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178章 馳援袁紹

郭大賢部集體投降之後,黑山軍士氣大跌,許多人傳言,因為黃龍等人過于逼迫,才讓郭大賢部做出如此選擇。擔任主將的黃龍、左校、于氐根三人連連解釋,可是這種事情只能越涂越黑。許多依附于他們的小股武裝害怕被吞並,悄悄自行離開,這讓黃龍三人更是暗自心驚。眼看著局勢不妙,三人終于下定了決心,連夜撤離。

對此,曹昂表示熱烈歡迎,並派出精干部隊不斷追擊,以示歡送。經過三天接連不斷的追擊與偷襲,等到曹昂率軍返回沁水的時候,黃龍三人的本部已經不到萬人,被曹軍捕獲的俘虜也超過了萬余人。

曹昂立即將這些個俘虜移交給徐榮,讓他驅使他們加固宇峻山和香山嶺的關卡防線。至于曹昂自己,則率領主力部隊返回軹縣進行休整。

就在這時,斥候傳來消息︰河內太守張楊與黑山軍白繞、眭固所部交戰十余日,一直處于膠著狀態。據說張楊麾下大將楊丑更是被眭固擊敗生擒,張楊支付了巨額贖金才將他從黑山軍那里贖了回來。

而公孫瓚也與黑山軍呼應,接連攻破冀州北方的數個郡縣,更有幾個郡縣迫于公孫瓚的威勢,主動投降。袁紹大驚,為了取悅公孫瓚、緩和局勢,他提拔公孫瓚的從弟公孫範為渤海太守,並命令張楊向黑山軍支付大量錢財,謀求和平。

黑山軍的統領張燕考慮到黃龍、左校等人的這一路軍大敗,無法策應白繞、眭固他們,于是命令白繞接受張楊的提議,在勒索了河內郡大批糧草物資後退回黑山。

看看人家黑山軍多講信譽,相比而言,公孫範卻很是無賴。在抵達南皮、初步掌控渤海郡的兵力之後,公孫範立即背叛袁紹,統領渤海郡兵力出擊,協助公孫瓚攻破青州等地,兵勢日益強盛。

公孫瓚覺得勝券在握,便任命嚴綱為冀州州牧,田楷為青州州牧,單經為兗州州牧,並對各地配置了郡守縣令。比如說劉備,就被公孫瓚任命為平原縣代縣令。

任命書一出,公孫瓚與袁紹再無緩和的可能性。公孫瓚更是集合大軍,進駐界橋。

為了打破公孫瓚的連勝勢頭,為了穩定冀州局勢,袁紹下令全境總動員,準備與公孫瓚決一死戰。而為了集聚麾下所有的力量,他甚至派出荀諶,向曹昂請求援兵。

接到消息後,曹昂趁著荀諶還未抵達,立即召集眾將商議此事。

反正廳中都是自己人,李肅也不客氣,第一個發言道︰「主公,各位將軍,我軍剛剛擊退匈奴人,擊敗黑山黃龍軍,很是疲憊。現在袁紹又要咱們出兵相助,攻打公孫瓚。人家公孫瓚也是赫赫有名的戰將,如果公孫瓚擊敗袁紹,咱們可就成為公孫瓚所部的眼中釘、肉中刺,到時候局面很是危機啊!」

夏侯淵皺著眉頭說道︰「可咱們也不能對袁紹的請求置之不理,咱們畢竟在名義上還听從袁紹的命令。如果拒絕袁紹的請求,那咱們先前所送的糧草物資、所做出來的恭謹姿態可就都成了無用功!」

李肅冷冷一笑,壓低聲音,低聲說道︰「主公,各位大人,我建議派出一支小部隊,假托郭大賢的名義,偷襲荀諶一行,將他就地斬殺!反正咱們軍中有黑山軍的許多衣甲,絕對能做得天衣無縫。到時候,咱們可以對袁紹的請求謊作不知,反正袁紹與公孫瓚的決戰在即,他也來不及再對咱們指手畫腳。而等到袁紹與公孫瓚大戰之後,勝負已分,咱們再見機行事。」

不得不說,李肅的建議很是誘人,眾將都有些心動。不過還是有兩人心存異議,那就是曹昂和戲志才。

曹昂自不用說,知道歷史上袁紹最終戰勝了公孫瓚。而戲志才沉吟片刻,低聲說道︰「偉恭此策,雖能緩一時之急,卻不能徹底解決問題。在我看來,此次袁紹與公孫瓚相爭,公孫瓚必敗!」

听到此言,眾將嘩然,現在公孫瓚來勢洶洶,席卷各地。而袁紹卻困局冀州,怎麼可能輕易得勝?

曹昂卻輕輕點頭,沉聲說道︰「先生所言極是,我也有此認知。來來來,還請先生為眾將解惑。」

曹昂起兵以來,已經在眾將心中建立起一定威嚴,對他的判斷,眾將不敢反駁,全都翹首看向戲志才。

戲志才得到曹昂的肯定,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氣,吾道不孤啊!他咳嗽一聲,沉聲說道︰「戲某且為大家分析一下。那公孫瓚來勢洶洶,連連得勝,看似風光,卻已經走在了懸崖邊上!

往常他與外族作戰,有那劉虞在後方為他籌備糧草物資,後顧無憂。而現在公孫瓚與劉虞已經趨向對立,劉虞不再後方給他插刀子,已經算是情至意盡,公孫瓚根本指望不上劉虞的接濟,他現在消耗的全是自己的庫存。現在他雖然打下了不少地盤,也任命了不少將領,但是他的根基尚不牢固,只要吃個敗仗,依附在他麾下的各地勢力就會立即改換門庭!後方不和,根基不穩,這是公孫瓚必敗的第一個原因!

往常公孫瓚一直在幽州作戰,對抗外族。而幽州百姓苦于外族侵略之苦,寧肯遭受公孫瓚的盤剝,也支持他的大軍。而現在外族勢力或者被劉虞降服,或者被公孫瓚擊敗,已經對幽州百姓造不成多大威脅。再讓他們承擔這沉重的賦稅,眾人心中很是不滿。而新納入公孫瓚統治之下的冀州百姓,在韓馥治下一直享受著相對低的徭役賦稅,現在突然翻番加倍,百姓心中極為不滿。不恤百姓,百姓自然不會支持他,這就是公孫瓚必敗的第二個原因!

公孫瓚這個人,自恃才力,並不看重幕僚、手下,對屬下記過忘善,睚眥必報。這樣的一個人,根本得不到手下的真心效忠,也吸引不到優秀的人才效力。比如說溫酒斬華雄的關羽,現在寧肯待在平原令劉備的麾下,也不願意為公孫瓚效力。而袁紹這個人雖然優柔寡斷,但因為討伐董卓積攢起來的名聲,卻吸引了大批能臣效力。比如說這荀諶、荀攸,比如說逢紀、許攸。恃其才力,刻薄寡恩,這就是公孫瓚必敗的第三個原因!

有這三個原因,雖然公孫瓚的勢力現在如日中天,可在我看來,卻是冢中枯骨,敗亡在即。只要袁紹不輕敵冒進,與公孫瓚爭斗的時間越長,對袁紹就越是有利。而對我們來說,兩強對峙,正是咱們發展的最佳時機!

也就是說,要想讓我軍得到更好的發展,最好是公孫瓚與袁紹長時間纏斗對峙;要想讓公孫瓚與袁紹纏斗對峙,必須讓袁紹贏得一戰,收服冀州軍心民意;要想讓袁紹收服冀州的軍心民意,咱們這些名義上的下屬就該听從他的號令,貢獻一點力量,促使他打得勝仗!」

戲志才的分析極有道理,曹昂麾下眾將紛紛點頭,自此,戲志才也確立了他作為曹昂麾下第一謀士的地位。

于是,曹昂在軹縣隆重迎接了袁紹的使者荀諶一行,並當場答應出兵一事。

曹昂對荀諶說道︰雖然四縣之地剛剛擊退黑山賊和匈奴人的攜手夾攻,軍隊疲憊至極,可既然袁叔父下達命令,他這個做佷兒的一定會鞠躬盡瘁、盡力而為。

曹昂更是當場承諾,自己將親率騎兵五百、步兵兩千,前往冀州助戰。並自帶軍糧,以減輕冀州方面的負擔。

荀諶極為感動,對曹昂說道︰「早听說子修對袁州牧極為尊重,現在看來,名不虛傳。我出發之時群臣紛紛勸說,說我此行極為危險,很可能會被宵小所害。畢竟現在公孫瓚勢大,曹子修做出抉擇很是困難。可是袁州牧卻說孟德忠肝義膽,他的兒子也一定會恪守忠義,領軍增援。現在看來,果不其然!

不過,雖然子修決定率大軍出擊,但現在軹縣四地剛剛擊退匈奴人和黑山賊的進攻,必須留下充足的兵力,以防敵軍反撲!如果軹縣有失,袁盟主也將永存遺憾。這樣吧,公孫瓚所部騎兵居多,袁州牧應對起來很是吃力。還請子修率領五百騎兵前往冀州助戰,所需糧草物資、甲冑器具,由我冀州一力承擔!」

曹昂堅持了一番,但在荀諶的力勸之下,終于同意了他的請求。

于是曹昂便率領五百騎兵晝夜兼程,前往冀州救援袁紹。途徑河內郡的時候,張楊對曹昂的義舉很是贊賞,特意為曹昂提供了一百具鐵甲,以壯行色。

張楊麾下大將楊丑曾被黑山軍俘虜,對黑山軍很是痛恨。听說曹軍重創黑山賊後,心中極為高興,偷偷贊助給曹昂兩百余匹戰馬,以加強騎兵的持續作戰能力。對此,曹昂欣然接受,並回贈給楊丑一千金。只是楊丑的妻妾大手筆花錢的時候,不小心暴露內情,讓張揚暗自皺起了眉頭。

數日後,曹昂率領大軍晝夜兼程,直撲前線。在距離界橋五十余里的地方,與袁紹的大軍順利會師。

荀諶向袁紹介紹了一下軹縣的情況,听說曹昂不顧連續作戰的疲憊、拋下戰後重建的四縣之地,親自率領五百騎兵前來增援,袁紹極為感動,並數次感激落淚!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