論關于金身修煉方面的問題,接引看到這從天而降的功德後也是頗為吃驚。
「道友真是了不起啊,人端坐在這里也能有功德來尋。教化那女媧娘娘所造的人族居然能有如此大的功德,那麼這人族也未免太得天道的眷顧了吧!」接引道。
準提點了點頭說︰「這人族日後必成天道之下的主角,就連你我成聖的機緣也在這人族之上!」
接引聞言道︰「我以前也隱隱覺得我們成聖的機緣應在某一種族之上,今日听道友之言也覺得因該是這人族了,可具體如何我還是無從得知啊!」
準提當時正有一種想告訴接引成聖之機就在于立教教化人族之上的沖動,但若是自己告訴接引此法的話就可能違逆了天道,想想還是算了吧,自己可沒有那抗衡天道的本事。
于是準提也道︰「我也只知道這點罷了,至于具體如何我亦是不清楚啊!」
「看來還是機緣未到啊!」接引不由的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