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二百二十章 重炮時代 五

更新時間︰2013-04-22

從十九世紀五十年代開始,隨著一次次槍炮技術的革新,歐洲列強逐漸進入巨艦重炮時代,將東西方距離大幅拉開,更使得中國被打得一次比一次慘痛。

在火炮發言的時代,克虜伯火炮是當之無愧的主角。

從俾斯麥時代起,克虜伯家族就逐漸成為了德意志軍國主義的柱石,受到國家最高當局的垂青。恪守時間、遵從紀律、執行命令是這個家族的傳統。

克虜伯家族的奠基人正是周曉峰現在的座上客——阿爾弗雷德•克虜伯,他生產的大炮曾幫助俾斯麥先後戰勝了奧地利和法國,這就是著名的克虜伯大炮。

克虜伯大炮成名之作口徑達二百八十毫米。炮管長十余米、重四十四噸,仰角可達三十度,有效射程近兩萬米,炮彈三千米內可穿透兩尺厚的鋼板,每分鐘可發射一至兩發炮彈。

克虜伯大炮的名聲在世界近代史上幾乎是盡人皆知,而在中國的名聲尤大。鋼鐵大炮伴隨克虜伯這個外來詞進入中國後,沿襲以往對火炮命名的方法,中國人給了這種火炮一個非常威武的名字——克虜伯,字面上看起來級別要高于以往的xx大將軍。對于這個詞翻譯之妙,實在可以在中國翻譯史上大書一筆。

克虜伯在中國的出名主要當然不是它妙之又妙的譯名,而是那一尊尊鋼鐵後膛大炮。曾幾何時,克虜伯大炮幾乎就是中國海防的代名詞。

位于埃森的克虜伯公司最初不過是個小小的鐵匠鋪,干些打鐵之類不起眼的小買賣,傳到阿爾弗雷德•克虜伯手里時,只有三間茅草屋而已,幾年前他創造出了「罐鋼」,並在前年的第一屆倫敦世博會上揚名。

為了進一步證明鑄鋼的性能,克虜伯才又用這種性能極好的鋼造起了後膛鋼炮。可惜的是,他生產的火炮並沒有象鑄鋼那麼受到歡迎。

直到十多年後普法戰爭爆發,普魯士奠定了在歐洲的強國地位,也為普魯士建立統一的德國鋪平了道路。也因為這場戰爭,克虜伯一戰成名。

七十年代以後,克虜伯工廠里雇工人數激增,工廠規模成倍擴展,廠房里加班加點趕造大炮軍火,伴隨著前線轟隆隆的炮聲,阿爾弗雷德•克虜伯的腰包漸漸鼓了起來。

當時,一向對法國人看法不是很好的李鴻章目睹了普魯士大軍用克虜伯火炮打敗法國佬後,更是對德國青眼有加。從那以後,中國陸軍開始學習德國,軍火采購的中心也逐漸移向了德國,到後來甚至海軍艦船也改為向德國訂造。

在歐洲早已威名赫赫的克虜伯大炮開始一尊接著一尊地飄揚過海運到中國,成為了中國國防的骨干中堅,中法戰爭、中日戰爭、庚子之役等中國近代的重要戰爭中隨處可見克虜伯大炮的身影。

及至到了民國建立,已經在中國的國防戰線上服役了幾十年的克虜伯大炮老當益壯,依然活躍在軍閥大戰、抗日戰爭中,八一三淞滬大戰中,吳淞炮台上的國軍士兵就是操著克虜伯老炮在抗擊日軍,克虜伯大炮質量之好可見一斑。

德國貨帶給國人質量可靠,經久耐用的形象,其中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于克虜伯大炮。

而現在,趁著克虜伯火炮還沒有被重視,周曉峰早已經下定了決心要將其收歸旗下,為了達成心願,他早就想出了各種方案,至不濟,也要不惜成本促成雙方的合並。

經歷過上海手表、燕舞收音機、雪花冰箱以及樂百氏、大寶、中華牙膏、南孚、蘇泊爾、美加淨娃哈哈等眾多民族品牌被收購失去活力逐漸沒落甚至是消失最終被遺忘之痛的周曉峰,在遺憾憤懣的同時,對那些魑魅魍魎的手段卻也多少有些了解。

憑借手中龐大的資本,象克虜伯工廠現在這樣一個資本不過數千,雇員不過數十人的小企業,一旦合並,早晚都是大魚吃小魚的結局。

面對優厚的條件,相信還沒有意識到自身價值的克虜伯先生很難察覺。畢竟距離普法戰爭還有十多年,克虜伯的優良性能被認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周曉峰誘惑克虜伯的利器,比起當時那些民族品牌淪陷時洋鬼子們引那些利欲燻心的民賊入套使出的手段可要復雜得多。某些人打著招商引資的幌子用國民資產換取自己的政績和外快,無非就是以權換錢罷了。

而周曉峰為了留住人才,可是費盡心思準備了好幾套方案,不僅整理了幾項後裝線膛炮技術資料,還要線狀無煙火藥的制造工藝。要是以技術換技術還不能在合作中佔到優勢,他還有許多令人難以抗拒的優厚條件。

籌碼足夠,就不怕人不就範。

「阿姆斯特朗爵士現在試制出來的還是二十磅野戰炮與四十磅攻城炮等中型火炮,以及一百一十磅重炮,該炮在射程和準確性上都十分讓人滿意,其有效射程超過五千米,最大射程達到近萬米而他的最終目標,是百噸級四百五十毫米口徑的重炮。」

「這不可能!」

周曉峰帶給克虜伯的消息太令人震驚了,他現在研制的二百八十毫米口徑鋼炮技術都沒有完全成熟,那位爵士莫非為了成名犯了瘋病不成?

如此大的口徑,相應的裝藥量很容易造成炸膛,一般的鋼材根本無法承受。

除非是,克虜伯出品。

「據說,這種火炮采用了一種新發明的造炮技術」

勾起了客人的胃口,周曉峰適時住口。新技術無論對于那個技術狂人來說,都是無與倫比的誘惑。果然,克虜伯的表情顯示出這位日耳曼人已經失去了鎮靜。

在這個時代,各種技術不斷推陳出新,克虜伯的槍炮研究也才剛剛起步,還有許多技術細節在模索中。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對他有巨大的借鑒意義。

「國王殿下,不知道您的消息源自哪里,我希望今天能夠從您這里了解到其中的詳情,請殿下為我答疑解惑。」

克虜伯起身向主人深深鞠了一躬,一個驕傲的技術派,對于比他的成就更厲害的發明,如果不能探究明白,簡直會讓他吃不下,睡不著。

「好吧,就我了解的部分,阿姆斯特朗先生的發明其優勝之處,也就是炮身和炮彈形制的改進」

要說十九世紀五十年代以後最先出名的火炮,並不是克虜伯工廠的產品,而是英國的阿姆斯特朗爵士和軍方合作的成果。

阿姆斯特朗炮是一種大型線膛炮,在1855年由英國首先發明出來,設計者是威廉姆.阿姆斯特朗爵士。在這個時候,這種大炮自然還是一個秘密,周曉峰也不怕克虜伯去打探,對方還在研制階段,又是和英國軍方皇家軍備局合作開發的項目,想必以他的微弱實力也打探不到任何消息。

重達百噸的阿姆斯特朗炮是前裝炮的技術自然極限,也是一個時代的霸主。

其最具影響的發明是阿姆斯特朗壓縮式炮管,所謂壓縮式炮管是一種火炮炮管內膛的設計方法。即從炮膛開始相當距離的炮管內徑都是平行的,接下來大幅縮小造成所謂的壓縮,最後將內徑壓縮至最終口徑相同的平行內徑炮管中。在阿姆斯特朗炮上的設計是,身管內徑後部的6英尺左右的炮管內徑比起前面的內徑明顯小。

阿姆斯特朗火炮的炮身使用鑄鐵制造,其多層復合炮身比整體鑄造式炮身來說其重量大大減輕。因此,該炮性能遠比同時代其他種類火炮優秀。

新式的復合多層炮身。其中壓力較大的部分使用嵌入鐵環的方法來加固,炮身鐵環用以應對膛壓,提高火炮的安全系數。因為鐵環可以熱*脹冷縮(這也犯禁,無語啊),熱*脹時可以分攤膛壓的擴張,冷縮時可以抑制火炮的膛內應力。

該炮所用炮彈的作用原理和米涅彈非常類似,在炮彈上涂上一層軟鉛。這樣就可以讓炮彈有效噬合膛線並旋轉。由于是後裝炮,所以沒有前裝炮那種需要降低炮身然後要人跑到前面去裝彈的問題。彈藥裝填時間大大縮短。

當裝填完畢發射時,6英尺的小內徑可以磨掉炮彈上的鉛涂層。這樣,當炮彈開始旋轉著進入炮管的時候,其直徑就可以和火炮口徑相符。這個設計增強了密閉性,減少了膛內氣體泄露,大大增加了彈道穩定性,也提高了射程。

「一百一十磅一百八十毫米口徑阿姆斯特朗炮重約四噸,炮彈初速秒速約四百碼,其他的,就不太清楚了。」

隨口說出了一些參數,基本就是露底了,再多說,那就要招致懷疑了。

人家的東西還沒有出來,你如何就能了解得如此詳盡?

周曉峰也就是給克虜伯一個參考,讓他吸收別人的優點,以他自己都能研制出一代*器的本事,觸類旁通之後,想必完善克虜伯火炮的制造工藝進程能夠大大縮短。

他又不是武器專家,更無法提供比如垂直式鎖栓、螺旋式火炮尾栓、火炮俯仰軸、轉軸樞桿之類的設計圖紙來。

至于阿姆斯特朗火炮的缺點,他同樣沒法說出個一二三四出來,否則,那不是太可疑了嗎?

要知道,阿姆斯特朗火炮經過數年研制之後,到了1855年才被英軍正式采用,兩年之後的事,還是不要提前置評的好。

而且,這一系列火炮的成功,那也是經歷了數十年的坎坷的。從五十年代中期研制成功第一款成品之後,阿姆斯特朗爵士又花了幾年時間完善設計,並成功的設計出了口徑更粗的版本,新版本最終成為實戰用阿姆斯特朗炮。

六十年代下水的鐵甲艦勇士號上裝備了十余門阿姆斯特朗火炮,隨後英軍艦隊逐漸增加這種火炮的裝備量。

後來,因為在戰斗中阿姆斯特朗炮屢出問題,膛炮卡殼,尾栓和鎖栓破裂,各種事故引起了英軍內部對這種火炮可靠性的懷疑,英國政府隨後決定停止制造阿姆斯特朗後裝炮。

因為前裝炮技術相對成熟,可靠性好而且便宜,所以國防委員會認為前裝炮更適合戰場的需求,從而建議政府采用前裝炮。

由于采納了他們的建議,七十年代起,英軍開始撤裝後裝炮,以前裝炮代替。

直到數十年後的十九世紀末期,英軍戰艦征服者號裝備了十二英寸阿姆斯特朗後裝炮,後裝火炮才徹底成為時代的主宰。

「國王殿下,這簡直是太驚人了,沒想到我的英國同行已經遠遠走在了前面。氣密性的問題,我也是最近才找到了方法,而壓縮式炮管,我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天才的設計。」

誰也不是老子天下第一,克虜伯終于意識到,在火炮技術方面他並不是獨一無二的天才,他可以自傲的,也就是鑄鋼技術領先,在火炮設計方面,比他厲害的大有人在。

面前這位黃皮膚君主,估計也是醉心于火炮研究的內行。他能提供如此絕密級別的資料,又願意出資槍炮工廠,誠意顯而易見。

只是,在這樣偏遠的地方,又具備建立工廠的條件嗎?

要知道,建立一條槍炮生產線,並不是有設備就行了。不僅是需要相應的技術人才,還需要大量的熟練工人,再就是用于制造槍炮彈藥的鋼材、火藥。

這樣一來,還得建立煉鋼廠和火藥廠,大量的燃料,礦石以及各種原料,以克虜伯的了解,巴拉望島的工業幾乎是一窮二白——難道要從零開始嘛?

「尊敬的殿下,我听到赫爾曼先生曾經提到,您有意和我合作在遠東建立一座槍炮工廠不知道,要怎麼著手呢?很抱歉,我對于這里的情況一無所知,要是有我能幫得上忙的地方,我樂意為您效勞!」

客人釋放出適度的善意,看來這小半個時辰的熱情招待沒有白費唇舌,雖然對方沒有明確表示能投入到什麼程度,至少,初步的意向是有了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克虜伯先生,我親愛的朋友,等會你就知道,我並不是一個胡亂花錢的闊佬,不會做出在沙子上建房子的傻事。在遠東建立一座世界最大的武器工廠,在幾年以前,就是我的夢想,只是到現在,才有了這樣的條件。」

「永福,快出門迎一下,丁先生他們應該到了。」

第二更送到,四千多字大章,爽不?

兄弟們覺得爽的話,多點收藏紅票支持一下吧,那樣的話,我會拼一拼的,三更、四更還是能做到的。更多的承諾就不敢了,要知道老豬也就這速度,一小時千字,還經常短路慚愧!

隆重推薦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