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後。
劉辨翹著二郎腿懶洋洋的坐在城牆上的一把金椅上曬著太陽,此時那忽然轉變的大旱天時已經過去,進入了正常的氣節時令,正是190年的陽春三月,萬物初生之際。至此,許多原本受大旱影響的農作物也開始在百姓的勤奮之下開始耕種,長出綠綠的新芽,整個弘農、洛陽、汜水關三者形成的三角地帶中,都是一片盎然春色。
此時的弘農城已經是百廢皆興,因為有著冰冠城後方那大片土地的原因,讓這個小城迅速發展了起來,百姓們砍伐著城邊四周的樹木以建造房屋,開墾耕地以種植糧食。而在劉辨的視野所及之中,遠方的明鏡湖正散發著晶瑩剔透的粼粼波光,湖邊滿是牛羊牲畜,倒也是一處獨特的風景。
早在一個月之前,管亥就帶著投降的一萬本部黃巾軍同左賢王一起離開了弘農城,前往匈奴。原本劉辨以為管亥可能會趁機逃走,那左賢王想必也不會前來。不過他所料不及的是,在半個月後,左賢王竟然帶著全族人口和牲畜隨同管亥來到了弘農城外,表示願意歸順劉辨,成為漢屬子民。
原來,那跟左賢王一道去尋找水源的右賢王在匈奴靈獸白駱駝的帶領下進入了戈壁沙漠之中,不想全軍覆沒,就連白駱駝也被席卷肆虐的風沙撕成了碎片,只剩得右賢王帶著幾個侍衛狼狽逃回。于是匈奴大汗在一氣之下,竟然一命嗚呼了。而那右賢王原本想借著族中的心月復手下趁機奪取大權,族人自是不願,于是便是一番內斗。
恰逢此時,左賢王回到了族中。有著管亥一萬大軍的幫助,自然輕松平定內亂,就連右賢王也在絕望之余揮刀自盡,卻白白便宜了左賢王。
左賢王思來想去,自知如果再無水源,匈奴一族必然會全滅,而且他深知劉辨的能耐,在大旱之際也能提供給他們大軍充足的食物,便帶著全族前來投靠劉辨,至少,這比滅族要好的多。
這倒是大出劉辨的意料之外,他本來的想法是管亥和左賢王都不會回來的,他的精神種子也正好生效,卻不料這兩人居然老老實實遵從了他的命令,倒讓他一時不好安置。
畢竟匈奴族的習性始終是放牧為主,你若是讓他種地種田,也不知要多少年才能更改過來。而且他們的外貌與漢人大不相同,如果任由其居住在城中,怕是遲早是個禍端。
後來到底是唐姬想出了主意,讓左賢王帶著匈奴人去修復函谷關,同時封了他做函谷關的守關將領,給了他五千黃巾軍守關。而弘農城到函谷關以內的土地皆為放牧之地,也算是拯救下幾萬牛羊牲畜的性命。
至于管亥,則被劉辨派遣帶著一萬人馬去支援汜水關,同時就任命潘鳳為汜水關主將,管亥為副將,始終這弘農城與汜水關之間還有個滎陽城相隔,有著尸墳魔和兩千的鎮守,倒也不怕他們倒戈。
剩下的一萬五千名投降的黃巾軍被劉辨一口氣全部交給了于吉,拿來鎮守洛陽城。這不,貂蟬前幾天才領著大軍出發呢。
「遼東的公孫度自稱遼東侯,割據遼東,行籍田,郊祀天地等天子之禮,又分遼東為遼西,中遼郡,自置太守,恩,這家伙明顯有不臣之心,看來想要做第一個反漢之人了。」劉辨一邊曬著太陽一邊讀著四處斥候傳來的消息︰「袁術佔據南陽,已然屯兵十萬,割據一方,看樣子也有點蠢蠢欲動。」
在劉辨的身後,唐姬正飄飄而立,直欲隨風而去。此時听到劉辨的話語,不由得皺起秀眉,低聲道︰「殿下,公孫度還好,可這袁術素有野心卻又目光短淺,南陽離弘農又近,據說他曾派人來弘農城打探傳國玉璽的消息,妾猜測此人極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出兵弘農啊!」
劉辨從管亥手中得到太平要術天書三卷之一的《雨書》之後不假思索便丟給了唐姬,畢竟他一身的亡靈魔法與這正統道術格格不入,而唐姬恰好修習過于吉手中的那本天書,正是適合。
這太平要術共分三卷,分別為︰風、雲、雨三種道術,為張角三兄弟分別持有。此時唐姬已經盡學其中的風、雨之術,如果再得到雲書,一身本事怕是要超越于吉了。
只可惜,劉辨本想借著貂蟬離開的時候趁機跟唐姬親熱一番的,卻不料被告知修習道術之時必須以最純淨的身體去感應天地間的自然之力,方能道法大成,讓他只得悻然作罷。
「袁術還在打玉璽的主意?」劉辨笑了起來,這可真是上天注定,原本在歷史中記載這袁術就是因為得到孫策奉獻的傳國玉璽後這才頂著天下的罵名稱帝,被各路諸侯分兵討伐,落得個大敗身死的下場,卻不想玉璽雖然落到了自己手中,可這袁術卻始終難過這一道坎。
劉辨不懷好意的想到︰如果這袁術真的起兵來找自己要玉璽,自己就做個順水人情,去把那滎陽城中尸墳魔身上的黑玉璽給他,那個玉璽基本上算是跟那兩千幽靈綁到了一起,到時候還怕他不引火燒身?
想必黑玉璽中的能量已經被尸墳魔和兩千幽靈吸食一空了,什麼時候得讓人去取回那玉璽才對。
「殿下,還有一個消息,那袁術的哥哥袁紹已經奪取了翼州,如今這雙袁兄弟的力量很是龐大,雖然袁紹不敢明目張膽的與殿下為難,卻也難保他暗中協助袁術,畢竟天下間想得玉璽的人多了。」唐姬見劉辨並不在意袁術,便提醒他道。
袁紹本是大將軍何進的帳下之人,而且他家世代四世三公,自然不敢冒著天下罵名來對付劉辨,可他如果資助袁術兵馬糧草,卻又難說了。
看來,這傳國玉璽在他手中的事情已經暗中傳了出去,雖不知怎麼走漏了風聲,可顯然,弘農城即將便迎來刀兵之亂,只是不知這誰是第一個來吃螃蟹的人?
劉辨嘆了口氣,伸手拂過腰間挎著的古錠刀,淡淡道︰「他們若是要戰,我們奉陪便是,現在的這個天下已經是破碎不堪,若是不經過一番殺戮,又如何能夠達到正真的平定?」
見劉辨這樣說,唐姬也心知他說的屬實,當下無言。
良久之後,唐姬似是忽然想起一事,猶豫半晌,終是開口對劉辨道︰「殿下,妾身此番修習這太平道術,只怕一年之內是斷然無法侍候殿下的。妾觀那貂蟬姑娘對殿下極有情意,不如殿下將她收入宮中?畢竟殿下再有一個月便是及冠之年,可冠而字,以殿下的身份,若是無侍妾妃嬪侍寢,妾這個妃子就做得實在有些失禮。」
劉辨一愣,卻是沒想到唐姬居然說出這話來。不過這也正是古人的好處了,若是放在後世,又有幾個老婆願意自己的丈夫去多找其他女人的?他現在好歹是個親王,一個妃子,也確實寒酸了。
不過貂蟬的話,這個得考慮考慮,不是他不想,畢竟貂蟬的閉月羞花之容擺在那里,他又不是聖人。可始終,如說正要說的話,貂蟬與他的關系,或許按照異界的標準來看,說是守護騎士與守護者的關系還更為恰當些。當然,順序得顛倒過來,貂蟬是守護騎士。
就在此時,只見遠處一匹快馬疾馳而來,馬上一人大喊道︰「速開城門,洛陽緊急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