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版

「四十年前,戰亂四起,民不聊生,百姓處于水深火熱的煎熬之中。看小說就上書%海%閣*小*說*網師父虛**人雲游四方,悲天憫人,將幾個無父無母的孩子帶回山中撫養,並傳授武藝,讓我們在亂世之中得以自保。大師兄姓蕭,改名長風,我姓楊,排第二,賜名長清,三師弟姓李,喚為長泰,四師弟和五師妹是一對親兄妹,姓月,一喚長悲,一喚長憫,六師妹最為漂亮,姓蔣,叫長慈。」說到這小師妹之時,他臉上忽地露出了一股溫柔神色。

「遠離了天災**,山中歲月從容靜好,六人又一同習武長大,師兄妹間感情自然深厚。大師兄與五師妹情愫暗生,在師父的主持下,共結秦晉之好,雙雙下山而去。」忘塵嘆口氣道︰「那已是三十年前的事了。大師兄的出山,讓久居世外的幾人蠢蠢欲動,不再安于現狀。師父看出了我們幾人的心思,將我們叫了過去,說時逢亂世,身為習武之人,不能只顧一人之安危,要有兼濟天下的慈悲之心,即便能力不達,救不得千萬窮苦百姓,也要盡力,幫得了多少是多少。」

「我們師兄妹幾人,遵從師命,辭別了師父,結伴下山而去。時逢亂世,山河破碎,兵荒馬亂,燒殺搶奪無處不見。路上,見著了不平事,我們師兄妹便拔劍相助,遇到了為富不仁者,就劫富濟貧,逮著了貪贓枉法的地方官,威逼恐嚇,殺其威風,打其秋風,絲毫不客氣,可謂意氣風發,快意極了!」忘塵道人言談間、神色中盡顯豪邁之氣。

「那個時候,清狗、明兵、闖王、張賊,和幾十路義軍,割據征戰,整個天下,皆是戰場。民間十室九空,百姓流離失所,無以為家,食不果月復,易子而食是常見之事。但憑我們四人之力,焉能救得了天下百姓?我們幾個師兄弟一合計,我們決定投奔闖王麾下的李岩將軍,為解救天下受苦受難的人,盡自己的綿薄之力。」

「誰知道,當大眾合力攻破北京城,闖王騎著他的烏駁馬進城之後,義軍便成了強盜。在李岩兄弟被毒殺賜死的同時,是軍紀的散亂與敗壞,官員富民皆被刑掠拷打,士兵殺戮斂財,強搶民女婬樂,以致民心大失,百姓惶惶不安。吳三桂驚聞其父遭夾拷,愛妾被強佔,一怒之下向多爾袞借兵復仇,多爾袞許諾裂土封王,予以招攬,二人狼狽為奸,以致大順義軍兵敗山海關,二三十里間,數萬被殺的軍民尸骨堆積如山,慘不忍睹。」

「我們師兄弟見李軍師被害,大失所望,心灰意冷之下,離開了京城,四處闖蕩。長悲師弟在慘烈的揚州激戰中,與史大學士一同喪生,與他一起的六師妹從此不知所蹤,下落不明。」說到此處,忘塵一臉悲涼,眼中全是傷痛之色。

「我和你父親到了無錫,找到了大師兄和五師妹,四人決意刺殺多爾袞和多鐸兄弟,為四師弟和六師妹,更為揚州死難的幾十萬軍民報仇!奈何,他兄弟二人驍勇善戰,身邊又高手如雲,你父親受傷落單,巧遇了你母親上官虹,得她相救照料,二人互生愛慕之情,兩心相印。你母親性子雖溫柔,行事卻極為剛烈,是難得一見的奇女子,你外公不同意他們的婚事,她便留書一封,與你父親私奔而去。從此,你父母二人便和你大師伯與五師姑一般伉儷情深,不離不棄。」

「你父親縱橫江南,是人人交口稱贊的俠盜;你大師伯乃是江南武林世家——蕭家的嫡子,因家中利益爭斗被追殺,幸得忠僕以死相護,帶離蕭家,因而流落江湖。師父見其天賦異稟,又孤身一人,當成孤兒帶回山門。大師兄下山後,在江湖上闖蕩,有了名氣,憑借武功手腕,加你父親之助,重掌蕭家。當時,你尚在你母親月復中,你大師伯為答謝你父母,與你父母口頭約定︰若是女兒,嫁入蕭家為媳,若是兒子,結為異姓兄弟。羽兒那時不過五歲,粉雕玉琢,聰明伶俐,連我看著都喜歡,更何況是將為人父母的三弟和弟妹,大家把酒言歡,將這事定了下來。」李文秀听得低下了頭,安多看著忘塵臉上浮現的笑容,若有所思。

「時光荏苒,眨眼便是幾年光陰,多爾袞病死的消息傳來,將我們幾人的雄心壯志消磨殆盡。西南邊雖戰亂不斷,江南卻也慢慢平靜下來,百姓重回以前的平穩生活。順治十六年,延平郡王和南明尚書海上聯軍打進長江,攻到了南京城下,圍城月余,終究潰敗而去。之後不久,京城便傳出了從延平郡王主將甘輝懷中搜出高昌藏寶圖的傳言。我們師兄弟三人商量,不論寶藏如何,都不能便宜了清狗,于是乎,三人準備動身進京,將藏寶圖奪過來。你母親不知因何,非要帶著你隨你父親一起進京,不肯留在江南相候。現在想來,她那時可能已有不祥預感,知道有事發生。」

忘塵嘆了口氣,久久無語,直到李文秀開口相詢︰「後來如何?」他才沉痛說道︰「此消息一出,江湖黑白兩道,三教九流,皆蠢蠢欲動,都指派高手往京城而去。連師父也被驚動,見多識廣的老人家,直覺里面不簡單,追到無錫,五師妹稟告他︰我們幾人已進京去,他便一路追趕而來。」

「到了京城,尚未見著藏寶圖,各路人馬便廝殺起來。我夜探親王府,得知藏寶圖已收入大內禁宮之中,師兄弟三人便聯手勇闖。進入之後,見夜行人紛沓而至,且人數不少,自然小心翼翼,隱藏影蹤。你父親不負俠盜之名,在我和長風師兄的掩護下,將藏寶圖盜出。撤出之時,露了行蹤,被火蓮教高手盯上,少不得一場混戰。打斗時,驚動了火蓮教當時的掌門金合德,我們師兄弟眼見不敵,將齊齊送命之際,師父出現了,他以畢生之力,迎戰金合德,為護我們三個月兌險,他賠上了自己的性命。金合德也受了重傷,為了等待繼位之人長成,他硬是拖了幾年,傳了內力後方斃命。」安多想到了與歐陽逸比試內力時的情形,不禁咋舌,如若金合德未受傷,歐陽逸非匆匆受命,那他早已不知魂歸何處了,安能坐于此間品著茶水听過往?

忘塵的聲音愈加沉重,道︰「出了重圍,我們面臨的危險才剛剛開始。火蓮教的攔截阻撓,被不少江湖人士所覷見,精明之人自然猜到了原由。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正反兩道,明爭暗搶,一波又一波的人馬,不停地來襲,我們師兄弟應接不暇。倉促之下,我們兵分三路,將群雄分開,大師兄引人往北而去,我向南而遁,三弟夫婦身負藏寶圖向西而行。三人約定,若取得寶藏,要留做反清之用,不得私自佔有,或挪作它用。」

「與二位兄弟分別之後,我難以應付幾十上百人不停的追殺,疲于奔命,一度隱姓埋名,東躲西藏,如此過了六年,江湖風浪再起,此事漸漸被人忘卻,我才回到這九宮山中。半生磨難,讓我對紛擾世間再無眷戀之心,想著出家為道,繼承師父衣缽,從此世上再無楊長清此人了,多了一個道號為忘塵的修道之人。」

「北上的大師兄歷盡重重磨難,九死一生間,得了奇遇,練就奇功,先我一年返家。因我和三弟的不知所蹤,江南蕭家被成了生事之地。五師妹性子堅韌,稚子弱女,不畏各路強人,硬是守住了家業,待得大師兄歸來,做了幾件大事,使無錫蕭家名揚江湖,再也無人敢上門挑釁。」

「惟有身懷寶圖的三弟一家下落不明,我和大師兄放心不下,也曾往西域尋去,奈何時日久遠,尋不見蹤跡,徒勞無功而返。我曾想︰你們一家或許是尋了個世外之地,隱居去了。不曾想,竟是雙雙遇難,獨留下你這稚齡孤女,無人照管。」

忘塵道︰「我內疚于心,是因為進京搶寶圖之事是我全力促成。當時,你娘親,你五師姑都不贊成家中男子行如此危險之事,是我拿出國家大理、民族大義,說動了他們,又是我探得藏寶圖之秘,你父親方能盜取,若非如此,師父和三弟、三弟妹也不至于喪命,你也不用這般淒苦了!」

李文秀嗚咽道︰「那高昌寶藏根本是假的!」強忍傷心,將自己如何發現手帕的秘密,藏寶洞中的親眼所見,和師父的一番話,細細道了出來︰「原來藏于迷宮中的珍寶,皆被侯君集搜了去,現在的迷宮之中放置的是唐太宗賜下的大批書籍、衣服、用具和樂器等,在中原隨處可見。桌子、椅子、床、帳子、書本、圍棋、七弦琴、灶頭、碗碟、鑊子、佛像、孔子像、老君像……,雖歷經千年,已成古董,卻非人們想象中的珍寶。」她真為父母不值!加上師公,三條性命,一張藏寶圖,鬧到最後卻是一個笑話。而殺害父母之人,至今還在為著那所謂的寶藏,在高昌迷宮中游蕩、兜轉,不知是死是活。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列表

投推薦票 上一章章節目錄下一章 加入書簽