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2011年,計劃了許久,十一本想去鳳凰,結果,找到的旅伴都又不去了。找到合適的驢友真的好難。結果被好友慫恿,一起去了去了廣西桂林,不虛此行啊,我愛上了這里的水。

桂林的旅程︰2011年10月1日,象山--兩江四湖。10月2日徒步灕江--興坪古鎮--陽朔西街。10月3日疊彩山--蘆笛岩。

9月30日下午坐火車,第二天中午終于到了桂林。空中飄著毛毛細雨,當天下午,朋友帶著我們游兩江四湖——灕江、桃花江、榕湖、杉湖、桂湖、木龍湖。這些景點在市區里。桂林市是一座很奇特的城市,明明是市區,突然眼前出現一座突兀的山,讓你不知道是山在城中,還是城在山中。

踫巧10月1日下了點小雨,10月2日我們游灕江,兩岸的山間雨霧繚繞,形成了一幅「煙雨灕江」的美景。

小學課本里《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樣描寫︰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空中雲霧迷蒙,山間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連綿不斷的畫卷,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玩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桂林山水甲天下》這樣形容灕江的水,一點不為過。

灕江的水真的很清,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親眼所見。

徒步灕江五個多小時,我們走到了「九馬畫山」那里。第四十二任美國總統克林頓來華時曾到過九馬畫山。全家人听說了九馬畫山的傳說,便開始躍躍欲試起來。然而,全家人數了十多分鐘,也只數出來八匹馬來。最後,由別人講解這才找到了最後一匹馬。這時的克林頓很不服氣了,說︰「我其實看到了,只是覺得它像頭驢,就沒有數進去。」結果一回美國就下了台,當地人把這件事當做笑談,因為土話形容一個人笨時就會說「蠢得像頭驢」。當然,這件事只是剛剛好遇上了這樣一個時間而已,美國總統原本就是四年一任,而且克林頓已經連任一屆,所以這兩件事其實並沒有什麼必然的聯系,權當笑話罷了。

在碼頭,我們坐船過灕江,準備去興坪古鎮。坐了十幾分鐘的車,沿途經過了二十元人民幣背面的圖案所畫的那個地方。司機大哥很熱情,說我們拍的不專業,角度不對,于是乎,他幫我們拍了一張專業的。興坪古鎮,街兩旁是古樸的木質房子,確實是老建築,不像有些地方竟是仿古的新建築,很有味道,就是東西賣的太貴。

離開這里,我們又坐汽車去陽朔西街。陽朔最有名的要數陽朔古老的石板街--西街,街中有眾多的工藝品店、書畫店、旅館、咖啡廳、酒吧、中國功夫館,這里也是洋人聚集最多的地方,其中外國人在此開店就有20多家,被稱為洋人街。

10月3日上午我們好好休整一下,睡到中午才起來吃中飯,下午去了疊彩山和蘆笛岩。爬上疊彩山,山很陡峭,順著山體人工鋪的石階,我們拾級而上。站在山頂,可以俯瞰到整個桂林市區,風迎面吹來,我都不敢站在邊上,好像一不小心風會把我吹下去。

我們坐公交去了蘆笛岩,這是我第一次看溶洞,老版西游記曾在這里拍過水底龍宮。洞內有大量奇麓多姿、玲瓏剔透的石筍、石乳、石柱、石幔、石花,不得不感慨大自然的力量,幾百萬年的地質變遷。

這次之後,我開始思考,鳳凰,令我魂牽夢繞的地方為什麼就是去不了?我知道我只是缺乏勇氣,沒有人陪,沒錢不是問題所在。當時我就決定一個多月後的運動會,我一定要去。11月買好票,一個背包,網上查好的資料,沒有認識的朋友在那里,我就去了,這一次才是真正意義的自助游。

11月9日下午開始坐火車,又是坐了十幾個小時的火車,10日早上六點到了懷化,3個多小時的汽車,終于到了鳳凰,此時已經中午了。

我們找了一個小飯館,點了幾份當地特色菜。酸菜魚好好吃,魚的肉質鮮女敕無比,還沒有什麼刺;蕨菜炒燻臘肉,臘肉沒幾片,味道也不是太好吃。

吃完飯後,雲水間客棧的雲哥幫我們叫了一條船,我們想去沈從文墓地,當然這是來鳳凰必去的地方。沈從文的一篇《邊城》讓鳳凰為人所知,鳳凰的魂也在這里。

20元一個人來回一趟,還算劃算。船家阿哥很好,為我們唱了山歌,那嗓子相當的亮。快到沈從文墓地,阿哥說可以上岸去酒坊免費品嘗,喜歡也可以買,我嘗了一下果酒,很好喝,也適合女生,便忍不住買了一斤。

到了沈從文墓地,這里很安靜,也很樸素,沒有什麼花枝招展,謳歌頌德的東西。墓地沒有墳冢,只樹有一塊天然五彩石,石正面鐫刻的是沈從文手跡︰「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認識人。」

不遠處有一塊豎長的石碑,上面刻有畫家黃永玉為表叔沈從文題寫的碑文︰「一個士兵不是戰死沙場,便是回到故鄉。」沈從文當過兵,死後,骨灰的一部分也送回了家鄉。

11月11日,那天是光棍節。頭一天晚上,躺在客棧的床上,打開空間,一群光棍在里面鬼嚎。11日我們去了一個苗寨,欣賞了精彩的竹竿舞,上刀山,生吃紅碳等精彩的苗家節目,參觀了苗寨里為數不多的老房子,有一房子,只有一個阿婆在廚房里燒火做飯,昏暗的廚房里掛著幾串燻臘肉,整個房子也被燻成了黑色,話說這樣可以防潮防蟲蛀。

參觀完苗寨,我們去了天龍峽,走在懸崖峭壁上的棧道上,激流打擊石頭的聲音,水花相互撞擊的聲音,讓人的心一直懸著。直到走到平地上,才終于感到腳踏實地的踏實感。

下午回到鳳凰城里,我們找到了萬木齋,在那里吃晚飯,點了一份血粑鴨。吃完飯逛街,在松桂坊買了一斤臘肉,在鳳凰小郵局里買了一些明信片,蓋上「鳳凰古城」字樣的郵戳。還買了兩本沈從文的書——《邊城》《長河》,好姐妹很喜歡看書,向往鳳凰,買的送給她。

鳳凰和我想像的完全不一樣,太商業化了。沈從文在《長河》的題記中寫到︰離鄉已經十八年……表面上看來,事事物物都有了極大的進步,試仔細注意注意,便見出變化中的那點墮落趨勢。最明顯的事,即農村社會所保有那點正直樸**情美,幾乎快要消失無余……「現代」二字已到了湘西,可具體的東西,不過是點綴都市文明的奢侈品……

鳳凰已經不再是翠翠的鳳凰,但我還是想去看看那個沈從文描述的,讓無數人心向往之的地方……

不過還是有收獲的,旅行不是觀賞自然風光就是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飲食、文化。沈從文的書、山歌、苗寨、酒、美食給我留下很好的印象。最重要的是我找到了勇氣,從此我敢一個人去陌生的地方看陌生的風景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