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一五四章 春至京城有寒意襲人

)

時隔兩年半,再到進城城門外,玉璧滿心感慨,再看蕭慶之雙眼微閉,老神在在地養著精神。因為蕭慶之已經不是侯爺了,加上很可能迅速會變成「戴罪」之身,尋常的臣子都不敢留他住。連蕭家,也害怕他來親近,對此,玉璧都覺得心寒,蕭慶之卻一笑。

「玉璧,人情冷暖,就是如此。」這樣的情形,蕭慶之在十幾歲時就見慣了,現在看到,哪里還會有一絲一毫的寒意涌出來。

「那你看現在我們住哪里,連從前住過的院子都不讓住了,難道真住客棧啊,這麼多東西呢。」玉璧嘆了口氣,蕭慶之這家伙,得受多少罪,才到現在這樣古井無波。一個人,怎麼能對冷情冷暖的現象,看得這麼淡,這麼不掛心。

「會有人來的。」蕭慶之說道。

確實會有人來,他們的馬車正要奔向客棧時,就有侍衛騎馬而來,翻身下馬恭敬地站到蕭慶之和玉璧面前︰「蕭大人,陳尚令,太子殿下知道二位回京了,特地備好了酒宴在內城莊王府替二位接風洗塵。」

莊王府是太子還沒當太子之前的府邸,看樣子,顧弘承是預備讓他們住在莊王府里,這滿京城,到底還有一個人能站出來,算不錯的了。玉璧覺得,太子是個很有人情味兒的人,至少這一刻是這麼認為的。

但是,蕭慶之清楚︰「這說明那些罪名,對陛下來說,完全不是問題。」

「啊……這還不是問題,陛下真是你……」親爹啊!比親爹還親爹,顧弘承要敢這麼干,只怕淳慶帝都會猜忌。但偏偏,蕭慶之還擔著一個「陛下最寵愛臣子」的名頭,淳慶帝回護起蕭慶之來,可謂是不惜血本啊!

「嗯,別胡說,快到莊王府了。」

莊王府外,兩人還沒下馬車就听到了顧弘承的聲音︰「子雲……」

蕭慶之挑開車簾躍下馬車,玉璧隨後落地,顧弘承迎上前來,和蕭慶之打個照面居然有幾分激動︰「子雲,《西游記》很好看啊!」

……

果然是遇上粉絲了,玉璧忍不住側目,臣子們在下邊言紙如雪片,顧弘承卻激動得跟見了偶像一樣︰「殿下,還是先進去吧。」

「對,先進去。」顧弘承說完就和蕭慶之一前一後往里走,順便還回頭照料了一下玉璧︰「陳尚令,父皇說,既然回來了,安頓好了就早早進宮當差,御茶房的差事一時半會兒可不能卸下。」

就知道回京要當牛做馬,玉璧低聲應一句,跟在倆人後頭進了府里。這王府的建制比照王公,對比太子現在的身份當然要低一些,但太子如今住在東宮,這里只作平時在宮外小住時之用。

席上,顧弘承代為傳達了幾句淳慶帝的意思︰「在父皇看來,《西游記》也是本好書,但不管什麼東西都是一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他們看到的只是不忠不孝,不節不義,那是因為他們的眼楮只能看到這樣的東西。」

「是我孟浪了,原本只是想寫個小故事給玉璧解解悶,哪想得到一本《西游記》帶來這麼大的麻煩。若是早知道,便是被玉璧纏得再緊,也不赴這趟渾水。」蕭慶之作唏噓狀,似乎很為自己這個舉動感到後悔。

「不是什麼大事,不過,這事兒麻煩是麻煩,但不礙事,總有辦法解決。」

筵席散後,顧弘承就要回宮,臨走時說︰「你們就暫且住在王府里,什麼都是現成的,明日早朝過後,記得進宮,父皇早急著想見子雲了。自然,也惦記著陳尚令的茶。」

顧弘承離去的時候,天就下著微雨,初春有雨的京城一邊苦寒與蕭瑟,和雲州的四季如春有著截然不同的景象。從雲州出來時,滿城花色已惹得游人醉,但京城的寒風寒雨里,卻還綻放著朵朵紅梅花。

莊王府的花園里就種著不少朱砂古梅,偶爾間種著一樹綠萼梅或粉梅,星星點點或開或謝。玉璧看著在窗前的蕭慶之,似乎是在賞梅一樣,但她走過去,卻見蕭慶之眼神有些渙散︰「慶之?」

靜靜地把視線移到她身上,蕭慶之應道︰「嗯,什麼?」

遞上一盞桂圓枸杞茶給他,玉璧估模著今天晚上蕭慶之很難入眠,哪怕是有安神的桂圓茶也一樣︰「是在想,該怎麼面對麼?」

緩緩地點點頭,飲了一口暖暖的桂圓茶,胸月復暖和起來,但四肢之中仍充斥著散不去的寒意︰「你有句話說得不錯,人總是不見棺材不落淚的,只有近到眼前了,才會考慮到底該怎麼辦。玉璧,哪怕我能把自己藏得很深,我也擔心,自己不能再如同從前一般應對。這件事,說不掛礙在心,那是因為天高地遠,可現在卻近了,近在眼前了。」

確實不好怎麼應對,淳慶帝這樣的人,輕易唬弄不過去。玉璧輕輕靠在蕭慶之身側,蹭了蹭他的手臂,說道︰「既然不能再像從前,那就不要刻意去做,慶之,你莫忘了,你才從孝其出來,有什麼轉變不也正常。至于應對,該怎麼做就怎麼做,但憑本心。」

蕭慶之記得玉璧曾經問過他,是不是會怨恨,他那時答不會也不敢,但事到眼前來才發現,要不恨很容易,要不怨卻太難︰「玉璧啊,說起來,那猴子的身世,是你特地編的吧!」

呃……這個,那確實,她當時是想到了蕭慶之和謝春江的身世。當然,主要是覺得猴子總該有點身世之跡吧,原著里沒寫,還不許她來杜撰一個︰「嘿嘿,這個故事又不是我想出來了,我只是轉述轉述而已。」

「打明兒起管住嘴,要說什麼,今晚跟我說說就行了。」蕭慶之相信玉璧能守口,但是這丫頭太愛扒出些是是非非來,一旦有熱鬧可湊,那就絕對不會放過,往往陳年舊事就是被她這樣熱鬧出來的。

聞言,玉璧捂住了嘴,作沉默是金狀。

一夜春雨洗城池,這一夜,細密的春雨落在屋檐上,玉璧被細密的雨聲催眠了,睡得很沉。但蕭慶之卻總覺得自己在半夢半醒之間,一會兒是父親母親,一會兒是松間禪院和宮禁,又一會兒是玉璧嘻皮笑臉的樣子。

清早醒來,玉璧揉著眼楮起身,鼻端飄來一陣稻米煮粥的清香氣。睜開朦朧的睡眼,放眼一看,蕭慶之居然正在布著菜︰「你……該不會是大清早起來做了早飯吧!」

「趕緊起來吃,再不吃就該涼了。」蕭慶之通過做這頓早飯,已經把情緒調整了一下,這時看起來神色要正常得多了。

吃完早飯,玉璧和蕭慶之一起進宮,當在御茶房門口和蕭慶之分開時,她有點不放心。趕緊進御茶房里準備好了茶具和水,這時候淳慶帝應該在暖閣里批折子,所以玉璧也很快趕到暖閣外。

曲公公在外邊看到她時,笑得跟菊花似的︰「誒,玉璧丫頭,這一去兩年多,可把你盼回來了。瞧瞧,如今真正是長成個大姑娘了。」

「還大姑娘呢,早成了閨中婦女了!」玉璧調侃了自己一聲,和曲公公說了兩句話,趕緊邁步進暖閣里。她進去的時候,氣氛尚可,但是說的話題很危險。

不知道是誰作死,提起了謝春江,淳慶帝說︰「他如今在吳州府作知府,做得不錯,至少比你在吳州時不時氣朕一遭要強。」

這對比,真是太沒事兒找事了。借著倒茶的工夫,玉璧擋住了淳慶帝的視線,免得蕭慶之那張臭得不能再臭的臉落進淳慶帝眼里︰「陛下,快嘗嘗,婢子這麼久沒給陛下沏茶了,還請陛下品評。」

「聞著氣味兒就對了,丫頭啊,兩年多了,朕每天喝茶都要惦記你一回。不枉朕惦記你了,茶還是沏得這麼好,獨一份的氣韻。」淳慶帝贊道。

謝了恩,玉璧又轉身給蕭慶之滿上茶,順便還給他使了個眼色。蕭慶之接了茶,又看到玉璧頻頻擠眉弄眼,就明白她在擔心什麼。沖她輕輕點點頭,蕭慶之說︰「陛下,此番朝中奏本如雪般參臣不忠不孝,不節不義,臣想,為還朝中內外一個清靜,不如便讓臣安心去做學問吧!」

……

本來茶喝得挺高興的,淳慶帝正打算繼續夸玉璧兩句呢,哪想到到好心情還沒維持多會兒,就听到蕭慶之來這麼一句。茶盞一擱,淳慶帝沉著臉道︰「這麼大點麻煩就讓你萌生退意,子雲,朕以為你不至于如此啊!」

「陛下,為先父守孝這兩年多里,臣思索了很多東西。臣也听了玉璧很多不著調的言語,雖說大部分時候確實不著調……」

玉璧瞪圓了眼楮,關她什麼事,跟她著調不著調有什麼關系。

只听得蕭慶之說︰「但,偶爾也有讓臣振聾發聵的語句,她說大醫醫國,小醫醫疾,又說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這全是她沒事兒時瞎扯的,玉璧真恨不能這世上有後悔藥賣啊!

「噢,子雲要改行行醫?」

「陛下,臣以為國疾在民,臣願為大醫,教化禮樂文章。」

完全是虛而不實的大道理,連玉璧都听得出來,蕭慶之這話純粹是借口,君不見——淳慶帝臉色愈發陰沉!(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