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六十一章 一朝聚散不由人

「兒臣听說這次東門族亂得時候,東門里的小主——東門族長的外孫女不在族里,逃過一劫,她既然被東門族尊稱一聲小主,自然在族里有一定的分量,如若她能和我後禹國皇室中人聯姻,那麼……」

禹晨楓並不把話說完,我卻听得腳下一軟。他這是什麼意思?

「那麼我們就能以姻親的理由先勸西遼退兵,西遼自然不會退兵,然後我們就可名正言順地借兵給東門族。」禹重道贊同道。

此刻我腦袋一片亂鳴,身體都有些搖晃。

「嗯,這個不失為一個好辦法。」禹重道贊同的嗯了一聲。

「二哥說的甚是,只是我听說東門族里除了那位小主逃過一劫外,要不被殺,要不就是被西遼人囚禁了,我們如果借兵給東門,恐怕東門也無人能指揮作戰。如果這樣,我們要我們自己遣將過去領著自己的兵打不成,那不又成了後禹國和西遼之間的戰爭了嗎,搞不好他國還會說我們是和西遼爭奪東門的地盤互相廝殺,趁機也出兵東門,這樣豈不是又是百年前的幾國混戰了嗎?」。禹承策嘲諷地道。

「三弟听我說完,倘若東門小主嫁給我後禹國一名皇親貴戚,那麼那個人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帶兵迎戰西遼。到時再派個善于行軍打仗的在內營運籌帷幄,我們必能決勝千里之外。」禹晨楓有把握地道。

「這……雖是個好辦法,但二哥難道是想親自娶了這個東門小主?在我們幾個兄弟當中你可是親自上過戰場的人。最有經驗。父皇,二哥這個辦法確實是個好方法,在我們兄弟當中二哥又是最有打仗經驗的,我看若是真要聯姻的話,非二哥莫屬。」

禹晨楓忙撩衣擺跪求道︰「父皇,瑢兒他剛小產,兒臣實不易在這個時候娶親。請父皇體諒。」

我眼睜睜看著他跪下來說他說這些話,心生生地抽疼。我最不想從他口中听到這些話啊。

「那你認為誰最合適呢?」

「大哥臥病在床自然是不行,其他弟弟們都還小也不適宜,只三弟到了大婚的年紀,且尚為娶親。兒臣認為三弟更合適。再不然還有其他的皇親。」禹晨楓從容冷靜地緩緩說著,每一個字都像在我心上劃刀子。

「父皇這……」禹承策急了。

「好了。還沒到決定的時候。」禹重道突然轉向我所在的方向「不知東門小主是否認為這是一個可行的理由?」

我看著那張老謀深算的臉,在心里冷笑一聲,故意在我面前說了那麼一大堆話,現在才來問我的意見,是真的給我發言權嗎?還不是想做個樣子而已,縱然有其它可行的理由恐怕也只能有這麼一個可行,因為他就是想在暗里控制東門。

我壓抑住憤恨怒氣緩緩地道「如若再沒有其他方法,東門月願意成為後禹國的一員。」

我抬頭看一眼禹晨楓,他肅然的優雅的側臉剛毅的盯著前方完全無動于衷的模樣,我心酸地閉眼道「沒有什麼要求。」

禹司冥上前一步「或許還有其他方法可想,如果只是缺一個合適的理由,也不急于一時做決定。臣相信定能想出其他的辦法的,請皇上給微臣幾天的時間,微臣定能……」

「冥弟住口!冥弟年少魯莽,還請父皇莫怪罪。」

「二哥,你不能對她……」禹司冥強忍著急切道,我抬眼開到禹晨楓投給禹司冥制止的眼神,心中一陣酸麻沖上鼻間。而此時禹重道臉色凜冽的厲害,完全不似剛才的淡淡然。

「冥兒,今天是魯莽了些。楓兒他平時跟你走的最近,你下去好好開導開導他,不要因為一些龐雜人事,就忘了自己的身份。」禹重道臉色不好地警告。

任誰都能听出他是話里有話,暗示禹司冥不要因為我一個外人而損了他們後禹的「大計」

「既然這是目前唯一的方法,那麼就姑且一試,既然你現在禹司冥府上就一直住著吧。」

「父皇的意思是讓這個東門小主配給冥弟?」禹晨楓試探道。我和禹司冥俱是一驚。

「正是。東門小主即是剛才說了沒什麼要求,朕想你斷然也不會有什麼異議。你們本也相識相知,日後定能舉案齊眉。」

我本以為他會把把指給他自己的親兒子,日後若幫東門取勝,好將東門暗里守衛己用,卻沒想到竟是禹司冥,慌張地看了一眼禹司冥,他也正看著我,雖然我現在唯一可以依靠的是他,但卻不想束縛他一輩子。正不知如何是好。

他突然拉著我跪下來「請皇上……」

「叡王和東門小主趕快謝恩吧。」打我們進來就沒見有什麼動靜的公良干突然插進來打斷禹司冥即將出口的話。眼神制止我們兩個。

禹司冥拉著我的手緊了緊,低下頭「謝皇上。」

我見禹司冥如此,知道再無挽回的余地,愧疚和憤恨中緩緩地低下頭「謝皇上。」

「嗯,既然這樣,一切都等你們大婚之後再行定奪。明天上朝讓軒王來請婚。朕累了,都退下吧。」

出了勤政殿。大家都各懷心事,禹承策似酸似諷地嘲笑了幾句怪笑了兩聲揚長走了。只留下我,禹司冥,禹晨楓和公良干。

下了勤政殿的白玉石階禹司冥問︰「二哥,你明知道東門月和我相熟,為何還如此?」

公良干輕輕走過來嘆了口氣「叡王,這也不可完全怪二皇子,其實一切都在皇上的掌握之中,他不過讓你們陪他把這場戲完整地演完而已。我還沒說明來意之前皇上已經知道我的來意,恐怕早在叡王爺不召而回的第一天,皇上就已經知道是怎麼回事了,他也計劃好了讓叡王爺和東門姑娘湊成一對。所以即使叡王今天不提,皇上他還會借他人之口說出。這就是帝王思想,帝王絕不做對自己不利的事情。每一個帝王都會為自己的國家做最長遠的打算爭取最大的利益,即使這樣做並非書上的正道,你也莫怪他,這就是帝王之道。」無奈嘆息了聲舉步離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