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玻璃制品
圍牆工程還在繼續。
「你說,我們這樣大規模的修牆僕固渾會不會出來阻止啊?」
「應該不會,趙總王總他們讓曹延晟張神醫前去斡旋,說萬一肅州方面問及的話就稱我們是他們請來抵御遼兵進攻的法師,當遼軍進攻的時候我們在敵後做法祈求天雷助陣。」
「啊?這鬼話他們能信嗎?」
「親,當科學不能解釋的時候神棍就合法的出場了。這可是一句經典哦!目前他們還不能理解火藥的原理,迷信就是他們最有力的說服眾人的方法。」
「他們既然能想到用我們的火藥抵御遼軍進攻,想必也知道我們使用火藥肯定能抵擋住他們的進攻。所以,目前我們的處境應該相對是安全的,當然,我們也不能大意,還要時刻保持警惕。」
「方毅跟趙總林隊長他們好像已經跟僕固渾說好了,但前提是萬一遼軍進攻我們得去玉門關幫忙守關。」
「啊?就咱們這幾個人去給他們幫忙?」
「不是讓咱們上陣搏殺,是讓咱們去布陣,用他們那天看到的天雷去炸遼軍。」
「啊?真去啊?」
「曹兄,甘州急報,說遭遼兵圍攻要我肅州派兵增援甘州。」
「你才那麼點兒怎麼抽調啊?骨固咄祿呢?」
「已經出發了,骨固咄祿在肅州的兵馬就是機動預備隊除了留守軍營的以外全部出發了。可汗還命我部嚴守肅州城,隨時準備增援金塔和嘉峪。」
「咱們這邊兵力本來就不足,這樣一來就更吃緊了。」
「如果有情況只能讓老趙老林出面布他們的天雷陣了,比起三五丈高的城牆他們那道五六尺的破土牆根本擋不住遼軍的。」
「只能這樣了。」
經過數百民工近乎晝夜的輪流施工,西山坡的露天煤礦終于見到煤層了,因為目前使用量有限,決定只開啟一小部分的作業面,其余部分暫時封存。
「老王,這煤礦是無煙煤,以後做飯取暖都可以用的,你得辦法給咱弄成蜂窩煤才行啊。」
「沒問題,等耐火磚出來了給每家都砌幾個取暖爐。」
「能做出打蜂窩煤的機器嗎?」
「當然可以,做前些年那種手工的小打煤機沒問題,但前提是得等煉出鐵才成。」
「那就好,咱們不缺勞力。」
最先用煤的是磚窯和石灰窯,煤剛運到磚窯老王就命民工四個磚窯同時點火開燒,十幾個民工輪流拉動風箱,十幾個民工負責添煤扒灰,晝夜不停,磚瓦工匠和民工們繼續月兌磚坯。
旺財模著這些煤塊發愣︰這就是師傅說的石炭?跟石頭一樣還很耐燒?有這石炭以後還砍柴干嘛?這山里邊有多少石炭啊?恐怕這輩子都不用砍柴了吧?民工們也被老爺們無所不知的本領折服了︰原來晝夜不停的在山上挖土就是要挖這些黑石頭啊,磚窯過來拉這些黑石頭的時候說這東西燒起來比木材耐實多了!他們祖祖輩輩都是上山砍柴燒火的啊,這些老爺怎麼知道黑石頭可以燒呢?而且他們初到此地怎麼就知道這座山里邊幾十丈深的地方埋的有黑石頭啊?難道他們真是神仙?
河灘的石灰窯也點火開燒了,沒有多余的風箱給石灰窯送風,不過石灰窯也可以暫時不用風箱,頂多多燒一天就是了,反正又不缺煤而且石灰也不急用。
煉鐵的小高爐建起來了,就在鐵礦口北邊**百米處的小崖下,山崖被齊齊斷下,緊鄰山崖並立著兩座熔鐵爐兩座小高爐、高爐旁的地上已經用石頭砌好磚柱的地基,等磚燒好就可以建爐頂的加料平台了,碎礦石從山崖旁直接通過木制平台加入高爐可以降低勞動強度。這些只是臨時平台,按照王東林的設計,等鋼鐵出爐以後能鍛造出鋼梁架板的時候就在山崖下架設鋼筋立柱和鋼梁以加固加料平台。
煤也運過來不少,但鐵礦石還沒著落,雖說采到的也有部分礦石,但憑經驗得知含量太低不能使用。
林岩鄭之航在閑聊中得知這附近的石英砂很多,而且品質還很好,就問老趙老王能不能先燒制一些玻璃試試,于是就專門找來馬賊俘虜去拉回來幾車——既然不能煉鐵就先造玻璃!老趙的塑料大棚才能撐幾天啊?一場大風大暴雨可能就廢了,只要不是特大冰雹玻璃大棚則可以用很多年,而且以後蓋房子也需要玻璃。趙一方林岩等參考著資料指揮俘虜建起了一座玻璃窯爐;王東林宋佳等在段家堡繳獲的物資里查找芒硝純堿硝石等原材料。
反正俘虜們也都沒閑著,拉沙子燒玻璃都是正事,以後建房少不了的。
第一爐玻璃出爐了除了平整度不太理想以外別的都挺好,當然,還不是完全的無色玻璃,還帶著淺棕偏淺褐等雜色,林岩王東林等商量覺得改變一下配方比例應該能解決。平整度、薄厚不均問題也被他們用土法解決——用木材制作一架簡易壓軋機,用截好的立柱鋼管灌充上沙子充當軋輥,兩端裝上木制把手先手動轉動,等鋼鐵出爐以後再替換。
大家自嘲的說︰「挺好啊,雖然平整度光澤度不能跟現代玻璃媲美,但建造玻璃大棚絕對一流!絕對要比那幾個塑料大棚結實耐用。趕緊把大棚建起來吧,沒有蔬菜吃的日子太難熬了。」
「最好再種些草莓。」
「可惜大棚里不能種樹,能有水果就好了。」
「咱們大棚里不是已經栽上果樹了嗎?听說趙總帶的什麼種子都有。」
「哪兒啊,果樹要開春才能栽的。而且幾年後才能結果子。現在先在大棚內培育果苗,等清明前後才能移栽。」
「唉,那要等到什麼時候啊?」
「蔬菜最快恐怕也得倆月。」
「啊?再吃倆月的腌菜?我都快變成腌菜了!可憐的棒子也不知是怎麼熬過來的」
「知足吧,咱們的雞蛋牛羊肉可從沒斷過,你小子哪頓飯不是大塊的吃肉啊?」
「咱們不能搭建一座高大點兒的玻璃大棚嗎?這鬼天氣也許會把果樹苗凍死的。」
「木工廠那邊好像正在制作玻璃大棚的架子吧?過去提醒一聲做的高大點兒?」
「恐怕來不及了,這兩座大棚是我們下的料,只有兩米多高。不過下一個可以高大一些的,原定長四十寬三十米的,高度可以設置為四米,等玻璃湊齊了就安裝。」
「四米也有點兒低了吧?我以前見過的保溫大棚至少有六七米高。」
「高度足夠了,隻果樹也就兩三米高。」
「打王彪的戰利品里好像有豆子吧?不能做些豆腐生一些豆芽嗎?」
「當然可以,大家不是都在忙嘛,哪有功夫弄這些。」
「打一些豆漿也可以啊,天天的牛女乃羊女乃都膩味了。」
「一天一兩杯你保證不會膩味,誰像你啊,一天一大桶,跟沒喝過女乃似的。」
「知足吧你,咱喝這些牛女乃羊女乃絕對的純天然,一點防腐劑增稠劑都沒有。」
「趙總好像帶的有豆漿機的,還有面條機、饅頭機什麼的。」
「林隊長和王總說不讓動用這些,說電機是稀缺品屬戰備物資能用石磨代替就不能動用電機,想喝豆漿好辦啊,回頭就跟廚房說一聲把豆子泡上,石碾石磨咱都有,又不用你小子去推磨!」
石灰也燒好了,現在就等著冷卻出窯。
第一爐磚出爐了,質量挺好,旺財和那些磚瓦師傅看到自己燒出來的紅磚驚訝的下巴頦都要掉了︰磚還可以這麼燒?而且跟以前燒的磚顏色不一樣,是紅色的,以前師傅們教的制磚燒磚技術在這兒統統用不上,原先做一窯磚需要幾個月燒一窯磚燒制又需要十天,現在一天就燒好了,而且這一窯的磚放在以前的磚窯十窯恐怕也裝不完。前幾天還在納悶想那麼多人在月兌磚坯什麼時候才能燒完,現在看來磚坯月兌的再多也不夠燒。還他能不驚訝啊?
李敏求王東林︰「王總,有這麼大的玻璃能不能給俺做一個穿衣鏡啊?咱營地一個大鏡子都沒有,都是巴掌大的小鏡子。」
江小峰譏諷說︰「臭美,在這破地方照鏡子給誰看啊?」
「笨!給別人看還需要鏡子嗎?給我自己看行了吧?」
王東林說︰「行,我試試吧,水銀好像打王彪的戰利品里就有,等玻璃平整度好了就可以做,你不想用哈哈鏡來照吧?」
「哈哈鏡也不錯啊,多做幾個高矮胖瘦的哈哈鏡也挺好玩啊,現在都快悶死了。」
「別,你們好玩了,可別把民工們嚇著!」
「王總,你看能不能做一些玻璃器皿啊?以後咱三酸一堿的時候需要很多瓶瓶罐罐的,煉焦的時候煤焦油也需要容器的。」
老王說︰「郝強、李林、張滿、姜俊、張國民他們這幾天都在玩玻璃,看看,這是他們做的酒杯、器皿。熟能生巧,多練習就可以了,也沒什麼技術含量的,很好學的。」
「那你們練習的時候就多吹一些,大小都要。」
「吹玻璃是個苦力活,可以讓民工們多學習了,他們應該很感興趣的,畢竟是個技術活。多找一些聰明點兒的民工來做。」
「不能用民工的,燒制玻璃沒有什麼技術含量,為避免技術外泄起見只能用俘虜來做。回頭讓老鐘再找一些俘虜過來吹玻璃,這個他們也應該喜歡玩的。」
「咱們現在沒暖瓶用啊,能不能想辦法吹幾個?」
「應該沒問題,等過些天熟練了就可以吹雙層瓶了,回頭把貨車上氣泵改真空泵就可以了。」
「磚可以出爐了,按原計劃先建造倉庫?」
「這麼快?停火後余熱這麼快就降下來了?」
「嗯,用民工繼續拉風箱送風降溫,很快的,就是浪費點兒糧食。」
「住房,倉庫,活動室,這麼冷的天老住帳篷可不是個事兒,簡易木屋也不是長久之計,咱們得先把自己的住房解決了。還有咱們不能老是在露天商量事吧?還有太多的東西不能露天放置的。咱那資料室也太小了,大家查找資料討論問題根本就挪騰不開。就按計劃順序開工。」
「可是沒水泥沒管道沒法修下水道衛生間啊?」
「等有了鋼筋水泥再建新房,現在得先把臨時住房建起來再說,等單元房建起來後住房當倉庫用。」
「組織閑散人員開始運磚,沙子石灰一起都運過來,在計劃指定的地方開工。」
「木工那邊好像已經把房梁門窗都做的差不多了。」
「李軍張朋呢?那邊礦上好像已經不需要他們了,帶上圖紙去監工。」
「我覺得木板房就不錯啊?好像美國加拿大的木板房小別墅最多吧?」
「問題是咱這木板房也太簡陋了,當初只是應急用的,沒打算長期使用;而且咱們以燃料煤取暖木板房的防火性能太差太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