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嘩!」台下一片喧嘩,被箱子里的事物閃花了眼。
第一口箱子里,裝的滿滿的全是大拇指頭大小的銀果子,嘩啦一聲從破開的那一面涌出來,堆成了一座小山,在陽光下閃的人眼發亮。
另一口箱子,卻整齊的擺放著幾件軍備,和一般盔甲軍刀相比,這口箱子里的軍備,只有一個特征,就是厚實!
「看到這些沒有。」柳隨風指著裝軍備的箱子說道︰「這箱子里,有五十斤全身重甲一副,十五斤斬馬刀一柄,十三石強弓一柄帶著五十支雁翎箭,還有三日的行軍干糧飲水,最後還有一面重二十斤的牛皮大盾。」
他每說一種,麥鐵柱就從箱子里取一樣出來,擺在台上,都是極重的鐵疙瘩,每一件落地,都引起台下嗡的一聲驚嘆,等到他說完,台上已經有了一排兵器盔甲。
「這些東西加在一塊,正好裝備一個士卒,除了這面盾,一共八十二斤,這種東西,我這里有整整二十套!」柳隨風朗聲說道︰
「听好了,你們的第二道選拔就在這八十二斤的事物上。」
「全部穿戴整齊,繞著校場跑上三十圈後,能開弓射箭三百步者,或持刀提盾沖擊一百步並斬斷大腿粗細木樁者,方可入我柳家軍!」
古代校場是閱兵之處,大多修在野外,雖然西梁小國,小校場面積卻不小,一圈下來,有將近一公里的路程。
柳隨風話音剛落,台下的鄉民們和炸了鍋似的就開始紛紛議論起來。
而那群破落武士,听到這里,卻眼里一亮,都是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
「少爺,這是不是太過苛刻了!」連孫伯都在身後為難的說道︰「就是大隋的明光騎,全身穿戴起來,也不過五十四斤,這還借著馬力。」
「明光騎又不是重騎,那種輕飄飄的騎兵,我大棍一揮,能砸翻一片!」麥鐵柱不屑的說道︰「我看行,能過選的,也勉強能在戰場上立住腳了。」
「少爺啊,你別听麥大這憨貨瞎出主意,大隋尉遲家磐石軍算是天下一等一的重甲士了,全套連上戰刀,也不過七十五斤而已,我們這般選拔,在場的只怕能入選的不過寥寥百人,剩下的那七八百人,還不鬧將起來?」
「我就是只要百人,多了哪能養得起,要是都招進來當兵,他們倒是不鬧了,我這家主先撂挑子不干了。」柳隨風回頭朝孫伯一笑︰「管家放心,我自有安排。」
管家苦著個臉無話可說,他如今是越來越琢磨不透這位忽然奮發圖強的家主了。
不等柳隨風說完,台下果然有不少人叫起來說柳大人這是為難人,早知道是這樣,就不來了,白白耽誤農事。
也有說,官府坑害老百姓的。
「不錯!這條件是難了些,所以嘛」柳隨風也不去搭理台下的人,轉而指著另一口裝滿錢的箱子說道︰「覺得自己不行的,可以早早退出,或者在選拔中落選的,都能領一份銀子,也算是本官新官上任,各位大老遠的路趕來捧我的場,在下的一點謝意。」
「好了,見著我身後站著的兩位了吧,要走的,去這位孫管家那里領銀子,回了家,替我向家里父老帶著好,不走的,就跟著這位麥將軍,他會給你們分派隊伍,領取軍備,一個時辰後,校場演武選軍!」
說罷,柳隨風拋下台下叫嚷的鄉民們,自顧自的蹬蹬蹬下了閱兵台,領著幾個家將到校場內一處準備去了。
柳隨風這般安排,自然有他的想法。
冷兵器時代的軍種,無非就是馬步兩軍,最多加上一個水兵,水兵需要大量的戰船和有經驗的水手,不是倉促間能湊齊的,況且如今天下,只有南北大戰之時,水軍才能真正的發揮作用,平時不過就是個閑散兵種,天天要做的事,就是吃飽肚子,摳著腳丫子在甲板上扯淡罷了。
至于騎兵,消耗實在太大,一員普通的輕騎,花掉的錢就能抵得上兩三個裝備精良的重步兵,另一方面,他前些日子在剿匪,幾乎跑遍了西梁全境,發現這地方丘陵田地極多,還有些泥水地,實在不適合騎兵作戰。
那就只剩一種重步兵了。
在柳隨風的印象中,中國歷史上最為強悍的重步兵部隊有兩支。
第一支就是戰國時候的魏武重卒。這支部隊由魏國大將吳起一手建立,在當時天下強軍無數的情況下,創下了大戰七十二,全勝六十四,其余均解(不分勝負)的嚇人戰績,生生的奪取了秦國黃河以西五百多里的土地,更在陰晉一戰,大破十倍的秦軍,把強悍的老秦人趕到了華山以西,成就了魏文侯的霸業。
魏武重卒清一色的重甲步兵,選拔的時候,士兵手執一支長戈、身上背著五十支長箭與一張鐵胎硬弓、同時攜帶三天軍糧,總重約五十余斤,連續急行軍一百里還能立即投入激戰的士兵,才可以入選武卒。
可惜由于魏武重卒的待遇太過優厚,全家不用納糧不說,還分配給最好的土地,所以人數一直不多,對于魏國也成了一個重大的經濟負擔。
但是,魏武重卒鼎盛時期之強悍,卻足以當得起天下無敵這四個字。
至于另外一支重步兵部隊,比起魏武重卒來,還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也是柳隨風敢于用如此苛刻的條件選拔而不用擔心無人入選的原因之一。
這就是宋王朝的重甲步軍。
民間上對于宋王朝的評價,多在于經濟和文化,而軍事上,始終被冠以兩個字︰弱宋。其實僅僅就宋朝的重甲步軍而言,無論是裝備還是戰斗力,都是世界頂尖的。
宋軍中,一套盔甲有近兩千片甲葉,重量在四十到七十斤不等,比如長槍手,就身著六十斤的戰甲,連弓箭手都由于經常卷入近戰格斗,盔甲重量也達到了六十斤,就算是防御力最差的弩射手,也能夠在三四十斤的盔甲保護下登上戰場。
除了戰甲,宋兵還要手持幾十斤的大斧長刀上陣。
宋重甲防護力超強,又善于配合,在對抗西夏與金國騎兵的戰爭中,不止一次的給予對手重大的打擊,可惜由于政治原因,在歷史上,這支強兵聲名不顯罷了。
柳隨風在剿匪的時候,得了幾套全身重甲,看著這些幾十斤重,一般刀劍更本無法撼動的鐵拓子,柳隨風腦子里靈關一閃,建立一支精銳步兵隊伍的想法跳了出來,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這兩只中國歷史上最強的重步兵部隊,才有了校場二次選拔一幕。
「重量是夠了,盔甲卻不夠,這兵器也還要再想想。」柳隨風心道,宋軍強悍,除了防御力之外,大多來自于長槍、陌刀、大斧之間的配合,重步兵如果武器不力,不過是一堵用來擺設牆而已,就等著被一點點屠殺吧。
當然目前的重甲,起到的作用只是選拔在體力上能滿足要求的人選,而一支部隊,絕不僅僅是單純的個人力量,武器裝甲的實用程度、精良與否,訓練是否充足,後勤保障,甚至部隊存在的意義,才真正是保證這支部隊能否戰無不勝攻無不取的真正原因。
柳隨風作為統帥,這些都是他隨後要考慮的。
正想著的時候,孫伯和麥鐵柱派人來報,已經清點完畢,想走的果然佔了大半,一共有七百八十二人領了錢陸續離去,願意留下來試一試的,還剩二百零六人。
柳隨風一道軍令出帳,柳家軍第一批入伍新兵的選拔正式開始。
由于只有二十套裝備,所以在孫伯的安排下,兩百多人分成十組,每組依次穿戴整齊,上陣選拔,剩下的就在一旁休息準備。
選拔過程大約要整整兩天,由麥鐵柱和蕭長劍帶人輪番審核,柳隨風作為名義上的全場最高考官,其實只要最後在入選和淘汰的花名冊上簽個名,蓋上他的大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