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馨在衣服堆里找出一本郵政的存款,看了看又放了回去,發下呆後又拿出來看了又看。最終那里面的數字都還是一樣,沒能多出那麼一點點。其實子馨知道還有多少錢,只是不相信,只是想著以後該怎麼辦,只是想再次確認下。坐吃山空的道理她是懂的,也理解深刻。
「一個人在外面,最少要給自己留個兩千塊,要不然萬一有個什麼事,可是很難辦的。」這是父親的原話。這是父親從高一時第一次開始寄生活費時就開始給她灌輸的思想,告誡她不能把所有的錢都花掉,要留有以防萬一的資金。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女孩子家,不能把所有錢都花完,要給自己留點後路,給自己的存款留一點點寬裕的空間。這是子馨根深蒂固的想法。如今她多希望自己的存款里可以多一點點出來,只是天上沒有掉餡餅的事。雖然她總是在異想天開。
還是決定離開珠海,這是子馨深思過的決定,只是她還不知道該去那個城市,只是她清楚自己不會回到父母那,總是有那麼一點不甘心在心里頭。或者說她心里有恨。恨自己為什麼不生長在富裕之家,可是人的出生是不能選擇的。她知道她的成績對隨便一個學生來講是可望不可及的。可在她身上就是不行了。她清楚地知道家里的境況,她清楚地明白父母也有他們的苦衷,她清楚地理解著他們。只是她還是有恨,對生活,對現實的恨。總是對她太不公平。為什麼要就只對她不公平。她進入一個思維的怪圈,一直無法原諒自己,一直選擇逃避父母家人。
背上相同的行囊,子馨離開了珠海,現實打破了她所有的憧憬與滿懷的希望。留下的只是惆悵外還是惆悵,都是惆悵。
更加惆悵的是她向往的那片海,一直沒機會和她相會。她多希望可能可以把自己溶入大海的風浪中,踩著細軟的沙灘,迎著柔軟的海風,輕聲地訴說自己的夢想,讓風吹得老遠老遠,最好是能到觀音菩薩耳朵,這樣就可以幫自己實現了。遺憾的是近在尺,卻似遠在天邊。終還是無緣相見。失落,滿懷滿懷的,充斥著子馨的心間。「不要輕易失望」,子馨對自己說,總有一天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