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百八十五章 拜訪荀爽邀請鄭渾

唐朝時期的宣紙,終于跨越了五百多年出現在了東漢的時空里。

比起蔡侯紙,宣紙更輕便潔白,而且也更適合書寫,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保存得更久一些,造價更低廉一些。

對于讀書人而言,這就是一種聖物。

而對于謝信來說,他更看重另外一種副產品。

如今他捧著一疊粗糙發灰的紙張,心中不由得感慨萬千。

從今以後上廁所,也總算可以月兌離廁籌這種硬邦邦的玩意了。

草紙這種低廉的玩意,在造紙術被改良完成的第一時間,也在謝信有意無意的提醒下,被研究了出來。

六年了,被那種長長而且硬邦邦的玩意,在小菊花上面劃過一次又一次,那個感覺真是讓人感覺非常不爽。

其實後來修真之後,謝信也在懷疑。

既然有靈谷靈獸,仙人們為什麼寧願闢谷,也不繼續進食?難道,真是僅僅是為了有更多的時間去修煉?或者,為了讓腸胃適應長期修煉,而不進食的痛苦?!

他就不由得而懷疑,其實更深入的探索,是那些修真者小菊花被那玩意劃過了無數個年頭,終于是寧願闢谷也不願意再用那玩意了。

不管如何,紙張制造出來了,那麼華夏學堂的書籍就要全面更新了。

為了這個,謝信停止了三天的課程,完全不顧使用童工是違法的事實,發動全部師生一起火熱抄書。

在全體師生不懈努力了三個晝夜之後,華夏學堂藏經閣的書籍就被全部更新完畢了。為此,第四天的課也上不成了,不管是學生還是教師,在那一天都睡了差不多整整一天。

新書用長線裝訂起來,按照種類重新上架。這種一本就能記錄不少字數的書籍,既不佔空間又不會太重,學生們的確喜歡得緊。

其實想想也是,每次看著藏經閣滿山的書籍,學生們自然會無限感慨︰這些都是俺們,多日來辛勤勞動的成果啊!

有了這層濃厚的成就感,之前那三天的抄書運動,也就微不足道了。

藏經閣的書籍更新完畢,謝信又開始忙著搭建造紙作坊的事宜。

工學社的學生最多是合格的發明者,但絕對不是出色的經營者。就算學過了基礎經濟學概念,但經商什麼他還缺少了點經驗。

于是乎,工坊的東主最終由公孫開這個內堂總管,出面安排人手管理。而獲得股份的工學社學生們,則推選三個信得過的人,負責會計、出納和監督三項工作。

一個月後,隨著寒假的到來,第一批紙張也制造成功,通過潘氏商隊運往各地販賣。當然,這只是預定,因為現階段謝信還有兩件必須做的準備工作。

第一件,就是準備宣紙和草紙各三大車,運往洛陽進貢給劉宏。一旦劉宏將這玩意列為貢品,那麼販賣起來會更輕松一些。

第二件,就是謝信準備拿出一成的股份,然後在幾個工學社學生那邊拿出另外一成股份,合兩成股份送給潁川荀氏。

造紙坊就算規模再大,也不過是民間作坊。沒有後台的情況下,很容易被人惦記上。

謝信自己多少有點名望,不管是那一派人都不會真的出手。但造紙的利潤太大,若自己不吐一點出來,只怕就算是盟友,也會和自己慢慢離心離德。

利益這個玩意,合理獲得便是發家致富。若是貪得無厭,那便是毀家滅族。

尺度問題,一定要把握得好點才行!

難得寒假,謝信也趁著有空帶著想要去旅游的眾人,策馬前往潁川一趟。

隊伍很快確定下來,除了標準的三個女眷以外,女性方面還加入了魏氏和郭氏二人,當然他們的兩個小屁孩也隨行。

男性方面除了謝信,也就典氏兄弟和潘氏兄弟,另外還有作為護衛貼身隨隊的魏征,以及暗中保護眾人的典氏虎賁軍。

謝逸被南華的一番話給刺激到了,所以拉著婁圭沒日沒夜的修煉。婁圭躺著中槍,但考慮到自己身為掌門首徒,修為卻比嚴雄等人要差,也就安心修煉了起來。

嚴雄等入了花名冊的,除了教書以外都不打算將時間給浪費掉,所以自然是不會一起去的。而香香等妖孽,如今要追殺他們的修真門派尚在,自然也不敢到處亂跑。

李嚴、顏良和文丑三人隨主流,趁著寒假已經返回了各自的老家。

李豐也終于是回到了南陽郡,在孝義學堂里面當了導師。按他的意思是,先在學堂里面,一邊教書一邊復習總結。等待自己更成熟一些了,而學堂的經營問題也得到緩解之後,他就會去黃忠手下當差。

這一次出發,按照以往出行的規模,男性都騎馬。而女性則搭乘馬車,但有需要的情況下可以騎馬。

這次是出游,又不是趕路,所以根本沒必要用法術什麼的。大家走走停停,欣賞一下沿路的風景,偶爾在外面宿營一晚,也是一個不錯的體驗。

就這樣一番游山外水之下,一行人來到了好久沒有來過的潁川。

準確的說,五年的時間里除了過年過節,謝信用法術趕來拜訪一番之外,平時也很少來這里,更別說全體出動這樣的情況。

來到荀氏的府上,門房一早就認出了謝信的樣子,笑著上前迎接。

將馬匹馬車拉去後院馬圈,謝信一行人在下人的指引下,來到了大廳之中。

沒多久,荀爽就帶著弟弟荀緄,以及一個中年男子走了出來。

那男子年紀看上去在六十歲左右,但考慮到這年代的營養和保養問題,保守估計那個中年男子也就五十五歲左右,甚至才四十幾歲。

「呵呵,賢佷能到府上,陋舍頓時蓬蓽生輝啊!」荀爽親切的迎了上來。

「小佷貿然打擾,還望叔父不要怪罪才對。」謝信笑呵呵的回答到。

一番客套之後,荀爽和謝信分別介紹了一邊的新登場人物。

對于郭嘉和魏延,按照荀爽的說法,一個是千百年難得一遇的謀主;另外一個年紀尚幼便盛氣凌人,只怕是難得的一員猛將!

對兩人,他給予了很高的評價,同時向謝信詢問,待兩人十幾歲之後,可否送來潁川書院學習一段時間?!

謝信知道這並非是在挖自己的牆角,而是荀爽對于人才,總是希望他們接受更全面的教育,使其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一些。所以接到荀爽的邀請,也是笑著說到時候會考慮的。

之所以說是考慮,是因為他們十幾歲的時候,也差不多是黃巾之亂爆發的時候。到時候兵荒馬亂的,誰知道能不能送他們過來讀書?

況且誰也不知道到時候華夏學堂,能不能晉級為華夏書院。若是晉升成功,在華夏書院自然可以更全面的培養他們。

當然,荀爽並不知道這些,只當是謝信舍不得這兩個學生離開。所以雖然也沒什麼進一步勸誡的意思,但表情上卻隱隱透露出了一絲埋怨。

稍後一些,謝信也終于知道那中年人的名字。

鄭玄,字康成。

公元127年出生,如今已經49歲。

東漢經學大師、大農司。曾入太學攻《京氏易》、《公羊春秋》及《三統歷》、《九章算術》,又從張恭祖學《古文尚書》、《周禮》和《左傳》等,最後從馬融學古文經。

就輩分而言,算是盧植的師兄,劉備和公孫瓚的師叔。

也正因為他的出現,使得東漢的經學進入了‘小統一時代’。

用兩個字形容,就是‘牛人’!

「末學後進謝子守,見過康成公!」謝信自然是非常客氣的行了一禮。

于是又是一番文縐縐,肉麻麻的客套,這才將見面儀式給搞定。

「賢佷此番前來,只怕不僅僅是打算來看望我等吧?」雙方落座之後,荀爽笑著問了句。

「哦?叔父何以見得?!」謝信笑了笑。

「若是普通拜訪,賢佷送上來的三大口箱子,是不是太重了?」荀爽捋著胡子,笑眯眯的回答到。

三口大箱子里面裝著的,其實不過是大量的紙張,重量自然是沒那麼重的。在這里荀爽嘴里的那個‘重’,顯然說的不是重量。

「其實也沒什麼,鄙學堂早些時候進行過學制改革,所以多出了不少興趣社團。就在一個月前,他們改良了造紙的工藝。

制造的紙張,比以前的蔡侯紙好上不少,也比較適合書寫。小佷覺得自己身為小輩,有這等好東西豈能獨享?所以,這不給叔父帶來一些麼?!」謝信擺了擺手,裝出無辜的模樣。

「哦?居然比蔡侯紙還好?!如此,老夫倒有興趣看一看!」說完,荀爽立刻吩咐了下去。

不多時,一個下人就捧著一疊切割好的紙張走了出來。

看著那白花花的紙張,荀爽再也忍不住了,立刻吩咐筆墨伺候。

在那白紙上寫了幾個字,看著那之上黑光閃閃的隸書,三人感慨萬千。

「這紙,簡直就是我輩讀書人的恩物!只是不知道這紙,造價幾何?!」荀緄倒是比較關注這個關鍵性的問題。

「經過改良,成本不足蔡侯紙的五分之一。」謝信笑著回答到。

「好,好,好!」荀爽三人齊聲叫好。

成本比蔡侯紙低,而且質量卻要高得多,對于那些貧寒的士子而言,簡直就是天大的福音啊!

「賢佷,你簡直就是大漢讀書人的大恩人啊!」荀爽握著謝信的手,激動的說到。

「小佷倒沒出什麼力,只是那些工學社的學生,花了大半年的時間模索研究,才有了這般成果。要說小佷,最多也就是提供一下研究的經費而已。」謝信不好意思的回答到。

「說起來,賢佷也說過學制改革,不知道具體有哪些?!」荀緄也來了興趣。

「在此之前,先安排賢佷的家人到客房休息一下?」荀爽清醒的問了句。

「如此甚好!」謝信點了點頭。

要和他們慢慢聊天,也不知道要聊到什麼時候,將這幫家伙丟在這里陪同也不是什麼辦法。

得到了謝信的同意,荀爽便安排下人,帶領隨同前來的同伴下去休息。

而謝信則留了下來,和荀爽等人好好討論了一番。

「如此安排,倒也新穎。既然已經告別了啟蒙,學生們也開始有了自己是思想,單純的死記硬背沒什麼好處。」荀爽點頭說到。

「在學生們還沒有單獨游學的能力之前,可以通過自行模索,共同探討的方法深化學習過的知識,這也很難得。」鄭玄對此也是很贊賞的。

「說起來……」謝信突然想起一件事,「若康成公有暇,可否光臨鄙學堂開個講壇,為學堂的學生們講講課?」

自當時講壇建立,一直都沒有其他學者來講過學。最多是謝信偶爾開個小壇,為大家講解一些雜七雜八的知識而已。

「呵呵,老朽本打算去東萊一趟,本來也不是什麼急事。如今既然賢佷相邀,前往一趟南陽也沒什麼不可!」鄭玄想了想,也就答應了下來。

于是三人又是一番客套,到了吃飯的時間,大家圍在一起吃了個便飯。

宴席散去,只有荀爽和謝信留了下來。

有些涉及銅臭的問題,還是私下商量比較好。

荀爽不是傻瓜,他自然知道謝信將紙張拿出來,只怕不僅是要來孝敬自己。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