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文喝道︰「來得好!」
「擎天筆」斜斜上擊,竟硬架迎上!
「當」!的一聲大響起處,「儒漢」武文已踉蹌退出三步,一條右臂也震得酸疼欲裂。
于凡因是由上而下,在形勢尚略佔優勢,饒是如此,他也被震退一步,方才穩住身形。
二人此時都已明白,對方功力深厚,不可輕敵。于凡首先口中輕叱一聲,身法突然一變,短金棍帶起一片勁風,呼呼轟轟,,似巨瀑倒懸般,滔滔不絕的向向武文全身攻到,這正是當年「百變閻羅」震驚江湖的絕技之一,「短金棍法」。此棍法的特點,完全是走剛猛凌厲之招,且招式奇詭莫測,循環使用,生生不息,只要一招出手,其余各式便源源不斷跟上,非困得對方精疲力盡,絕不停止。
只見此刻那短金棍上,所帶起之勁力,已攪得周遭空氣,旋回激蕩,發出陣陣刺耳嘯聲!
好個「儒漢」武文,毫無俱怯之意,他不慌不忙的把手中那支「擎天筆」幻成一條匹練似的銀光,光滑中,筆肩急顫,又化成無數光圈,東圈西點,帶著「吱吱」異響,與于凡各呈能耐,斗在一起。
二人功力,堪稱高絕一時,只見金虹如龍中,閃挪著一條銀色電光,皆以無比的快速,來回翻騰,筆、拐所帶起的勁風,吹得立于丈外的「醉漢」劉飛鴻,衣衫飄飄,飛舞不已。
劉飛鴻雙目圓睜不瞬,緊張而驚懼的注視著場中這驚天動地的龍虎之斗。
瞬息間,一百招已過去了,二人出手忽然慢了起來,僅只虛虛一觸,便立刻撤招換式,有時招出一般,又實時收回。
一旁的劉飛鴻經驗何等豐富,他一見之下,已知此時才是二人決勝負的真正關頭,他全神貫注的凜視著,竟緊張的額上汗珠滾滾而下,右手不自覺的已將他自己的兵器「無極棍」拔出,屏息以待,為老大掠陣。
場中的「儒漢」武文,此刻正使用他三十六式筆法中,最犀利無匹的三招之一,只見他身形穩立如山,「擎天筆」向左右連連點出招,手肘一挫,筆尖忽然抬起,幻成無數銀星,疾刺對方之眉心鼻準,招式奇詭,變幻莫測。
但見于凡冷冷一笑,頭微微後仰,左掌抬翻,奇快的在身側劃了一個圓弧,右手短金棍急出,顫成圈圈金光,急指武文上盤九大要穴,他又同時左右出腳齊飛,踢向武文身側空間!此招正是「百變閻羅」嫡傳「短金棍法」中,威力最強大的一招,此招一出,任是對方如何招架躲避,皆不能全然閃開。
因為即使要躲得過短金棍之攻擊,亦閃不出那如電似的雙腳,如後躍躲避,則那短金棍必又如影隨上,如左閃或右挪,必又恰好遇上那可實可虛的兩腿,而敵人攻出的招式,卻可化解于自己左手那招的絕高柔勁中。
雙方各使出看家本領,招法雖然凌厲,但卻僅是比擬作勢,並未發出全部內力。
「醉漢」劉飛鴻一見于凡使出絕招,心中突然一震,大喝一聲,躍入場中,但他身子尚未落地,忽然=聞一聲長嘆。「儒漢」武文,已棄筆就地,道聲罷了,雙手一負,淒然無語。原來剛才與于凡必掌力,內力相觸,武文但覺對方似乎比自己略微強了一籌,且又未能完全躲開于凡的那招,因此才知難而退,甘拜下風。
于凡一收手中兵器,目光閃處,已然瞥見武文滿臉悲戚,負手站立,眼神中流露出一股奇異的神色,那時一股滿心憤怒,卻又無可奈何的淒涼神韻啊!
這武林中萬人敬仰的倔強老人,此刻卻顯得如此衰弱與頹唐。
他的長須顫動著,啞聲道︰「于幫主,老夫兄弟學藝不精,今日栽在閣下手中,自吳怨言,江湖尚講究一個‘義’字,老夫兄弟既不能為泉下故友復仇,又羞于苟且偷安,處此逆境,夫復何言?閣下盡可趁此為令師雪仇,但請裁決,老夫等絕無怨言。」說罷,雙目突睜,神色肅穆莊嚴。
「醉漢」劉飛鴻亦單手持棍,滿面正氣凜然。
「天地雙老」果然不愧一代豪杰,雖然此地敗于敵手,仍自神威懾人,不可輕侮。
于凡見狀,心中不由欽佩萬分,長笑一聲道︰「二位言重了,武林中文,比試過招仍是常事,況且二位是為了故友之事,並非與在下恩師,結有仇怨,此刻雖有勝負,但卻不是所言般言重,二位何輕易言死,二位若不服今夜之戰,在下可于皖北于山隨時候教,言止于此,有緣再會。」一言才畢,于凡身形微拔,已穩坐馬上,蹄聲得得里,單人獨騎,已消失于無邊夜色中。
痴立的「天地雙老」不由相視如笑,黯然無語。
且說于凡騎在馬上,腦中不由思潮起伏,他想到︰武林中高手紛出,自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遭遇截擊,天幸恩師默佑,得保無恙,但不知今後這坎坷的人生旅程,還有多少磨難與困擾在等候自己。
突然,在那被憂郁充塞的腦海中,不知不覺的幻凝出一個如花似玉的清柔臉龐,他不由綻開了一絲微笑,是了,只有這純真無邪的少女,才會給自己莫大的慰藉,但她能忍受得了這無盡的相思之苦嗎?能堅強不屈的伴隨自己,度過這艱辛歲月嗎?
暮色漸退,他邊想邊騎,一路疾奔,連夜趕路。
于凡神情索然,雙目迷惘的凝視著天邊那一抹初露的曙光,此刻,天色已經大亮了。馬兒在一片深郁的林旁停住,口中直噴白沫,顯然它已是累了。于凡一夜長途跋涉,又經過一場激烈戰斗,雖然他內力悠長,此刻也不覺微有乏意,他飄然下馬,任那坐騎隨地尋食,自己卻漫步向林中行去。
此時正當拂曉,本應有鳥雀嘰喳尋食之聲才對,然而奇怪的是這片深茂無際的樹林中,卻靜悄悄的毫無聲息,靜寂得如此空虛,籠罩著一絲使人不安的恐懼氣氛。
于凡甚至可以清晰听到自己心房跳動的聲音,深山中,十余年武技的磨練,與那過人的機知,使得他不自覺的悚然警惕了起來。雖然他外面仍然悠閑如故,然而那過人的听覺及目力,卻如蝸牛的觸覺般,敏捷的伸向四周。
然而,卻絲毫沒有發覺有異樣,他仍緩步小心翼翼的向內行去,步履輕悄得不帶一絲聲息。驀然,他全身冷冷的一顫,因為他竟發覺左邊的一叢灌木之後,有著一對呆滯而恐怖的眼楮,正微射寒光,一動也不動的凝視著自己。
那眼鏡竟是如此遲鈍與陰森,好似不帶一絲活人的氣息及神韻似的。于凡神經驟然緊張,他猛吸一口真氣,身軀緩緩地轉了過來,雙目神光如電,冷然的凝視著樹後的綠色眼楮。他冷冷開口道︰「樹後是哪位道上朋友?且請現身一見。」
一言出口,哪知對方竟然不理不睬,仍自瞪著一雙陰森森的眸子,向于凡凝望。
于凡侯了一刻,見對方不答,他不由怒火頓生,又復冷然開口道︰「相好的,再不出來便莫怪在下待之不恭了!」
豈知那人依然不言不動。
于凡冷笑一聲,突然貫注真力于右手指端,向那叢灌木之中,急彈而出,但聞「嗤嗤」連響,五縷尖銳指風,已如電般襲去。
他才一運勁彈出此內家至高勁力,驀然聞得樹後響起一陣「嘻」的尖聲怪笑,一條人影已如幽靈般出現在于凡眼前。
于凡驟見此人,不由驚得面上神色驟然一變,但他卻倔強之極,仍然是釘立在地上,毫不退後一步。
只見這現身之人,穿著一身死人入殮時的嶄新衣裳,身形顯得浮腫不堪,那一張猙獰恐怖的面孔,更是嚇人。他頂上無發,甚至已露出頂蓋白骨,而上血肉模糊,血漬斑斑,五官不分,自鼻端以上,更是血骨粼粼,無一片好皮好肉,兩只呆滯而恐怖的眼楮,卻深藏于那凹陷的眼眶中。此刻,他雙手前伸,雙目前視,膝蓋不彎,一步一跳地向于凡逼了過來!
于凡心中怦怦直跳,神經像緊拉的弓弦。
但他深受當年武林第一怪杰「百變閻羅」十年的燻陶,加上幼年所受的磨難,已養成他堅定不移的意志與膽識,其超人的定力,豈是常人所能比擬。他心中雖然是恐懼萬分,然而他仍能沉氣凝氣,面上神色絲毫不變,瞪視著這似人似鬼的妖魅。
這時,蒼郁的密林中,寂靜如死。
驀地,于凡大喝一聲,恍如平地一聲焦雷,他雙掌一圈一合,又突然翻出,剎時一陣狂飆涌出,恍如無數巨錘,向那怪物擊到。這正是「閻羅十二式」中之起手式,威力之強大,堪稱可移山倒海。
那怪物竟然不躲不閃,兩只鬼爪般的手掌,一伸一縮,亦自發出一股陰慘慘的寒風來,曙光下,但見其色慘綠,恍如鬼火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