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飛同岳飛一路西行,途中高談論闊,好不歡喜。天下動向。
羅騰飛從岳飛哪里得到了許多有意義的情報︰尤其是關于金國的動向。他想不到短短時間內,金國竟也起了一陣風暴。
雄才大略的金主完顏吳乞買死于病榻,完顏吳乞買之子完顏__即位,成為了第三代金主。
羅騰飛問道︰「那完顏__干略如何?」
岳飛肅然道︰「完顏__聰穎慧達,貫綜經史,喜文辭,盡交文墨之士,又受學于昭文館直學士韓。極具干略,懷有大志,絲毫不遜色完顏吳乞買,決不可小覷。從他上位後的舉動來看,可見一般。」
他「~__作為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嫡系,雖然年幼,卻不願听任金國最高軍事統帥完顏宗翰的擺布。他即位不久,便明升暗降,免去完顏宗翰都元帥之最高軍職。自從完顏宗輔被騰飛所殺後,如今右副元帥完顏撻懶和龍虎衛上將軍,龍山郡王完顏兀術已經成為最有權勢的將領,而且正在積極備戰。」
羅騰飛听此消息,低頭沉片刻,突然抬頭道︰「這是機會,也是兵災!」他恍然明白岳飛的戰略意圖,岳飛提議北伐,正是打算抓住這一戰機,以黃河天塹來抵御兵災。
岳飛面露許之色,道︰「我也是如此認為的,偽齊皇帝劉豫竭力奉承完顏吳乞買、完顏宗翰和高慶裔三位金國最掌權的三位大臣,如今他們的勢力冰消瓦解,無以指靠。以完顏兀術、完顏~懶的性格不可能在支持偽齊,我們此番出兵,金國必不會頂力支助,偽齊指日可待。同時,完顏兀術好戰,又極具軍事天分,他手握軍權,必然不干寂寞兵南下。屆時,我宋朝必將再度陷入兵禍,若能在他們南下之前,覆滅偽齊,可以很好的抵御金人的再度入侵。」
「對了!」岳飛忽道︰「騰飛,你可知完顏吳買死前最後喊的一句話是什麼嗎?」
不知岳飛為何說這個,一臉茫然。
岳飛淡笑道︰「完顏吳乞死前高喊︰‘羅騰飛不死。我完顏吳乞買死不瞑目!’然後。大瞪著眼楮嘔血而死。」
羅騰飛啞然失笑。
一行人來到了鎮江府。
鎮江府此時人潮蜂擁。各地兵將官齊聚一堂眾多。
羅、岳二人抵達時。立刻涌上一片將官上來問好。他們兩人正是宋朝最耀眼地兩顆將星。這意圖巴結之人。自是不在少數。
岳飛一一應對。羅騰飛略有不耐煩之意。但也耐著性子一敘話。
好一會兒,他們才自行散去。
張浚已經為他們準備好了住處,也許是知他們關系密切,給他們安置在了同一座府邸里。
軍事會議在三日後召開,羅騰飛閑來無事,叫上小乖外出遛狗。
一人一獸,向後走在鎮江的街道上。
鎮江位于長江以南,是京杭大運河和長江十字交叉口,扼南北要沖之勝,鐘靈秀,是南方最重要的戰略要沖之一。
張浚為右相,負責各支大軍的戰略指揮,在鎮江設置都督行府,北伐的用意,昭然若揭。
但羅騰飛並不看好他浚此人應該稱他為愛國賊,他愛國不假,但不自量力,過于強求,好心北伐干的確是禍國之事。
正行間,忽听有人高喊︰「羅相公!」
抬頭眺望見劉光世在一旁的酒樓窗外熱情的揮手示意,請他上去。
羅騰飛頓了頓跟劉光世並無交集,反而自己當年擊潰他的大軍方有著不小的仇恨。一直以來,也未曾遇上。此刻難得遇上,卻如此熱情的邀請自己心下起疑,但也無懼的走了上去。
在侍衛的引領下,羅騰飛來到了三樓右方最大的一處廳房。
房中人聲鼎沸,聚集了不少的人。
羅騰飛大多認識絕大部分是劉家軍、韓家軍的人。右上方首席上坐的正是韓世忠以及他的夫人梁紅玉余下是解元、成閔、王權等將,左席坐的是劉光世麾下的王德、~瓊。
左上方已經空出一席位,跟韓世忠面對而坐,顯是為他準備。
入座後,目光正與韓世忠接觸。
韓世忠將頭一撇,頗為不屑。
羅騰飛也不理會他,完全當他不存在。
到是劉光世熱情萬分,連連勸酒,好似多年未見的老朋友一般。
劉光世真心誠意道︰「羅相公名動天下,我這等愚魯之人,自是無法相比。當年敗于相公之手,對于相公的本事便佩服的很,可惜一直無緣一見。今日有這機會遇上不用錯過,我先敬三杯。」
他咕嘟咕嘟的喝下了三
臉上嘻嘻哈哈,竟絲毫不已戰敗為意,反而有種敗了意思。
羅騰飛一臉奇怪。
劉光世道︰「相公可是覺得奇怪,我為何絲毫不嫉恨相公?」
羅騰飛尷尬一笑道︰「確實有這種想法!」
劉光世嬉笑道︰「這也是理所當然,相公不了解我嘛!我劉光世並無長處,但貴在有自知之明。
我敗了,是因為才干不足,怎麼關相公的事?所以,相公無需在意來,日後還要請你多多擔待一下。」他一臉嬉笑,但語氣卻是萬分誠懇,讓人恨不起來,反起有結交之心。
羅騰飛恍然明白,這就是光世的本事。他本人無才,但卻知趣,懂得奉承,討好人心,難怪日後會成為七王之首。他在宋朝諸大將中,立功最小,但死後的封號遠勝韓世忠、岳飛、張俊等人,可見一般。
這份能耐不是人人都有的。
三日轉眼即到。
諸大將齊聚都督行府,依照職位,分左右兩旁。
:次是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岳飛、羅騰飛、楊中等將多多少少共計三十余人。
張浚一身儒裝出現在人面前。
羅騰飛搖頭而嘆,文人掌兵,能取勝。
張浚四顧一眼道︰「官家將北伐重任交給了本相,本相立志北伐,收復失地。因此招集諸位前來,正是商議各地軍區部署,以便獲得北伐全功。」
羅騰飛見張浚的意思竟跟羽絨費預料的絲毫不差,暗自驚嘆,只听張浚道︰「諸位有什麼好的提議?」
眾人將目光投向張俊。
張俊是宋朝第一將,依照地位因由他先開口說話,但他才疏學淺,哪能發表建議。
只是張浚改望余下諸將。
韓世忠道︰「想要取勝,緊靠一軍之力,勝算不大。但集合眾軍之力,方有勝算。」
岳飛說的更是直接,高聲道︰「岳某認為想要取得全功,應當兵分三路而行。分別由伊洛、淮陽軍、中原進兵,為了方便行事。當以神武左軍鎮守承州、楚州一地,神武前軍鎮守淮南西路;神武後軍改駐襄陽,以方便北伐之事。」
岳飛話音一出,張俊臉色登時難看下來。
他本人並無北伐之心,但卻不容他人忽視于他。
岳飛因時制宜,將北伐之事,歸于羅騰飛、韓世忠以及他自己,在張俊眼中正是對他的藐視,暗自憤恨,臉露怒容。
張浚贊許笑道︰「岳宣撫使的意思正和本相之意,若無它議,便如此定下了。」
于是,頒布任命韓世忠令神武左軍由承州、楚州出兵,進攻京東東路的淮陽軍;岳飛軍領神武後軍由鄂州進屯襄陽府,挺進中原;張俊軍領神武右軍由建康府進駐泗州州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