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上位 布置 下

更新時間︰2013-01-26

「真是沒想到啊,這周家可藏得深!」

听到文山公絮絮叨叨交代周家的來歷,在座的都有所準備,只是有些人沒有確信罷了。今日听到周家人自己承認,心里已經有了底︰

「周家新族長連前明王袍都穿上了,這不是擺明了準備要造反嘛?各家族幾十代人相互間不是娶媳就是嫁女的瓜蔓親,打斷骨頭連著筋,藕斷絲連這是撕掰不清的了。周家這條船是上也得上,不上也得上。」

「周家老太爺向來說一不二,當了幾十年的家,現在連家主大位都讓了,此事看來不會有假!」

「恢復大明建功立業的機會終于來了,這大好江山也該輪到我們漢人坐了」

「」

面對這麼一個驚天秘聞,大家的心思各不相同,激動的,擔憂的,隨大流的不一而足。

各族幾百年生活在大熊山周邊一直太平無事,從沒有經歷過大風浪,現在一旦要打破這種平靜,有所憂慮也在所難免。周曉峰冷眼旁觀,各人的反應都看在眼里,記在了心里。騎虎難下。看上去倒是沒有人像是會反水的,還好還好!

看來*經過周文山特意挑選過的與事者,都是靠得住的人選。即便有意志不那麼堅定的,至少也不會有人向官府出首告密。謀反乃是株連九族的大罪,就是告密了,又能保得住自家嘛?

「各位尊長,周武晚輩後生,湘中雖是祖宗故地,卻諸事不明,往後還要倚仗各位長輩兄長們大力扶持了,在此我先行感謝各大家族對周家的幫助,請諸位放心,我周家絕不會辜負這份維系了幾百年的深情厚誼!」

「武父祖三代創業于海外,如今已經聚兵累萬,錢糧過億,列土稱王于呂宋巴拉望島,王號周武。且兩廣之地,我已暗伏雄兵,局面盡在掌握。今我繼承先祖故明湘王衣缽,欲申大義于天下。若我十六族合力,盡取湖湘精壯子弟不為難事。」

「湖廣南洋人口數千萬眾,三五年內,必可練出精兵十數萬,招募丁壯數十萬。如今滿清失政,天下動蕩,國運已盡。洪楊發匪不過魯莽之輩,難以長久。為今之計,我方正可積蓄力量,坐山觀虎斗,靜待時機。」

「」

「自古成大事者,必先隱忍而後發,洪武太祖以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最終成就大業,如今形勢,何其相似也?如此良機,正當聚錢糧,攬人才,興兵甲,積蓄力量,預為之備。等滿清與太平軍兩敗俱傷之時,我可一股而下,恢復大漢江山。」

「屆時,武必不吝封侯封王之賞,功臣良將畫像凌煙閣,名傳青史,流芳百世可期,爾等其有意乎?」

畫餅,是每一個成功者的必修課,洪秀全畫過一個天下太平的大餅,當了十幾年的天王,雖然最終事敗,卻也讓滿清從此急劇衰弱,其後維持了不過半個世紀便被推翻。某位愛放大炮的哈日族外號‘孫跑跑’的畫了一個大餅,結果屢戰屢敗卻依然身登大寶,也讓國家從此動蕩了幾十年。後來又有人引進了一種歐式燒餅,比國產大餅做得更有型,聞起來更香更誘人,國人趨之若鶩,結果很多吃了這種東西的人成了大頭女圭女圭。

成功從來沒有百分百的希望,打江山更是充滿了各種可能性。然而王爵之賞這樣一張大餅它看上去確實是那麼誘人,聞著也格外的香。能夠拒絕這種誘惑的人,萬中無一。大家都是凡胎,也要食人間煙火,都會有感情,有欲*望,在座的數十人自然也不是聖人,做不到無欲無求。

不管各人原本有什麼想法,在這樣的情形下也會熱血沸騰起來。從龍之功,歷來是普通人鯉魚跳龍門的最便捷途徑,這樣的機會,幾十輩子也不一定能趕上,錯過了,那就要遺恨終生。

這是一支超級潛力股,大家有幸趕上了內部認股的機會,不認購也就罷了,要掀桌子也得看別人願不願意啊。可是,不管參不參與,外人都已經認定你參與了,不搏一把,不是傻的嗎?

「願為殿下效死!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看著座下拜服的眾人,從三四十歲的中年人到七老八十歲的老者,一個個都真心誠意,沒有半點勉強,周曉峰心里不有的生起一種很荒謬的感覺。

還有什麼東西,能讓人無視長幼尊卑,無論遠近親疏無條件地服從你呢?看到連自己的老祖宗都得行大禮,讓人情何以堪吶。

「皇權,還真是一個很讓人愛恨糾結的東西啊!」

「今有湘中周氏,馮氏,李氏,陳氏夏氏等十六族,歃血為盟,誓死效忠周武王,擁戴殿下繼承湘王衣缽,續華夏法統如他日違背盟誓,天誅地滅!」

就在這大殿中,湘中以周氏為首的十六族首領訂下了盟約,從此結為‘造反同盟’,已經是一條船上的戰友了。維系他們的,除了親戚關系,多年的交情和共同的利益,還有一份天大的前程。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在南洋漢人,百越遺族與廣東地方勢力之外,周曉峰麾下的另一股勢力也已經成型。得了湘中一地親族擁戴,他距離成功便又更近了一步。

自此,他不再是無根腳的人,而是周氏家主,大明皇族後人,湘王衣缽繼承者。他雖然多少要受宗法族規約束,卻同樣也因為獲得了湘中十六族支持,人力、物力、財力都將更上一層樓,實力再度得到提升

《太祖實錄.卷三》

「咸豐二年十月初八日,太祖南歸認祖歸宗,繼承前明湘王衣缽,周氏遂遍邀各族,大宴賓客」

「太祖與群臣相約共享天下,許以王爵,眾乃拜服,歃血為盟,奉以為主。」

「」

「君臣商議,制定章程,約期起事,乃籌建湘軍十六營。」

「設周家營,營帥周文宣(字鳳丘)、營將周文遠(鳳山),其下為周義堅、周義厚、周義全、周義直、周義成等諸將。」

「馮家營,營帥馮建武,其下有馮安國、馮志平兄弟及後輩馮振忠(其女乃珍妃馮莉,小名桂兒)、馮振彪、馮振宇、馮振聲等。」

「」

「其余尚有李先雲(慶字營大帥李佑慶堂伯父)、陳忠標(太祖續妻周陳氏芷紅先祖)、劉永豐、王文寬(咸豐六年叛變被殺,隨後軍制革新改變了湘軍各營頭兵為將有的局面)、張偉新、楊新豐(開國上將楊程、楊帆、楊沫‘楊氏三雄’之父)、範旭東、趙君武、彭學理、黃健強、羅逸鳴、田湘杰(平倭將軍田鎮東叔祖父)、樊國富(仁宗朝皇後樊寧靜曾祖父)、夏元捷(其子夏鈞為第一任空軍元帥)等人各領一營,自建旗號。」

「湘軍以粵勇為骨干,整兵修武,置將官合六十三人乃君臣大悅!」

*****

第二更,一塊兒發了。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