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第五十五章 賣弄著做模範媳婦

收費章節(12點)

且說當時年少,蕭慶之與太子和諸皇子都拜在紀大學士門下讀書,讀得最好,最聰明的,紀大學士最喜歡的都不是他,但他十三歲那年就作出了紀大學士都拍案叫好的《御林春雪》。那一年倒春寒,冷得厲害,正是青苗拔節時分,十五歲的小少年與太子一同賞雪,寫下了這首詩,連市井百姓都能記得題記里那句「願三春白雪,吹不徹百姓衣裳,凍不壞五谷雜糧」。

十五歲就寫「東君不解人間事,卻把稻花換雪花」的少年,十七歲那年在眾人異樣地眼神圍觀下,毅然投軍。此時京城百姓才忽然記起,曾經年少的蕭慶之不但十五歲就能寫讓人拍案叫好的詞賦,還在投軍數年內屢立軍功。

「老天爺真是他親爹,出身高,學問好,還能排兵布陣,運氣似乎很強大。」某位大人在「憶當時晉城侯年少」之後這麼跟身邊的人說道。

「有個好爹比什麼都重要,當然,得當**不拖後腿,看看他弟弟就知道。晉城侯啊,那是拖陛下的福,他爹看得遠,知道當**會毀兒子,早早就把長子送到陛邊。宮里那是什麼地方,能活下來的都不是普通人,何況還能活得這麼風生水起。」東林派系最近對蕭家人很頭疼,蕭家固然是士族,固然可以算東林派系的人,但蕭家一直游離在東林派系之外,卻也不親近西南派系。按說夾在中間難做,像紀大學士那樣的都撐得很辛苦,但蕭家,尤其指晉城侯府,簡直就是塊溜圓的石頭,讓人下嘴都得先想想自己的牙口是不是夠強悍。

東林派系的官員坐在一塊,最近就在商量怎麼應對,蕭慶之雖然不是主考,但督考也是會試中很關鍵的職司,更重要的是,一般做過督考的官員,最後幾乎都會走上文官之首的道路。

如紀大學士,紀大學士在不是大學士之前,連著做了六屆督考,最後榮升翰林大學士,成為文官領袖。再比如紀大學士之前的林大學士,也是連著做了幾屆督考後,走到了大學士的職司上。

「陛下,是不是也太看得起蕭慶之了,他如今也才二十二,陛下難道要他在四十歲之前就成為大學士嗎?」。這也太駭人听聞了一些。

「蕭慶之不是不行,得看蕭梁會不會給兒子鋪路。」東林派系可以看著蕭慶之走向成為大學士的道路,前提是,蕭梁不要和整個東林派系作對,更不要試圖在會試之後,削弱東林派系在朝堂上的人手。

一時間,東林派系的官員紛紛點頭,只要蕭梁會做,他們自然也不會攔著蕭慶之奔向他遠大的前程。但是,蕭梁如果不會做,就別怪他們打壓蕭慶之,陛下教養,太子手足,未來棟梁又如何,只要觸及了不該觸及的東西,那就會被打入深淵。

在文官們商量著怎麼對付蕭慶之的時候,會試開始了,士子們在門口過了檢查之後,從左右兩門進門貢院。中門大開,主考和督考坐在貢院院場上,監督整個檢查的過程。這屆的主考是已經退職入閣的原尚書侍郎鐘右鄰,這位純粹來鎮個場,打個醬油。

不過,老而不死謂之賊。不過鐘閣老沒算計那麼多,他現在很哈皮。有當年文采風流的武探花陪著喝茶,還能看著那麼些年輕士子進貢院會試,心里別提多美︰「且說,子雲當年是武試第二,可有想過再行文試?要是願意現在也不遲嘛,老夫替你寫個薦表,立馬讓人送到御前,陛下想必會批準。」

這無事生非的主意也就窮極無聊的鐘閣老想得出來,隨便換個人來也不能提這麼餿的想法出來︰「閣老,您這就是在取笑我了,積年不讀書進學,哪里還敢與天下士子以文章論英雄。」

「別啊,我是認真的。你看你最終要走上這條路,沒個正經的名頭行不通,名不正則言不順,陛下把你推到這條道上了,你選擇不了,那就只能讓自己更光明正大一些,更安穩牢靠一些。」鐘閣老是真惜才,也喜歡蕭慶之這小小年紀寫出《御林春雪》的年輕人。

……

沒有比這更缺德冒煙的想法了,蕭慶之忍不住在心里罵了一句,缺德冒煙這四個字是最近玉璧罵他的,他覺得這四個字罵起人來還挺不錯,于是就借用了︰「鐘閣老,您別忘了,您剛才已經把考題告訴我了!」

「嘿,你知道考題又怎麼樣,你比他們早知道多少,你事先準備了,還是事先翻書了?」

跟鐘閣老說話,蕭慶之略覺得郁悶,端起茶來喝,不再接這茬,免得到時候鐘閣老真上表去宮里讓他參加這屆會試。鐘閣老也不想想,他連縣試都沒考過,哪有直接就能考會試的。

貢院門關上後,不考試完不能出來,玉璧覺得十分恐怖,一個人要面對整個宮廷和整個侯府,蕭慶之去輕松刷副本了,留下主線任務讓她一個人面對,這十分不人道!

徐貞如這個不讓她省心的妯娌,居然邀她去徐家做客,不用想都知道宴無好宴,會無好會︰「貞娘,近來宮中月兌不開身,下次吧。」

她是喜歡跟蕭張氏天天上演幾遍「孝媳賢婦」的戲碼,但可不代表她會喜歡讓蕭張氏找她麻煩,這要是陪徐貞如去了徐家,回來徐貞如就把給蕭應之納姨表妹文若青這樁好事給攪黃,蕭張氏十成十得怪在她身上。

好在徐貞如也不勉強,帶著她的丫頭就回徐府去了。蕭張氏一個人百無聊賴地在府里,和今天提前回來的玉璧在花園里撞個正著。玉璧擺著一張無比妥帖的笑臉行禮,膩死人地喊︰「母親,您也來逛花園麼,誒呀,芍藥,不是做了糕點麼,快去取來給母親嘗一嘗你的手藝。母親,芍藥做的花糕滋味真是好,便是宮里的御廚也做不出這滋味來,母親定要好好嘗嘗。」

「是,夫人。」芍藥其實頂不明白的,明明老夫人不喜歡看到夫人,為什麼夫人每回看到老夫人都跟狼見了羊,蒼蠅見了臭雞蛋一樣兩眼放精光,難道夫人不覺得是在自討沒趣?

芍藥哪能體會玉璧滿腔的惡趣味,蕭張氏要是刁難她,她絕對躲得遠遠的,上茅房都恨不得隔三里地。可蕭張氏只是疏遠她,不愛見她,這就有趣了。

上前把姚氏擠開,玉璧躬著身子扶著蕭張氏,體體貼貼,聲音甜得能擠出蜜來地說︰「母親,您這幾日咳嗽好些了嗎,送給您的疏風止咳露可合用,要是用得好只管跟媳婦兒說,媳婦再去御醫那里求。」

蕭張氏本來不想搭理長媳,可是那疏風止咳露真是有效,這幾天一點也不咳了,胸口清清爽爽舒坦得很。權衡片刻,蕭張氏面無表情,語氣平平地說︰「不錯,煩勞你了。」

「誒,進一家門就是一家人,母親說什麼勞煩不勞煩的。母親您看,芍藥取了花糕來,是早開的牡丹花做的花糕,母親嘗嘗滋味可好。」玉璧說著請蕭張氏到小亭里坐下,又取來水沏了茶讓蕭張氏就著吃點心。

別說,蕭張氏被玉璧侍候著確實很舒服,怎奈何人不是她想看到的,所以總是不夠舒心︰「你有心了,也坐下來嘗吧,別忙和了。」

從善如流地坐下,蕭張氏就是這樣的,對疏遠的人總是很客氣,對親近的人很不客氣,比如蕭應之和徐貞如就經常被很不客氣地對待︰「可惜媳婦女工不成,否則這樣的天兒該給母親繡夏衣了。不過沒關系,回頭媳婦請宮里的姐妹幫忙,一定給母親繡一身精致衣裳。」

說話間就是晚膳時分,玉璧一看很殷勤地請蕭張氏一塊用飯,其實她也就是一請,她掐算著蕭張氏不會答應。可沒想到蕭張氏吃順嘴了,居然答應下來……

晚飯有廚房送,但玉璧不是賣弄著做模範媳婦麼,于是她跑到廚房做了倆菜。蕭張氏出身雲州,愛酸辣口,酸湯魚和一盤簡單清淡的酸辣土豆絲把蕭張氏的胃口收拾得無比服帖,愣是就著酸湯魚的湯吃了吃完了一大碗飯,這還不夠,吃完了把碗往姚氏那里一推,姚氏趕緊添飯。

平時蕭張氏晚飯吃得不多,吃完一大碗飯就很意外了,居然還要添飯,姚氏不著痕跡地看了眼桌上的菜,土豆絲吃了大半盤,酸湯魚的湯也只剩下一半了,看來夫人做菜很了得。

蕭慶之回來的時候,就看到這麼一幕,玉璧給蕭張氏拌酸湯魚飯,蕭張氏雖然表情有點別扭,但看得出吃得很滿足。姚氏在一邊還提醒蕭張氏少吃一些,防積食,然後玉璧就說︰「不用擔心,待會兒坐一坐,媳婦兒陪母親在院子里散散步就行了。喜歡吃就多吃點,難得母親喜歡,媳婦打心眼里歡喜著吶。」

蕭張氏那別扭又滿意的表情,極大地滿足了玉璧心底那點小小的惡趣味。

「慶之回來了,吃了飯沒有,看你的模樣就沒吃,快點坐下來吃飯吧。」

在這之前,蕭慶之已經有十幾年沒和蕭張氏在一張桌上吃過飯了,蕭張氏從不留他用飯。

看著玉璧在燈下如珠玉一般有光的小臉,蕭慶之內心充滿了幸福感,這會兒終于懂了玉璧的話,人心里最崇高的追求不過只是家長里短的夙願。

活著,並幸福的活著。什麼是幸福,眼前的場景就是幸福的。(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手機網(qidian.cn)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