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八十九章 球探報告(上)

中國青年隊的主教練楊樂,在英國考取了職業足球教練員執照,之前的履歷顯示沒有帶過任何職業隊,僅僅是帶領過一支學生球隊,之後成為助教隨中國女足參加過北京奧運會,接著成為中國女青主教練,並且率隊在亞青賽決賽中戰勝我們的女青奪冠。

奪冠後楊樂被任命為中國男青主帥,率隊打了亞青賽預選賽並且以全勝戰績出線,之後率隊在日本打了多場友誼賽,但是那支球隊包含了多名非國青球員,當時的拉練球隊中僅有十一人入選了這次中國國青的大名單,當時在橫濱他們曾經和我們的國青隊、國少隊兩次交手,取得了一平一勝的成績。

翻看楊的職業生涯,他沒有固定喜好的陣型,4312、4231、4321、442都是他經常使用的陣型,他是一名根據對手和自己排兵布陣的教練,但是在我看來,他的陣型都是4312的變種,是以4312為基礎,然後根據不同情況做出變化,總之不論他使用何種陣型,都非常強調中場球員的站位以及球隊的層次感。

戰術上楊的基本戰術就是防守反擊,不論面對何種對手他都是以防守反擊為主。

中青隊目前已經進行了五場比賽,在常規時間內取得了三勝兩平的不敗成績,在常規時間內總共打進十三球丟了三球。

中青隊雖然打進十三球但是並不代表這支球隊火力十足,相反他們的進球集中在幾名球員身上,而他們也是以防守為主,並不會在進攻中投入太多。

雖然中青隊的整體戰術是防守反擊,但是他們在每場比賽中的具體表現有又有很大區別,中青隊首場比賽面對沙特是一上來采取比較主動的打法,在取得了優勢之後轉而防守。第二場比賽面對敘利亞,中青隊則是全場處于守勢,第三場比賽面對泰國隊,中青隊則主動進攻,打了一整場的攻勢足球。

第四場比賽面對朝鮮隊,中青隊在開場之後比較保守,二三十分鐘之後轉而開始進攻,第五場比賽中青隊面對烏茲別克斯坦隊則全場處于被動挨打甚至未做任何還手,我得出的結論是這支球隊有進攻的能力,但是進攻能力不強,而中青隊的主教練楊正是考慮到這樣的原因,所以每一場比賽都會針對不同的對手做出調整,在特定的時間發起進攻,而其他時段他們則會非常保守,乃至完全放棄反擊。

至于楊喜歡在什麼時段發起進攻這並不好說,但是縱觀五場比賽,楊的球隊在下半場的表現要好于上半場,看起來楊是一名非常擅長在中場休息時做出改變的教練。

我注意到,楊很喜歡把球隊隊長叫到場邊面授機宜,而通常這樣的時候中青隊在場上的戰術就會作出一定的改變,但是有的時候他和隊長說完,球隊又會按兵不動,我猜想楊一定是在比賽之前就布置好了整場比賽的走向,然後根據場面來作出調整,楊把隊長叫來,會向他們下達變還是不變的命令。

中國隊的進攻手段比較單一,往往通過右邊前衛武磊的突破傳球和前衛球員張稀哲的調度來完成,這兩名球員也是他們的明星球員,球隊的進攻主要是從右路發起,他們的邊後衛王彤有一定的助攻能力,通過邊路突破傳中尋找機會是中青隊進攻的主要手段,張稀哲是球隊的大腦和組織核心,整個中青隊的中前場都需要他來調度,然而中青隊很少在中路進行傳球配合,這支球隊在前場的傳遞比較簡單,往往球是由張稀哲經手後再傳遞到邊路。

中青隊的左路則相對保守一些,雖然中青隊的左後衛也有很強的助攻能力,但是除非在特定的時間段,也就是中青隊攻出來的那段時間,中青隊的左路才會更多的投入進攻,大部分時間內中青隊的左路則是保持攻守平衡。

中青隊這次只帶了兩名前鋒,前鋒譚天澄有非常明顯的速度優勢,而另外一名前鋒朱建榮則同中國大多數前鋒特點一樣,譚天澄的速度優勢明顯然而射門技術一般,朱建榮有一定的沖擊力和頭球能力,但是腳下技術同樣一般,中青隊這兩名前鋒的能力不算太強,盡管他們現在都排在射手榜前列,但是進球含金量不高。

我認為這支中青隊雖然主要通過地面配合,但是能力有限,他們的中前場傳遞比較簡單,其原因是因為球員能力不足,一旦在快節奏和高水平的對抗中,這支球隊進攻乏力的弱點很容易暴露。

正是球隊的進攻能力不足,所以主教練楊特別重視球隊的防守,中青隊的防守我認為是頂級,球隊在防守上也沒有哪一個位置上有特別出色的球員壓陣,而是依靠整體,楊強調陣型的層次感,球隊的陣型會保持的非常緊湊,隊員之間的距離保持的很好,隊員會頻繁的補位,因此球員之間相互的協防讓整支球隊看起密不透風,一旦中青隊選擇全線防守,其他球隊很難短時間內把他們擊潰。

中青隊的隊長金敬道是中國隊防線上的明星,這位朝鮮族球員如同朝鮮球員一般擁有出色的體能,他和另外一名球員彭欣力組成的雙後腰是中青隊防守的屏障,但是金敬道在防守上會出現失誤,他偶爾的插上會使他丟掉位置,這個時候他需要別人補位,彭欣力則更像一名前衛球員,這名球員有一定的傳球能力,但是對抗能力稍差,他是一名憑借意識搶球的隊員,一旦中青隊在中路防守上吃緊,主教練楊會用其他球員把他換下。

中青隊的後防線繼承了中國足球的傳統,擁有絕對的頭球優勢,他們在面對烏茲別克斯坦的比賽中在頭球上也沒有處于下風,這支中青隊在進攻中主要打地面,但是他們防守上的空中優勢不可小視,兩名中後衛一般很少助攻到前場,這是出于主教練楊的安排,這兩名球員的速度也不慢,但是他們有共同的缺點,選位存在很大的問題,而這個時候後腰球員會為他們補位。

中青隊的左後衛是一名維族球員,跑動能力積極,但是防守上顯得稚女敕,是一個突破口,而中青隊最大的突破在于他們的右後衛位置上。

中青隊這次正選的右後衛只有兩人,據我了解這兩名球員都不是真正的右後衛出身,因此主教練楊在這個位置上非常傷腦筋,右後衛王彤是後腰出身,第二場面對敘利亞被早早換下,第四場面對朝鮮隊又出現失誤,第五場主教練楊則選擇讓王彤放棄進攻,這可能是一個無奈的辦法,然而王彤不助攻,中青隊的右路進攻就要大打折扣。

中青隊的另一名邊後衛身材過于矮小,比我們國家隊球員長友佑都還要矮小,因此從中後衛改打了右後衛,盡管他是一名防守強于進攻的球員,在邊後衛的防守上強于王彤,但是他在身體對抗上的弱點讓主教練楊不敢輕易使用他,而另一方面來講使用他就要犧牲王彤的助攻能力。

盡管中青隊的右路防守存在很多問題,但是真正利用好這一點的球隊不多,敘利亞隊和烏茲別克斯坦隊在這一路實際上沒有取得什麼明顯的成效,只有朝鮮隊從這邊兩次創造出得分機會,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

中青隊的主教練楊的換人調整整體來說比較果斷,而且每一次換人都是根據場上形勢來換,既有主動換人,也有被動換人,並不是僵硬的套路化的換人,調整的時間每場也不一,從小組賽開始,楊的幾次換人都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半決賽對烏茲別克斯坦隊點球大戰前更換門將更是受到奇效,所以中青隊的主教練楊是一名非常擅長臨場調整的教練,這一點非常值得注意。

這一支中青隊的體能狀況非常好,對抗和拼搶非常積極,但是球風更干淨,在場上非常避免吃牌,而是轉而采用一些不容易拿牌的犯規動作,在防守上非常注意不會給對手太多的定位球機會,球隊整體來講對控球率不是非常重視,但是對個別時段的控球非常重視,特別是中後場的控球是球隊變化節奏的主要方式,而這支中青隊也不像之前的中國球隊高舉高打,僅僅是面對東南亞球隊泰國隊的時候采用了打高球的戰術。

另外,這支球隊對定位球的防守非常重視,看得出來是精心演練過,但是球員往往不能在每一個任意球的防守上都保持注意力集中。中青隊的主教練楊曾經利用任意球戰術率領中國女青戰勝我們,但是這一次中青隊的進攻任意球都是選擇常規的戰術,還沒有使出任何奇招。

我的評價︰這支中青隊防守強于進攻,如果堅持防守反擊是一支非常難參的對手。

我的建議︰用壓迫式的防守阻礙中國隊的進攻,重點盯防幾名核心球員,要利用好中青隊的防守失誤,必須要抓住中青隊右路的防守漏洞給予致命一擊。

需要注意的核心球員︰武磊、金敬道、張希哲。

球隊短板球員︰王彤。

日本青年隊的主教練布啟一郎是讀完了球探山本昌幫的報告,山本昌幫表面的身份是日本國內一家雜志的自由撰稿記者,實際上則是一名為日本各級別國家隊服務了八年以上的專業球探,中青隊本屆亞青賽的每一場比賽,山本昌幫都會出現在看台上。

布啟一郎放下了山本昌幫的報告,他還要準備晚上同澳大利亞隊的半決賽,而這之前他已經看完了朝日新聞對昨天中青隊賽後新聞發布會的報道,也看完了由日本記者拍攝並翻譯的新聞發布會錄像,現在他需要做的是帶隊戰勝澳大利亞隊然後同中國隊會師決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