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4章 西梁舞院第一屆畢業典禮--上諭

幾名柳家下人魚貫上台,在柳家寨外寨的主台上,一溜排開七張太師椅,這太師椅在後世是個常見的事物,可在以塌為主要坐具的南北朝,卻極為少見。

雖然少見,但也不是沒有,而且從造型上一眼能看出來這些東西的作用,新就新在,每張太師椅後,都有一桿顏色不同的大旗迎風飄揚,這般做派,卻是從所未有過了。

外寨上頓時熱鬧起來,對著幾面大旗指指點點,紛紛猜測是作何用途,有人說倒像戰陣之上的帥旗,可是今日外寨分明是盛會,怎麼會有這些刀兵之氣,而且旗上也無字號。

連帶東塔上的慕容皇後,都好奇的朝場間望去。

柳隨風帶著幾個家人,上了主台,在正中間一張太師椅大馬金刀一座,一揮手,內宅內轟然響起三聲號炮。

炮聲之後,主台兩側,唰的各豎起一面大旗,上面寫著十一個斗大的字︰

西梁舞院第一屆畢業典禮!

站在一旁的孫伯咳嗽一聲清了清嗓子,朝四周做了個羅圈揖,站直身子,朗聲道︰「諸位,諸位,請安靜,請安靜。」

今日來的人,有三成就是自家有親眷好友在西梁舞院學習的,其他也都是相關之人,自然是知道今日是柳家的西梁舞院今日第一批學生學成儀式,但具體是個什麼方式流程,柳家卻一直閉口不提。

他們哪里見過這種奇特的開場,都好奇的朝孫伯看去。

「柳家當代家主承辦西梁舞院至今已有一年,從初辦之時,寥寥數人,院所皆無,到今日天下英才濟濟一堂,均要承蒙陛下恩典,各位朋友鼎力相助,如今第一屆弟子已然至結業年限,特舉辦此畢業典禮,以報陛下天恩,酬天下友人之情,正舞院弟子之名。」

孫伯一字一句,朗聲說道︰「本次大典,共分五節,乃是上諭、建院、大演、賜名、酬賓。」

「哄!」台下又是一陣喧鬧,眾人的好奇心已經被提到老高,紛紛猜測,這所謂的五節到底都有些什麼新奇的內容。

孫伯容台下亂了一陣,才緩緩笑道︰「諸位,諸位,不必喧囂,這五節詳情嘛,老朽若是現在說了,難免沒有意思,諸位稍後便可自知。」

「現在,第一節,上諭,請皇後娘娘代陛下宣讀旨意。」

說罷,柳隨風帶頭從太師椅上站了起來,朝東塔放下單膝跪下行禮。

眾人不知是何旨意,但既然主人柳隨風都帶了頭,場間頓時跪下一片,悄然無聲。

東塔中,慕容皇後正對身邊幾個宮女和馬良笑道︰「來時陛下就對本宮說,柳家小子花樣多,說不定今日就有大熱鬧,果然不假。」

「娘娘,柳大人年紀輕輕的,就有了這般大場面,開口閉口,還把陛下和娘娘放在首位,實在是我西梁之福。」馬良想了想,接口道。

「陛下也頗為賞識他,馬良,你去宣讀陛下旨意吧。」慕容皇後點點頭道。

在眾人注視下,馬良手持聖旨,站到了東塔頂層,面朝廣場的側,朗聲念了起來。

這道聖旨頗長,馬良足足念了有一炷香時間,前半段都是褒獎,無非是柳隨風有功于國,當再接再厲之類的套話,但是後面半段卻著實令人驚訝。

旨意里說說的隱晦,但在場的都是明白人,一听頓時猜到了七八分。

西梁舞院,不知怎麼的傳到了南陳皇帝陳叔寶的耳朵里,那位南陳皇帝,喜歡的就是這聲色犬馬,鶯歌燕舞,**中幾位絕色寵妃更是此間大家,精于舞道,听聞西梁出了柳隨風這個舞中奇葩,非但舞藝聞所未聞,還創立了一所專門學舞的所謂「學院」,頓時是大為贊賞。

陳叔寶居然親自修書給蕭琮,表達了自己對西梁,對柳家此事的關注,言辭間顯得對柳家的舞蹈極為向往仰慕,恨不得背身雙翅,拋開皇帝身份前來學習,並為這個舞院的典禮專門送來了幾千貫錢的賀禮。

西梁名義上是一國,實際卻是大隋的附庸,而大隋如今和南陳看著蜜里調油,實際上明眼人都知道,天下就這兩個大國,早晚必有生死國戰。

陳叔寶畢竟不是傻子,他要是真敢來西梁,估計這輩子是別指望再回江南了,信里又說道可惜自己是一國之主,俗務纏身,但不日定要派宮中嬪妃前來西梁學習,普及天下。

西梁處于兩國之間,又沿江擁有幾處極好的灘涂江港,一旦開戰,立刻就變成兩國必爭的烽火重地。

也不知南陳那位傳聞中,沉迷酒色的糊涂皇帝是真傻還是假傻,是真的欣賞柳隨風舞蹈的文藝青年,還是月復黑挑撥西梁和大隋關系的中年大叔,無論如何,這封信,實在是一個大大的麻煩,蕭琮一個處理不好,非但不是好事,還要招致大隋國的猜忌。

西梁皇帝蕭琮也不是省油的燈,接到陳叔寶的這封書信後,只看了一眼,就原封不動,派金衣內衛八百里加急送往大隋,幾日後,這封信就到了大隋皇帝陛下楊堅的御案之上。

幾日後,楊堅一封水平極高的回信到了蕭琮手上,信里只說了三件事。

第一是給蕭琮升了官。

蕭琮在西梁是皇帝,頭戴九冕冠,到了大隋,卻只能用親王的依仗,七冕而已,楊堅大筆一揮,加了一冕,僅在自己之下。

這雖然沒什麼實質性的好處,無非就是蕭琮以後若是去大隋,頭上帽子多一條珍珠鏈子而已,但信任之意卻不言而喻。

這第二條,則是針對西梁舞院的恩旨,也是送賀禮,連南陳這樣一個外國都如此重視,大隋作為西梁的宗主國,當然不可能視而不見,于是一份兩倍于南陳的禮金,隨著這封回信,入了西梁的國庫。

除了禮金,楊堅還大筆一揮,做了筆不花錢的順水人情,把原本就是蕭琮答應了柳隨風的野水坡包括周圍的山林、江水、野地一並以宗主國的名義正式劃給了西梁舞院,作為道場。

最令人震驚的,還是回信中的第三條。

楊堅不愧是個梟雄,你陳叔寶不是要籠絡西梁嘛,我給你來個更干脆的,他信中言道,此等盛事奇舉,自古至今也未有過,不如兩國協商,三國的名義,共同正式承認西梁舞院的合法地位。

于是蕭琮這個小皇帝,就成了兩個大皇帝的中間人,又給陳叔寶去了一封信,先是表達了西梁對南陳皇帝陛下的感謝,然後轉達了楊堅的意思。

大概亂世皇帝都有個光棍的通病,你狠,我也不含糊,不管怎麼著,面子上氣勢上不能輸了,陳叔寶二話不說,居然同意了。

于是三國皇帝一同下旨,冊封柳隨風為西梁舞院院長,享公爵依仗,西梁舞院可自定官制、服飾、院禮,三國均通用,舞院弟子也可以在各國開館授徒,受官方承認和保護。

听完這道聖旨,除了寥寥幾個早知道這件事的,在場所有人都齊刷刷的吸了一口涼氣,沒想到小小一個西梁舞院,居然鬧出了這般天大的動靜。

除了異族外域,如今天下說的好听點是三國,其實就是南北兩國而已,而能得到這兩國承認並冊封,天下間只有三處。

南海紫竹林,雲夢珞珈山,武夷山藏劍窟,正是三位武聖人的道場。

天下三聖,均是親王依仗,見皇不跪,但他們都是武道立身,有驚天的本事,即便沒有任何冊封,也是三座用無數挑戰者的尸骨壘成的高聳入雲的大山,而柳隨風這個一年多以前,還默默無名的西梁小官,居然一夜間成了三國共認的公爵,名義上僅僅在武聖之下。

除了名義上的好處,在實際中,西梁舞院就可以在天下開枝散葉,其弟子也相當于朝廷命官,身份極高。

而這位年紀輕輕的柳大人,雖然未或公爵爵位,卻可享用公爵依仗,相對于武聖的親王依仗,只是一線之差。

眾人再看柳隨風的眼神里,就有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味道,有後悔沒有早些深入結交的,有羨慕的,有不解的。

當然也有幸災樂禍等著看柳家出丑的。

那基本都是**。

「臣謝恩!」

柳隨風卻不管這許多,哪有有好處不受的道理,齜牙咧嘴喜笑顏開的謝了恩,大大咧咧的接了聖旨,供在主台一邊,朝孫伯點了點頭,示意可以開始第二節。

「一群傻鳥。」

台下這些人的眼神柳隨風盡收眼底,這樁事說白了其實也很簡單,不過就是三個帝王間的博弈,把他推到了前台而已。

既然參與到這天下大潮中,想渾身干淨,身不沾泥、手不沾血,就能過上快活日子,那是痴心妄想,各位皇帝哥哥們用我當棋子,給了我權利,那我就好好的用上一用。

至于這里面的凶險,笑話,吃口飯還有被噎死的危險呢,什麼事的畏首畏尾,逡巡不前,在亂世中,早晚是個家破人亡墊腳石的材料。

「各位,適才三位陛下的旨意,想必各位也都听得明白了,我西梁舞院乃是天下正宗,可自定官制、服飾、院禮。」

「不是早定下了嘛,有親傳、代授、旁觀三項。」有人大聲說道︰「咱家小姐可是柳院長正兒八經的代授弟子,這可不會變吧。」

「此言不錯。」孫伯笑著點點頭,耐心說道︰「舞院初見之時,在柳家院中授課,教習少,地方小,時間也不足,因此定下這三條。這條乃是柳院長親自定下的規矩,自然不會變,諸位放心。」

孫伯年紀雖大,但軍旅出生,精力旺盛尤勝一般的壯年人,尤其一年來柳家一系列的發展讓他興奮不已,干勁十足,他滿面紅光,指著眼前身後一圈。

「諸位請看,柳家大寨已然建成,此後,西梁舞院便搬至寨中。」

「時不同,則勢不同。舞院得三國冊封,為天下正宗,又有道場,這院規規制,也該有所變化,方能于天下間便傳舞之雅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