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成就了陸遜,一把火燒得劉備毫無招架之力。正當吳軍趁著蜀軍混亂之際追趕時,諸葛亮帶著三千精兵趕到江邊,一看形勢不妙立刻在臨江兩岸架設弓弩車。大火彌漫整個江岸,老遠都能看到濃濃黑煙。
諸葛亮一邊交代侍從擺設石陣,一邊焦急的等待探子回報。
「丞相!」一名探路士兵急匆匆跑過來,氣喘吁吁道,「劉將軍他們正待趕來,張將軍腿上中箭行走不便,趙將軍斷後抵抗追兵,吳軍離此處只有幾里地……」
「你等速將弩車推到江口,待到吳軍接近時弩箭齊發。博將軍,你前去帶我軍出路口,將吳軍引入石陣之內。」在不明傷亡的情況下,諸葛亮只能是設計拖延吳軍,為蜀軍的撤退爭取時間。不過看這樣的情況他知道,結果一定相當慘烈。
張飛大腿中了一箭傷及骨頭疼痛難忍,勉強趴在馬背上沖出火海。關羽掩護著驚魂未定的劉備跌跌撞撞的往上游撤離,沿路不斷有流箭從頭頂飛過。張苞等將守在他們身邊沿路保護。
趙雲擊退了緊追的吳將立刻駕馬跟上,「玄德公,快騎上雲的馬。」見到劉備等人,他跳下馬把韁繩交到關羽手中。
劉備很猶豫,但自己的腿實在是跑不動了,加上之前遭到夜襲內心惶恐,身體極度疲憊不堪,于是只能在關羽的攙扶下爬上了馬背。原來雪白的馬身上早已被吳兵的血染得腥紅,怕馬兒害怕煙火,趙雲將馬眼用布蒙了起來。
經過一夜的奔波終于和諸葛亮的援軍會合,可是由于將士折損過多,諸葛亮不敢逗留。命令士兵對後方的吳軍發射弓弩,並在弩車內隱藏了火藥。一旦弩箭發射完,火藥會立刻引爆連成一片火牆。
陸遜趕到時著實為難了很久,火藥邊混合了油,普通的江水很難撲滅。馬兒怕火,見了就叫,騎兵根本沒辦法追。
「陸將軍,前方地勢有些怪異,我等前去探路的士兵不敢接近。」一個小將跑來向陸遜報告。
韓當見擋在路中間的火勢減小,便問,「將軍,我們是繼續追還是回去想都督復命?」原本看不起陸遜的將領如今對他的態度可謂一百八十度大轉變,就連稱呼也客氣了很多。陸遜不但熟讀兵法,而且善于用計,把劉備騙得個團團轉。
陸遜走到江邊查看一下地形,「蜀軍已元氣大傷,前方又只有一條道路。韓將軍,你先回去向都督稟報,我帶一千騎往前查看。」
「既如此,請將軍多加小心。」韓當跨上馬帶領剩余士兵返回。
陸遜帶著將領來到谷口,之間前方密密麻麻堆砌著一人多高的石墩,在石墩的深處煙霧繚繞。此處接近江水,清晨江面上會起霧按理說此處出現這麼大的霧並不奇怪。于是陸遜沒有多想,心里焦急要追上劉備要將他生擒到吳王面前,所以不听身邊軍士的勸告執意闖入了石墩之間。
才走了不到數十步,陸遜感覺前方殺氣沖天,于是停下來四下觀看。「奇怪,此處無一人一騎,怎麼會有這麼重的殺氣?」一個士兵立刻沖上前,「將軍,我父親在西川待過一陣子,听說西川人善用巫術,方才那些石墩定是那川中之人布的疑陣,殺氣是從那石墩中發出。」
陸遜冷笑道,「那些都是誆騙他人的惑術,怎麼能當真?」隨後帶領著眾人沖過河灘直下山坡。
才過山坡發現又遇石墩陣,跟著霧氣越來越濃直到前方的路都看不清楚。「將軍,前方道路實在難探,還望早些回去吧。」士兵們開始有些恐慌起來,不少人停滯不前。
陸遜見他們滿臉恐慌,心里有些憤怒,「如此膽小怎能獲勝?」他拔出劍用力揮下,一尊石墩轟然倒塌。
誰知,空中忽然狂風大作,一霎間飛沙走石遮天蓋地。身邊其他石墩突然散開,內藏數箭蹦出,凡靠近者慘叫連連,瞬間吳軍死傷無數。陸遜大驚,「我中計了!」他一邊躲避著空中飛舞的亂箭一邊往回撤退,卻發現來時的道路不見了。
白帝城中,嚴嵐與諸葛亮正對峙著,劉備和關羽跪在一旁,只留他倆站在中央。受傷的張飛已經帶出去醫治,而劉關二人等待著嚴嵐的發落。劉備未經同意私自出兵,帶去十萬人而回來一數只剩一萬多,他深感無言以對只能暗自垂淚。關羽一直沉默著,美須也被煙火燻得卷曲,比當初來借兵時更加狼狽。
「我再說一次,馬上收回八陣,不要再傷害生命了。」嚴嵐認真的看著諸葛亮說道。
「此人不除,我蜀國永無寧日。恕臣不能從命。」諸葛亮畢恭畢敬的行禮,也同樣認真的說。
「陸伯言不過是為了復興自己的士族,孫仲謀也不過是利用了他這一點。他與我國向對並非出自真心,況且孫仲謀未必會信賴與他。」
諸葛亮不贊同的搖頭,「殿下之言臣不敢苟同。遜之才能不可小視,無論他是否出自真心,只要他在吳一日,便是我們的敵人。」
「你……」嚴嵐一時失言,「我知道他用火計傷及我兵將,你很生氣。可是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八陣能克敵十萬,只要他深陷必死無疑,如此一來同樣傷及生靈。你不是曾經說過,不到萬不得已不施絕計。拖延他便可,為何還要奪取他性命?」
諸葛亮大步走向殿外,面對東方當陽之方雙膝跪下,「亮之心青天可鑒,寧可折壽,也要除去蜀之禍患。」
面對他的決心嚴嵐很是震怒,「你真是瘋了,就算你除去了陸遜,以後還有陳遜,張遜,魯遜……難道吳國就靠他一人嗎?」。
「殿下才是,為什麼如此執著于陸伯言?」諸葛亮依舊很平靜的說道。
「沒錯,我是很同情他,同情他的身世。」嚴嵐坦白的承認,她走進諸葛亮用只有他們兩人才听得見的音量說,「孔明,其實你和他一樣,一樣的身世,一樣不被認同,一樣不懈努力著。如果被困的是你,也許陸伯言也會如此堅持要讓你死吧。」
听到嚴嵐的陳述,諸葛亮怔住了,他詫異的回頭看著嚴嵐。
嚴嵐並沒有回避,而是直視著他,「你的事我一直都清楚。只是因為你想逃避,所以我也不提。阿嬌一直非常在意你,她很害怕,不知道怎麼做才能撫平你心里的傷痛。她一直站在你身後,想辦法轉移你的注意力讓你忙于應付她的胡鬧,而沒有時間去想傷心的過往。你有阿嬌的支持,可是陸伯言沒有,他唯一的伯父也去世了。你不認為他現在剩下的只有一條卑微的性命而已嗎?你還忍心剝奪嗎?」。
諸葛亮猛的癱坐在地上,不再說話。
嚴嵐嘆口氣轉過身來,只見劉備一雙歉疚的神情看著她。「玄德公,關平的死我也很難過,我不會原諒孫仲謀對蜀所犯下的罪。但是,用那麼多人的性命去交換一時的氣憤,這個代價你感覺承受得起嗎?」。
她說得很平靜,平靜到劉備感到莫名的恐懼。他知道自己錯的離譜,憤怒迷惑了雙眼失去了所有的冷靜。是他讓那麼多人枉死,此時後悔萬分連死的心都有了。「臣願以死謝罪。」說著就要拔劍自刎。
「夠了!」正當關羽想要奪取劉備的劍,嚴嵐已經搶先拍打他的手臂,劍順勢飛到一邊。「就算是死了,那些將士們也無法復活。你還是想想怎樣將功補過吧。」她淡淡的說了一句,接著看向關羽,「雲長兄,平兒不能白死,我們是要為他討回一個公道。此事交給我處理吧,你好好陪陪家人,興兒和索兒幾經變故心中不安定,還有胡氏與秀兒,需要你的陪伴……」
說到此處劉關二人早已泣不成聲,三番叩謝嚴嵐便被下屬攙扶著離去。
她回頭看去,只見諸葛亮已起身站在門口。兩人相視卻無話,諸葛亮默默跪下向嚴嵐行了君臣之禮,然後靜靜離開。
白帝城只有一個布置簡單的離宮,一下子聚集了那麼多人還是第一次。一下子屋內安靜了下來,嚴嵐陷入沉思就連趙雲走進也沒發覺。
夜間遭遇偷襲又是火攻,趙雲疲于抵抗和保護手臂多處擦傷。簡單的處理完傷勢,他很不放心的趕來。雖然不知道剛才發生什麼事,但看到嚴嵐此時的表情他也能猜到,嚴嵐心情很糟。
他不說話,不想打擾她。只是默默的站在身邊,靜靜的陪著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