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二章 北歐訪問之挪威卑爾根

「明天就按這樣的城市規劃進行展開,還是那句話,政府需要進行完善各個城市的政策運作,圍繞它來工作,蛇無頭不行,有了他們才能夠帶動真正的城市化發展。」

阿方索想到了後來的城市排名榜,每一年的城市排名榜都會引起巨大的熱議,比如說世界最佳城市排名榜,世界最具競爭力排名榜,世界經濟體最自由排名榜以及世界十大經濟排名榜等,這些榜單的出現都會引起人們不同的關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對于世界城市的指標來說,絕對是非常讓人信服的,同時,從政治上看,他絕對是具有軟實力的,因為如果在他們把這轉換了政治勢力之後,他可以把自己不太喜歡的經濟體比如說對方城市說成不自由,因為自由的城市就不會阻擋他們進行顛覆政權等言論自由了,因此在自由方面不夠完善,打了低分。還有為了給對方施壓,讓對方開放更多對自已有優勢的行業,這些榜單的來源地會催促榜單出台的時候,會指出那些國家因為行業不夠開放辦證緩慢等而不夠損失了自身的競爭力,這也是一挑。

總之城市競爭力等排行榜的出現其實就是強國管理世界的一種模式,為的就是要把其他國家對他們的經濟起到開放然他們獲利或者說得好听點就是大家互利共贏的做法。當然了,隨著越來越多那樣他們的同行出現或者人們越拉越多的指責,他們因此稍微的公正些也說得過去。還有自身的利益也決定了一切,比如阿方索所知道的就有美國三大評級公司據因為預測金融危機方面沒有任何的給力,甚至還在雷曼投行倒閉之前給其很高的評估受到了世界大多數國家的譴責和不滿,就算是美國對此也政府和民間也頗有微詞,不過在其他國家宣布對他們三家壟斷做法不滿的時候,美國卻進行了無聲的支持。可見,他們的存在還是符合本國利益最大化的。

因此,阿方索想早已經開始建設了自己的評級公司,而且還派出了重量級的人物。前首相安東尼奧和帕拉西德斯,這次,他又決定再次建設新榜單。不過這次是以《時代》雜志開始的,畢竟它已經在人們的接受範圍。然後為了維持人們心中的可比性,接下來明年的,《國家在線》也會推出自己的榜單。這樣一來的話,嘿嘿,才能夠掌握輿論的方向嘛。

12月2日,阿方索開始了對北歐國家的挪威丹麥和瑞典的國事訪問,而在此之前。他在西班牙先度過了一段愉快又興奮的日子,因為在11月25日,他的最愛,西班牙王後,英國公主終于在孕育了九個月之後誕下了嬰兒---西班牙現任國王的第一個王子,梅迪親王,馬德里公爵,安茹公爵。這是很明確地告訴大家。阿方索十三世已經把附上了王太子的位置,因為在西班牙波旁皇朝的歷史上,獲得安茹公爵的絕對是王位繼承人的象征。

從南往北,阿方索感受到了西班牙這個南歐所在地和北歐的氣溫有多麼大的差異。在南方的馬德里的時候氣溫也就是在15度左右,可是在越來越靠近的挪威,卻是已經猛地降到了5度以下。

「北歐的風光也不錯啊」

「雖然跟南歐一比。有些差距,可是已經不錯了」

「特利尼。我發現你現在對我也用上了外交語言了」轉過頭來,似笑非笑的看著特利尼道。

特利尼心里鄙視的對方一下。才道︰「錯,陛下這是在誤解我了,我那是尊敬,發自內心對陛下的尊敬和崇拜」

「算了,不管是尊敬還是崇拜,反正我最關心的還是西班牙的外交結果,這次,在挪威的國事訪問行程,怎麼安排?」這次的安排都是由外交部著手的,說實在的,阿方索對于除了幾國的首都有一些不算是真正了解的了解之外,對于其他的地方卻是陌生得很,因此他也就把這次的北歐之訪形成交給了特利尼來安排了。

「陛下將會在挪威第二大城市卑爾根著陸,然後正式的開啟挪威訪問的第一站,參觀中世紀的漢撒同盟時代的老建築。」

「等等,漢撒同盟?」阿方索對著感到陌生得很?于是不解的看著特利尼,以及這次隨同出訪的大臣有外交大臣特利尼、財政大臣查韋斯、工業大臣米蓋爾和帝國銀行央行行長前首相安東尼奧。這差不多是西班牙的小半個政府的了,好在,各自都有副手在那,西班牙也因此罩已經完善了一套政治運行體制,因此,日常運作還是在照樣運行著。

「關于著漢撒同盟,我到時候了解一些」這次說話的安東尼奧,只見他道︰「漢薩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間形成的商業、政治聯盟。漢薩一詞,在德文中是意為公所或者會館的意思。這個同盟是在13世紀逐漸而形成的,在14世紀達到興盛,加盟城市最多達到160個。1367年成立以呂貝克城為首的領導機構,有漢堡、科隆、不萊梅等大城市的富商、貴族參加,如果用來和當今哪個國家比喻的話,那麼就跟美國差不多,以聯邦的形式才出現,各個城市就是這個同盟的主體,他們聯合在一起組成一股龐大的勢力,他們各自擁有武裝和金庫大多數都是海盜和劫匪等自發組織建立的同盟。不過千萬別小瞧他們,因為他們的戰斗力非常的強,更是在1370年戰勝丹麥,訂立《斯特拉爾松德條約》。同盟壟斷波羅的海地區貿易,並在西起倫敦,東至諾夫哥羅德的沿海地區建立商站,實力雄厚。15世紀轉衰,1669年解體」

「那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解體呢」阿方索對于這很感興趣,既然對方比作了美國,那麼他也想听听這比做美國的同盟如果解散的方法。

「據說是在15世紀中葉以後,由于英國、尼德蘭、瑞典的工商業日益發展,立陶宛、波蘭聯合後逐步強盛成立了立陶宛大公國。而莫斯科公國也就是現在的俄國征服諾夫哥羅德後關閉漢薩在該城的商站,尤其是新航路的開闢,導致商業中心的轉移,漢薩同盟漸失優勢。更甚的是,德意志內部,勃蘭登堡、普魯士地位的上升,使漢薩同盟進一步削弱。漢薩同盟于1669年在呂貝克舉行最後一次會議,只有6個城市參加。此後,同盟即告解,不過以我看,最基本的原因還是因為同盟在組織上太過于松散,而又無組織性,既無憲法,又沒有文化共同性,也無成文的文明和制度機構,因此才有了解體的出現。」說道這安東尼奧也是唏噓不已,畢竟這樣的一個當時巨無霸的存在就這樣的消失了,卻是讓他們這些關心政治的人感到了壓迫感。

阿方索也是如此,身為一個國王,他當然明白,一個國家遲早有一天會有滅亡的一天,不管承認與否,萬萬歲還是千千歲,那都是糊弄人的一套,只要翻開歷史,不說人,能夠達到千年以上王朝又有哪個?可能有,可是阿方索確實沒有听說過。

「很不錯的安排,也讓我們來領略一下北歐這個巨大聯盟的風采吧,那接下來的行程呢」第一站的出現已經引起了他的興趣了,他對于接下來的形成有些期待。

「第二站將會是聖瑪麗教堂,那是天主教在那里最大的教堂,作為西班牙的國教,陛下對于對該教堂的訪問能夠更加容易獲得天主教徒們好感。」

阿方索想象也不錯,其實很多人都以為羅馬教廷在意大利王國的包圍之內就因該是屬于意大利影響了羅馬教廷,這是錯誤的,應為在影響力方面,西班牙的影響力一直以來都不比意大利少,應該是說,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三國中最大影響力的是西班牙才對,其次才是意大利和法國。當然了,這存在著競爭的事實,同時也因此,在推廣天主教的問題上,三國也有著共同的利益。因此很多時候,三國元首或者高官出訪的時候,很多都會對當地的教堂進行友好拜訪的,這不只是一種姿態,也是一種作為信徒的摯誠。

「那那之後,陛下將會正式的離開卑爾根前往挪威的首都奧斯陸」特利尼道。

「鐵路還是坐船?」這個很重要,因為很多時候,鐵路的安全性值得懷疑的,以前就有過政要在坐火車訪問中,卻因為出了故障而葬身他國的,對于這,阿方索見識過技術更加優越的高鐵之後更是對此尤為注意。好在,特利尼的回答讓他松了一口,因為,還是以西班牙的阿方索十三號帶領下的艦隊繼續推進。同時,這也看得出了挪威政府對于這次他訪問挪威的重視,畢竟並不是每一個國家都允許別國的軍艦開到自己國家首都的,當然了,英國除外,因為人家是海軍強國嘛,其他國家其他國家的軍艦去了跟人家比拼的話,那純粹的是找丟臉而已。

「陛下,看,那是挪威的軍艦!」

這時候查韋斯突然說道順著他所指的方向,果然,他看到了那由靛藍色十字架加上白色邊和周圍的紅色組成挪威國旗。

第一更,還有一個半個鐘上分推,今天也是月底,如果手中還有票的話,請投到本書上吧。接下來是北歐之旅,三國之見……)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