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日。
候鳥流浪記的第44天,廣西桂林。
廣西,美麗的八桂之地。十萬大山的壯美,千百條河流的秀麗。
「八桂」一詞源于《山海經》中的「桂林八樹」,晉人郭璞說「八樹成林,言其大也」,桂林的名稱來源于「桂花成林」。
提起桂林,第一時間想起的必定是那句「桂林山水甲天下」。
還記得小學幾年級的時候,語文課本上那第一篇課文嗎?
「我們乘著木船蕩漾在灕江上,來觀賞桂林的山水。我看見過波瀾壯闊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西湖,卻從沒看見過灕江這樣的水。灕江的水真靜啊,靜得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灕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見江底的沙石;灕江的水真綠啊,綠得仿佛那是一塊無瑕的翡翠。船槳激起的微波擴散出一道道水紋,才讓你感覺到船在前進,岸在後移。」
「我攀登過峰巒雄偉的泰山,游覽過紅葉似火的香山,卻從沒看見過桂林這一帶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像老人,像巨象,像駱駝,奇峰羅列,形態萬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綠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筍,色彩明麗,到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險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來。」
饒是語文成績很差的我,過了這麼多年都能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從那個小小的我。到這個大大的我,向往著親眼看見文中的美景,無論過了多久,終究是實現了。
桂林給我的第一印象。如同一個清麗俊美的畫中美人,婷婷玉立婀娜多姿。
桂林的山和水,如果分開來論。並不算最美的,但是結合起來,便是一絕。
桂林的山,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色不言而喻。雖然不高,卻明顯的陡峭俊拔,一座座平地拔起的山峰。有的宛如平地忽然冒出來的大蘑菇,有的如平地鑽出來大竹筍,還有的好似從天外飛來的神女,身材修長,亭亭玉立。含情脈脈。
山體切割劇烈,形成多峰並峙相擁,宛如幾位神女們驚喜地簇擁在一起翩翩起舞,玩耍在如夢如幻的瑰麗山水之間。有時山腰也會突然「探」出一個圓圓的山頭,讓你覺得有些不順眼。山體也顯不規則,或傾或斜,或扭或曲,或凸或凹,或臃腫或清 。奇里古怪,少有雷同。
山間的樹木的部分根系在外,根尖又深深地扎入縫隙,山石與植被攪纏在一起,讓人嘆植物之頑強生命力。一座座山如同女王的裙裾,被蔥綠的草木浸染之後。如煙如黛,像水墨染暈的部分,朦朧如畫。
說完桂林的山,再說說我看到的,桂林的水。
如果說桂林是一個生命體,那麼灕江絕對是桂林的靈魂。
觀賞灕江的最佳方法,莫過于乘舟漂流在江面上。江水安靜幽雅,碧綠通透,清澈地可以看見水里的小魚在歡快地游來游去。船沿著江心順流而下,兩岸平原菜花雖不是最好的時節,卻也黃澄澄的,煞是好看。
坐在船上,倚欄觀,水山連。望著霧氣氤氳的青山如朵朵出水芙蓉,倒映于綠波碧水之中,心里是清淨而涼爽的。風傳山歌千百里,余韻醉,似清泉。
灕江的景色之奇還在山光水色之變化,清晨、中午、黃昏,各有奇姿。在細雨迷蒙的早晨,江面上浮動一層薄薄輕紗,如夢如幻,朦朦朧朧,如臨仙境;在陽光明媚的中午,江面碧綠如洗,峰聳巒羞水中映,繞青山,玉絲纏;在夕陽西下的黃昏,紅霞漫天映江渚,畫廊百里,風竹影,舞蹁躚,真真是人在畫中游。
在來桂林的路上,認識了幾個和我一樣的背包客,都是年輕人,聊著聊著也就熟絡了。或許是一個人遠行,都孤獨得久了,大家覺得在桂林這兩天,結伙做個伴未嘗是不好的。
有人幫助還是不一樣的,某個胖子帶我們住的旅館在濱江路,就沿灕江邊上蜿蜒。象鼻山就在路邊,其他景點如伏波山、七星岩等,都可以從此步行過去。簡直是又實惠又便捷。
那麼多景點,一兩天的時間肯定是看不完的,這是每一個背包客的遺憾,我們一路瀏覽過無數的風景,卻也錯過無數的風景,我們去過很多城市,走過荒涼和繁華,塵土飛揚。
每每這種遺憾的時候,我就總會想起那篇散文︰我打江南走過,那等在季節里的容顏如蓮花的開落。東風不來,三月的柳絮不飛。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響,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緊掩。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我不是歸人,只是個過客。
如同我們幾個一樣,在這段短暫的時間相遇相聚,過後,大家還是得背著背包,各自天涯。
再見,幾個可愛的朋友。
再見桂林。
……
2009年10月4日。
候鳥流浪記的第46天,廣西北海。
除了桂林,廣西似乎還有很多的地方值得去,比如「天下山水甲陽朔」之陽朔,比如「紅豆的故鄉」之南寧,比如「吃在廣州,玩在杭州,死在柳州」的那個柳州。
但我選擇了北海。
似乎遠行中,每一個選擇的足跡,都是曾經在生命中有依戀,這些依戀,大多來自電視劇或者小說。比如桂林來自于小時候讀過的那篇課文,比如大理來自于《天龍八部》,比如紫禁城來自于《還珠格格》,香格里拉也來自曾經看過的一部電視劇……
那麼你問,北海又是來自于哪里呢?
來自于那本《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來自于林靜和鄭薇。
「朝滄梧而夕北海」,據說這是北海最早來源的名字。早在2000多年前的漢代,就是桂東南,粵西的政治,文化,經濟中心,也是中國「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之一。
北海,也是得到大自然優厚的饋贈的一個地方,大陸和海島沿岸有眾多天然優良海灘,海水溫淨碧透,浪軟如毯。以著名的銀灘為代表的海濱帶,風光旖旎,成為了這里的一幅美麗的畫卷。城市居民淳樸友好,珠鄉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鮮明的地方文化風貌。
其實,我也是為著這里的海而來。
這兒有一片銀色的沙灘,有著寶石一樣蔚藍而明淨的海水,叫做「北海銀灘」。
散步在沙灘上時,已經是披星戴月,自己一個人吃過了晚飯,把背包留在了旅社,就不迫不及待地奔往兩三百米之外的海灘。
10月的海邊,微冷。
清冷的海風裹挾著海的腥與咸,涌進鼻梢的時候,四肢都舒展了。
銀色的月牙兒掛在碧霄,繁星點點。海浪一陣陣涌上沙灘,發出沉酣一般的呼聲,帶下去一朵朵白色的泡沫花。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如同情人之間的追逐。
10月正是旅游的季節,夜晚的海灘上,並不顯得冷清。不止有情侶在沙灘與海浪之間嬉戲打鬧,更有不少游客把賓館的餐桌直接架到了海灘上,端上來的是正宗美味的海鮮︰花蛤、馬蹄螺、珍珠斑、明蝦、石斑……圍著一桌一桌的,喧鬧而有趣。
只是這當中,沒有一個和我有關系的人,這喧鬧與生趣,便不屬于我。
繞過這燈火通明的熱鬧「地帶」,我月兌了鞋子在沙灘上小跑起來,沙細如面,光腳踩在上面,十分舒服。
很快,遠離了人群,回頭望望,其實並不遠,卻似乎在光亮與黑暗間隔了一道虛幻的屏障,我孤身一人,隱隱沒入了黑暗。
再回過頭,前方,仍然是望不到邊的沙灘和海水,遠處的海邊偶有礁石,在星光與漁火的映照下閃爍出石英的光澤。而海中央,有幾條小船,悠悠然地泊在深色的蒼茫中,漁燈亮起,與天上的星星遙相呼應。
那些常年漂泊在海上的船舶,其實跟候鳥也是一樣的吧?自由而孤寂,深海中的一點漁火,天空中的一顆流星。
不知道林靜和鄭薇是不是在這個海灘上,但也是這樣一片海灘,林靜單膝下跪,跟他的小飛龍求婚。
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小飛龍答應了她的林靜哥哥,而那個她用了整個青春去愛的少年,從此埋在她的回憶中,不再恨他的辜負,不怨他的計較。
是的啊,在年輕的時候,你愛上了一個人,不管你們相愛的時間有久,若能始終毫無保留地對待,那麼,所有時刻都將是無瑕的美麗。若不得不分離,也要好好說再見,要心里存著感謝,感謝他給你一份記憶。長大以後,你才會知道在驀然回首的剎那,沒有怨恨的青春才會無遺憾。
我獨自坐在海灘上,已然不知道時間過去了多久,遠山、帆影,椰樹,沙灘,寒星,漁火,漲落的潮水,流動的游人,所有的一切全籠在夢幻般的銀色月光下。
夜深了,天冷了,再也沒有人會把自己的外套給我裹上,再也沒有懷抱,可以取暖。
我的少年,你還好麼?(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