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正文 第四章 一球成名

第四章一球成名

楊樂的家鄉是首都北京市東南部的通州區,此時北京的奧運氣氛已經很濃了,在飛機場,楊樂買了一份《體壇周報》,一份《足球報》,一本《足球周刊》,對他來說,這些就像多年未見的老友一般,不過目前他沒有心情去仔細看,因為很快他就要面對他的父母。

楊樂的父母皆是商人,商人最大的本質就是唯利是圖。

而此時關于中國足球一個關鍵詞便是杜伊科維奇。

目前關于杜伊科維奇有很多種說法,而不管哪一種說法其實都只是一種消遣,影響只是即將出征奧運的中國足球又多蒙上了一層陰影。

「爸爸媽媽也是為你好,中國足球已經這麼臭了,你還當什麼教練呀,你沒听你大伯說嗎,中國教練老老實實掙不到錢,你願意靠收黑錢過日子嗎?你在英國老老實實的讀書從事你的法律專業,不樂意就回來幫我們做事,正正經經立立正正的多好」,楊樂母親的話也很有道理。

「我想當教練不是為了掙錢,中國足球沒有你說的那麼不堪。」楊樂多少顯得孩子氣。

「哎呀,你是不知道,你大伯知道你這個想法後,氣的跺腳啊,他平時沒少和我們說中國足球的丑事,很多事情你也知道的,這一行太多黑幕了,而且他這樣說了,你要當足球教練,他是一點也幫不了你的。」楊樂的母親也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我沒有想過要他幫我什麼」,孩子氣的口吻都很堅決。

「算了,我是勸不了你,等你爸爸回來再談吧,」想吃什麼,很久沒吃過中國菜了吧,我親自去準備。

楊樂對足球的認識正是因為他的大伯,那個時候他大伯還只是一個體育老師,而他大伯那時候已經是一個地道的球迷了。

「為什麼他們那麼多人要爭搶一個球啊,每一個人都發一個玩不就好了嗎」,才上小學1年級的小楊樂對此十分不解。

那個時候他的大伯是不耐煩的,每一個球迷看球的時候都是不耐煩的,一方面他會和你講很多自以為是的觀點,另一方面會不屑于回答他認為很低級的問題。

也許是那個時候足球比賽和很多少兒節目有所沖突,小楊樂對足球產生了莫名的反感,這一點使他和他的大媽堅定的站在了一邊。印象中他大伯從來不會對他大媽發脾氣,只有一次他大伯憤怒的摔了遙控器沖他伯母嘟囔了不知道些什麼就摔門而出。

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所在的班級和隔壁班因為一次半期考試發生了激烈的矛盾,說起來是班級與班級的矛盾,但是實際上可以說是班主任與班主任的矛盾,事情由什麼而起呢,原來楊樂所在的三班半期考試數學平均分力壓了隔壁二班將近3分,從以往戰績來看,平均分相差1分以內為正常,但是超過了1分就會很讓人難為情了,而這種3分的情況更是讓人難以啟齒。巧合的是兩個班的班主任都是數學老師,更巧合的是這次考試的題目是三班的班主任出的。中國人一向都是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于是一種說法開始蔓延起來,三班老師漏題給了學生。這樣的說法既然傳出,那這個事情也就定性了,沒有爭議的發生了。小學沒有周考月考,期末考試時幾個月之後的事情了,雖然君子報仇,幾個月不晚,但是兩個班主任抬頭不見低頭見,幾個月漫漫長夜又如何度過?終于大家商議進行體育比賽,另決高低。可是隨之又產生一個問題,就是三班歷來接力賽就不遜二班,不打無準備的仗,沒有百分百把握,二班班主任如何敢兵來將擋?就這樣,傳統的接力比賽取消,取而代之的是足球比賽,童叟無欺。

現在仔細回想呢,楊樂所在的三班數學成績領先三班可以說有理有據,因為他們最近一個月都沒有上過體育課了,體育老師總是有事、生病、請假,而他們的班主任總是無償的為其代課,如果不是有一定的年齡差,很難不讓人以為體育老師同班主任有什麼。這樣不計回報的奉獻自然而然的換回了3分的優勢,可是面對這場足球比賽,一個月沒有上過體育課的三班就顯得有心無力。

足球比賽之所以童叟無欺呢,就是它所體現的身體素質,並不是簡單的說長得高,跑得快,所以不是籃球運動員和長跑運動員就可以隨便統治這個項目。而三班在接力賽最主要的女同學優勢又蕩然無存,這場男孩子之間的游戲讓二班男同學再擺月兌了女生這個拖油瓶後一下子精神煥發,看起來他們勢在必得了。

那個時候的楊樂呢,數學成績就好的不行了,但是個頭呢就比其他同學矮至少半個腦袋,最要命的是,雖然團隊積極性相當高,每一次運動會都要報幾個項目,但是總是長期包攬倒數前三名,用其體育老師的評價就是,跑的不快,跳的不遠。

對足球的方案並不能熄滅楊樂為了班級奮斗的火焰,主動請戰的他也榮幸的成為了三班的替補隊員,他認為替補隊員用詞不當,秘密武器,那個時候熱播一部動畫片,片尾曲是直到世界末的盡頭,「秘密武器」你懂的。

小學生的足球比賽大體就不用詳細去描述了,因為其除了基本規則是和足球相同,誰進球,誰得分以外,基本結合了當時校園里最流行的「斗雞」、「拔河」等運動的精髓。球場上已經分不清球員和球了,只能用兩伙人來形容,一伙人同一伙人的戰斗。

那個和三班班主任好像有某種關系的體育老師並沒有對三班有任何偏袒,相反二班學生和他接觸更多明顯距離更近,除了判罰上略微偏向二班,更難能可貴的是作為裁判的同時兼顧為二班排兵布陣可以說相當好的在兩個對立的角色中完成了轉換。

上帝給你關上了一扇門,自然會想辦法給你打開一扇窗。顯然二班所有球員都是不夠運的人,盡管有很多次他們伙人都在「肉搏中」取得了上風,但是卻和得分插件而過,因為視乎場上所有「球員」都沒有明白立足腳是什麼意思,這樣對他們來說可以用手踫球的守門員簡直就如同噩夢一般了。

年幼的楊樂當時在場邊即使撿球就已經熱血沸騰了,這種技能簡直與生俱來,每個人都有,他最苦惱的是為什麼平時不像大伯學個一招半式,哪怕是習得九牛一毛,此刻也可以大顯神威。

「楊樂,你上去踢踢看。」班主任可能從沒有想過這次頭腦發熱的決定足以「載入史冊」。

對于楊樂來說,他所觀察到的局面是兩個不規則的園追著一個規則的點在一個長方形的區域內移動,而他當時最大的問題是,第一,他更不上園移動的速度,第二,他無法擠進圓的中心去接近點。

之前為了這一場比賽,其實班級上是召開過一次班會的,在中國,開會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唯一辦法,班長在班會上做出了激情洋溢的發言,其中就闡明了他是球隊前鋒的觀點,當時的楊樂听的雲里霧里,只記得他被分配成了自由人,其實他當時很想問什麼是「前鋒」和「自由人」,至于「後衛」這個詞他好像明白,現在回憶這段故事,他最清醒的是班長沒有安排他去踢「接應二傳」。

楊樂的初戀說起來可以算是小學二年級,當時班上轉來一個新同學,當然肯定是女同學,對楊樂來說,這個女同學簡直「驚為天人」。可惜個字矮小的他在哪個「公平合理」的年代理所當然的坐在第一排,而相對比較高的女同學則坐在了中間排。這種設定,年幼的楊樂是接受不了的,那個時候的規矩是換座位橫排間流動,但是豎著是不準移動的,唯一的機會就是每學期開學的時候,所有同學可以忘記上學期的先後順序自己任意搶一把「交椅」。楊樂作為第二個來到教室的「優秀學生"f非常果斷的選擇了按兵不動,對他來說搶個前排不是目的,他唯一的任務就是接近他心目中的女同學。

今時今日,女同學站在拉拉隊陣營中為全班自然也包括楊樂加油,而楊樂作為一個自由人他覺得他需要做的就是更加的靠近球門,當時少不更事的同學都不明白他為什麼會把頭牌的位置讓給一個眼鏡而選擇坐中間,沒有人知道他的動機就像現在沒有人理解他為什麼不去追著球搶竟然選擇區球門附近打望。

似乎從足球運動發明以來,這所小學就沒有人知道當足球不知道往哪里踢時就選擇往對方球門里踢這個道理。也好像連體育老師也不明白足球最危險的區域不是在中場附近糾纏而是在對方球門附近。小楊樂的這一舉動在當時可以說是填補了那所小學三年級以下足球比賽歷史的一個空白。

球場上得每一片草皮都在發生激烈的拼搶,在那個煤灰場的年代,這段話並不能合理的帶入,但是戰斗一直在繼續。皮球永遠像一個受氣包一樣被人踢來踢去卻踢不出那兩個不規則的圓,體育老師非常適宜的采用了英超的執法尺度讓比賽不易被打斷,這一切的外因都推動著本場比賽走向一個皆大歡喜的結局,以和為貴。

一個20塊錢的火車頭足球在運動中,首先受到了球員給他的動力,緊接著受到空氣相對的阻力,同時還要受到地球的離心力所困擾,如果當時的技術手段能夠達到為一場小學三年級足球比賽錄像的話,我們就可以找出為什麼足球會飛向楊樂的原因,可惜時代受限,在苦也都苦了孩子嘛。

球再飛來這一刻,楊樂可以說是極度緊張的,如同第一次看到奧特曼變身對他來說都是銘記終生的時刻。他第一反應時用手去擋,但是下意識他又覺得不能這樣做,他想用臉去接但是理智阻止了他,終于他做出了當時來說最聰明的決定,他突然轉身,球硬生生的打在了他的背上,他只記得他當時穿了兩層衣服,至于球為什麼在擊中他背部之後沒有彈太遠他就不記得了,但是那一刻,他轉過身之後在小學三年級足球比賽沒有越位規則的情況下,他獲得了一次寶貴的單刀機會,他帶球向前,接下去只需要一蹴而就。

形容中國足球有很多詞,盡管都是貶義詞,但是最傳神的一個字就是「臭」,我們討厭一個人說他「壞」說他「丑」,討厭一樣東西說他「差」說他「爛」,但是形容中國足球卻多了一個詞,就是「臭」,引申而來就有了「臭球」的說法,有人說這個的由來是因為有「好球」,所以對應的就有了」臭球」,那為什麼不稱呼為「壞球」、「差球」?所以中國文字博大精深,不必深究,但是之所以能踢出「臭球」很大的原因是因為某個隊員「腿軟」。

「腿軟」是一個很曖昧的詞,這里還是用一種更端莊的說法就是楊樂他關鍵時候踉蹌了一下,具體到什麼程度呢,就是他馬上就要單膝下跪給守門員請安了,而對方門將呢好像也第一次處理這種情況稍顯得準備不足。

「出來」,人群中的喊聲夾雜著男孩子女孩子不同的聲音,具體落實到頭上就不知道是誰喊的了,楊樂認為其他誰喊的並不重要,最要緊的一定是對方守門員選手听到了他心目中「女同學」的喊聲,破釜沉舟,棄門而出。這樣他就失去了天災軍團所擁有的「高地優勢」,也就是說除了他能用手,多佔一層,並無其他優勢,此時楊樂和他的勝面是四六開。

上回說到楊樂就快單膝跪地請安,然後事事就是難料,發生很多事情,真的誰也不想的,對方門將竟然像一般同他做出了類似的動作,那麼這樣一來情況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關系已經不是小燕子同老佛爺請安,而是變成了關二哥和劉大哥互拜,這一拜,報國安邦志慷慨,建功立業展雄才。

這樣雙方在互相叩首後也不知道是誰踫到了皮球,但是誰都沒有改變球的方向,這樣球從對方門將的「小門」,端莊一點的說法是兩腿之間穿過。以一種勻速直線運動慢悠悠的滾進了由兩層磚外加幾個書包堆成的球門內。

接下去發生的就很難用文字去描述了,當時楊樂同班學習成績最好的小紅,並不是說每個班學習成績最好的都叫小紅,但是當時他們班學習最好的陳小紅同學後來在作文里是這樣描述的︰

「整個球場沸騰了,老師和同學們擁抱成了一團,楊樂同學像勝利返航的水手一般接受著全班同學的歡呼。楊樂同學眼楮里泛起了喜悅的淚光,而我們的班主任也流下了激動的淚水」。這段話未免不盡不實,因為楊樂說他絕對不會掉淚。

這是他的一個小小的一步,但是確實是他所在小學三年級足球水平的一個大大的一步。如果你在那個年代模仿小虎隊的穿著,模仿郭富城的發型會背批評稱跟風、追星、盲從,那楊樂所在小學三年級二班的模仿絕對是一種技戰術水平上得進步。

比賽還沒有結束,這句話是櫻木花道說得還是仙道說的感覺無從考證了,但是三年級二班在很快的模仿了楊樂所開創的楊樂流戰術後,真的是發起了潮水般的猛攻,陣地終于從長方形的中間轉移到了一邊。

陳小紅同學後來在作文里是這樣描述的︰

「二班同學發起了一浪高過一浪的進攻,我們班的球門前是風聲鶴唳(注︰當時陳小紅同學使用的是拼音)。型好我們的守門員姜大為同學高接低擋發揮神勇才力保球門不失。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老師和同學們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里。」

反正比賽的最後結果是三班憑借小楊樂的一個進球以一比零取得了生意,至于陳小紅同學的作文還有最後一段,但是文風太過浮夸,用詞難免令人惡心,這里也就不再復述了,只談談隨之而來所造成的結果就是

第一,楊樂拋棄了其大媽。堅定不移的站在了他大伯這邊。

第二,她心目中的女同學並沒有因為他的神勇表現對他有任何的另眼相看,相反她對同班的姜大為同學開始表示莫名的好感。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