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二章華北戰爭
土原賢二這兩天的心情非常的不好,甚至比以前關東軍不給予他支持的時候,還要不好。因為,那個時候,沒有了關東軍的支持,他雖然一直在努力。但是,就連他自己也明白,這種情況下基本上不可能在華北復制一次九一八。
但是,現在關東軍和國內都給了他足夠的支持,一度讓他覺得有希望了。但是,很快他發現,就算是他能夠發動一次事變。想要和九一八一樣,取得輝煌的成功也沒有任何可能。而既然不能如同九一八那樣,獲得巨大的成功,那麼有石原莞爾的前車之鑒,華北駐屯軍在沒有得到確切命令的情況下,絕對不會听從他的建議,貿然發動就對了。畢竟,收獲與付出不成正比不是。
而這也讓土原非常的苦惱,因為,他也發現了,似乎復制九一八奇跡,已經沒有任何可能了。這其中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國內的態度。四年前的時候,國內似乎並沒有馬上在向華夏大路擴張的意思。
所以,他們才有這個機會,才能夠鼓動關東軍的那些中低層軍官。現在不一樣了,至少國內已經有了明確的表示,而這種表示已經表明,他們似乎已經把侵華拿上日程了。再加上,石原莞爾他們的結局,也就更讓這些軍官沒有了產生那種想法的先決條件。
畢竟,對于他們來說,既然國內似乎已經啟動了入侵的腳步。那麼,他們肯定會在即將爆發的戰爭中立下功勛。如果,他們因為發動另一個九一八,而和石原莞爾那樣,被趕回本土,而且還被除掉軍籍,那顯然是得不償失了。
不過,土原也僅僅是苦惱而已,畢竟他現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直系的一舉一動全都報告給華北駐屯軍以及國內。那樣的話,也不至于讓他們由于得到錯誤的消息,而做出錯誤的決定不是。
而南京方面,對直系這種針鋒相對的舉動頗有些不以為然。畢竟,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集之後,長城一線有著五萬的關東軍,以及整整十萬的直系部隊。這麼龐大的部隊聚集在這麼一小塊兒區域內,甚至雙方的巡邏隊有些時候都能夠面對面。這樣的情況下,擦槍走火的幾率實在是太大了。
再說了,現在由于吳佩孚表明態度,拒絕了日本人的‘好意’來著,在這個要命的當口,日本人絕對會趁此機會搞事兒。在南京的一些人看來,在這個時候,最佳的辦法,當然是躲著點兒日本人,最好能夠做到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來著。
沒想到,直系到好,不但不懂得忍讓,還直接橫眉豎眼楮的和日本人對上了,這不是把把柄趁桿子的送到日本人手里去嘛。不過,南京方面也明白,一些個事情他們可以端著中央的架子指手畫腳的。
但是,有些事情,他們並不能真正的控制其他一些個軍閥就對了。特別是,像這種直系軍閥還佔據了大義的情況下,他們就更不能說什麼了。不過,南京方面的擔心還是有一些道理的。
年7月12日,聚集在長城一線的關東軍和直系部隊,終于不出意外的走火了。或者,根本就不能說是走火。因為,首先挑釁的是日本人,首先開槍的還是日本人。但是,不管怎麼說,雙方確實是打起來了。
老實說,這一次的ji 火,算起來其實也算是一次下克上事件了。緣由很簡單,日本人原本的算盤打得很好,他們也知道這會兒對于老蔣來說是一個關鍵的時機。所以,他們算是瞅準了這個時機,增兵華北,無非是希望在華北獲取更多的利益而已。
畢竟,在他們看來,既然老蔣 u不出身來,那麼他們就算是在華北挑起事端,那麼盤踞在華北的直系,雖然未必和東北軍一樣,一槍未放就繳槍。但是,沒有南京方面的直接支援,他們拼死抵抗的決心也就不會那麼的強烈。
所以,就算是會遇到抵抗,也不會讓他們損失太大,更不會出現和他們拼死抵抗,讓他們陷入戰爭泥潭的境況出現。
然而,直系的反應,可謂是完全出乎他們的意料之外。這種針尖對麥芒般的調動,也讓他們明白,事情不會如同他們所想象的那麼容易。
這個時候的日本內閣,甚至是日本軍部的掌權者,顯然在土原等人的眼中,那就是一個保守派來著。既然被稱為保守派,那麼顯然在這些方面也就不會太過j 進了。所以,當吳佩孚的反應,讓他們知曉了之後,他們覺得就算是南京方面不參與進來,光是直系,也就不能讓他們把如意算盤打響。
他們的這些想法,土原賢二顯然是沒有察覺到的。但是,關東軍方面,可就不一樣了。至少,說關東軍是二戰時期日本陸軍的搖籃也沒有什麼不妥。後來大量的日軍軍官,都是出自關東軍。而且,這個時代的關東軍,更是整個日本j ng銳的大集合。所以,他們敏感的察覺到了日本政f 的心思。
也許,日本政f 的這種想法,也不能說完全錯誤。至少,就算是他們不用武力威脅,不發動戰爭,那麼在他們的b 迫下,就算是吳佩孚已經表明了態度。但是,他們頂多也就是不能把杜啟勝‘正法’,但是為日本爭取更多的利益那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石原莞爾可是出自關東軍,他的行為締造了關東軍的輝煌。而且,後來關東軍的擴編,關東軍在日本軍隊體系里面佔據了一個重要的地位,這和他們擔負這抵抗蘇俄的責任有著相當大的關系。
但是,很大一部分的關東軍將士可不是這麼看的。在他們看來,這一切都是因為石原莞爾他們的緣故。沒有石原莞爾他們的存在,也就不會有今天的東北自治政f ,更沒有關東軍今日的榮耀。
以前,有大澤的壓制,他們就算是想學石原莞爾的行為,挑起戰爭,他們也沒有任何好機會。但是,這一次不同了。他們如同聞到鮮血味的餓狼一樣,既然讓餓狼聞到了鮮血味兒,那麼想要餓狼直接放棄,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現在他們的巡邏範圍卻非常的廣大,巡邏縴維越廣,那麼在隨之獲得的也就更多不是。所以,即便是危險無比,很多人,算上杜歷,也沒有放棄的意思。
所以,在巡邏的時候,和遇到的華夏人起一些口角也就不是,不發生口角吧,這心里還真是有一些不甘。關東軍士兵的這些想法,那些底層軍官當然兒清。所以,在有那麼一個j 進分子帶隊巡邏的時候,也就組織他帶領的小隊,挑釁他們剛好遇到的直系巡邏隊。
對于這些鬼子,直系的巡邏隊,剛開始可沒有理他們的打算。畢竟,他們出來巡邏的時候,他們的上司可是千叮嚀萬囑咐,他們可沒有挑起事端的想法。但是,能夠當兵,而且當的還不算那種,面對小鬼子的時候,就自覺得矮了一頭的吳佩孚的兵。
所以,在日本人的挑釁越來越升級的時候,他們當然沒有繼續忍耐,當烏龜的打算。有了這麼一個沖突,也就不足為奇了。
雙方的巡邏隊,這人數相差無幾。如果,誰都沒有離開的打算,死磕下去的話,最後獲得勝利的,當然會是日本關東軍。但是,直系的部隊雖然有著這樣那樣的原因,使得他們在面對日本人的時候血未失。
但是,他們可做不到拼死抵抗來著。所以,經過短暫的ji 火,在敗象顯現出來的時候,他們當然選擇了撤退。而志在挑起事端的日本巡邏隊,雖然明知道他們繼續追下去會獲得更大的戰果。但是,他們並沒有追擊的意思。
這兩只巡邏隊的ji 火,當然驚起了驚天變故。相當一部分的日本人,可謂是歡欣鼓舞,他們覺得,這簡直是比那個日本人被殺都還要值得慶賀的事情,這已經能夠算得上是真正的戰爭了。
而原本還有所猶豫的日本政f ,在這次的ji 火事件發生之後,也下定了決心。不論華夏政f 作何決定,但是他們首先要做的,顯然是要打一場,用軍隊的槍支,為他們謀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日本人搶先發表聲明,把雙方巡邏隊在長城附近的ji 火,定為直系對他們發動戰爭的兆頭。當然了,在日本人的嘴里,這次ji 火可是華夏人挑起的,日本一方根本就是被動迎戰來著。
既然,華夏人已經挑起了戰爭,那麼日本人當然不會坐視就對了。按照他們的說法,那就是對于一切敢于挑釁日本人的做法,他們當然會予以堅決的還擊就對了。所以,日本人首先宣布進入了戰爭狀態,國內更是開始了戰爭動員,似乎已經做好了戰爭爆發的一切準備,虎視眈眈。
而直系這邊就不一樣了,就算是做好了心理準備的吳佩孚,也沒有想過會是這麼一個局面。不過,一想到九一八,他也就覺得,這反倒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既然,當初決定了派遣巡邏隊,那麼就已經是相當于把戰爭的把柄送到了日本人的手里。日本人想什麼時候挑起戰爭,就在什麼時候挑起戰爭。
畢竟,類似于這種沖突,可是日本人最佳的發起戰爭的借口。就算是他知曉,那些隊員沒有說錯,根本就是日本人挑釁在先,也是日本人開的第一槍。但是,日本人只是要找一個借口而已。
現在,借口他們已經找到了,至于華夏所說的,誰挑釁在先,誰開的第一槍,又有誰在意呢?頂多,等以後華夏取得了勝利,會在歷史書上指責一下日本人,僅此而已。但是,在日本人的歷史教科書和歷史資料里,不會有相同的記錄就對了。
甚至,如果日本人獲得了戰爭的勝利,那麼這次沖突,肯定會被歷史書描寫為,華夏人自不量力,企圖挑起和友好鄰邦之間的戰爭。但是,結局卻是華夏人不得不品嘗失敗的苦果。
所以,在日本人發布動員令,已經做好戰爭準備之後,吳佩孚也就不管原本就不想在這個時候和日本人開仗的一些個直系內部成員的牢 ,直接針鋒相對的發布了動員令。一時間,戰爭的y n雲,籠罩在華北的上空。
當然了,對于這個狀況,顯然並不是英法等國願意看到的。幾年前的東北事變,讓他們記憶猶新。最後,他們沒有直接出兵干涉,一方面是因為東北本來就是他們的勢力範圍。而且,他們本身也深陷經濟危機的泥潭當中。
而這次日本人再次把目標對準了華北,他們當然會更加警惕了。只不過,除了經濟危機並沒有過去這個和上次相同的原因之外,德國在歐洲的舉動,也讓英法更為警惕。所以,他們雖然不滿,但是也僅僅是發表一點兒沒有太大用處的聲明而已,想要他們展開實質的行動,那根本就是痴心妄想了。更何況,在他們看你這個時候作為華夏‘正統’的南京政f ,他們連自己都沒有太過在意這事兒的意思。
隨著日本國內開始動員,也許日本政f 的根本原因,還是希望憑借這種動員,讓華夏政f 屈服,割讓出讓他們滿意的利益。但是,早就虎視眈眈的關東軍下層以及華北駐屯軍,可不會讓這個如意算盤打響。
畢竟,就算是最講究一個尊卑倫常的華夏古時候,尚且有著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說法。更別提,有著下克上傳統的日本了。所以,磨刀赫赫的關東軍,和華北駐屯軍,在這次沖突之後,就依然挑起了戰爭。
7月14日,首先是關東軍對直系在長城一帶布防的直系軍隊發起了攻擊。緊接著,駐扎在華北的華北駐屯軍也發起了攻擊。一時間,戰火在華北大地燃燒起來。
雖然,華北駐屯軍經過這次的補充,他們的人數,已經達到了,讓華北駐屯軍那些個日本軍官覺得安全,覺得能夠在華北挑起戰爭的底線了。但是,不爭的事實是,這些後來補充的士兵,只是在鄉軍人而已,短短兩個月的集訓,並不能讓他們發揮出最大的戰斗力。
而且,直系對這些‘心月復之患’的防備,並不比關東軍輕松。所以,華北駐屯軍的攻擊,所取得的效果並不是那麼的理想。雙方之間,在日本的各個華北駐屯軍的軍營所在地僵持著。這一方面,直系做得非常的好,在日本人蠢蠢y 動的時候,就已經調集大軍,隱隱把日本的華北駐屯軍給包圍起來了。所以,這個時候,才能夠做到不慌不忙。
而長城一線就不一樣了,關東軍的j ng銳程度本來就不是華北駐屯軍能夠比擬的。他們的裝備,也比華北駐屯軍更為j ng銳。所以,這一線的直系部隊,抵抗得非常的艱難。在杜歷那個時空鼎鼎大名的大刀隊,雖然沒有出現,但是在日本人的優勢炮火之下,陣地數度失手,不得不和日本人展開搏,才勉強奪回來。
然而,饒是如此,也只能是堅持了區區一天的功夫,就被日本人攻破了長城防線。畢竟,長城他原本就是冷兵器時代的產物,所以險要倒是險要了,但是並沒有合適的陣地。所以,敗退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再說了,先前直系和奉系能夠達成協議,在雙方的ji 界處這一片區域里,可是非軍事區來著。既然是非軍事區,這也就不會有現代的防御工事了。
長城防線被日本人輕易的攻破,雖然華夏人的抵抗強度,以及他們自身所受到的傷亡,都以及出乎日本人的意料。但是,日本人並沒有太過在意這事兒。在他們看來,長城就是華夏的一個文化代表,所以它的被攻破,在心理上面也能夠算是一種莫大的勝利了。在他們看來,這接下來的事情,就是長驅直入,兵臨北平城下,隨後就是把整個華北平原,納入他們的統治之下。
然而,事情再次出乎日本人預料之外的是,在接下來的那片區域中,他們遭到的抵抗是前所未有的強烈。甚至,在他們的感覺里,在長城那里的戰斗里,直系根本就沒有出力似的。至少,他們現在面臨的才是日本人的主力部隊似的。
一天一夜的j 戰下來,日本人並沒有如他們希望的那樣突破這道防線,兵臨北平城下,反而可以說是一點兒效果也沒有。因為,這里有著牢固的工事,他們的炮火所起到的作用,也不是那麼的大。而失去了大炮這個最大的利器,他們才發現,他們和華夏軍隊的差別,還真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麼大。
但是,當吳佩孚依然沒有選擇妥協,而是選擇硬頂的時候,他並沒有如同日本人所期望的那樣,在後面扯吳佩孚的後u ,而是給予了吳佩孚全力的支持。畢竟,風風雨雨這麼多年亡齒寒這四個字,他可是深得其中三味了。
要知道,和他們一個時代的那些個軍政強人們,有的黯然下台,有的客死他鄉,有的橫死當場。總而言之,就是他們已經早早的月兌離歷史舞台了。但是,他和吳佩孚依然活躍在華夏這大舞台上,顯然已經足以說明問題了。
雖然,他確確實實不想和日本人硬頂。因為,他覺得,為了這麼一件小事兒,冒著和日本人開戰的危險硬頂,實在不是那麼劃算。更何況,南京方面的態度,顯然已經非常的明確了。因為,老蔣絕不會在這個時候支持他們和日本人開戰就是了。也就是說一旦真的開戰的話,他們這一次只能依靠他們自己的力量和日本人周旋了。
要知道,在張學良易幟之後,他們緊隨著宣布接受南京國民政f 的統治,其根本緣由就是他們覺得,日本人會入侵來著。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