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陸銘有個兒子,最近要成親?」
宋子敬想了想,「是有此事,要娶的是當地望族羅家的大小姐。」
「羅家是什麼樣的營生?」
「糧食。」
「鹽糧?」蕭暄揚眉冷笑,「真要玩大了。」
「皇上有何看法?」
蕭暄背著手,自言自語道︰「陸公的身體最近時好時壞……海寇一直沒有剿清,張家小朝廷還靠著東軍看守。仲元他們雖然現在已在東軍中建立了不少功績,可是火候還是不夠,朕還等著他們今年將倭寇打個落花流水給朕爭面子,也在軍中立立威呢!東軍始終是朕心中一塊心病啊。」
郁正勛道︰「臣對仲元和恕之有信心。」
蕭暄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朕也對他們有信心,正勛你不用急。建立功勛不能急在一時,倉促之下基礎必不扎實,所以……」
他轉過身往回走,「子敬,這事你派人去辦。陸羅兩家的婚事,怕是結不成了。」
宋子敬俊雅的臉上揚起清冷的笑,「皇上,如果兩家成了親家,而恰好種子糧出了問題,百姓告狀,就可以將陸羅兩家一舉拿下。」
蕭暄猛地轉過去,眼神銳利,「種子糧?那些今年種不出糧的農民怎麼辦?」
宋子敬不慌不忙道︰「改農為桑,這事皇上不是也考慮很久了嗎?這就是個機會。皇上放心,只要有個百來戶告狀,就可以小事化大。只要時間抓緊,這百來戶趕種桑苗,皇上再免他們一年稅,百姓只會感恩戴德的。」
蕭暄慢慢走回丹陛,思索良久,終于點了點頭。
「改農為桑之事,陌陽你要處理妥當,不要讓百姓受委屈。做得好,東南一帶推廣桑蠶之策就有了榜樣。」
事情終于告一段落,臣子們都站起來,準備告辭。
這時,宮門被輕輕推開,榮坤用漆盤托著一樣東西匆匆走進來。
能讓榮坤不報而入的,只有少數幾種情況。當蕭暄看清漆盤里的信時,猛地站了起來,放在桌角的茶杯摔到地上,嘩啦一聲粉碎。
「怎麼了?」他大步走了下來。
「皇上,」榮坤托起漆盤,「娘娘有急信,說是一定要交到您手上……」
蕭暄一把搶過信來。
謝陌陽和郁正勛彼此使了一個眼色,便悄無聲息地退了出去。宋子敬留了下來。
信不長,蕭暄看了三遍,稍微松了一口氣,把信遞給宋子敬,「你也看看吧。」
宋子敬越看眉頭越緊,「皇上,這事的確很嚴重。臣今日就派遣手下南下。」
「加急信,難怪。」蕭暄的擔憂溢于言表,「如果離國真如她所說,她現在又在醫局,那麼容易卷進是非里,十分危險。」
宋子敬道︰「皇上,臣再加派人手過去?」
蕭暄搖頭,「保護得了她人身安全,卻保護不了她不被牽連進政治里。」
宋子敬字斟句酌,勸慰道︰「皇上也說過要給她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去充實自己和認識自我,讓她去歷練,見見世面,那這一切都是不可避免的。皇上,人有時候非要吃了虧撞了南牆,才會成熟成長。娘娘聰靈慧敏,又跟隨皇上兩年風雨,是個識大體又小心謹慎的人。在這件事上,皇上不用過分擔心。」
蕭暄慢慢轉過身去,銳利的目光注視著宋子敬。他每一個字都沉重如金,「子敬,看好她。我不要她受到絲毫的傷害,稍有不對就接她回來。如果必要,我會親自去把她接回來,知道了嗎?」
迎面而來的壓迫感讓宋子敬躬,「臣,謹記在心!」
蕭暄點點頭,往後書房走去。宋子敬和榮坤彼此看了一眼,跟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