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昌歡喜地跑出去找弘明他們,德妃示意身邊的小太監出去跟著,孩子們畢竟年紀小,萬一不小心摔著跌著傷到哪兒,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文字首發】
「弘明方才說師傅夸弘映?」德妃問道。
听德妃問起弘映,伊爾根覺羅氏立即答道︰「其實也不算什麼大不了的事兒,也就是能把《三字經》從頭到尾背一遍,師傅夸了幾句罷了。」
伊爾根覺羅氏嘴上說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兒,回話的時候卻還是刻意加重了「從頭到尾」這四個字。我無奈地抿抿嘴,這女人啊,前一刻還冤屈得跟竇娥似的,一下子又神氣活現了。
「這個年紀就能一字不漏地把《三字經》背下來也難怪師傅要夸贊了。」德妃笑道,「我記得胤禎在這個歲數的時候,背幾首唐詩都背得七零八落,沒少讓師傅罰抄書。」
「額娘,您夸弘映,何必把我扯上。」小時候的糗事被德妃翻出來,十四有些哭笑不得。
「要說這讀書時的課業,說武,沒人能比得過十四弟,說文,咱們兄弟三個里,還屬四哥的記性最好。師傅說背什麼,四哥看個兩三遍,差不多就能全部背下了。」十三阿哥笑著替十四解圍,將話題轉到四阿哥身上。
四阿哥表情淡淡的,看了一眼德妃,不痛不癢地應了一句︰「額娘從小教導兒子勤能補拙,兒子只是照著額娘的話做罷了。」
勤能補拙?敢情四阿哥小時候在德妃眼里屬于「拙」的孩子?不是吧,如果說四阿哥是需要補「拙」的人,那這世界上恐怕就真的沒有聰明人了。
德妃後面接了什麼話,我沒有留神听,只覺得很諷刺。德妃叫十四不要偏心眼,要公平對待弘映和弘,她自己對兩個兒子不也是照樣大小眼。這就和德妃明明自己是宮女出身卻嫌棄我配不上十四一樣,充滿了自我矛盾。
所以說,這人吶,永遠是嚴于律人,寬于待己。
皇帝的萬壽家宴在酉時開始,一行人出了永和宮,前往乾清宮赴宴。半路上,四福晉走到我身旁,見我一手牽著弘明,一手牽著弘,微笑道︰「兩個孩子你都教得很好,尤其是弘明。」
看無廣告,全文字無錯首發小說,-文字首發,您的最佳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