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洗漱後,他倆迅速地吃了點早點,安邦不知道下一步他將要干什麼,于是他就在室內呆著,和媚子有一句無一句地閑聊著,想著發生在自己身上的那些不可思議的一切。
這時,門外的衛兵又來敲門︰「元帥請安將軍上堂議事!」。
很不適應這個稱呼的他趕緊答道︰「好,我這就去!」,說完話後,開門就走,直奔中軍大帳!衛兵跟在他的後面,始終保持兩米左右的距離。
媚子追了出來,不放心的囑咐道︰「安哥,你說話辦事小心點!」。
「沒事的,我知道,你放心吧,我去去就回!」安邦笑著對媚子說。
安邦來到中軍大帳,看到元帥還是坐在那張虎皮座椅上,神色嚴峻,目視著下面分列左右兩邊的十幾個軍官。
安邦進門後,不知道自己應該站在何處?他用眼楮看著元帥,等待元帥發話。
元帥伸出右手,指了指自己的跟前,說道︰「安將軍,你到這兒來,這是你的位置!」。
安邦輕聲說道︰「是,元帥!」。
他二話沒說,來到了自己應該站在位置。
「各位將軍,這位就是昨天我們在擂台上選出的右路先鋒官,他叫安邦,很年輕的小伙子,新來乍到,還不了解當前的局勢和咱們義軍的規距,希望你們能夠多幫多帶,讓他盡快熟悉情況,進入角色,同時,你們在工作中一定要相互幫助,精誠合作,服從管理,听眾指揮,共同殺敵!」元帥說完此話後,看了看下面,他們都用一種贊許的目光看著安邦,頻頻點頭。有幾個軍官不約而同地說道︰「請元帥放心,我們一定會按您的吩咐去做!」。
元帥點了點頭,接著說道︰「據探馬來報,有幾千名倭寇向我台州、桃渚、圻頭等地進發,企圖對我沿海再施襲擊,為了給敵人以致命一擊,據我在山東抗倭的經驗來看,我們現在沒有必要跟敵人進行大規模地比拼,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足夠的的實力跟敵人真刀真槍去打、去干,就是我們有那個決心和勇氣,如果沒有過硬的本領和豐富的作戰經驗,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所以,我們必須利用地形地貌、利用合理的戰法,以游擊戰為主要作戰方式,各個擊破,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絕不能給敵人有可剩之機!」。
「元帥,什麼叫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一個比較年輕的軍官並沒有听懂元帥的意思。
有幾個軍官一听這話,都忍不住捂嘴大笑。
「這有什麼好笑的,我就是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嗎!」那個軍官並沒有感到不好意思。
「對,我就喜歡趙仁這種性格,這就叫做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不能不懂裝懂,貽誤戰機!」元帥用眼神制止那幾個軍官。
「安將軍,你知道這是什麼個意思嗎?」元帥突然問起安邦。
毫無思想準備的安邦並沒有想到這個時候元帥會問他這個問題,他趕緊上前一步︰「回元帥,這個我也說不清楚,但我感覺應該是殺敵時切不可心慈手軟,給敵人以喘息之機,打蛇不成反被蛇咬!」。
「呵呵,不錯、不錯,狄龍的這一節課沒有白上!」元帥樂呵呵地說。
「可惜呀可惜,我的手下又損失了一員猛將!」元帥又自言自語地說。
安邦不知元帥是什麼意思,他惶恐地看著元帥。
「不過,丟了芝麻和綠豆,能撿個西瓜回來,我還是賺了,呵呵!」元帥並沒有責怪安邦。下面的眾將也都點頭稱「是」!因為他們之中,有不少軍官都受到過狄龍欺侮,看不慣他的霸道,這其中還有三個軍官是被狄龍從擂台上打了下來,差點要了性命,所以,恨他也在情理之中。
「好了,這事先放在一邊,眼下最為重要的就是咱們如何抗敵?先給倭寇來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咱們中國人可不是好欺侮的!」元帥說道。
接著,元帥又問︰「前段時間,我讓你們練的鴛鴦陣法,現在練得怎麼樣了?」。
得到的回答是︰「我們都認真地練了,但一直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到底效果如何?現在誰也說不清楚!」。
「沒關系,磨刀不誤砍柴工,這次你們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就好好地試上一試,不成熟的地方,咱們回來再改進!」。
閑言少敘,元帥讓安邦領兵一千,作為右路先鋒官,前往台州,魏國為左路先鋒官,領兵一千前往圻頭,自己則領兵三千抗擊桃渚的倭寇,並與左右兩大軍遙相呼應。嘉靖四十年(1561年),戚繼光率部隊在人民群眾的配合支持下,先後九戰九捷,殲滅大量倭寇,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盧鏜、牛天錫也在寧波、溫州大敗倭寇。浙東的倭寇被全部掃除。第二年,倭寇大舉進犯福建,從溫州來的倭寇與福寧、連江的倭寇一起攻陷壽寧、政和、寧德,自廣東南澳來的倭寇與福清、長樂等地的倭寇攻陷玄鐘所,並延及龍延、松溪、大田、古田、莆田。倭寇在距寧德5公里的橫嶼,憑險固守,官軍與倭寇相持一年多。新來的倭寇又在牛田,興化築營固守,互為聲援,使福建頻頻告急。戚繼光又率軍進入福建剿寇。戚繼光攻下橫嶼,斬首2600。又乘勝攻下牛田,搗毀倭寇巢**。倭寇逃向興化,戚繼光乘勝追擊,連夜作戰,連克60營,斬首無數。戚家軍進入興化城,受到了人民的熱烈歡迎。戚繼光回師福清,又殲滅登陸的倭寇200人。同時明朝將領劉灦也屢敗倭寇,盤踞在福建境內的倭寇幾乎被全部消滅。戚繼光返回浙江後,倭寇又大肆劫掠福建沿海。嘉靖四十一年底攻陷興化府城,在城中燒殺**掠奪,無惡不作,盤踞兩個多月才棄空城退出,經岐頭攻陷平海衛(今莆田縣平海),以此為巢,四出騷擾。福建再次面臨倭患的威脅。明朝調新任福建總兵俞大猷和先期援閩的廣東總兵劉顯與戚繼光一同抗擊閩倭。
在戚繼光元帥的陣營中,在血與火的考驗面前,安邦集智慧與果敢于一生,用他那絕世武功為大明江山沖鋒陷陣,奮勇殺敵,由一個靦腆的大男孩成長為一個充滿血性的大男人,一位文武雙全的抗倭大將軍。面對倭寇的殘忍,安邦用最直接的方式,送這些來自東方的不速之客前往西天,這也是他們的歸宿,更是他們應該得到的懲罰,死在安邦劍下的倭寇用成百上千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
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媚子與安邦相依為命,媚子既是他的精神寄托,也是他的堅強後盾,與他同喜同樂。直到有一天,當安邦與他的義軍取得平海衛大捷時,回到家中,他發現媚子並不開心,愁眉不展,他不知何故?設法安慰媚子,媚子輕輕地搖了搖頭,說了一句︰「命啦!何苦呢?天意不可為!」。
「媚子,你這是怎麼啦?」安邦問。
「呵呵,沒什麼,沒事!」媚子說道。
「什麼命啦!何苦呢?天意不可為!」安邦接著問。
媚子嘆了一口氣,說道︰「我是說啊,這些倭寇也真是的,本是一依帶水的鄰邦,和平相處多好啊,可為什麼要跑到這遠隔千里的異國他鄉留下英魂?家中的妻兒老小怎麼辦?」
「媚子,我殺敵你不高興是吧?」安邦問。
「噢,沒有、沒有,他們是罪有應得!」媚子趕緊回答。
安邦不解地說︰「他們來到中國,在東部沿海,生靈涂炭,殘害百姓,讓多少百姓家破人亡,如果不把他們消滅,就連上帝都不會答應的!」。
「就是,就是!」媚子說話的時候,將目光從安邦的臉上移開,她不敢正視安邦的眼楮。因為她雖然喜歡安邦,但她所流淌著的仍然是大和民族的血液!
到了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在海豐附近的戰斗中,農民武裝花腰蜂等英勇殺敵,取得了勝利。那時的安邦已也是一個軍中猛男,真正的特種兵,他不辱師命,又追隨俞大猷領導廣東軍民殲滅了廣東境內的倭寇。至此,東南沿海的倭患被最後平定,嘉靖為了表彰抗倭英雄,帶著文臣武官前往東南沿海,犒賞三軍,在這一年多的時間里,嘉靖皇帝對安邦這外名字早有耳聞,在戚繼光和俞大猷上報的奏章里提到最多的就是安邦,所以,嘉靖這次來最想見的就是安邦,看看他是何許人也?是不是三頭六臂?為何總讓倭寇聞風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