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98章 轉戰河內

李儒沉聲說道︰「相國,您還在猶豫什麼?那袁隗咱們已經抓進了牢里,還是殺了他祭旗吧!」

董卓卻搖了搖頭,低聲說道︰「昨夜袁隗那老匹夫給我寫了封血書,願意寫信勸說袁紹、袁術,歸順朝廷。我知道他們歸順的可能性趨近為零,但如果他們拒絕歸順,我們就能把袁隗之死歸罪到他們頭上,就能把不忠不義的罪名扣到袁紹他們頭上!這袁隗,暫時還殺不得!」

董卓所說也有一定道理,而李儒雖然與他有姻親,卻也不敢再反駁。于是李儒低聲建議道︰「既然如此,末將推選幾個人信使。大鴻臚韓融、少府陰循、執金吾胡母班、將作大匠吳循、越騎校尉王瑰這幾人雖投向相國,態度卻很不明晰。如果他們忠于相國,自然會竭心盡力;如果他們圖謀不軌,那咱們也能夠掃除內患。」

董卓點頭同意,李儒又對董卓說道︰「相國,驍騎校尉曹操至今還不肯招供,前天獄卒稟報道,如果再給他用刑,性命必將不保。敢問相國,究竟該如何處置他?」

董卓嘆了口氣,沉聲說道︰「起初老夫恨不得將他剝皮抽筋,誰讓他辜負了老夫的信任!可是現在看來,這曹操卻有一副鐵骨,能夠熬刑這麼久,也算是一條漢子!就這樣吧,不用再給他上刑,讓他在牢里自生自滅吧!」

「可他的兒子曹昂如今也是十八路反賊中的成員,前段時間更是射殺了趙岑!」李儒有些不甘心地問道。

董卓大笑︰「文優啊,要有心胸,雖然曹操辜負了我,欺騙了你,可就沖他這一身鐵骨,老夫倒有與他把臂相交的念頭。何況曹昂只是個十二歲的女圭女圭,起兵也不過是為父報仇,倒也算忠孝可嘉。連袁隗咱們都留下了性命,更何況是那曹操!不說這些事了,咱們再討論下進軍方略吧。」

李儒轉念一想,將曹操握在手中,隨時可以威脅那曹昂,也就不再糾纏此事。兩人再次商議一番,不久,董卓就發布命令,派出兩路大軍趕赴前線。

其中一路,以李傕、郭汜為帥,增援汜水關,以守為主。另一路大軍由董卓親自率領,麾下有呂布、樊稠、張濟等將,前往虎牢關。另外,為了震懾關東諸軍,董卓還特意命令呂布率領數萬精銳,直撲關東諸侯營前,炫耀武功。

再說關東盟軍大營,自從關羽斬殺華雄之後,士氣大漲。張飛當即大聲叫道︰「俺哥哥殺了華雄,咱們不如就這樣殺入關去,活捉董卓,更待何時!」

袁術大怒,高聲呵斥道︰「我等大臣尚且謙讓,你一個小小的縣尉手下,怎麼敢在這里耀武揚威?!左右,給我趕出帳去!」

曹昂心中暗暗嘆息一聲,關東盟軍雖然號稱十八路諸侯,數十萬大軍,可除了寥寥幾人,剩下的全都各懷異志!

比如說,公孫瓚只是帶著親衛營來此,並沒有動用所部主力;而馬騰現在也與韓遂進行和談,前不久還給董卓進貢了不少軍馬。至于陶謙,表面上派人參加會盟,暗地里卻與董卓相勾連,基本上盟軍所有公開行動的計劃,陶謙都會派人轉送董卓一份。孔融一面高聲為關東盟軍叫好,一面派軍打擊黃巾軍余黨,根本就不派軍隊參加關東盟軍旅行團。

听到袁術的命令,立即有數名衛士沖進帳中,試圖驅趕劉備三人。大家都不願得罪袁術,根本就沒有人上前為他們求情,曹昂一看很是心寒,連忙起身說道︰「關雲長斬殺華雄,立下大功,理應受賞。張翼德雖然說些過激的話,也不至于驅逐出帳吧!再說了,盟主都沒有發話,公路叔父為何越權呢?!」

曹昂這番話很合袁紹的脾氣,他笑著說道︰「子修說的也有些道理,公路啊,豈能因為這莽漢的一句話就貽誤大事呢?!來人啊,置牛酒賞與三位壯士,讓他們披紅游營,以壯行色!」

听到他的命令,衛士們連忙退下,前去置辦牛酒。劉備站起身來,帶著關羽、張飛向袁紹行了一禮,嘆息一聲,走出帳去。

披紅游營固然榮耀,可這也是在讓劉備注意到自己的身份。就算是斬殺了華雄,自己這三人也只是有些勇力的猛將而已,根本就進不了這盟軍的決策層!而且袁紹的這個決定,根本沒有得到眾人的反對,也就是說,就連自己的師兄公孫瓚也覺得自己只是個尋常的部將而已!

過了幾天,孫堅對汜水關又精心組織了一次強攻,然後又被胡軫、李肅率軍擊退。當然,此次攻擊也不是沒有收獲,那就是大家都知道汜水關中兵力充沛,得到了洛陽的增援,已經再無短期攻克的可能性。

經過盟主袁紹的一番認真分析,再加上幾個狗頭軍師獻計獻策,大家決議進軍虎牢關。連遭重創的孫堅暫時留在原地休整生息,並協助鮑信在此扎營,防止被汜水關守將出關偷襲。至于曹昂,大家都覺得他年紀尚小,而且先前還打過一次硬仗,決定給他一個休息的機會,前去協助王匡負責河防事宜。

臨走之前,袁紹還特意找到王匡,對他低聲說道︰「公節,曹子修首倡義軍,作戰不惜氣力奮勇向前,他父親曹孟德又是我的好友,我這個做叔父的有責任照顧他。這次我安排他協助你行動,主要是覺得你做事沉穩,讓人放心,希望你給他安排個輕松的差使,保證他的安全。」

王匡沉聲說道︰「盟主放心就是,我做事,您放心。」

……

看著大軍陸續開拔,曹昂笑著對鮑信、鮑忠拱手說道︰「兩位叔父,佷兒這就去與那王匡會合,不知叔父可有什麼吩咐?」

鮑信笑著上前一步,幫曹昂整理了一上的甲冑,低聲說道︰「王匡此人,年輕時倒也算條漢子,只是現在年紀大了,似勇實怯,很少親臨戰場。反正你現在位列奮威將軍,可與他平起平坐,不用太過于客氣。而且他這段時間擺明旗幟投靠袁紹,你對袁紹又十分尊重,王匡應該不會為難你。

叔父派人打探消息,得知那王匡的主要手下有兩人,一是從事韓浩,一是都尉方悅。方悅乃是知名的將軍,韓浩雖然名聲不顯,卻也以勇氣聞名鄉里,曾自籌資金建立護鄉隊伍,保護鄉里。這兩人都是有真本事的人,你要好好跟他們相處,多學些本領。」

曹昂感激地沖鮑信行了一禮,沉聲說道︰「多謝叔父指點!」

鮑忠也走上前來,低聲對曹昂說道︰「子修啊,你現在雖然將隊伍擴充到七千余人,可論起戰力,還不如最初。既然暫時沖到最前方,你就趁這段時間將兵馬好好整頓一番。如果遇到董卓的偷襲部隊,能打你就打,打不過你就跑,前往別硬抗!」

曹昂點了點頭,記在了心里。鮑信和鮑忠又叮囑了幾句,這才率軍離開。看著他們的背影,曹昂高聲喊道︰「叔父,平安歸來!」

鮑信听到喊聲,沒有回頭,只是舉起了手中的長槍,大聲喊道︰「我大漢軍,萬勝!」

「萬勝!萬勝!萬勝!」

送走鮑信之後,曹昂便帶著幾個親信騎兵,策馬趕到王匡帳中求見。

听說曹昂來此,王匡連忙迎了出來。畢竟這曹昂現在身居奮威將軍,能夠與自己平起平坐,加上還有盟主袁紹的囑托,讓他根本就不敢怠慢。

見王匡大步迎出帳外,曹昂連忙行禮說道︰「佷兒見過叔父!」

王匡趕緊將他攙扶起來,笑著說道︰「軍中只行軍禮,賢佷不必行如此大禮!」

曹昂憨厚地一笑︰「叔父與我父都是好友,禮不可廢。」

于是兩人同時入帳,分賓主坐下。

王匡好奇地問道︰「賢佷啊,你這次過來有什麼事啊?」

曹昂向他拱了拱手,沉聲說道︰「先前盟主讓我在您帳下听令,所以我特意前來詢問我軍的布防位置,還請叔父示下。」

王匡听了曹昂的話,心中很是熨帖。袁紹的原話是讓曹昂協助王匡進行河防工作,也就是說,曹昂與王匡乃是平等的地位。而曹昂此次卻將自己放在了部將的位置,很是謙虛。

王匡笑著指著地圖說道︰「我剛剛已經頒下命令,讓韓浩率領人馬在孟津一帶駐守,讓方悅率領我軍精銳在河陽津駐守,至于我的本部人馬,則在軹縣駐守。這樣吧,听說你現在也有七千余人,就在軹關駐守,作為我本部的屏障,你看如何?」

曹昂連忙起身,大聲說道︰「全憑將軍做主!」

「好好好,不必拘謹!」王匡笑著說道︰「既然你听從我的命令,那你部糧草將由我河內郡提供。現在大軍糧草基本上是從懷縣運至沁水,再從沁水轉運到軹縣,到時候別忘了來軹縣運糧。」

曹昂連忙稱謝,又陪著王匡說了些閑話,這才起身告辭。等到他回到大帳之後,連忙召集眾將會議,準備移營之事。現在軍中已經有七千余人,加上輜重車輛,規模也算不小,轉移起來一定要做好計劃,免得混亂不堪,被人家笑話。

不過,等到曹昂等人來到軹關之後,不由得吃了一驚,上當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