蟲兒飛飛306_蟲兒飛飛全文免費閱讀_第306章破繭蝶之一方水土一方人來自()
2009年10月27日。
候鳥流浪記的第70天,西安。
這幾天,心口總是莫名地疼。連續兩個晚上,突然地就疼了一下,整個身體都在發抖。
會不會是出了什麼事?他們誰出了什麼事嗎?
我真是一點都不敢想,而且現在一想,頭就疼得厲害。我突然覺得,這種病會不會不止是失明啊?到最後會不會連記憶也失去?
算了,多說無益,多想也無益。
珍惜眼前的美景,才是最重要的。或許是太害怕黑暗的一無所有,所以才更加急切地想把更多的色彩存儲在記憶中。只有在記憶中的東西,才永遠存在,永遠不會失去。如果不會失憶的話。
來到西安已經7天,旅游行走的日子也是過得很快的。
關中八景我們已經去了四處,廳瑰壯觀的華岳仙掌就不用說了。
此外還有︰
驪山——屬秦嶺山脈的一個支脈,東西綿亙25公里,南北寬約13.7公里,最高峰九龍頂海拔1302.米,由東西秀嶺組成,山勢逶迤,山上松柏長青,壯麗翠秀,似一匹青蒼的驪駒而得名。這座山從遠處看,形如一匹俊美的驪馬,故名「驪山」,驪的意思,正是深黑色的馬。也因景色翠秀,美如錦繡,故又名「繡嶺」。
周秦漢唐以來,驪山一直是皇家園林地,離宮別墅眾多,而帝王們青睞驪山的原因。除了蒼翠秀雅的自然景色和居于關中月復地的優勢,多是鐘愛那一汪溫泉水。提起「貴妃出浴」的華清池,想必很多人就了然了。
而驪山馳名的景點,除了華清池。還有烽火台。沒錯,就是西周晚期的那個暴君周幽王為了逗寵妃褒姒一笑,「烽火戲諸侯」的故事。那個烽火台就在驪山西繡嶺最高處。
然而驪山最著名的。最美的,並不是山上的一些景色,而是驪山的夕照。
那是一種被傳說描繪得近乎奇異而壯美的景色——每至晴日黃昏,金烏西墜,玉兔東升之時,山間便會層林紅遍,光明一片。而在峰谷相間之下。遠望紅霞之中,一條彎曲仰首的金龍,身披紅紗,張牙舞爪,似有騰雲駕霧之勢。彼時彼刻,光明奇妙的美景,使人難以形容。有人說,那是一種看過之後,會使人覺得飄飄欲仙,如入天堂的美景。
傳說畢竟是傳說,大多數傳說都帶有夸張的色彩。到底怎麼樣,還是要親自看了才算數。
展杰說,驪山晚照。是要有緣人才得一見。
言下之意就是︰就算踩著點上山去,也不一定能看見那個美景。
我和展杰從烽火台下來,便前往西繡嶺第三峰偏東北約150米處,那里有一座雕梁畫棟,亭上書著「晚照亭」的一個傳奇的古亭。晚照亭路邊,還有許多紅葉李和紅楓。煞是漂亮。
時近黃昏時分,太陽西斜,當殘陽光波對準這里的雲霧時,紅光一片,層林盡染,四周泛起了七彩光環,在天幕襯托下,與晚霞相映生輝。峰谷相間,斗折婉蜒,狀若駿馬,騰空奔馳。
站在山間,沐浴著驪山晚照的時光,耳際仿佛有了唐人李商隱「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的絕響。原來這就是驪山晚照,有緣得以一見,絕對不枉走上這一遭。
展杰站在我身邊,他的身上也鍍上一層金光。
我笑說,咱們都似乎都要飛升了,好圓滿的感腳。
展杰則說,是托了我的福,他來過這里兩次,都沒有看到這傳說中的驪山晚照。
看著眼前這壯美動人的夕陽,我又不禁想起了那次在廈門海邊別墅看到的海上落日,看了好多次落日了,什麼時候,可以看看日出?
……
驪山晚照奇美,而奇麗秀美的「曲江流飲」和塔影秀麗的「雁塔晨鐘」,也另有一番風味。現在想起來,我和展杰也算走了不少地方了,除了「關中四景」,西安的日子里,我們還憑吊軒轅黃帝陵,上凌雲閣,探尋秦始皇兵馬俑,走長安大道,游皇家園林,盡觀龍脈錦繡,重溫這片古都過去時代的輝煌與絢麗。走在這片土地上,我覺著我們更多是循著歷史長河的遺跡追尋,想從先人片言只語的敘述中尋找答案。
如果說,西安的什麼給我印象最深,我必須要說,有兩點,一是西安的人,二嘛,當然的西安的美食。
俗話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這句話真正是至理名言。
我從小在上海長大,上海,絕對是屬于吳蘇儂語的南方人,溫婉如水,賢良淑惠,中國有一種服裝就能代表上海人,那就是旗袍。而西安人,是屬于北方人中的北方人,西安人的眼楮,無論男女,目光顯得很深沉,里面透露出執著與剛毅,就象從地下挖出的秦兵馬俑;而上海人的眼楮則不同,上海人的眼楮都是水汪汪的,眼珠是顧盼生輝的,就象秀麗的江南山水,里面明顯地帶有許多靈氣。
西安人外表質樸,激情奔放,在西安人流淌的血液里,不乏西北驃悍游牧民族的粗獷、堅韌和天生的野性。在西安的這幾天,我就不止一次地听人把男子稱為「楞娃」,把女子稱為「婆姨」,也許這稱呼確實也鮮明地體現了西安人的個性特點吧?
作為一個南方女子,我不可能只消幾天時間,就能夠這種粗礦。當然,我也不認為北方人或南方人哪個好,我從來不存在地域的看法,還是那句話,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正是如此多形形色色的人,才讓世界如此多彩。
展杰說,西安人是幸運的。
對啊,西安人是幸運的,雖然他們生活在陝北貧瘠而深厚的黃土高原上,北風凜冽,風卷大地,但歷史的輝煌卻一次又一次地把機遇留給了他們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西安就象一壇保存了千年的老酒,這里山川河流鐘神造化,加以歷史文化的長期輻射,使得西安的大地上不僅埋葬著無數價值連城的秦磚漢瓦,更俱風流的是,還有那麼多帝王將相的尸骨!
再來說說,西安的美食。
西安的名小吃很多,獨具特色。而一提到西安,或者說是陝西,每個人跟我一樣,首先想到便會是西安的面食。
這里不得不提不提到的是,一種十分有趣的面。關中人最基本最普通的面食,除了蒸饃,恐怕就是「油潑辣子面」。
這個「油潑辣子面」,還有一個有趣的名稱,這個名稱嘛,我也不知道跟你咋講。我只知道我第一次听說的時候,用了一天才念順嘴,而要寫出那兩個字,更是讓我蛋疼……不是,是女乃疼了好一會。
你說那是什麼字?寫出來看看不就知道了。唉,你還別說我笨,而是這電腦輸入法我找了好久,壓根兒找不出那個字。
這樣吧,我用展杰教我的那個順口溜告訴你,你自個拼湊拼湊,看看能不能湊出來。那兩字讀做「「bi ngbiang」,關于「bi ngbiang面」的得名,展杰說,這是多少年來就一直听老人言傳下來。因為這個字筆畫繁多,所有字典都找不到,書面上極少見到,都是一邊念順口溜一邊寫才能寫出這個字。
順口溜是這樣的——「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道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進走,左一扭右一扭,東一長西一長,中間加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鉤搭掛麻糖,推個車車逛咸陽。」
雖然蛋疼,但也有趣吧?相比于這個面本身,這個面的名字更人印象深刻,我覺得,這其實也是一種成功。
還有一種,我覺得特別要提一提,那就是西安市的著名小吃——牛羊肉泡饃。
傳說,牛羊肉泡饃是在公元前11世紀古代「牛羊羹」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西周時曾將「牛羊羹」列為國王、諸侯的「禮饌」。
有一段風趣的傳說,話說大宋皇帝趙匡胤稱帝前受困于長安,終日過著忍饑挨餓的生活,一日來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鋪前,掌櫃見其可憐,遂讓其把自帶的干饃掰碎,然後給他澆了一勺滾熱肉湯放在火上煮透。趙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後來,趙匡胤黃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路過長安,仍不忘當年在這里吃過的牛羊肉煮饃,同文武大臣專門找到這家飯鋪吃了牛羊肉泡饃,仍感鮮美無比,勝過山珍海味,並重賞了這家店鋪的掌櫃。皇上吃泡饃的故事一經傳開,牛羊肉泡成了長安街上的著名小吃。
拋開歷史名氣不談,牛羊肉泡饃確實也是別有一番風味。
展杰帶我去了最正宗的羊肉泡饃店,那里的羊肉泡饃,簡直天下一絕!
他們的廚子還帶現場講解︰首先用優質牛肉或羊肉加佐料入鍋煮爛,湯汁備用。把烙好的「虎背菊花心」——就是坨坨饃,掰成碎塊,加輔料煮制而成。
其特點是︰肉爛湯濃、香醇味美、粘綿韌滑。
食後再飲一小碗高湯,更覺余香滿口,回味悠長,吃的時候配一疊特制的糖蒜,口感更好!嘗遍天下美食,一直以來都是我孜孜不倦的追求,但我對這種聞名于耳的羊肉泡饃卻一直很糾結,糾結什麼?就是怕它的味兒太竄啊!
可事實證明,它的味竄是竄了一點,但帶勁兒啊!(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蟲兒飛飛306_蟲兒飛飛全文免費閱讀_第306章破繭蝶之一方水土一方人更新完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