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嵐所料無錯,孫權果然不滿足于現狀。也不知道他中了什麼邪,三天兩頭思考著用什麼計策吞並其他兩國。呂蒙莫名其妙的病死了,都督之位再次空缺,魯肅是反戰的自然不能勝任,此時想到了再夷陵之戰大出風頭的陸遜。
其實陸遜在東吳並不被太多人看好,盡管他才華出眾。在東吳的大士族家庭里面也有不少人才,但能力方面沒有人比得了陸遜。嘴巴叫喳喳的人沒本事,有本事的人總是默默不語。這讓孫權很為難,深感陸遜的關系網不行。如果大權交給他,那些大官們又不听他的,豈不是白搭?雖智慧過人可武藝平平,雖有領導才干可缺少些魄力。正當孫權傷腦筋的時候吳國太突然念叨起了孫策。自從孫策悄悄把女兒接走後,家中冷清了許多,吳國太只有天天在祠堂里念經。
經她一提孫權想到了孫策和周瑜,而周瑜在臨走前一天曾交給自己一個錦盒。他匆匆告別母親返回家中,翻箱倒櫃的找那個錦盒。步夫人路過房間奇怪的發問,「夫君在找什麼?」
「公瑾走前給過我一個錦盒,不知放到哪里去了。」孫權頭也不抬,繼續尋找。
步夫人思索了一會兒突然驚詫,「莫不是那朱紅色繪著虎像的盒子?」
「正是。夫人可見過?」他終于停下來看著步夫人。
「這……」步夫人面色為難,「前段時間育兒見到,甚是喜歡,我便給她拿去玩了。」
「什麼?」孫權大怒,深吸一口氣冷靜下來,「育兒在何處?快叫她回來。」
步夫人拉住正要沖出房門的孫權,「夫君息怒。夫君要找的是盒子還是盒中之物?」
孫權怪異的看著她,「我要的自然是盒中之物。」他要那沒用的盒子作甚。
「盒中信件我早已拿出。」說著,步夫人迅速從一個斗櫃里拿出一個包好的東西,小心交到孫權手中。
「我險些被你急死。」孫權沒好氣的說道。他將東西平方在方桌上小心的打開,只見布包中有一封信和幾張圖。看著周瑜留給他的信,眉間豁然開朗,「原來如此,公瑾推薦子敬為大都督,可擔心子敬能文不能武需一個得力的幫手。故而出一個考題,從眾武將中選出一個優異之人擔任副手。」
「考題?難道這些圖便是考題?」步夫人松口氣,還好當時留了個心眼,要女兒打開盒子留下盒中的東西。
孫權忙展開那些圖,「哦,此為軍事布陣圖,連破三陣者方為勝。」他心中暗喜,正在頭疼大都督一職的歸屬,如今有了辦法。陸遜啊陸遜,能不能說服眾人讓你擔任三軍統帥,就看你自己的表現了。
事不宜遲,孫權立刻張榜,安排黃蓋為督考官,按照周瑜圖中所示排兵布陣。本來他想讓武將們自願去報名,不過又怕偏偏陸遜不去,所以規定無論官階大小所有的將領都必須去嘗試破陣。
「如果破了這三個陣,就能擔任大都督,我等機會來了。」
「做夢吧。周公瑾擺的陣豈是輕易可破的?而且還要連破三個陣。」
「說的也是。唉,我等這樣的頭腦,如此陣勢怕是一個都難破啊。」
正如眾人所想,——破陣,就是剛剛踏近陣邊上也被亂棍打了回來。逐漸的,打退堂鼓的人越來越多,坐在高台上的孫權都開始緊張。這麼難的陣,那麼多的人都敗下來,陸遜有沒有問題啊?心里不免責怪起周瑜。
「瞧,是陸家那小子。」
「听說他大鬧了夷陵,難道他能破陣?」
陸遜一出現,身後眾將議論紛紛。「殿下。」他拱手,對高台上的孫權行禮。
孫權點點頭,「去吧。」表面上平靜如水,心里卻鼓聲雷動。
陸遜轉身面對軍陣,一手接過侍衛遞上來的軍旗。「只要將軍旗插入陣中方塔上即可。」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
只見他從容的走向軍陣一角,外層士兵擺的軍陣開始緩緩轉動。一見此情景他立刻停下腳步觀察,「好,破綻在此!」還未等眾人看清,他已經飛身沖入軍陣中。眼看他快要接近高塔,軍陣立刻啟動由五個分開的小圓陣變成五層環環相套的大圓陣。
眾人倒吸一口氣,周瑜的布陣太可怕,如果陸遜剛才止步稍慢一點,就會被陣中暗藏的「長槍」刺中。
陸遜警惕的觀察四周,手中的劍時不時要抵擋盾牌中隱藏「長槍」的攻擊。站定幾分他突然跑向左側飛起一腳踢倒了一個盾牌兵,借助著這個盾牌兵倒下的地方沖出包圍。還沒等其他盾牌兵反應過來,陸遜已經爬上了五環中心的高塔。
「好!哈哈——」一見高塔頂上飄揚的軍旗,孫權第一個忍不住站起來大聲叫好。他等待這個刻太久了,陸遜的本事果然了得。
「好小子!恭喜你破了第一陣!」黃蓋老將軍大笑著喊道。他站在將軍台上用力揮動手臂,三聲擊鼓第一圓陣的士兵迅速散開。第二軍陣出現在陸遜面前,是移動方陣而且在堆砌的盾牌兵中時不時還露出一兩個弓箭手放冷箭。
一個侍衛牽著馬走到陸遜身邊,「將軍,此陣要在馬上破解,若掉下馬則為失敗。」
「老天爺,第一陣俺就覺得好難了,這第二陣更難啊。」
「我,我第一陣輸了,真是,真是太幸運了……」
圍觀者竊竊私語著,不管陸遜是否能闖過第二關,他們對陸遜的看法都有所改變。欽佩于他的膽識和洞察力,只在短短的時間里就能發現陣法中的破綻和最弱的地方。
陸遜接過韁繩跨上馬,手中緊握著一把新的軍旗,「好,走了!」他大喝一聲,駕馭著馬兒沖向方陣。
正當孫權忙著選將時,一方的曹沖忙著鞏固邊防。經東吳那麼一鬧,國土又少了些,在三國之中處于弱勢。
他知道前朝皇帝只要待在魏國,魏國就容易成為眾矢之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回到屬于他的地方,所以同意劉備多次與劉協接觸。所謂人算不如天算,劉協竟然死活不願跟劉備去蜀國。曹沖也拿他沒辦法,曾經考慮過是否像父親曹操當年那樣,將他高高供著當個傀儡。可別說是讓劉協重新走向皇位,就是讓他入個宮都要死要活的。
他似乎也能理解,當一個普通人比當皇帝要自在得多。尤其是像他這樣曾經落過難的皇帝,過苦日子對他來說不算什麼。
魏國的根基還是很穩固的,曹家很善待皇室這些老百姓都有目共睹。況且皇室在他們心中只是個象征罷了,誰人不知實際掌握著權力的是曹家呢。而劉協不願意再回宮,曹沖也不好勉強,還是尊稱他一聲陛下。
嚴嵐根本沒有稱帝的意願,曹沖很清楚。只不過東吳的孫權就難說,不顧一切的搶奪領土已經暴露出他的野心。魏國不能不提高警惕,與蜀國聯合是最好的辦法,畢竟這兩國都是孫權眼中的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