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時間︰2013-02-17
關勝在州府衙門大宴各位水軍頭領,慰問受傷士兵,撫慰百姓,清除童貫留在城中的余孽。
關勝整備數日,不與童貫交戰,童貫空費朝廷糧草軍械,焦躁之極的他終于苦熬不住,揮師犯境。
關勝令張橫,張順二將守城,親率阮氏三雄,統兵一萬,前去破敵。
雙方依山相傍,對陣于江水旁。
馬萬里見了關勝,大怒道︰「反賊,殺我征討大軍數位將軍,今日若被我捉住,定要活剮了你!」
關勝挺著青龍偃月刀飛奔出陣,手起處,大刀砍中馬萬里腰部,翻身落馬。
關勝軍鼓聲大作,士氣大旺,關勝揮舞手中令旗,阮氏三雄三名水軍頭領這次帶的全是步軍,齊齊掩殺過去,童貫軍再次敗潰,童貫與部將約束不住。
關勝下令部下扔掉所有輜重,只允許帶「馬背軍糧」。關勝真可謂大將之才,他所謂的馬背軍糧,其實就是牛肉干,蛇肉干,糜子饃饃,馬女乃酒,關勝所讀兵書甚書,他本人也能舉一反三,旁征博引,不但學習大遼,大金國的馬步軍協同作戰的長處,還吸引蒙古兵的作戰優點,給士兵裝備上足夠七天內食用的馬背軍糧。
關勝親率大軍狂追猛打了一百八十余里,打的童貫的朝廷軍撥頭散發,爭相逃命,可謂屁滾尿流。
童貫帳下大將李明為保童貫周全,親自率軍抵擋關勝的猛烈攻勢,他不敢與關勝正面交鋒,而是讓士兵堆在前面,自己從斜刺里偷襲關勝,關勝眼光六路,耳听八方,他佯做不知,待李明從背後殺到,關勝猛然回身,舞動大刀,縱馬飛迎,嚇的那李明驚惶失措,被關勝刀起處,揮作兩段。
眾兵丁見童貫的貼身猛將都被關勝斬殺,皆例戈而走,關勝連戰連趕,投降者何以萬計。
關勝大勝收軍,令軍士暫歇,就地扎營。
阮小二問關勝還用不用回防城外大營,關勝告訴他,沒這個必要,童貫根本不敢再來!
阮小七負責往返為弟兄們運送箭支,兵刃,做完這些,他又派人收拾地上的斷刀斷劍。
換作以前,梁山軍對這些破銅爛鐵的處理方式就是直接扔掉,但天下第一鍛造大師湯隆早就告訴過他們,以後隨著梁山實力越來越大,早晚有擁兵百萬的時候!那時得需要多少支箭弩,多少桿刀槍?所以每次打完勝仗,務必將打折打爛的兵刃全送回給他,收他回爐重鑄。
打完勝仗,看著與士兵們狂舞的阮氏三雄,關勝臉上並沒有絲毫得意的神情,只躲在一棵大樹下看兵書。
「關將軍,你兵法韜略,武藝戰陣,皆不輸于當世任何一位名將,你以區區一郡之力,便大破童貫十萬大軍,真天人也!」阮小二忍不住贊道。
阮小五也起身道︰「是啊將軍!將軍何不盡出全城之兵,以泰山壓頂之勢猛攻童貫,就算他拼命抵抗,也必定死在你的刀下!」
「將軍,俺小七不會說話,敬你一碗!」阮小七端來一碗好酒,道。
關勝接過阮小七遞來的酒,一飲而盡,轉頭對阮小五道︰「兄弟有所不知,我們城中雖有一萬精兵,但戰事膠著,打敗了童貫,我們自身也在損耗,我們的一萬人戰死了三千余人,這對我們來說是個大損失,而三千這個數字對童貫的十萬大軍來說,便是小事一樁。我們和他比不起的。」
「那關大哥不是用奇計招降了三萬朝廷兵嗎?」阮小七不解道。
「那三萬朝廷兵,此時心並未完全歸附我們,我令他們守城,並由張橫,張順節制,正在于此,他們守城尚可,若是令他們外出作戰,難保不再次投降給童貫,到那時我們就麻煩了。」關勝放下兵書,道。
「還是關大哥的想的周全!等我們大勝童貫的時候,那三萬兵看我們能成氣候,也就會對我們心悅誠服了,那時再用他們攻城,便是我們真正的生力軍了。」阮小二贊道。
「對,小二兄弟說的很對,我再補充一點,朝廷三萬生力軍,戰斗力太弱,待戰事平息後,還需經我調練半年,方可成為精兵。
「報,關將軍,小人探得童貫敗退後,輜重盡失,便依草結營,兵無戰心,無意再打關將軍。看那情形,正似要退軍一般。」小嘍羅向關勝報道消息。
關勝聞報大喜,回顧阮氏三兄弟道︰「童貫無能蠢豬,累死三軍,沒有大將之才,但身居高位,唉,可笑之極!」
關勝令三人近前,對三人耳語吩咐,令他們依計行事。並再三告誡三人,宋大哥目前雖然跟以前相比兵多了起來,但仍然要盡可能的減少傷亡,因為我們底子仍然很薄。兩敗俱傷後得到的勝利,沒什麼意義。
阮小七引三千人埋伏于山北,阮小二引一千人埋伏于山南,
其余幾千兵馬由關勝和阮小五統領,直殺奔敵營。
關勝大張旗鼓,引童貫出兵來戰,童貫本欲逃,將軍王義見關勝兵少,竟然來攻,便鼓動童貫道︰「恩相差矣,恩相尚有三萬兵馬,兵馬仍十倍于關勝,他只帶這點人就敢來找死,恩相且看我斬他!」
童貫被王義鼓舞,整軍備戰,關勝軍奮力死戰,然敵眾我寡,關勝與阮小五大殺一陣,便勒馬逃命。
被勝利沖昏了頭腦的王義在馬上大笑道︰「關勝英勇無敵,卻敗在我的手上,哈哈哈!將士們,給我殺!」
關勝的後軍被王義打敗,狼狽奔逃,王義親率一萬鐵騎狠追,王義瘋狂的體會著斬殺關勝士兵的快感,連日來的大敗讓為將多年的他感覺屈辱之極,今日實在太痛快了!
王義親眼看到關勝因為著急,竟然栽下了馬,而他的副將阮小五,看了他一眼,竟然為了逃命,對關勝不管不顧!
阮小五打馬奔逃,關勝在地上對著阮小王破口大罵,王義頓覺斬殺關勝立功揚名的好機會來了,棄了眾人,縱馬直取關勝,關勝飛身上刀,也不接戰,繼續逃命。
王義手下的士兵受主將鼓舞,紛紛跟隨主將急攻,不知不覺間,王義就追趕關勝過了山澗。
阮小五點燃梁山信號彈扔向天空,阮小二和阮小七的兩路伏兵分別從攻來,關勝也回身死戰,剛才還對王義有利的形勢急劇逆轉,王義的一萬大軍被關勝軍三路夾攻,顧首不顧尾,人馬自相踐踏,阮小五所部弓箭手只管沒頭沒尾的放箭,王義大敗,一萬軍被剿殺九千。
「關勝奸賊,只會用奸計,敢與我決一死戰嗎?」王義打馬大罵。
關勝飛馬而來,直取王義,大刀與點鋼槍,一來二往,火星四濺,不出十合,關勝斬王義于馬下。
打敗王義,兩軍已經從黃昏殺到半夜,關勝令軍士不得休息,每人束草三把,把馬的腳裹上布,去掉馬鞍上的鈴鐺,不許發出聲響。
夜間,大風驟起,關勝軍合兵一處,來到童貫大營,已是三更天,隨著關勝一聲令下,眾軍一齊縱火,阮氏三雄分別兵攻擊童貫,阮小五、不停的朝童貫營寨放火箭,童貫大寨下了一場火雨,壯觀之極。
火勢沖天,童貫軍驚慌,馬不及鞍,人不及甲,只顧四散逃命,哪還有反抗的勁?
一直殺到次日天明,盡奪童貫金銀,旗幡,戰鼓,軍糧,馬匹,童貫死戰得月兌,所部二萬人,被擊殺三千,其余皆降。
關勝令收繳他們的兵器,將那堆成山的兵器令阮小二運回州府。
又令阮小五,阮小七引剩余軍隊看管這沒了兵器的一萬多降兵,帶他們回州府。
關勝只帶一百勁卒,星夜追趕童貫。
關勝馬快,撇了勁卒,一刀當先追上童貫,此時童貫身邊還有一千余人馬。
「兄弟們,給我擒下關勝!我賞他黃金十萬!」童貫叫道。
那一千余兵馬見只有關勝一人追來,便欲亂刀將他分尸,關勝匹馬單刀沖入敵陣,如入無人之境,似其先祖雲長一般,撞倒一堆士兵,直取童貫。
關勝也童貫的騎兵交戰後,大刀亂舞,童貫的騎兵紛紛落馬。
他們將童貫以人盾之術包圍起來,關勝的馬突然飛了起來,馬飛過他們的頭頂,關勝一刀劈下,童貫人頭落地,滾落道旁。
關勝以一敵千,越殺越勇,戰甲全梁上血色。
這千余兵馬終于支撐不住,爭相逃命。
畢竟他們二天二夜沒吃東西了,要血、拼也實在拼不動了。
「降者免死!逃者皆斬!」關勝立馬大喝道。
這群騎兵你望望我,我望望你,都下馬投降。
關勝的一百勁卒到了後,將他們下了兵器,帶回州府。
關勝回到濟州大堂,開倉放糧,對百姓大加恩賞。
百姓要為關勝立長生牌位,關勝道,要立就為我們老大宋大哥立,我只是他的部將,保境安民,愛民如子,也只是執行他的意思。
關勝上表宋江,言此事大勝童貫,非小弟之才,而全賴大哥洪福。
宋江大喜,為自己得到關勝這種懂得謙虛謹慎的猛將而欣喜不已。
為什麼所有的主公都喜歡謙虛的將軍?
因為這樣的將軍把功勞全給主公,主動避免讓人擁戴他,而是去自發的擁戴他的主公。說明從他本心來說,他根本不想背叛主公,這樣的將軍用著最爽。
為什麼中國所有的皇帝都有殺功臣的惡例?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宋江在沒穿越之前讀過《清史》,年羹堯打了勝仗,雍正真的很感激他,親自出行百里相迎。
雍正見將士們太過勞累,就對他們說,你們累了,請稍息一下。
結果士兵沒人動。
如果年羹堯懂事,應該立刻大罵士兵,你們累傻了嗎?沒听到陛下的話嗎?
這樣便搪塞過去了。
但不知天高地厚的年羹堯偏偏要得意的說︰「皇上不知,他們眼中,只有將令,沒有君令。」
雍正大怒,心道︰「那試試看,等我殺你全家滅你九族的時候,我看你還敢不敢張狂。」
年羹堯毫無懸念的被殺掉。
再說漢朝時韓信,劉邦與項羽決死戰關頭,日夜盼他來救,韓信忘了自己了臣子,竟敢威脅自己的主公!說得封他為假齊王。
劉邦假裝生氣道︰「大丈夫要封就封真的齊王,何必封假的呢。」
封完齊王,韓信助劉邦攻楚,得了天下後,劉邦滅韓信三族。
再說三國時楊修,此人聰明絕頂之極,連曹操怎麼出題,出什麼題,出題順序都能猜出,並且將他推理出來的試題(與曹操出的題一字不差)偷著給了曹植,助他作弊,勝過曹丕,好讓曹植被立為太子。
楊修無數次猜中曹操心意,但他還要大搖大擺的在公眾場合說出來。
這就等于在向天下人說,我楊修智商勝過主公曹操!
而曹操心里一定會覺得非常惡心,這小子這麼聰明,人們在他面前,簡直跟沒穿衣服被他看似的!
曹操終于找了個理由,殺了楊修。
以上功臣,是一定要死的,你比主公還厲害,比主公威信還高,那你讓主公把自己往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