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2-28
浩氣學堂孔門十哲掌管著浩氣學堂大大小小的事務,儒家創始人孔聖則是神龍見首不見尾,極少有人見過孔聖的真面目,如今大夏九州的百姓都知道有孔聖這樣的人物存在,但是去沒有多少人見過孔聖。
大夏九州的百姓或者是一些貴族信仰的是儒家文化的思想,從而有些百姓都將孔聖當成了神人般的存在,這也是大夏朝廷最為忌諱儒家文化的一點,試問有那個統治者希望自己治下的百姓信仰超出皇權?
孔門十哲在儒家的地位僅此于儒家孔聖,這十人秉承了孔聖思想在大夏九州開辦學堂四處講學,將儒家的思想傳遍了整個華夏九州,所以這十人在百姓心中地位頗深,就連九州域外都有听聞孔門十哲的名頭,可見他們的聲望何其之大。
這十人分別是子淵、字騫、伯牛、仲弓、子有、子貢、子路、子我、子夏、子游為大夏百姓尊稱孔門十哲。
「眾位師弟吾听聞華太師之孫有意加入我們浩氣學堂,不知各位師弟有何看法?」子淵乃是一名鶴發老者,乃是這十人中最為年長,也是跟隨孔聖時間最久遠的弟子,孔門十哲中的大師兄。
子淵聲音雖然蒼老但是卻多了一份厚重的感覺,如同大地般的厚重。
「大師兄,世人皆知華太師與師尊兩人恩怨了了,此時讓他的孫子來我們浩氣學堂讀書,我恐有詐!能否棄之?」年齡較小的子夏在子淵話畢之後立即講出了自己的想法。
「不可,若是如此豈不叫天下人恥笑我儒家量小,容不得華家小子?我們儒家講究的忠、孝、
禮、義、仁、智、信、謙八大思想不讓華家小子進浩氣學堂在禮、在仁、在信上就過不去,豈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臉?」子貢听了子謙的話著實不敢苟同。
另為幾位听了子貢的話也頻頻稽首贊同,大師兄子淵听了子貢的話之後不露任何聲色看向了十人中年齡最小的子游。
「子游你意如何?」大師兄子淵目光投向子游神態端詳,臉上露出了如沐春風的笑容。
子游乃是孔門十哲中年紀最小,也是孔聖最為喜愛的徒弟,子淵這番詢問也暗藏深意,雖說子淵拜師孔聖最早但是跟隨孔聖左右的時間卻沒有這年齡最小的子游時間長,子游年幼時就常伴孔聖十年時間之久,對儒家思想上的造詣非常高深。
隨著大師兄子淵的詢問,其余八人的目光皆看向了年齡最小的子游身上。
面對眾位師兄的目光子游神態自然,並沒有被眾人的目光所影響,微微一笑「大師兄心中早有定意,我與大師兄的想法一樣,其實在很久以前我陪伴師尊的時候師尊就已經算到了華太師的孫兒會進我浩氣學堂!」
「哦?師尊的意思是?」眾人听到孔聖早就算到此事不由眼前一亮,只有大師兄子淵神態依舊似乎早就知道孔聖算到今天此時一般。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學習到深處以後自然有能力觀星相知天機,只是孔門十哲還沒有到達這一層次,但是孔聖卻有這樣的能力。
「師尊有言,華家小子得人皇賜名華生,國師批命算卦,本身就有大氣數,此子可能關系到大夏九州的根基命脈,而且對我們儒家也是一次機遇,讓我們務必要把握在手中。」子游淡淡的說道。
「什麼?子游師弟你說師尊預言那華家小子關系到大夏九州的命脈?」伯牛听了子游的話十分震驚,若是此話是子游說出來的,子游的這些師兄估計都不相信,但是這話確實孔聖說出來的,就由不得他們不信了。
孔門十哲都深知大夏九州的根基命脈就在于九州鼎之上,而儒家也花了多年的時間才跟九州鼎有了一絲的聯系才能在大夏九州之中一直昌盛到現在,孔聖所言華家小子與大夏九州根基有關言下之意不就是與九州鼎有關聯,若是如此儒家得到了華家那小子的話,就算朝廷禹皇有意打壓儒門子弟,也影響不了儒家在大夏九州的根基,可見華生對儒家的重要性。
「師尊當年卻是說過此話」面對伯牛師兄的質疑,子游斬釘截鐵的說道,一眾師兄听到子游斬釘截鐵的語氣便不在懷疑而是默默的思考起來。
「師尊當年還說遇到華家小子的時候用八絕琴音考驗,若是此子通過考驗便收入學堂,若是經不起考驗就放棄此子。」子游接著說道。
這次听到子游說了這句話就連一直不動聲色的子淵也微微的皺了皺眉頭。其余幾人更是不可思議的看著子游。
子夏性格直爽不饒彎子的說道「師尊這又是何意,既然華家小子跟九州鼎有關聯應該好好培養才是,為什麼師尊還要用八絕琴音考驗,當年就算是子游師弟也是在成年之後靠著儒家文化才能闖過八絕琴音,我們更都是二十歲之後才能闖過,這華家小子才多大?十歲有余。若是萬一受不了琴音的話不就變成痴兒,若是華太師得知不就有理由全面向我們儒家開戰了麼?」
華太師十年之中之所以還沒有將儒家拿下缺少的就是由頭,因為此時儒家正替朝廷教化萬民,佔據了大義的名分莫說華太師拿儒家沒有辦法,就連禹皇也不行。
而孔聖此舉若是失敗的話,不就送了華太師對付儒家最好的借口麼?眾人實在想不通既然孔聖已經算到華家小子與九州鼎有關,為什麼還要冒險用八絕琴音考驗這麼危險的事情考驗華生。
「好了,眾位師弟既然師尊早就有所安排,我們就不要揣測師尊之意,子游師弟考驗華家小子之事就由你去吧,各種權衡師弟要好好把握。」子淵接著子夏的話直接對子游說道。
隨後子淵的身體慢慢的從房間中消散出去,其余八人微微的向子游點頭稽首後,身影也慢慢的消散而去,房間之中只剩穿素白色長袍手中把玩著一塊通體翠綠的藍田石,喃喃細語「玉是好玉,卻不知道如何雕琢了,師尊你可難為到我了。」
翌日清晨陽光格外明媚。
昨日一場大雨似乎去除了京都城所有的污垢一般,年方十歲的華生拖著他幼小的身體已經來到了京都北郊處,原本華生只知道浩氣學堂處于京都之中卻不知道具體位置,好在浩氣學堂的名氣實在太大,只要略微一打听就知道浩氣學堂的具體位置。
北郊草木叢生、鳥語花香四周景色怡人無不透露出勃勃生機,華生卻沒有一絲心情欣賞而是拼命的趕路,昨夜淋了一夜大雨,華生的身體被冰冷的雨水侵蝕了透骨,華生靠著強大的意志一直朝浩氣學堂的方向走去。
僅僅十歲的孩童,從小受盡了欺凌為了不讓母親傷心難過,每一次的欺凌都是他獨自忍受著,每次都是咬著牙、僵著骨的忍受,因為他堅信總有一天他會靠著自己的實力奪回一切他失卻的尊嚴,就是靠著這股的意志,華生拖著他病怏怏的身體來到了浩氣學堂外。
「先生,我是來報名加入浩氣學堂的!」臉色發白的華生看著浩氣學堂大門左側錄入處一位身穿素白色大袍的年輕人用稚女敕的聲音說道。
「哦?小兄弟你的臉色怎麼這麼蒼白?」白衣年輕人看著華生蒼白的臉龐關心的詢問到,隨後一只寬大的手模了模華生的額頭,另一只手已經抓住了華生的手腕替華生把起了脈搏,儒家思想涉及到了很多東西,神農一族消失之後會醫學的人已經很少了,隨後儒家孔聖就開始傳播醫學,儒家弟子不說醫術有多麼高超,但是把脈診斷還是會些的。
「風寒入體,體內蒸燒,必定昨夜那場大雨所致,身體如此情況還能堅持到浩氣學堂,看來此子當真與我儒家有緣?」那素白色年輕人不是孔門十哲中的子游還會是誰。
就在子游為華生把脈之時華生已經暈倒在了子游的懷中,子游看著暈倒在自己懷中的華生惻隱之心油然而生,隨後就將華生抱起向浩氣學堂後山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